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集合15篇)

演講稿7.05K

演講稿可以起到整理演講者的思路、提示演講的內容、限定演講的速度的作用。在當下社會,我們可以使用演講稿的機會越來越多,那麼,怎麼去寫演講稿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讀書交流會演講稿,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集合15篇)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參加此次經驗交流會,與大家一起分享讀書的樂趣!

當今時代,人們的生活被各種瑣事充斥着,人們不能夠靜下心來去閲讀,甚至感慨閲讀沒有意義,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閲讀對於很多人來説,都變得十分陌生,尤其是當代大學生。當代大學生只知道看自己的教材,很少有人會去閲讀,去思考。作為新時代的大學生,我們需要通過閲讀來接觸到一些不同的觀點,思考這些觀點哪一個更合理,鍛鍊自己的思維能力,這樣遇到事情時就能夠自主地去思考,去解決;我們需要通過閲讀來提升自身的修養,與周圍的人和自然和諧相處;我們需要通過閲讀來淨化自己的心靈,讓自己的身心在這個浮躁的世界中得到一絲的安寧。

我今天要與大家分享的書是美國著名的社會學家、心理學家,20世紀最偉大的心靈導師—戴爾〃卡耐基的著作《人性的弱點》。20世紀早期,美國經濟陷入蕭條,戰爭和貧困導致人們失去了對美好生活的願望,而卡耐基獨闢蹊徑地開創了一套融演講、推銷、為人處世和智能開發於一體的教育方式,對人性進行了深刻的探討和分析。他講述的許多普通人通過奮鬥獲得成功的真實故事,激勵了無數陷入迷茫和困境的人,幫助他們重新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方向。 大家都説進入大學就等於是進入了一個小型的社會,大學也是進入社會的一個過渡段。在大學裏我們需要不斷地鍛鍊自己的能力,擴大自己的交際範圍等等。然而我們到底該如何去做呢?很多人都處於迷茫中。而《人性的弱點》就像一面鏡子,幫助我們認識自我,瞭解自我,從而完善自我,駕馭自我,成為一個善於經營自己生活的人。正如作者所言:“如果你想從本書中獲益就必須具備一項不可或缺的條件,否則再多的方法也幫不了你的忙。這個神奇的條件就是:迫切改變自己和學習的意願。一旦你具備此條件,不需要其他建議,就能從本書中獲最大利益,並享受快樂的人生。”

在卡耐基看來,一個人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決定於他的人際關係和處事方式,我們更應在細節處注重禮節和人際交往。同時,他教會我們處事最重要的原則就是兩個字:真誠。真誠的對待別人,你就會是擁有最多朋友和最好人際關係的人。正如在平常的社聯工作中,只有真誠地與他人交流,儘量去了解別人,而不要去抱怨別人,設身處地地為他人着想,才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讀美文如飲醇酒。酒,越釀越純;文,愈久愈香。” 世紀老人冰心曾説過“讀書好,好讀書,讀好書”。讓閲讀成為一種習慣,從閲讀中找尋生活的真諦,從閲讀中發現生活的樂趣,學會閲讀,善於閲讀,不要讓閲讀僅僅是閲讀,要學會思考,發現書中那些對我們生活有益的東西,並認真體會,讓它們成為我們的一部分,去改變我們的生活,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樂趣。祝願在座的老師同學們在閲讀中獲得心靈的啟迪,體悟生活的樂趣。

謝謝大家!!!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2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我讀書,我快樂!書帶給我很多快樂。在書裏,我找到了不一樣的快樂!一位作家曾經説過:“一本好書是一輪太陽。”書籍是知識的源泉,在其中我們可以變得更加健康和快樂。

莎士比亞曾經説過,書籍是整個世界的養料。沒有書的生活就像陽光。沒有書的智慧就像沒有翅膀的鳥。這清楚地表明瞭閲讀的重要性。當生命失去陽光,鳥兒失去翅膀,宇宙將黯然失色,世界將不再精彩.

