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彙總14篇)

演講稿1.33W

演講稿具有觀點鮮明,內容具有鼓動性的特點。在日新月異的現代社會中,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還是對演講稿一籌莫展嗎?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勤儉節約的演講稿,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彙總14篇)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大家一定還記得一年級我們學過的古詩《憫農》吧?這首我們從小就念到大的古詩,告訴大家要珍惜糧食、勤儉節約。世界上有一個專門倡導勤儉節約的日子,哪一天嗎?x月x日——今天,世界勤儉日!對於這麼一個日子,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因為就算枱曆上,也沒有標明這個日子。

勤儉似乎被我們忘卻了。很多人都認為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再談勤儉好像沒有多大意義,也就有了我們司空見慣的“長流水”“長明燈”。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眾所周知,比爾·蓋茨是世界首富,但他的生活卻非常儉樸,從不鋪張浪費;華人首富李嘉誠曾説過:“如果要我拿出一個億,我會毫不猶豫,但如果有人在地上扔一分錢,我會馬上把它撿起來,我的成功正在於此。”

“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世界勤儉日的確立,可以體現出世界對勤儉的一種呼喚。如果每人每天節約1分錢,全國13億中國人就能節約1300萬,一年就能節約大約50億,就能建起5000所希望學校,就能讓近千萬個失學孩子重返校園。可見倡導勤儉節約對於泱泱大國該有多麼重要!

親愛的`同學們,勤儉不是小氣,而是一種文明,節約一分錢,文明邁大步!就讓我們從今天做起,把勤儉節約的美德傳承下去吧!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2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人類的活動,離不開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生存的環境又離不開地球。地球上的自然資源已經逐漸枯竭,我們要行動起來,杜絕浪費。

先説節約水資源吧。我們日常生活中有許許多多的行為,都造成了一些不必要的損失。例如,我們洗米的水,白白浪費了很可惜,這些水可以用來澆花;我們洗衣服的水可以用來洗拖把,或者用來沖廁所。這些都可以讓資源再利用。當你去衞生間或廚房時,看見未擰緊的水龍頭要把它擰緊,水白白地流走不也很可惜嗎?

再來談談節約用電吧。我們在家時,如果不看電視,就要把電視機的插頭也拔掉,不然還是在“浪費”我們的資源;不僅是電視機,所有的'電器在“空閒”時,都要把它們與外界“分開”,這些都是我們隨手可即的事,不僅對我們沒有傷害,還增加了電器的壽命。電對於人類來説可是很重要的哦!我們在機構的時候,用水、電的地方很多,正因如此,我們才需要來節約,不如來聽聽我的建議吧。我們不在教室的期間,要隨手把電燈關掉;教室裏的多媒體在不使用的情況下,要把多媒體關掉。我們洗手的時候,儘量把水龍頭關得小一點;我們洗拖把的時候,也要學會儲水。

我們經常説要節約,節約,再節約,可真正能做到節約的有幾個人呢?你們是否想過,我們現在生活的地球得了“重病”,已經受到了嚴重的污染。我們可以從簡簡單單的小事做起,一個人節約,是人類的榜樣;幾十個人節約,正在慢慢的感染着我們;成千上萬的人節約,説明我們已經讀懂了“節約”。

節約,是我們力所能及的事。簡簡單單的幾個小動作,就能為我們的地球母親帶來無微不至的關愛。我們愛地球母親,她給了我們生存的空間。現在我們可以為地球母親做到的,也正是地球母親為我們帶來的。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勤儉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無論家裏的收入高低,再有多富裕,我們都應該勤儉節約,我們要從現在做起,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做起,養成良好的勤儉節約習慣。

