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弟子規演講稿(通用14篇)

演講稿3.72K

演講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新時代,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演講稿,你知道演講稿怎樣才能寫的好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弟子規演講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弟子規演講稿(通用14篇)

弟子規演講稿 篇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按照鬱老師的要求,我們暑假期間要從《快樂暑假》上面自選5本以上的書來閲讀。我選的分別是《我愛你,中國》、《神話故事》、《科學童話》、《伊索寓言》、《中國漢字》還有《弟子規》,其中前面幾本,我每天都朗讀,而對於《弟子規》,父母要求我每天背誦一段,41段用了41天已經全部背誦完畢。

我感覺《弟子規》對我們生活很有幫助。它教會我們怎麼對待父母和長輩,也教會我們怎麼對待身邊的人和事情,甚至連怎麼穿戴吃飯、怎麼讀書、怎麼整理書籍都有很明確的要求。

有一次,有人按家裏門鈴,我正在玩IPAD, 媽媽讓我去開門,我坐着不動,媽媽就説“父母命,行勿懶”,我趕緊跑去開門了。我平時吃飯,不太愛吃冬瓜和木耳,家人又會從《弟子規》裏找到教育我的句子“對飲食,勿揀擇”。“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當我有時讀書不用心時候,我耳邊就有人會這麼説。

《弟子規》對於我們日常生活真的很有幫助哦!

弟子規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這周由我們繼續和大家一起學習弟子規中入則孝的內容,“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父母親無微不至地愛護我們,為人子女感受得到父母的恩重如山,自然小心謹慎地行孝,不敢讓父母掛念操煩,這樣的孝順並不困難。如果父母親討厭我們,卻還能夠用心盡孝,那才算是難能可貴啊!一般人總認為父母要對子女有付出後,子女才有行孝的義務,但是這和菜市場的討價還價有什麼兩樣呢?

有一個女孩子,因為一點小事,被母親批評了幾句,一氣之下,就離開了家。她一邊走、一邊哭,不知不覺天就黑了。這時候她看到了一個賣拉麪的,就更覺得餓了。可是剛才出門的時候忘記了帶錢,又不好意思回家取。她就來到拉麪攤前看着別人津津有味的吃着拉麪。老闆發現了她,就問她:“你想吃麪嗎?”她説:“想,可是我忘記帶錢了!”老闆説:“沒關係!改天路過時再給錢也行”。説着就給她盛了一大碗麪。小女孩感動的熱淚盈眶。一邊哭一邊説:“謝謝老闆!”老闆接着説:“我才給你煮了一碗麪,你就謝謝我。你可曾給你煮了十幾年飯的你的媽媽説過謝謝麼!”小女孩聽到老闆的話,非常慚愧。趕快吃完了拉麪,就往家裏跑。快到家門口的時候,遠遠看見一個瘦小的身影站在門前,象往常等着自己放學回家一樣,那個瘦小的身影就是她的媽媽。她趕快跑過去,撲進媽媽的懷裏。此時此刻她才真正懂得了父母的恩情和家的意義。有的人卻覺得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為父母做的,父母疼愛我們是應該的,孝敬父母是有條件的、附加的。

“親有過,諫使更,怡吾色,柔吾聲。諫不入,悦復諫,號泣隨,撻無怨。”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對父母要講求孝順,但是父母也不免會犯過錯,為人子女的可以勸諫嗎?如果應勸諫,那要如何勸諫才恰當呢?父母親有了過失,當子女的一定要勸諫父母親改正。而勸諫的時候,絕對不可板起面孔,聲色俱厲,臉色要温和怡悦,話語要柔順平和。假如父母親不接受我們的勸諫,那就要等到父母親高興時再勸諫。若父母親仍固執不聽,有孝心的人不忍父母陷於不義,甚至放聲哭泣來懇求父母改過,即使遭父母不瞭解我,動了怒出手打我,心中也毫無怨言。只希望雙親能體會我們的真心,改正過失就值得了。父母親有過錯,説話和氣,臉色温和確實很重要啊,在温和的氣氛中,子女的意見才可能被父母認真考慮,才可能被接納,而且不傷父母子女間的親情。我們對父母親的勸諫只能限於他們的過錯。如果僅僅是生活瑣事上的想法不同,意見不同,只要父母親高興,那就隨他們去吧!不要把自己的意願強加在他們身上。對父母改不了的小毛病,小缺點要能容忍,要多想想他們的優點和他們的長處,要多想想他們的艱難與不易,這樣的話內心就會平靜下來,就不會對他們產生嫌棄之感,怨恨之心,才能真心地去愛戴他們。

父慈子孝,不一定讓我們的家富裕有錢,不一定有花園別墅可以住,但是“孝行”卻可以建立天然和諧的秩序,讓我們活在安和樂利的環境中!家如果是一個人的堡壘,孝就是堡壘下的基石,多一份孝心,家就多一份保障。讓我們用孝行,把家固若金湯堡壘!