好讀書,好讀書,好讀書。我們不僅要享受閲讀,還要讀好書。因為社會上還有一些不健康的書,可能會把我們引向不歸路。快樂來源於閲讀。我愛讀書,讀書讓我的生活充滿樂趣,讓我克服困難,乘風破浪。“書是我們的精神食糧。”閲讀豐富了我的大腦和生活。我從來不知道怎麼累,也不知道怎麼休息。它讓我忘記了自己,盡情享受它的快樂。

我愛讀書,就像墨水愛上了筆,筆愛上了信紙,他們一起找到了我。我聽了他們的談話,我聽膩了。我簡單地把它們合成一本書,慢慢地講述了青葱歲月的書香故事。

我愛看書。它是我成長的階梯。它不僅給了我知識和智慧,也給了我力量和勇氣。書真的讓我着迷。書是我的好朋友,我離不開書。有了書,我才有精力,有了書,我才有進步。書是我的導師!我讀書,我快樂!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3

大家好,我代表一小組在這裏跟大家交流我寒假讀的書籍。

我喜歡看沈石溪的書,在寒假裏我讀了三本沈石溪的書。分別是,《雄獅去流浪》《紅飄帶獅王》《王妃紅葉猴》。這三本都是非常有趣的動物小説。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雄獅這個系列了。主要講了獅子都有驅雄的本性。很不幸,紅飄帶、黑鬢毛、大頭獅、刀疤臉、桃花眼這五隻獅子也經歷了同樣的驅雄。他們歷盡千辛萬苦,尋找食物,擊敗鬢狗、跨越沙漠。大戰犀牛。原以為有一個舒適的生活環境時,卻又和人類產生矛盾。一隻又一隻的獅子死去,最後只剩下紅飄帶一隻獅子了。他潛伏六年,為的是打敗帕蒂魯獅羣的掌門獅。卻又被鬢和辮子雄獅搶先一步。遇上了接受不了鬢殘忍的殺幼行為而逃出了獅羣。與紅飄帶單獨組建了一個獅羣,自己的孩子卻又被鬢雄獅給殺死了。後來他們收留了一隻無鬢獅子。他們出去狩獵的時候遇上了大象正在襲擊帕蒂魯獅羣,便出手相救,最後被雌獅們一致推選為獅王,卻又因為殘忍的殺幼行為,而遭到蜂腰雌獅的唾棄,蜂腰雌獅離開了紅飄帶。

我還給大家推薦一套書,蔡駿的《人間》。這是一部懸疑小説,分為上中下三本。講述了一個被換了臉的人,原本叫古英雄現在卻叫高能,並且擁有讀心術,發現自己原來是藍衣社的社長,探尋蘭陵王的祕密。認識了混血美女莫妮卡,後在美國被人誤以為成為殺人兇手,關進了申肖克監獄,認識了從天機回到人間的童建國,並逃出了監獄,洗清了罪名。莫妮卡遇難,便讓古英雄當上了天空集團的總裁。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4

茗、書、音樂相伴淡定怡然的女子。一路走來的我,不同階段的我,都有一個很重要的道具,便是書了。

因為讀書,我視野大開,我的思想便不再侷限於狹小一隅。因為讀書,一向豪爽的我,也變的更為大氣了。書山有路勤為徑,我不是一個勤奮的人,我也深為自己這一點而慚愧,卻本性難移。但是書山這條路,我雖然談不上勤,但委實也是一路走着,還將走下去吧。這麼些年,身旁的人用種種稱號説着我,全不管我是否實與名俱。起初我還極力反駁着。後來説的多了,也懶得反駁了。人性的虛榮也會讓我有些許的自得,但那也不過是瞬間的事。我很清楚自己的水平,自己也不過如此罷了。

我也不知從何時起,腦中一直有個信念固執的佔據着。那就是:我們怎麼活都只有一輩子,多知道點總是好的。因了這個執念,我讀書,各個方面的,從來沒有停止過。從來不曾厭煩。甚至有些不求甚解。一年又一年,於是也就————因為固執佔據,變成了一種性格,怕是這輩子也改不了了吧。不過也挺好的,那就不改了。

現在的我,忙碌的日子,心也因此浮躁的很呢。那麼多的書,似乎變的越發讀不完了。彷彿間時間少了許多,書卻多了。我也深為遺憾呢。只有盡力了。這也是我為何總覺得時間不夠用的原因吧。總是吃老本是不行的呀。腦子裏的存貨還是需要不斷補充的啊。所以反思後,還是得繼續讀下去啊,自勉吧。

時有人問我關於書的事,有些我委實回答不了。因為我瞭解的也不過是我自己較喜歡的那些罷了。別人喜歡的,我卻未必關注吧。有人讓我推薦幾本書,我頗為難。每個人的閲讀傾向不同,我喜歡的,別人未必喜歡。每每這時我頗為糾結。有人借我的書讀,我十分高興樂於相借,但是卻不知道該借什麼。讀書啊,真是因人而異的事啊。

因為讀的積累,因為讀的輸入,自然會有源源不絕的寫,不絕的輸出。於是,我寫了頗有幾本集子。而且從xx年到而今的20xx年,長達17年的23本日記。這些都是我千金不換的財富。大家總是説我愛讀書,我委實妄擔虛名了。讀書從來不是我的愛好,只是我再普通不過的習慣罷了,一種改不掉也不會改的習慣罷了。

平凡的我將慢數着這些年的那些日子,那一本本讀過的書。勾勒那個我,真實的我。從中也許你會發現有許多你不知道的我的真實,也許你會重新認識我,那個爬書山的女子,雖然她不夠勤奮,有時還懶得很。雖然她有時讀的散漫不踏實,腳步虛浮塵上。但是有時也有着你難以想象的執着。至少她一直在,沒有放棄。儘管她脾氣有夠暴劣,不是個淑女。但是至少她會是個書女。這就夠了,不是麼?