有一件事我記憶猶心。

那是去年春節期間的一天,爸爸要在家裏請客人,中午的時候,家裏來了許多客人,這下該我們忙活的時候到了。我為客人洗水果,爸爸就忙着現擺起他的茶藝來了。最忙活的就是媽媽了,不長時間,媽媽就為客人準備了一桌豐盛的午餐,他們都吃的津津有味,讚不絕口的誇媽媽手藝好,下午客人走了,我幫媽媽收拾吃剩的飯菜。我把飯菜倒進了垃圾箱,媽媽看見了嚴肅地對我説:“幹嘛倒掉了,物價這麼貴,不要浪費糧食,況且我們吃的都是農民伯伯辛苦種植的,因該珍惜勞動成果,正所謂誰只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從那以後,我懂得了節約飯菜。通過這件事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有一次,奶奶洗完衣服忘了關水籠頭,我連忙過去關水龍頭,並對奶奶説:“以後要節約用水。”還有一次,爸爸在沙發上看電視睡着了,可是電視機還開着,我就悄悄地關掉電視機。後來爸爸知道了這件事,誇我是個懂事的孩子。

我已經是四年級的學生了,要多體諒父母的難處,多替家人着想,學會合理消費,雖然自己不當家,但也應該知道柴米油鹽貴,這也正是我們因該必須做的。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4

尊敬的老師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現在這個富裕的生活條件下,我們更應該勤儉節約。

但是,勤儉節約這種美德卻在我們這一代人的意識中逐漸淡薄了,在生活上互相攀比、鋪張浪費的不良風氣正在同學間悄然形成。許多同學的.筆用到一半就扔掉了,是因為在和其他同學比時尚、比潮流。我們來到機構,不是比條件,而是比學習。“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句古訓大家都能脱口而出,但真正能做到的又有多少人呢?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當某些同學大手大腳地隨便花錢時,他們是否想過,他們所花的是父母辛苦工作賺來的血汗錢呢?當我們在水龍頭前高興的玩着潑水時,我們是否想過,那些乾旱地區因為缺水而渴死的孩子們呢?當我們大量使用電時,我們又是否想過,貧困地區因家裏還接不上電仍使用着蠟燭勤奮學習的孩子呢?雖然現在我們的國家富強了,我們的家庭富裕了,但我們不能忘記勤儉節約。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樹立節約意識,從節約一張紙、一滴水、一度電、一粒糧入手,做到勤儉節約。

節約一張紙:少用一次性紙巾、紙杯,提倡使用手帕、少用抽紙。節約一滴水:避免大開水龍頭,用後及時擰緊水龍頭,避免長流水,見滴水龍頭,隨手關閉;提倡使用臉盆洗臉、洗手。節約一度電:照明儘量使用節能燈;光線不足時,需要開燈時能用一盞,不開多盞;杜絕白晝長明燈,做到人走燈熄。節約一粒糧:儘量少去餐館就餐,在外就餐要文明用餐,減少糧食浪費。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點點滴滴做起。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5

各位老師,同學:

很小的時候,我們學的第一首唐詩就是:”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節儉,這一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在今天的社會裏,更顯得意義深長。

今天,在全國呼籲遏制餐飲環節”舌尖上的浪費“的同時,賓館的內部員工食堂也掀起了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的新高潮。我們在食堂裏粘貼、懸掛勤儉節約的標示、標語,提醒職工粒粒皆辛苦。在每一個餐桌上都擺放了温馨提示牌,垃圾桶旁邊的”親,你今天浪費了木有?“趣味的.提醒每一個倒掉飯菜的職工。同時,倡導”光盤“行動,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要求職工之間相互監督,吃多少盛多少,並由食堂職工義務組成反浪費監督崗,將”光盤“運動落到實處。

據員工食堂沙經理介紹,經過反覆調研,查閲飲食書籍,食堂根據職工的口味,制定了”美食表“,合理規劃,葷素搭配,科學烹飪。由於食堂飯菜質量的提高,倒飯剩飯的現象也逐步減少。

勤儉節約,從我做起,説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節約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生活方式“,堅持從自己做起,從每一天做起,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粒糧,從一點一滴的小事做起,只有時時處處、點點滴滴都節約,才能降低儲糧成本,也只有時時處處從我做起,我們才能不斷走向興旺發達,輝煌無限。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的家庭並不是非常富裕,因此從小我媽就教導我,窮人家的孩子應該要早當家,或者説這一類的大道理她説過很多,在耳濡目染之下我也瞭解了其中的一部分。其實我們這一代的學生是比較幸福的,沒有經歷過上一代的艱苦歲月,因此説一句嬌生慣養也並不過分,但是這並不意味着我們不能學會勤儉節約。