弟子規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做文明人的弟子守則》。

沐浴在柔和的晨光中,耳邊傳來讀書的聲音:“弟子規矩,聖訓,孝為先,信為後。潘愛公,親仁,閒容,則學文。”聽着這親切的聲音,我忍不住停下來輕聲讀了起來。這是我看過的《弟子規》的大概描述。

我喜歡讀《弟子規》。

弟子的規矩,顧名思義,就是學生的規範。它是中華民族數百年禮儀的精髓,是文明的靈魂,是學生文化的瑰寶。學《弟子規》,做文明人。

“弟子規矩,賢者訓練,孝順,我信。潘愛公,親仁,閒容,則學文。”把1000多字的文明禮儀改成了24個字。雖然只有24個字,但也確立了我的文明態度。

弟子的規矩是聖人的教誨,讓我明白了文明的道理:第一,在日常生活中,要孝順父母,愛兄弟姐妹。那就要慎重,誠實守信。平等友愛地與大眾相處,親近有仁有德的人,有閒有精力的話多方面學習。

之前一直不知道什麼是文明,所以學了《弟子規》。我知道文明就是:孝順——小兄弟。

所有美德中,孝順是第一位的。在我的印象中,父母對我一直都是百依百順的,我提出的每一個合理的要求都會想盡一切辦法來滿足我。我一直認為父母為我做的一切都是正當的。有時候父母關心我,跟我説幾句話,我卻覺得父母囉嗦。有時候父母讓我做一件事,我總是拖延,儘量避免。就算我做了,也只是馬馬虎虎,敷衍了事。樹欲靜,風不止,子欲養。對孩子來説是最痛苦的事。我們至少要做到《弟子規》所説的“家長要打電話,我們不能耽誤。父母決定的時候不要偷懶。父母應該尊重他們教的東西。父母的責任一定要接受。“為了不辜負養育過自己的父母。這就是文明。

之前一直不知道什麼是文明,所以學了《弟子規》。我知道文明就是:信——遍。

誠信是三月的春風,五月的花海。商人説,誠信是寶貴的名譽,無價的財富;長輩們説,誠信是一本厚厚的日記,是一份不可背叛的人生契約;我説的老實,就是兩個小指頭勾起來之後,百年不變,一千年不後悔。

可能有些朋友安慰自己説,誠信是大人的事,我們還沒長大!如果是這樣的話,那你就錯了,非常錯!當你把果皮扔在乾淨的操場上,你誠實嗎?當你看到老人上車假裝閉眼的時候,你老實嗎?當你為了一時的虛榮心而考試作弊的時候,你誠實嗎?我們真的會驚訝地發現,我們有太多的不誠實!

這是不文明的!

之前一直不知道什麼是文明,所以學了《弟子規》。我知道文明就是:和諧——愛所有人,同時愛仁有餘力,然後學中文。

和諧的人,德行高尚的人,自然受人敬仰。物種以競爭為目的,人類以互助合作為目的。不管你是哪個種族,你們都是同類,要和睦相處,互相配合。這是一個文明人。學完《弟子規》,我明白了我們校長的座右銘:你今天笑了嗎?就是教我們做一個人際關係和諧的文明人。所以,如果有餘力,就要珍惜時間,多學習。能夠親近仁義之人,向他們學習,會讓我們的美德一天天提高,減少我們的錯誤。你也會變得更加賢惠,成為一個文明人,受到人們的尊重。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記住“弟子之規,聖人之訓,一孝二信”。潘愛大眾,但親仁,餘力,遂學文學“!這是我們學生的傳統,也是學生的文明。我深信,有了它,我們將置身於《弟子規》的文明世界!我深信有了它,我們會飛得更高、更遠、更廣!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