最後,我給大家講兩個發生在我身上,對我影響很深的故事。

第一個故事:那是小時候,姥姥在我家。一天,我寫完作業。便玩了起來,姥姥問我,怎麼光玩?我説我寫完作業了。都會了。嘮叨的姥姥卻説,學問可是沒有完,沒有深啊!她的話我當時不是太懂。

第二個故事:我高中時,那個時候語文、歷史老師都很寵我。我自然也有點驕傲吧。一天,我把寫好的作文拿給語文老師看,自我感覺很好。卻不成想他並沒有如往常表揚我。居然只説了句: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我當時雖然不敢説什麼,但是心裏還是很生氣的。他的話當時我雖然懂,卻不以為意。

那時候還小,那時候年輕。那時候他們的話卻從那時候放在了我心上。儘管當時不在意。但是隨着年齡的增長,隨着讀書的增多。我卻一步步理解明白了他們的話。於是,當讀書成為一種習慣,當讀書成為生活的必需。我一次次想起他們的教誨打心底裏的感激。在這次演講的最後。讓我把他們曾教育我的話分享給大家。我姥姥説:“學問哪有完?學問沒有深啊!”我的語文老師説:“書是讀不完的,你要是多讀點書就更好了。”

這就是我的演講。謝謝大家!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5

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讀書的樂趣》。我覺得讀書應該是一件快樂的事情,每個人都可以在讀書的過程中發現並發現讀書的樂趣。

好書能讓讀者感受到場景,充分理解書中的情節,對另一個世界的主人公有喜有悲有怒有感動有同情。它就像一雙看不見的大手,引領我們在書的世界裏遨遊飛翔。讀書不需要規定。書和人之間有緣分。如果這是一本好書,情節和故事都不錯,但是不適合你,或者你讀書沒有那麼投入,那麼最好不要精讀,只看一點執行摘要。但是那些你不小心看到的書,可能對你來説是最好的。不是所有的都要讀名著。那些面向青少年的報刊雜誌,也能開闊我們的視野,拓寬我們的知識面。而那些精選美國文學的書,可以陶冶我們的情操,讓我們有內涵。

你會偷偷欣賞主人公的笑話很久,你會因為房東把他趕出去而同情他,你會因為他在一場災難中致殘而感到非常難過,你會被他做事的毅力所感動,你會因為他最終擁有了一個完整、幸福、幸福的家庭而激動、激動.這些都是書本帶給我們的。

喜歡書的人是快樂的人,他會永遠快樂。同學們,享受閲讀,我們都會很開心。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6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好!

我是來自XX班的XX。

偉大的科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説過這樣一句話:“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我的興趣愛好就是讀書了。對於我來説,讀書是一種樂趣,是一種享受。記得有一次我在爸爸的大貨車裏看書,爸爸媽媽以為我在家裏玩,沒在意我,到了吃飯的時候,爸爸媽媽才發現我不見了,到處喊我找我,我在車廂裏一點兒也沒聽見,直到爸爸打開車門,拎着我的耳朵對我説:“你這個小鬼,原來你在這兒看書,嚇死爸爸媽媽了。”我一臉茫然地望着他們,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後來聽媽媽説,他們已經找我好半天了,都嚇出了一身冷汗。

讀書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也大大提高了我的寫作水平,在老師的指導下,我的一篇優作還發表在省級報刊上呢!讀書開闊了我的視野,讓我從浩瀚的宇宙走向了藍色的海洋,從原始的恐龍時代走向了中華上下五千年。能坐在我的書櫃前走遍世界是我的滿足!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7

從小我就有一個非常大的夢想,那就是可以讀遍天下所有的書。讀書可以使人的品德高尚,可以使人的.知識增長,同學們,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讀書、熱愛讀書、重視讀書吧!