“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對於勤儉節約四個字的含義,相信我們的母親是最心有體會的,每個月的收入是有限的,但是每個月的支出稍微不注意就會入不敷出,或許我們還感覺不到這一點,因為父母寧願自己受苦也不會缺少對我們的花費。大家有沒有想過呢,我們吃的飯是農門伯伯面朝黃土背朝天種出來的,我們穿的衣服是製衣廠的阿姨辛辛苦苦織造出來的,我們住的房子也是建築業的.叔叔辛苦建造的,這些都説明了今天美好生活的來之不易,為何我們不好好珍惜呢?只有勤儉節約才能夠從中體會到熱火和事物的產生都是不容易的,因此作為學生的我們應該行動起來。

無論是一水多用還是低碳生活都是大家所瞭解的節約方式,可是大家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我們要學會勤儉節約呢?不論是我國還是世界,資源都是有限的,可是人卻是無限的,如果不勤儉節約反而竭澤而漁的話,那麼這些資源很快就會枯竭,如果我們享用光了這些資源,那麼我們的子孫後代又該何去何從呢?湖裏的魚只有那麼多,一次性吃光了就沒有了,山上的樹只有那麼多,一次性砍光了就沒有了,因此我們必須要學會勤儉節約。

最重要的是不要將勤儉節約僅僅在口頭上説説而已,而是應該將這種做法實施下去,真正做到節約才能明白勤儉的含義。我媽雖然捨得給我和爸爸買衣物,但她從來不捨得給自己買東西,儘管她喜歡逛街,但是每次她都不會給自己買東西,這並不是小氣,而是她明白錢應該花在刀刃上,或者説應該要勤儉節約、開源節流,這樣才能將節省下來的資源用於更有意義的事情上面,我想大家曾經都是以自己的父母為榜樣的吧,那就去做吧,將勤儉節約真正付諸於實踐。

作為學生,我想我們的言行舉止更多的是起到引導與象徵作用,因此我們應該號召更多的人勤儉節約,將這種美德不斷在社會上傳承下去,呼籲更多的人勤儉節約,那麼在不斷的積少成多中,我們一定能夠將這種美德發揚光大的。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7

各位老師﹑同學們:

上午好!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用水是一種美德》。

或許會有很多人問世界上最珍貴的是什麼?有人説是石油,有人説是黃金,有人説是生命。我現在告訴各位世界上最珍貴的東西是——水。水是一切的生命之源。

或許會有人説:地球表面最多的是水,大海的水,大河的水,地下的水,誰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請同學們聽完這些科學數據就知道水多麼珍貴。地球上百分之九十三的水是鹹水,不能喝。淡水之佔百分之七,而能喝的淡水只佔百分之零點八。雖然我國的水資源很豐富,但分佈嚴重不均,南多北少。人均水平很低。有的地方還靠天吃水。就拿北京來説,它是一座嚴重缺水的城市。人均水平只佔全國人均水平的八分之一,世界水平的三十分之一。節約用水對北京來説是一個非常迫切的問題,而且全世界都面臨着嚴重的挑戰!我們作為北京的一員,世界的一份子,還有什麼理由不節約水呢?

作為一名國小生,或許我們的力量很小,從一點一滴做起,這樣意義卻很大。號召家人,朋友,同學們等等。這樣人從一個人到幾個人,然後就會慢慢波及到全世界的每一個人。這樣就會產生無窮的'力量。

這是我和我的家人積累的一些節水的小竅門,希望能和各位交流分享。比如把洗菜的水澆花;把洗菜水洗漱用水收集起來衝馬桶;把滴水的水龍頭關閉;洗澡擦浴液的時候關掉水。節水的方法很多很多,只要我們在生活中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節約每一滴水,讓我們的地球永遠是一個藍色的美麗的星球!最後我説一句非常耐人尋味的話:如果我們不珍惜水,世界上最後一滴水,將會是我們的眼淚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早上好!我今天國旗講話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古人言“盡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敗由奢”。艱難困苦,玉汝於成;居安思危,戒奢以儉。艱苦樸素、勤儉節約是我們人類社會的傳統美德。無論是發達的國家,還是發展中的國家,都將艱苦樸素作為一種美德。聯合國專門把10月31日設立為“勤儉日”,時時提醒人們在新世紀仍然要堅持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美德。