弟子規演講稿 篇4

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美麗的傳統教育—— 《弟子規》。

首先,讓我們品味一下“美”這個詞。什麼是美?説明大家各方面都喜歡,感覺很好。這就是為什麼傳統教育應該被形容為“美好”的原因。我們知道中國有五千年的歷史。這麼長時間,古人留下的財富,無論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就像夜空中的星星,無法估計。物質和精神,誰都知道精神比物質珍貴得多。但是,還是有很多人為了物質上的滿足而拋棄了自己寶貴的精神財富。每當出現這種情況,人們真正需要的不是存放素材的空間,而是一本小的傳統教育書—— 《弟子規》。祖先給我們留下了那麼多的精神財富,《弟子規》以簡單的三句話的形式為我們總結出來。雖然是按照孔子的教導編制的生活標準,但它體現了美好的生活藝術和作為人的崇高精神。比如書中提到,家庭交往要孝順父母,團結友愛兄弟姐妹,生活中約束自己的語言行為,要慎重。與人交流,要講求誠信。信任是人際交往的基礎。沒有誠信,就沒有團結與合作。沒有合作,一個人的力量什麼也做不了。要知道人人平等,沒有誰高人一等。每個人都必須有一顆愛的心。如果你是小月月旁邊的陌陌路人,總有一天你會成為第二個小月月。大多數人認為幫助別人最終會幫助自己。傳統教育《弟子規》有太多的道理,我們應該以足夠的耐心在生活中實踐,從而淨化靈魂,過上更好的生活。

我們常常覺得温暖的陽光照射在地球上,特別美。然而,就像傳統教育中的高尚品質一樣,陽光給我們帶來了幸福和完美的生活。

弟子規演講稿 篇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這些天,我們讀了《弟子規》,其中我對“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這句話感受很深。

在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孩子不孝順父母,父母的話不聽,父母批評他時,還和父母頂嘴。而這句話的意思正是告訴我們要孝順父母:當父母親叫你時,你要趕快地跑去父母那裏,不要慢吞吞的;父母親讓你去做事時,不要懶,動作要快點,不能拖拖拉拉。

回想起我的生活,有時候也經歷過類似於“偷懶”“不想做”的事情。

有一次,我正在津津有味地玩電腦遊戲。正玩到最激烈的時候,爸爸回來了,他沒拿鑰匙,就敲門。媽媽叫我:“小琳,媽媽正在做飯,你幫忙開一下門。”我漫不經心的説:“哦!”可我並沒有去開門,而是繼續玩遊戲。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了,爸爸等的不耐煩了,就朝裏邊大吼一聲:“開門!”我這才放下手中的“屠刀”去開門。一把門打開,就劈頭蓋臉的被爸爸K了一頓:“怎麼搞的!為了玩遊戲,都不讓我進來了!我一會兒就把網線拔了,把電腦搬走,但你怎麼玩……”“老爸!你説夠了沒!”我不耐煩地丟下一句話,便把門使勁關着,進屋生悶氣了。

事情過後,我就非常後悔。自己不該和爸爸堵氣,自己不應該為了玩遊戲而和爸爸頂嘴。自己那樣做,爸爸的心情也一定很傷心。

讀了《弟子規》以後,我就更深入的體會到了孝順,知道了自己應該做一個孝順的好孩子,不能做一個不聽話的壞孩子。

弟子規演講稿 篇6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家人們:

大家好,我叫陳安懿!

今天,我先分享一下“親所好,力為具”這裏談到父母愛吃什麼一些相關的話題,我父母愛吃什麼我一直都不知道,而且父母天天做的飯都是我最愛吃的,如果有時有不愛吃的菜,他們也會多加一道我喜歡的菜,父母是多麼愛我呀!但我呢以前還總是浪費糧食,明知道浪費糧食是不對的我還去做,我是多麼不愛惜父母的勞動成果呀!我在五一那天就發誓要改,從五一到現在父母做的我一次也浪費糧食,都吃光了!但遺憾的是我還是不知道父母愛吃什麼!

下一自然段又説到父母也關懷我們的.健康,這我深有體會,因為我是一個病人,我飲食和生活肯定跟很多人不一樣,父母肯定得用心關懷我的身體,希望早點健康。而我以前有時控制不了我自己,而去做違背父母的事情,結果就是因果報應“犯病”,我現在呢?完全變了一個人,因為我看了一本書,裏面如何去刻制自己的這種習慣,我還在網上看了很多孔子相關的文章,我在五一之後完全刻制住了自己的這些壞習慣!