讀書,首先要分類,要看你讀的是什麼書。有的同學愛讀的是文學類書,讀過後就能把裏面的好詞佳句都用在日記、作文中;有的同學愛讀的是知識類的書,雖説好詞佳句不多,但豐厚了自己各個領域方面的知識;有的同學卻愛讀漫畫書,讓你笑過後不留一點痕跡。這就是讀書的分類。曲直好歹自己調控。

讀書,還要有狀態,有的同學看慣了漫畫,現在捧起小説、散文的書,恐怕十幾分鍾就讀完了整個內容。這就是一種已經適應漫畫的狀態。而我卻不迷漫畫書,所以現在捧起一本書,一看就是幾個小時,恨不得一下子看完它。我因此也以書為樂、以書為友。

讀不同的書,可以讓你領略不同的內涵;同類型的書,讓你感受不同的作家寫出不同的風格;有些書,讓我們瞭解為人處事的道理;有些書,讓我足不出户便知世界各地人文地理……讀書的好處只有你讀過了,才能有所瞭解,總之,讓我們從今天起暢遊在書海吧!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8

最近,我們學校開展了“讀書月”活動,大家紛紛帶書到學校看。一到中午,大家都陶醉在書的海洋中……

以前我看書都是走馬觀花,囫圇吞棗,管它三七二十一。一句話只看它三五個字就以為知道這句話的意思。所以,書中大多意思、前因後果我都不知道,就不了了之,扔在一旁得過且過。而且,我每本書只讀一遍。

但是,這次老師要求做筆記,多讀幾遍。我仔細地照着做了幾遍,書的意思漸漸清楚了。以前我沒發現的東西我現在都發現了。例如,人物的動作、語言都可以體現出人物的心理活動,令人物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環境的描寫更可以體現出人的歡樂、悲哀、憂愁、喜笑顏開……種種情緒。這一切為什麼我以前沒發現?難道書讀多了,由興趣,認真,到最後的精品(精細品析)可以找出這一切?

“讀書百遍,其意自現”看來是真的。的確,只有書讀多了,才能理解意思,開闊視野,不斷增加知識。看來,我以前那套讀書方法行不通。不過,我又發現了另一種讀書方法——多看,仔細。真希望這能陪伴我走得更遠、更遠。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9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學生會文藝部副部長劉子昕。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了一本好書,《追風箏的人》。

“為你,千千萬萬遍”。《追風箏的人》的一句話感動了萬千的人。《追風箏的人》並不像其它以愛情,性慾噱頭吸引讀者的暢銷書,作者卡勒德·胡賽尼以四十年前的阿富汗為背景,用清淡的筆觸,講述了一個心碎的故事。

《追風箏的人》的故事是在作者的回憶下開始的,19XX年的阿富汗,富家少年阿米爾與管家兒子哈桑童年美好的友誼,在一次風箏比賽之後,由於阿米爾的懦弱而破裂。當時的哈桑,為了幫助阿米爾追回風箏,受到了阿塞夫的侮辱,本應幫助哈桑的阿米爾卻沒有勇氣出面幫助哈桑,隨後,阿米爾深深的陷入了痛苦和自責當中。為了減輕自己的愧疚,阿米爾通過誣陷趕走了哈桑。阿米爾一家也因為戰爭的爆發逃到了美國,並在美國生活下來。對哈桑的背叛,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為了得到救贖,阿米爾回到了闊別二十多年的阿富汗,卻發現哈桑原來是他同父異母的兄弟。得知真相的阿米兒,歷盡千辛萬苦救出了哈桑的孩子,並回到了美國。親情與友情,真相與謊言,背叛與救贖,阿米爾在這一切之後,慢慢的成長,最終通過為哈桑兒子追風箏完成了自己的救贖。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它可能是我們的夢想,是我們每個人都要去為之奮鬥的目標,也可能是人們一直在追求的真善美,還可能是一種崇高的理想,但無論怎樣,我們都會為了它奮進全身的力量,一直以來,我們都是在追風箏的人。

貫穿全文有一句話,“為你,千千萬萬遍”。當年哈桑對阿米爾説這句話時,表達了他對好友的信任,也象徵了一種奉獻;而數十載後,阿米爾對哈桑的兒子索拉博説這句話時,則是一種救贖,一種對親情、友情,甚至是信念與追求的救贖。文中的風箏對於每個人的意義都是不同的。但不論是曾經的奉獻,還是後來的救贖,“為你,千千萬萬遍”是註定要付出慘痛的代價,以愛的名義。