但是現在,隨着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鋪張浪費的現象也越來越嚴重。有些時候,節約成了小氣被人笑話,更有些時候,節儉卻被當成貧窮的表現。我們需要在全社會改變那種所謂的虛榮消費心理和浪費觀念,需要重新認識老祖宗留下的千年傳統和良好美德。

回想我們在學習和生活中,是否注意節約每一滴水、每一度電、每一張紙……就拿我們學校來説吧,每天早、中、晚三餐飯後,食堂裏幾隻裝剩菜剩飯的大桶裏堆積了許多米飯、剩菜;白天光線充足,總有幾間教室拉着窗簾,燈卻亮着;擰開龍頭,沒開水,不關便離開,等温度達到了,水嘩嘩直流;許多紙張只寫了幾個字就扔進廢紙簍;正餐不吃,到宿舍吃零食……這種種不正常的現象都讓我們心驚和心痛,是我們在不經意中就造成了諸多浪費。為什麼我們卻忽略了這些細節?關鍵是我們沒有將自身真正溶入到生活中,沒有將節約養成一種良好的習慣,並形成一種觀念。

節約,是對家庭幸福的.盤算,更是一份社會義務的擔當。節約是一種遠見,一種態度,一種智慧。小到一個人,一個家庭,大到一個國家,整個人類,要想生存,要想發展,都離不開“勤儉節約”這四個字。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國家是難以繁榮昌盛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社會是難以長治久安的;一個沒有勤儉節約、艱苦奮鬥精神作支撐的民族是難以自立自強的。

所以今天,我們應該大聲倡議:

1、牢固樹立"崇尚節約、反對浪費"的思想,人人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

2、從我做起,從點滴做起,積極開展節約"五個一"活動。即:節約每一滴水,水龍頭用後及時關閉,發現水管水箱有滴、漏水現象,要及時報告;節約每一度電,做到隨手關燈,人走電器關;節約每一張紙,作業本儘量做到正反面都用;節約每一粒米,用餐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浪費;節約每一分錢,我們應該合理使用父母辛辛苦苦賺來的每一分錢。

海爾總裁張瑞敏説過這樣的話:不簡單,就是將簡單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好;不容易,就是將容易的事做千遍萬遍做對。只要大家積極行動起來,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牢固樹立節約意識,同學們,從節約一度電、一滴水、一張紙、一粒糧入手吧,把節約落到實處,那麼對於我們學校以及整個社會來説,那將是一筆可觀的財富。

各位老師、同學們,讓我們一起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小事做起,真正養成勤儉節約的良好行為習慣,為建設節約型社會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9

勤儉,一個令我熟悉而又陌生的詞彙,在一個14歲女孩的心中有着不同尋常的分量。勤儉,在懵懂的青春中有些令我不知所措。於是,我要去探尋身邊的勤儉,喚醒自己內心深處那層淡淡的勤儉意識。 勤儉,勤勞而節儉。古有漢文帝不造露台,曹操不愛奢華。今有宋慶齡服飾簡樸,洛克菲勒住便宜旅館。古往今來,許多人在家財萬貫,功成名就時依然保持着勤勞節儉的高尚品德。法國著名的學者盧梭也曾説過:“儉約與勤勉是人類的兩大名醫”。但是在現實生活中,勤儉早已被眾人淡忘。甚至還有一些官員貪污受賄,一頓飯就能花掉農村貧困家庭一年的開銷。節儉在這些官員面前就又成了空口一談。朱德説過;“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勤儉建國家,永久是真言”。

所以,我認為勤儉更是從基層抓起,從青少年兒童抓起,從而養成每一個公民的勤儉意識。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寫到這裏,我的心中又不禁感慨起來,勤儉從青少年兒童抓起又是談何容易? 目前,獨生子女在當代學生中所佔的比例越打越大,我們都是備受親人寵愛的“小皇帝” “小公主" ,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逍遙生活。加上長期以來家庭,學校,社會勞動教育的忽視,因而在我們身上出現了越來越不自立,沒勇氣不堅強等各種令人深思的問題。 大學生上學由父親扛行李送到宿舍,寄宿生週末帶着髒衣服回家讓母親洗。這些故事早已不新鮮。嗚呼,悲哉!學生要想勤勞節儉,必須要學會獨立 ,尤其是自己做家務。