後面又講到肉食的危害,我小時候也是非常喜歡吃肉的,有時還經常去出去吃去,我最愛吃的是牛肉飯,那裏只有肉和飯沒有別的,我能吃一大碗,現在學了傳統文化我才忌的。

先説這些,後面的下次再説,謝謝大家聆聽!

弟子規演講稿 篇7

同學們,老師們:

大家好!

誠實的語言需要信任的耳朵來傾聽,更需要善良的心靈來領會;高尚的人格需要公正的眼睛來發現,更需要道德的大夏來支撐。

而弟子規就是教我們要保持高尚的人格,教我們為人子弟,在家裏要孝順父母;離開父母要像敬愛兄長那樣與人相處;處事謹慎誠實,對大家友愛相處,親近有仁德的人。這些都要到以後,還有剩餘精力就去學習文化。同學們,雖然我們沒有先人那麼好的道德修養,沒有闡明完美、光明的德情,沒有使人民受到感化,成為新人,沒有達到道德上完美無的理想境界。但是我們可以以古為鏡,以古為師,從身邊的點點滴滴開始。這也應了《弟子規》裏的一句話:“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跟躋。”

百善孝為先。星期六晚上,我做完作業後,覺得沒事,就想幫勞累了一天的媽媽做點力所能及的家務的事。我走進屋子裏,看到地上有一塊髒兮兮的手帕,我連忙拿起手帕向水池走去。我先打了一盤乾淨的水,再加上一些開水,照媽媽洗衣服的樣子,把手帕放在水裏浸泡幾分鐘,再在水裏倒上一點洗衣粉,用手使勁的搓,水裏立即起了許多小泡泡。我搓了幾遍,又用清水洗了幾遍,然後才晾在衣架上。我心裏非常高興。

同學們,我們要多讀《弟子規》,多學古文化,為祖國報效,為班級爭光,為自已,為老師,為家長增光。

弟子規演講稿 篇8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踐行《弟子規》!

古人云: 百善孝為先 。一個人能夠孝順,他就有一顆善良仁慈的心,有了這份仁心,就可以利益許許多多的人。

《弟子規》中講到: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

意思是説:在家中,父母叫我們時,應該一聽到就立刻回答,不要許久才答應。父母有事要我們去做,就要趕快行動,不要藉故拖延,或者懶得去做。父母教導我們時,必須恭敬地將話聽到心裏。我們犯錯了,父母責備我們,應當順從並且承擔過失,不可忤逆他們,讓他們傷心。

《弟子規》中又講到:讀書法 有三到 心眼口 信皆要。也就是説:讀書的方法要注重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這三點要實實在在的做到。

《弟子規》中還講到:事雖小,勿擅為;物雖小,勿私藏。

意思是説:事情雖然小, 不要擅自做主而不告訴父母和老師;東西雖然很小,也不要揹着大人偷偷地藏起來。

《弟子規》這些規矩看起來很簡單,看似平常無奇,但是我們不妨捫心自問,我們做到了嗎?

從這個月開始,我校將開展《踐行〈弟子規〉,好習慣養成教育》活動,希望同學們在活動中養成:良好的安全習慣、良好的衞生習慣、文明懂禮貌的好習慣、節能環保的好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熱愛集體的好習慣、愛護公物的好習慣、良好的生活習慣。學校將對優秀集體和個人進行表彰。

同學們,播種一種行為,收穫一種習慣;播種一種習慣,收穫一種性格;播種一種性格,收穫一種命運。讓我們從現在開始認真去踐行《弟子規》,修養自己的品行,做一個對祖國,對社會有用的人。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大家!

弟子規演講稿 篇9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談到珍愛生命的時候,我們總不會忘記強調,是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可貴的生命。可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卻總是忘了賦予我們生命,無私哺育我們成長的父母,是他們給了我們愛與關心,是因為他們的悉心照顧,我們才能夠在一個優異的環境下茁壯長大。

這些天不知怎麼的我把書房裏的《弟子規》拿來翻了翻。當我看到"入則孝"的時候,我心裏湧起了陣陣好奇與疑惑。"入則孝"説的是回到家就要孝順父母嗎?我好奇地查了查資料,果然就是這個意思。在孔夫子那個年代就開始講究孝道,對於受到父母的愛越來越濃的我們怎麼能夠不去做一些孝順父母的事了。

生命誠可貴,而這可貴的生命是誰給與我們的呢?這一切都是父母給與我們的。他們不但給了我們生命,還把我們養育成人。那我們是不是應該感謝父母呢?是的。一個聲音肯定的回答説。那我們應該怎樣去感恩父母呢?按照《弟子規》的要求去做吧。

"冬則温,夏則凊;晨則省,昏則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業無變"。意思就是冬天要讓父母親穿的暖和,夏天要讓父母涼爽。早上要問安,晚上要向父母親請安。出門先告訴父母要到哪裏去,讓他們感到心安。日常生活起居作息有一定的秩序,事業不隨便改變。同學們你做到了嗎?