謝謝大家!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10

我跟大家説,我最怕這種講堂,原因講過,作為一個演講的人,他要很禮貌地照顧每一位,可是當講堂是這個樣子的時候,從左到右,從右到左,我就覺得我自己是一台電風扇。諸位的注目讓我覺到一種,生怕收到款子交不出貨色的惶恐來,掌聲再熱烈一些給我點勇氣好不好親愛的同學們!!!好了,不掰掰了,我們進入正題。我是來自哪哪的誰,我要向大家談的書是《世界因你而不同》。

最初李開復先生在我的印象裏不是很深,只知道他是一個了不起的名人。但在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接觸到了《世界因你而不同》。這本書是李開復先生唯一的一本自傳,字裏行間,是歲月流逝中沉澱下來的寶貴的人生智慧。從小朋友,到11歲的留學生,美國總統的大學同學,26歲的副教授,33歲的蘋果副總裁,谷歌中國的創始人,他有着太多傳奇的經歷。為了他,兩家最大的IT公司對簿公堂。而他的每一次人生選擇,都是一次成功的自我超越。從那以後,他在我心裏,成了現實的神話

於是,我常常反思為什麼李開復先生的每一次探險都能取得成功?大腦裏總是流連於李開復那些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總是陶醉於書中那如明燈般的美麗詩句。心中有股電流衝擊着大腦,回憶、思考接連不斷。

通過反思發現,李開復先生每一步始終都跟隨者自己的內心(這是中心),就像他所説的,不要被信條所惑,盲從信條就是活在別人思考的結果裏。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跟隨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比如與其在公司裏當一個隨時可被替換的“光鮮零件”,他更願意在中國做開創性的工作,幫助中國大學生。於是,一種力量驅使他作出了另一個令人激動的選擇。(刪)他放棄了世界最大、最成功的微軟,從這架龐大的機器上把自己替換出來,選擇把另一個硅谷童話帶回中國。隨後他加入了谷歌,為谷歌帶去了另一個神話。在他這幾次經歷中,就很明顯體現出了他的想法,反覆叩問自己的內心,向人生更遠的方向看去,而不是被眼前的喧囂所迷惑正如我們現在,視野要明晰,眼光要端正,不隨波逐流,不為所欲為。正當大家沉浸在電腦遊戲中你沉浸在高數裏,當大家都在泡妹子時你在泡圖書館,你不覺得很爽你不覺得驕傲,你不覺得當大部分人流着淚懺悔青春而你會大踏步走出校園時滿懷信心,你不覺得那時和現在的你很自豪嗎!!

李開復先生一直有着一顆勇敢自信的心,在聽到著名記者懷特?霍布斯説,“成功就是當你醒來,無論身在何處,無論年齡多大,你很快從牀上彈起,因為你迫不及待地想去做你愛做的、你深信的、你有才華做的工作。這工作比你個人偉大、神聖。你迫不及待地要起牀,跳進它的懷裏。"他選擇在大二下半學年進入計算機系,開始研究他最感興趣的東西。克服種種語言的困難,始終勇敢的走下去。林語堂曾説過紳士的演講,應當像女孩子穿的迷你裙一樣,愈短愈好。可我覺着長裙更適合裝扮我高貴的夢想。

以前我常常問為什麼我和別人不一樣?”讀完這本書後我常常問為什麼要和別人一樣呢?”對啊,為什麼要和別人一樣?我們每個人,生於不同的院落,經歷着不一樣的故事;每個人,來自不同的過去,也將走向不同向的遠方;每個人,都有着比別人技高一籌的優勢,也有着或多或少的人生斑點;每個人,匆匆來到世間又匆匆化為塵土;每個人,人生的足跡都始於自己足下。聽聽我們自己內心的聲音,堅持走好每一段路程。因此,喜歡《世界因你不同》這本書,開始看重自己的價值和選擇,開始遵從自己內心的嚮往。演講,對我來説,也是個挑戰,可今天,我來了,我站這裏了,就是因為這本書賦予了我信心、勇氣,和即使做電風扇也堅持下來的樂觀。(鄭重)

有太多太多讓人難以割捨的情懷,那一縷縷如煙如絲的哲理情愫,恰如綠葉中零星點綴的紅花,朵朵綻放着整個春天的節奏。那些故事,都將定格在紙上等待時間將它們逐個洗涮得泛黃,然而那些故事沉澱下來的思考與感傷,卻永不褪色。(太文藝了,不要,要不你説個一兩句)

“一個世界有你,一個世界沒有你,讓兩者的不同最大,就是你一生的意義”這就是我所有的感想。

謝謝各位。在這裏表示衷心的感謝。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很高興能夠參加此次經驗交流會,與大家一起分享讀書的樂趣!