在學習之餘,適當的做點家務,既能調節大腦,又能補充課外知識。我漸漸開始了自己洗衣服,自己做飯,在勞動的過程中往往能開闊視野,提高操作能力,學到許多寶貴經驗。陶行知先生説過;“人有兩件寶,雙手和大腦 。”動手動腦是相輔相成的。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可能事倍功半。相反,如讓學習,勞動,休息相互調劑,雖然相對的耽誤了一點學習時間,但往往事半功倍,收穫極佳。我們適當參加家務勞動,不但不會耽誤學習,反而還能促進學習,更有利於學生成才。 隨着社會生產力的`猛速發展,人們的物質生活越來越豐富了,原有的生活方式發生着改革,消費觀念也相應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我們不能否認社會的進步和生活的變化,但我們絕不能拋棄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儉。我們從小背大的‘憫農’,試問有誰能真正做到?我們口口聲聲説的學生守則“不愛慕虛榮,儀容得體”卻做了什麼?節儉從現在開始,從我做起,珍惜糧食,不浪費資源,以儉素為美。要從前輩的優良傳統中吸取艱苦奮鬥的精神,從而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不知不覺中,我內心深處的那層淡淡的勤儉意識被喚醒了。勤儉,我要讓它在我這裏變得不再陌生。慢慢的 ,慢慢的,成為我形影不離的好朋友。親愛的小夥伴們!行動起來吧!讓勤儉永遠伴隨我們的成長和生活!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10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x班的一名學生,我叫xx,今天之所以站在大家的面前,是因為我要給大家説一説我對於勤儉節約的看法。

大家都知道,勤儉節約是中國從古至今一直都在延續的傳統美德,從小時候,老師和家長就一直在教育我們,讓我們一定要勤儉節約,這樣才能共建一個美好的社會。雖然大家都聽過這些話,但是對於勤儉節約可能還沒有啥深刻的體會,現在就讓我來舉幾個例子給大家吧。各位同學都知道咱們中國一年浪費的食物有多少嗎?足足價值兩千多億元,都夠兩億人吃一年了,由此可見,中國的浪費情況是有多麼的嚴重,所以我們必須得把勤儉節約重視起來。

現在的社會發展的越來越快、越來越好了,很多的同學可能都沒體會過苦日子是什麼滋味,但是我們的長輩可都是從苦日子裏熬過來的`啊。在以前,許多人連飯都沒得吃,只能吃點雜七雜八的東西填填肚子,生活也過的簡單,衣服破了就縫補一下,正是靠着老一輩人的勤儉節約才有了現在的美好生活,所以雖然現在的生活很不錯,但也不能忘記了勤儉節約。別看現在的我們吃得好,穿得好,其實這都是虛的,只有自己時刻保持着勤儉節約才能讓自己的日子變得更好,反之就一定會遇上生活中的麻煩。勤儉節約看起來和自己沒關係,可它實際上是我們寶貴的財富啊,我們可不能把這麼大的財富給擯棄掉了。

在生活中,我們應該時刻保持着勤儉節約,這可以通過我們的行動去做到。首先是不浪費食物,自己能吃多少就打多少飯菜,不要貪多,不要嫌棄,其次就是不要過分追求大品牌,我看到不少的同學在攀比穿的衣服、鞋子等等,這完全不是一個學生該有的樣子,我們的任務是好好地學習,而不是追求奢侈的物品,這完全違背了勤儉節約的思想,所以我們從不提倡這樣的做法。

最後,相信各位同學已經對勤儉節約有了一個初步的印象了,在此希望大家如果已經做到了勤儉節約的話,那就繼續保持,要是還沒有做到,那就加把勁去做到。這不僅僅能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輕鬆、美好,還能使這個社會變得更為和睦,要是人人都能做到勤儉節約的話,那我們的國家一定是這個世界上最美的地方!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1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這春暖花開、萬物復甦的完美時節,我們懷着喜悦的情緒,帶着完美的憧憬,迎來了嶄新的一年,又回到我們熟悉而美麗的校園。這天我給大家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從我做起》。