《弟子規》使我懂得了要在日常生活中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做一個有孝心的孩子。其次,還要在日常生活中語言要文明,不亂罵人,做事要講信用,説到做到。和別人相處時要平等博愛,並且親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們學習。這些事都是每日不可不做的。

學習《弟子規》,僅是一個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思想昇華的過程。對一個人的成長來説,是十分必要的。愛周圍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變成和諧的社會,這個世界才變成和諧的世界。

它告訴我們做人首先要尊敬、孝敬父母,是父母生育了我們,養大了我們,沒有父母就沒有我們。《弟子規》裏有這樣的一句話"親愛我,孝何難,親憎我,孝方賢。"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親人愛不愛你,都要盡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親人,不能忘記父母的養育之恩。如果連自己的父母都不愛、不孝敬,又怎麼能去愛別人呢?

一個人要孝順父母,烏鴉尚知反哺,作為人更應該對養育自己的父母加以報答。一個人如果不孝順父母,不熱愛自己的家人,長大以後就談不上熱愛故鄉,熱愛祖國了。所以"守孝悌"是做人的根本。結合我的生活,我發覺有很多地方我做的不夠,當媽媽爸爸批評我的時候,有時我明知道不對也要反駁;當我情緒不好的時候,有時我會對他們大喊大叫,不能做到"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通過了解此句的真正含義,我明白這是對父母的不尊不敬。

俗話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父母不孝順、和兄弟姐妹朋友不和睦,那麼他的孩子都會看在眼裏,有一天他的孩子還會去學習,自己的行為不光會影響自己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記得有一則小笑話是説,有個老人年紀大了,雙手經常哆嗦,他的兒子兒媳嫌棄他,有一次吃飯的時候,老人打破了一個碗,老人的兒子兒媳非常生氣,對着老人發了一頓火,從此之後,讓老人用木碗吃飯。有一天,這對夫婦發現自己的兒子在玩木頭,就問兒子在幹什麼,兒子説在給他們做碗呢,等到他們老的時候給他們用。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對孩子最好最有效的教育方法就是身教。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弟子規演講稿 篇10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想必這段文字大家早已耳熟能詳,我們會讀,會寫,會背,可是我們真的有用心去體會過這些話的意思嗎?"孝"是我們作為學生主修的第一門課,"入則孝"的意思是在家裏要善事父母。

"入則孝"這一部分都是規範我們在家裏對父母的言行舉止。對父母的態度不能專橫無禮;説話時要和顏悦色;冬夏季節要讓父母舒適,在飲食起居上照顧好父母;即使父母對我們的態度不好,也應孝順父母。

無論在什麼時候,都要在心裏想着父母。因為是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欠父母的太多的恩情,我們只能以此為報。如果我們能以這樣的心去做,就是善事父母,這才是做人的根本,這才是學習"入則孝"的意圖。

父母對我們的恩情永世難忘。所以我們要儘自己最大所能去回報父母。父母在世時我們把最好的東西留給父母;父母去世後我們要守孝三年,三年裏,應杜絕酒肉,居處住所要固定。"出必告,反必面"父母是最關心我們的人,如果他們不知道我們幹嘛去了,就會擔我們,讓父母擔心,也是不孝的。反過來,如果我們讓父母知道自己在哪,在幹什麼,父母就能把我們把好處想,會替我們加油,這很利於我們事業的成功。這句話讓我改變了許多。

俗話説"百善孝為先"。孝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歷經幾千年的悠久歷史。歷史上還有二十四孝作為我們的典範。所以,我們要把"孝"發揚光大。雖然我們現在做不了什麼,但是孝可以通過各種途徑來表達:我們可以在學校認真聽講;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父母看見我們那一張張認真聽講的臉,一張張成績優異的卷子,也會十分高興。這也算我們對父母的小小的回報。