當今時代,人們的生活被各種瑣事充斥着,人們不能夠靜下心來去閲讀,甚至感慨閲讀沒有意義。

教育家説,書是智慧的鑰匙.史學家説,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政治家説,書是時代的生命.文學家説,書是人類的營養品.學生説,書是不開口的老師.那我們這些培養人的人該説書是什麼呢?是摯友?是恩師?是燈塔?是導航儀?是友情的行囊?是心靈的港灣?説它是什麼都不為多.書是我們自己成長和幫助別人成長的扶手和階梯.因此,我們教師更要常讀書,

與書籍對話,與書中人物交談,與作者進行思維的撞擊.

只有書籍,能把遼闊的空間和漫長的時間澆灌給你,能把一切高貴生命早已飄散的信號傳遞給你,能把無數的智慧和美好對比着愚昧和醜陋一起呈現給你,區區五尺之軀,短短几十年光陰,居然馳騁古今,經天緯地,這種奇蹟的產生,至少有一半要歸功於閲讀.

閲讀,使我們和孩子們的人生更加豐厚.激發孩子閲讀的興趣,指導孩子科學的閲讀,是我們每一位教師的責任.語文需要閲讀,數學需要閲讀,英語需要閲讀,科學,思品,社會,美術,音樂,體育都要閲讀.只是有的讀文字,有的讀圖形,有的讀肢體,有的讀網音符.人在一生中要讀的書很多很多,不僅要讀有字的書,還要讀無字的書.我們只有學會閲讀才會理解.閲讀水平的高低將決定理解的對與錯,深與淺.

閲讀可以開啟我們的心智,閲讀可以展開我們聯想的翅膀,遨遊古今,暢遊中外.在我們的心靈深處升騰起一個個美好的夢想.

最是書香能致遠.書,是前人智慧的結晶.書,讓人學會思考.思考過去的得與失,對與錯,功與過.思考未來,思考未來的計劃與舉措.思考現在,思考現在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作為新時期的教育者,我們理當靜下信來讀書,潛下心來研究.從書中汲取營養來滋潤和提升自己的素養,以飽滿的精神投入生活和工作中去.以腳踏實地地做好每一件細小的工作為樂趣,從而成就學生的成長,書寫自己的人生.

最後,我想把"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改為"書山有路趣為徑,學教無涯樂作舟"送給大家.與君共勉.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12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閲讀對我來説是一種享受。我覺得不是每個人都能欣賞的。享受讀書,在我看來,緣分也是需要的。深沉,似乎是書呆子,愚蠢;緣淺,開卷無益,丟書不知所措。

我説的讀書,主要是指沒有功利的讀書。所謂功利性閲讀,就是為了深造而學習;第二,讀書是考試;第三,讀書是工作。這幾種閲讀的目的很明顯,我覺得不是真正的閲讀。讀書深造是無奈之舉。例如,鄭板橋稱之為敲門磚。如果門敲了磚,他還不如扔掉。備考是上班族經常要處理的事情,比如商科考試、職稱考試、學位考試等。大多數人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通過考試,不管能學到什麼。找工作讀書比較常見。這種閲讀往往需要寫作閲讀經驗,但我從來沒有認真閲讀過要求的閲讀。説到工作,我上網瘋狂搜索,把看似通過的文章剪貼,就算交了,也是幸運的。

我説讀書,沒有具體的方向,只是根據自己的興趣,依靠自己的精神,選擇自己喜歡的,知道的,感受的。今天寫這篇文章是想和朋友交流一下,覺得我們論壇的書友很多,其中肯定有一些好朋友,會以書會友,以友補心。在生活中遇到他們的知心朋友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

我説的讀書不僅限於報紙媒體上的書刊。我看過一本叫《世界博覽》的雜誌。所謂讀書,就是讀天地,讀歷史,讀自然,讀人文。似乎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不能作為一本書來讀;有一首歌叫《讀你》,歌詞是“讀你千遍我不累”,其實是讀人。我不敢給讀書下定義。除此之外,我有不同的視角,不同的觀念,不同的社會環境,不同的分工,看音頻,視頻,圖片,文字.感覺有一種無法用語言表達的感覺。區別在於視角不同。

為什麼要學習?這是一個見仁見智的問題。希望能和所有愛讀書的人有廣泛深入的交流。這裏只説一下自己的經歷,與大家分享。

首先,閲讀是有趣的。這種樂趣來源於內心,無法替代。吳柳老師説:每知道一件事,就很開心忘記吃的。這種樂趣是吸引人的。不是為了外在的東西,而是為了內心的樂趣。有時候讀書的樂趣可以用肆意來形容。看了一些書,也許我們會跳舞。