秋季,國家有關部門發出了建設節約型社會的倡議,隨着“全民節約、共同行動”的深入開展,節約這個似乎已經過時的話題重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曾幾何時,“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的詩句常在耳邊迴響;

曾幾何時,“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的古訓仍在心頭縈繞;

曾幾何時,偉大領袖毛澤東擲地有聲的一句話:“浪費是極大的犯罪”,指引着幾代人艱苦創業、自力更生。

節約是美德,節約比創造更容易,節約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

節約一張紙、節約一度電、節約一滴水、節約一粒米、節約一塊煤……不要小看我們身邊的這些不起眼的小小的“一”,如果13億人都能做到,這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能夠毫不誇張地説,我們每個人的手裏都緊握着珍貴的“資源”,掌握着對這些民族發展“命脈”生殺予奪的.權力,成之毀之、愛之損之在於我們每個人的行動。

節約是一種美德,節約是一種智慧,節約更應成為一種習慣和風氣。建設節約型社會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和共同行動,找回失去的節約意識,從節約一滴水,節約一度電,節約一張紙,節約一粒米開始,持之以恆,在建設節約型社會中,將節約這個“傳家寶”進一步發揚光大!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12

親愛的老師,同學:

大家好!

很開學我們全體同學和老師相聚在這裏,我也感到無比的榮幸,自己可以站在這裏演講,今天,我站在這裏演講,我演講的是勤儉節約,我也希望可以藉此機會,和我們xx學校在座的學生來談談勤儉節約,希望在這次的演講結束之後,可以讓你們明白或是懂得多多少少的道理和啟發。

勤儉節約一直都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所以從自己小的時候到現在這個時候,我都懂得勤儉節約對於我們每一個人的重要性,這不單單是我們從小就應該要注意的東西,還是我們不管在什麼樣的時候,都應該要時刻的注意和保持的美德,所以我們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更加的應該要養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杜絕浪費,杜絕一切不必要的浪費,但是現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會有很多的浪費和不節約的現象的存在。

在刷牙的時候不用水杯接着,任由水的流逝,還有我們經常會看到學校的食堂裏面有很多學生沒有吃完的飯菜,剩下來的飯菜,在白天的時候還把教室或是家裏的燈打開,沒有及時的隨手關燈,濫用水資源,濫用電,不珍惜糧食,不節約用水用電,等等很多的一些生活當中的細節都是浪費,沒有勤儉節約的表現,所以我們也應該審視自己在生活當中所有的細節,認識到勤儉節約的重要性,世界上的所有的資源都不可能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所以不管是對於我們生活當中的什麼東西,都要做到足夠的節約,懂得勤儉節約,懂得珍惜資源。

在平時的生活當中,我們吃飯的時候吃多少就乘多少,在用完水之後將水龍頭擰緊,隨手關燈,斷電,水也能夠重複使用,將洗完菜的水用來澆花或是沖廁所,重複性的利用我們生活當中的所有的東西,買東西提回來的塑料袋也可以重複利用,也可以當做事垃圾袋,在生活當中,很多的生活當中的小細節都需要我們足夠的注意,做到足夠的勤儉節約。

同學們,勤儉節約對我們來説是非常的重要的,不管是在什麼時候,這都是我們所需要的在自己的生活當中去注意的,當然,在生活當中,很多的小細節都是勤儉節約的表現,只需要我們稍微的注意一下,我們就可以養成一個勤儉節約的優良品質,也希望我們所有的同學都可以將我們的傳統美德好好的傳承下去。

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1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在座的各位一定從小就會背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候我們就知道要節省一粒米,農民伯伯太辛苦,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澆灌的。千百年來勤儉節約的思想一直貫穿於中華民族的進步史中。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

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即使在今天,人們越來越講究吃穿,講究檔次,國家也鼓勵消費。但我要説的是鼓勵消費,更要嚴禁消費過程中的浪費,別忘了“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更別忘了“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勤儉節約至今仍然是我們應當樹立的正確的榮辱觀,人生觀。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句口號,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和使命。