孝,其實是一種有效的互動,是長輩和小輩之間愛的交流。它的範圍非常廣,然而,究其本質,孝,就是要做到不讓父母擔心,讓父母事事順心,為父母慮,替父母憂。人都説"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而父母為我們付出的又怎能是滴水?我們對父母的付出只是滄海一粟。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弟子規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文明,這是一個我們大家並不陌生的字眼,它是社會進步的標誌,也是構建和諧社會、文化校園的重要舉措。多年來,我們學校一直把培養同學們的文明習慣作為德育工作的重點。這學期,我們不僅創編了實驗國小文明禮儀三字經,還在理解背誦《弟子規》的基礎上,開展了“弟子規,我踐行”的德育實踐活動。

《弟子規》作為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的儒家經典,是華夏子女傳統文明禮儀美德的精華,是教我們如何保持高尚的人格,以及在家、出外,待人、接物與學習上應該恪守的守則規範,讓我們在體會先人智慧的同時,既能瞭解古文化知識,又能學會如何孝敬父母、如何禮貌待人、如何為人處事。

《弟子規》教誨我們,幸福的源泉在於以一顆感恩的心,一顆付出的心對待他人,要有“贈人玫瑰,手有餘香”的心境,要有隻問耕耘不問收穫的境界,這樣我們的人生之舟才會划向幸福的彼岸。因此,不管是老師、家長,還是學生,都應該迅速投入到力行《弟子規》的熱潮中。學習《弟子規》,不僅是提高個人修養的過程,更是思想昇華的過程。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身產生影響則需要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我們學習《弟子規》,背誦下來是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就要把聖人的教誨貫徹到生活中,落實到一言一行中,融入到一點一滴中。

我相信《弟子規》就好像是一盞燈,燈光亮一些,我們身邊的黑暗就少一些。這也應了《弟子規》裏的一句話:“見人善,即思齊,縱去遠,以漸躋。”就讓我們“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以《弟子規》為模範,為成為一名文明的實驗學生而努力吧!

弟子規演講稿 篇12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弟子規,從小做起,從孝做起。這是我學習《弟子規》以來最深刻的感受。

講到孝,任何人都不會不想到自己的父母。

我的父親和母親如今已是天命之年。二十七年前,就像我們現在這樣的年齡,他們相知、相愛,一直相守到現在。他們沒有一天懈怠,把近三十年的青春年華毫無保留的付出;父親母親無時無刻不在關心和愛護着他們的孩子,我和弟弟;他們從來都是關心我和弟弟認為是最簡單,並且重複了一千遍、一萬遍的問題好好讀書、好好工作、好好吃飯、出門多加些衣服、不要感冒了…………;但他們卻從來不讓我們擔心他們的身體,每次也總是重複同樣的話我們用不着你們擔心,你們把自己照顧好就可以了;到現在,母親和父親還在為我和弟弟勞累奔波。我和弟弟都清楚地知道,我們無法,也不可能讓父親母親為我們放下心來,因為無論我和弟弟有多麼的聽話,更或是有多麼幸福的生活,但我們永遠是他們的兒子,永遠是他們心目中最難割捨的,長不大的,不懂事的孩子…………

父親和母親頭髮已經花白,他們也有自己的父母我的外公和奶奶。外公今年已經84歲了,奶奶也剛過了第78個生日。父親和母親,包括外公和奶奶所有的兒女對兩位老人都非常的孝順,他們的晚年過得都非常的幸福。外公最近腿腳不好,父親和母親雖不在身邊,但非常關心老人家的身體,經常寄錢、打電話詢問外公的情況,幸好外公的腿病已經慢慢地好起來,奶奶身體一直很好,這是我們一大家人最感欣慰的事情;深深地感謝我的父輩親人賜給了我和弟弟這一代後輩們如此仁孝、和諧的家庭環境,給我們創造了這麼幸福的生活。你們不僅是我們的親人,也是我們的老師,我們後輩也會像你們孝敬外公、奶奶一樣尊重你們、報答你們、愛你們!

我偉大的父親,我善良的母親,我和弟弟深深的向二老鞠躬,我們永遠也報答不了你們的養育之恩,也不敢忘記你們的諄諄教誨,我們將用一生來履行對你們的諾言,用一生來孝敬你們…………

爸爸、媽媽,我和弟弟愛你們!

謝謝大家!