第二,好的閲讀可以培養人的氣質。他的胃裏塞滿了詩歌和書法。黃庭堅説,三天不學習,會覺得語言無味,臉色噁心。我相信讀書可以改變人的氣質。林語堂的解釋是,讀書給人一種優雅和韻味。善於讀書就像走進蘭芝的房間,卻久久聞不到它的香味,但香味在骨子裏。

第三,讀書就是要靜下心來,不斷追求。桃園雖然好,但不是長久相愛的地方。只有用思想建造的精神家園才是自己靈魂的永久歸宿。在現代競爭社會,人越來越迷失自我,成為空心人。我體驗過虛無的冰冷感。飛來飛去,飛來飛去,我是什麼樣的人,只是廣闊世界裏的一隻沙鷸!是這種虛無感的真實寫照。帶着這種強烈的困惑,我開始讀聖賢,從他們身上學到了人生的智慧。我正在建造自己的精神後花園。這個花園只有一個主題,那就是人。天地間最偉大的事業在於做人。

第四,讀書可以不斷開導自己,更新自己。有一本書曾經説過這樣一個道理,就是“長假不歸”,類似於三人成虎的道理。雖然我們處於信息時代,但我們經常被欺騙。這種欺騙有時候來自外界,我們不自覺的相信是因為長期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但更多的時候,他們欺騙自己,因為他們懶,不想突破。不更新思想就會被欺騙,泛讀顯然有助於擺脱矇蔽狀態。

以上四點,第一點一般,最後三點可以歸結為美、善、真。陶冶性情是求美,精神追求是求善,開悟是求真。總之,讀書就是在樂趣中尋求真善美!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13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你們好!今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讀書的樂趣》。

書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書是人類思想的寶庫。讀書可以讓我們無知的領域不斷縮小,讀書可以讓我們更加豐富起來,成熟起來。

俗話説:“秀才不出門,盡知天下事。”讀書可以使我們感受到茫茫宇宙的無限神奇,埃及金字塔的燦爛和瑰麗文化,尼亞加拉大瀑布的壯觀和震撼,海洋世界的浩瀚和富饒,而不必親臨其境;讀書使我們可以超越時空的侷限與人類歷史上一些先賢偉人進行無聲的交流和探討,而不必回到過去,回到從前。

讀一本好書可以讓我們分清美醜,識別善惡,明辨是非,讓我們漸漸地高尚起來,純潔起來。歌德説過:“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是啊,讀一本好書使我們可以從聖賢和智者的叮嚀中頓悟人生的真諦,從偉人的人生記錄中感悟崇高的境界和高尚的情懷,從科學家奮鬥的文字裏體會攀登的艱辛和執着,從英雄可歌可泣的故事中找到與命運抗爭和搏擊的無窮力量以及堅強意志。

我也曾切身感受到了讀書的樂趣。受家庭的薰染,我從小就愛讀書,因為父親和母親都是書迷,一天到晚都在看書寫作。而且我家的書比較多,父母親單位圖書館更有數不清的好書,只要我想讀都能讀得到。雖然我還不太明白古人説的“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真實意藴,也還沒達到“三更有夢疏作伴”和“為書消得人憔悴”的程度,但現在讀書的的確確成了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我一直手不釋卷的讀着,完全沉浸在知識編織的美麗世界中。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高爾基的這句至理名言曾激勵着無數學子發奮讀書。書中有許多樂趣,我們讀着也感到快樂。同學們,為了我們的進步和成長,為了我們偉大祖國的進步和繁榮,讓我們一起讀書吧!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14

“常常步履匆匆地行走在教室與辦公室之間的樓道上;常常坐不熱椅墊,就得起身登上講台;常常在下班後,還捨不得熄滅辦公室的燈光;常常在夜裏敲打電腦的鍵盤,任隨‘嘀嗒’間時光飛逝……”忙碌中,偶爾,我會擔心缺少了心和書的自由交流,會擔心有一天昂揚向上的心不再激越豪邁。

有人説,一個人成功的因素不只是讀書,但是讀書卻是一個人成功的重要因素。提起唐代大詩人李白,人稱詩仙,聲蜚四海。人們常常仰視“李白斗酒詩百篇”的才情,卻很少品味他的自述:“五歲誦六甲”、“十歲觀百家”、“十五好奇書”。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韓愈,也曾有“口不絕吟於六藝之文,手不停披於百家之編”的讀書經歷。南宋大詩人陸游在《劍南詩稿》中為我們留下九千多首詩篇,是我國古代大詩人中留下詩篇最多的一個。“少小喜讀書,徹夜守短檠”、“萬卷縱橫眼欲枯”正是陸游成功的奧祕!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博採,足以長才。”朱永新教授説過,讀書會讓我們的教師更加善於思考,更加遠離浮躁,從而讓我們的教師更加有教育的智慧,讓我們的教育更加美麗。