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啊,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可以看到全國自上而下都在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而努力。就拿正在召開的政協會議來説,本着節儉和環保的原則,將會期縮短到了8天半。政協委員的食宿都安排都力求節約。集中住宿,減少車輛往來接送造成的浪費;委員們下榻的房間內,也沒有提供一次性的洗漱用品。為了節約紙張,儘量減少紙質文件的傳送和打印,而將提案用電子文檔傳到委員們的電腦上。

我還想特別提到的是節約用水,因為3.22就“世界水日”。水,作為生命之液哺育着人類和天地間萬千生物。在因為人口增長、不合理使用、污染和全球變暖時,地球的生命之源已經向人類亮出黃牌。長期以來,人們普遍認為水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不知道去愛惜,而浪費揮霍,但大家是否知道我國水資源人均佔有量僅為世界人均佔有量的四分之一,隨着我國社會和經濟的發展,水的缺口越來越大,目前我國農村還有3000多萬人飲水困難,全國有110多個嚴重缺水的城市。人為的浪費和沒有合理利用水源以及嚴重的污染等問題,使水資源更加缺乏。

節水,是國情所迫。一場大旱,舉國關注,因為抗旱關乎13億人的“吃飯”問題。不僅立足當下抗旱,還需着眼節水才是長遠之計。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都在千方百計投入大量財力物力,增加抗旱水源。可還是有一些農民家庭已經註定糧食要顆粒無收了。合理利用水資源,開源節流已經是農業發展的當務之急。

還有,在我國西北的嚴重缺水地區,有很多家庭每天的用水要依靠肩擔手提,甚至趕着牲口走幾十裏山路駝運。洗臉已經是很奢侈的事情了。大家也知道有的地方人一輩子只洗一次澡。幸好從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發起了“母親水窖”行動,修建水窖10萬多眼,幫助120多萬老百姓的擺脱了生存困難。面對這些我們還有什麼理由不節約用水。

今後在當你眼睜睜的看着水龍頭滴答滴答沒有擰緊時,你是不是能伸把手把它擰緊?在你下班離開辦公室時,會不會檢查一下關沒關電腦、打印機?不過現在已經讓人感到欣慰的是許多人養成了兩面使用打印紙的習慣;大家都很樂意使用節能燈具;以前辦公室用紙發的通知、文件,現在也改成了電子文檔,推進了無紙化辦公。

最後我要説: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資源意識和節儉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為作出貢獻!希望我的演講能引起大家自發的自覺的節約意識。謝謝大家。

勤儉節約的演講稿 篇14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們的祖先,在從前的艱苦生活中,學會了勤儉節約,以他們為榜樣,勤儉節約便成了我們中國人民的美德傳統。

對於我們在校生,更應該做到這一點。但話雖如此,可是並不是每個同學都做到了。那麼如何才能使我們做到勤儉節約,使我們的學校成為一個和諧而又節約的學校?

勤儉節約一詞,相信還會有不少同學在疑問:什麼是勤儉,而什麼又是該節約的呢?要弄清這一點,還需要從浪費的根源説起,比如説我們最常見:每天都要接觸的水。有人認為水多得是到處都有,用完了這一水池,它還會從山上流下,地下冒出。如果你是這樣想那你就錯了。其實,我們人類在處於缺水危險,雖然説地球的3/4面積都是水,但可供人類食用的淡水是很少的。所以,我們要節約用水,還有我們吃剩的飯菜,有的同學吃不完了就隨便亂倒。

如果是吃不了那麼多,我們可以相應地買少一點,這樣我們既省了點錢,又不浪費糧食。糧食的短缺,也是我們國家面臨的一個重要問題。大家可以計算,如果每個同學每天需要1斤米,那麼我們一個學校有1000個學生一天就要1000斤學生一天就要1000斤大米,一個月就3萬斤。可想而知如果更多呢?所以我們要節約糧食,不要過餘浪費。

還有許許多多的,在我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上需要節約的'。只要我們每個同學都有勤儉節約的好習慣,那麼我們就能成為一個和諧、節約的人,那麼我們的學校就成為了一個和諧又節約的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