弟子規演講稿 篇13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晚上好。我是模具101班的黃勝思。下面我演講的題目是:學習《弟子規》,感受傳統文化的經典。

我喜歡看《弟子規》弟子規則,顧名思義,是學生的常態。它是中華民族數百年禮儀的精髓,是文明的靈魂,是學生文化的瑰寶。學《弟子規》做文明人。

學習《弟子規》讓我受益匪淺。《弟子規》增加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面對它,我有種相見恨晚的感覺。中國是一個有着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知恩圖報、尊老愛幼、真誠待人的優良傳統,自古有之,家喻户曉;打開《弟子規》,彷彿置身於文明的氛圍中,在做人的道路上,去閲讀。

俗話説;所有美德中,孝順是第一位的。孝順是作為孩子的天職,但我們往往以做大事來重視孝順,卻從不重視渺小。《弟子規》只是告訴我們,孝要從小做起,孝要一直做,而不是一時的念頭。古人云:“得一滴水,以泉還之。”。只有感恩,才能提升自己,感動別人。

古時候《弟子規》是做人的準則,現在影響的人還是比較多的。他教我們如何做人。生活中重要的不是生活的表象,而是生活的本質。人生最重要的是人品。想做一件事,先做人。文明健康的行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是真正的自我歸宿,是照耀靈魂的永恆陽光!

學了《弟子規》,被它深刻的內涵打動了。這時我才明白中華民族延續千年的真正原因;因為我們有深厚的文化底藴!有着優良的文化傳統!造就了一代又一代優秀的中國兒女。

《弟子規》是根據《三字經》寫的。禮儀規範是做人的基礎。就像一棵大樹,只有當它的根扎牢了,它才能茁壯成長。做人也一樣。只有建立起最基本的道德,一個擁有謙虛、恭敬、善良、仁愛之心的人,在未來的生活和工作中才會立於不敗之地。學習的過程是一個認同的過程,而對自己的影響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就像學習《弟子規》一樣,背起來應該很容易,但是要真正對一個人產生有益的影響還需要一段時間。學習《弟子規》,就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在每一句話,每一個行動中,貫徹聖人的教誨。

親愛的同學們,讓我們一起閲讀和記住《弟子規》吧!我深信,學習《弟子規》不僅僅是一個提升自己修養的過程,更是一個昇華自己思想的過程。一個人成長是非常必要的。愛身邊的人,愛這個世界。只有這樣,這個社會才能成為和諧社會,世界才能成為美好的世界!

我的演講結束了,謝謝!

弟子規演講稿 篇14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六(2)班的xxx,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踐行<弟子規>,學會感恩》。 “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次謹信”相信大家一定還記得這段熟悉的旋律吧。上學期,在老師的帶領下,我們一起學習了《弟子規》入則孝部分,至今仍對我影響很深。

孝道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然而對我們這些喜歡我行我素的獨生子女來説,我們又做到了多少呢?我們只會一邊玩電腦或做着手中的事,一邊聽父母嘮叨,但其實已經左耳進右耳出了;我們只會冬天的時候讓父母幫我們暖被窩,夏天的時候讓父母想辦法幫我們解暑;我們只會想方設法地溜出去玩耍,然後疲憊不堪地回來,卻還要父母幫我們端茶送水。

“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敬承。”人的一生中難免會有犯錯誤的時候,而我也不例外,每次做錯事的時候,總是要被媽媽説一通。當然,我那不爭氣的淚珠,也隨之在眼角流落下來,看在我表面上不敢反抗,可心裏早已生出了許多不滿於埋怨。可是在讀完《弟子規》後,我知道了媽媽都是為我好,為了我能有一個美好的未來。正如大人們整天總嘮叨的,我們就像一個小樹,不為它修枝剪葉,總也長不成一棵正直的參天大樹。

同學們,當你在享受這些幸福時刻的時候,可曾想到了感恩,可曾想到了回報。可能同學們會問:感恩?感恩誰?回報?又回報什麼?其實很簡單,感恩我們的父母,回報我們的父母。或許只是臨別時的一句叮嚀,或許只是見面時的一句問候,或許只是午後的一杯清茶其實,只要我們留心,一個很小的細節都會讓父母記憶猶新,一個很小的動作都會讓父母倍感欣慰。

烏鴉反哺,尚知母恩。今我少年,孝道弘揚。同學們,讓我們從《弟子規》開始,讓我們常懷一顆感恩之心,盡我們的全力,使我們的民族美德再放光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