身為一名教師,我深深地感到讀書的重要,我知道只有讀書,我們才能擁有源頭活水,滋潤學生求知若渴的心田;只有讀書,我們教起書來才會得心應手,妙趣橫生;也只有讀書,我們才能引領自己的學生遨遊書海,品嚐讀書的快樂。

現在,我的書架上又多了這樣一些書:《我的教育理想》《給教師的建議》《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陶行知教育名篇》《愛心與教育》……工作之餘,我認真研讀着這些書目,《我的教育理想》讓我懂得了一名優秀的教師不僅要有文化、有責任、更要有崇高的理想,《給教師的建議》為我解開了教學中的許多困惑,《魏書生班主任工作漫談》教會我怎樣管理班級,怎樣做一位合格的班主任;《陶行知教育名篇》告訴我“生活即教育”……他們是百看不厭的參考書,是指路燈,是加油站,促進我更快、更好地成長!

讀書,因心中的志趣而播種,因靜靜地滋養而生根,因毅力的耕耘而開花,因感悟的積累而結果。讀書,就是在讀一個個鮮活的靈魂,在讀一段段寶貴的時光,在讀整個大千世界。有人説:“思想有多遠人就走多遠。”我要説:“讀書有多遠,精神就會有多遠。”讓我們乘着書籍的翅膀,讓精神遠翔!

讀書交流會演講稿15

我的孩子在這次期會考試中,由原來的十幾名一躍前進到第二名,老師讓我介紹我們的教育經驗,經驗我談不上,在這裏只是和大家交流一下我平常的一些教育方法。還請老師和家長們多指教。我覺得要培養孩子就要對孩子的各方面有一個正確的評價,然後根據孩子的特點去引導他。我的孩子雖然智商不低,但他在其它方面還有許多弱點,如:怕吃苦、貪玩,性格比較內向。通過對他的綜合評價後,我認為這孩子的有些弱點是由於孩子在特定的生長期所決定的,也是一種天性,但有的就是環境因素造成的。總的基本素質是好的,關鍵是我們怎樣去幫助他,發揮他的長處、彌補他的短處。

我認為要教育好孩子的方法是:

一、身教重於言教

因為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課堂,要求孩子做到的首先自己要做到,只有這樣在孩子的心目中,你才是一個可聽、可信、又可敬的人。在日常生活中哪怕是件小事,也不能在孩子面前不拘小節。如:在馬路上要自覺遵守交通規則,保護環境衞生,在家裏要文明用語、和睦相處、對朋友要相互寬容。讓孩子感覺到我家是一個新型的家庭。

二、要教育孩子有愛心,能為別人着想

孩子往往是被別人關心多,很容易形成自私的心理。我經常用電視或報紙上宣傳送愛心的事蹟,去引導孩子能關心他人。平時我們自己也會從實際行動去教育他。

三、我很愛孩子,但我不寵孩子

現在的獨生子女大多數都是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生活自理能力較差,隨着孩子一天天的長大,日常生活中有些家務小事也要放手讓他自己做。另外,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難免會做錯事,會有錯誤,遇到這種情況,我就先問清原因,然後再分析道理。。

四,在學習成績方面,我很重視學習成績,但我並不一味追求成績

學習成績確實是反映一個學生學習成果的標誌,但關鍵還要看他是否是真正掌握了知識,所以在他學習成績很優秀的時候,我會告誡他不要驕傲,在她學習成績不理想的時候,我會幫他找原因,然後再用類似的題目讓他練習,直到他真懂為止。

為了提高他的學習興趣,我彷彿也在跟着他從頭學起,經常利用空隙時間和他一起玩詞語接龍,比誰的詞語講得多,比誰的心算快等等。為了他晚上做功課能保持安靜,我放棄看電視,總之讓孩子感覺到全家人都在與他一起努力學習。

五、加強與學校的聯繫

家長與老師的溝通,對教育孩子起着重要作用,及時瞭解孩子在學校的動態,發現問題馬上對症下藥,讓一些不良習慣抹殺在萌芽中,有利於孩子健康成長,不讓孩子感到家庭是他的保護傘和避風港,從小培養他做一個表裏如一的好學生。

其實我今天所講的只能是拋磚引玉,也希望能學習一些在座各位老師和家長在教育孩子方面的好經驗,使我今後在培養孩子方面有更好的方法。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