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模板7篇

演講稿5.81K

演講稿是為了在會議或重要活動上表達自己意見、看法或彙報思想工作情況而事先準備好的文稿。在現在社會,演講稿對我們的作用越來越大,大家知道演講稿的格式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7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模板7篇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1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稱,向來重視家教。歷史上見諸典籍的家訓並非鮮見,為後人稱頌的也很多。而“不成文”,也是我國家規家訓的一大特點,成為日常生活行為規範的有機部分。去其糟粕,取其精華,一些家風家訓中的精華融入新的道德建設中,許多膾炙人口的家訓,已經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

家風是一個家庭在世代傳承中形成的一種較為穩定的道德規範、傳統習慣、為人之道、生活作風和生活方式的總和,它首先體現的是道德的力量。注重家風建設是我國曆史上眾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從古至今,顏之推《顏氏家訓》、諸葛亮《誡子書》、周怡《勉諭兒輩》、朱子《治家格言》、《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等都在民間廣為流傳,閃爍着良好家風的思想光芒。歷史上的“孟母三遷”“岳母刺字”等等,同樣展現着良好的家風。“非淡澹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常將有日思無日、莫待無時思有時”“莫貪意外之財、莫飲過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訓至今為世人尊崇。好的家風不但對自己有利、對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響着大眾的道德水平與社會的風氣。

家風作為一種無形的力量一直在潛移默化地影響着人們。每一個人都生活在一個原生家庭中。原生家庭家風好,這個人就會茁壯成長;原生家庭不重視家風建設,這個人在成長中就會走彎路。好的家風會有一些共同的特點,如:良好的道德氛圍、健康的思想氛圍、積極的情感氛圍、認真的學習氛圍、節儉的生活氛圍等等。正是這種氛圍,造就了一個個身心健康的人、有作為的人乃至對社會有突出貢獻的人。可以説,好家風打造了兒童成長的好搖籃。市場經濟條件下,我國婚姻家庭領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戀愛觀上的拜金主義、婚姻中的草結草離、家教中的過分溺愛、孝親中的漠視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會地位的人由於不重視家風建設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訓是沉痛的。它從反面證實了家風建設的重要性。

家風建設的關鍵在家長。家長首先要成為家風建設的有心人,才能有意識地創立自己的好家風、延續自己的好家風,使整個家庭與子女受益。各級領導幹部尤其要帶頭搞好家風建設,帶頭教育好子女。人們習慣於上行下效,領導幹部的好家風會對樹立良好的社會風氣產生十分重要的影響。

在加快改革步伐、努力實現中國夢的新形勢下重提家風建設,有着重要的意義。家庭建設影響着社會建設,好的家風會帶動好的社會風氣。所以,好家風就是一種正能量。我們要從每個家庭做起,讓家家有個好家風、家家培育文明人。如此堅持下去,社會的正風正氣就會發揚光大、中華民族的文明程度就會進一步提高。

謝謝大家!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2

尊敬的XX:

多名人都有家風家訓,我們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説也有什麼家風家訓,那一定是爸爸經常掛在嘴邊的那句話:百孝順為先。

從小爸爸媽媽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愛幼,他們自己也在身體力行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孝道。我們家是個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與我們合住,十多年來一直其樂融融,在小區裏傳為佳話。

外公外婆年紀大了,有時會因為小事爭吵起來,爸媽總是耐心勸説,從不頂撞他們,即使有時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沒有道理,爸媽也沒有絲毫責怪他們的意思。爸爸總是説,孝順孝敬,沒有順沒有敬,哪來孝?對長輩一定要順從,只要不是原則性的大問題,儘可以由着他們來。爸爸還常説,孝敬無底線,就是説對大人盡孝道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沒有終點,只有起點。

“百孝順為先”,“孝敬無底線”,我要牢牢記住這幾句話,把它作為我們的家風家訓,從小做一個孝敬父母,懂得感恩的人。

謝謝大家!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家庭是藍天,我是小鳥,沒有它我將無法飛翔;家庭是雨點,我是小草,沒有它我將無法生長;家庭是陽光,我是樹苗,沒有它我將無法成長。國有國法,校有校規,家有家風。

在美國,一個調皮的孩子拿着爸爸給他的一把漂亮的小斧頭後,砍倒了他父親的一顆櫻桃樹。父親見心愛的樹被砍,很生氣。孩子見闖了禍,他雖然害怕,但他是個不説謊的孩子,就在盛怒的父親面前承認了自己的錯誤。父親被感動了,高興地説:“我的好兒子,爸爸寧願損失一千棵櫻桃樹,也不願你説一句謊話。爸爸原諒誠實的孩子。不過,以後再也不能隨便砍樹了。”這個誠實的孩子就是喬治·華盛頓,也許就是這樣誠實的性格讓華盛頓成為了美國曆史上的第一位偉大總統。

在我家,父母經常教導我做一個拾金不昧、不貪圖錢財的人,這句話深深地印在我心裏,可小時候的我卻不懂得什麼是拾金不昧。

六歲的一天,一個叔叔家的小妹妹來我家玩,玩了許久,叔叔便把她拉着走了。在家裏的沙發上,一個玉像項鍊落在了那裏,眼尖的我馬上跑到哪裏坐下假裝看電視,一隻手拿着遙控板,另一隻手卻一直往後面拿項鍊。摸到項鍊後我就馬上往房間跑,偷偷把它藏了起來。在吃晚飯的時候,我雖然臉上平靜,但心中卻忐忑不安。爸爸和媽媽似乎看穿了我的心,反覆地問我發生了什麼事,我吞吞吐吐地把事情的來龍去脈一五一十的告訴了爸爸媽媽,爸爸首先把碗“砰”地一聲放在桌子上,大聲喊道:“馬上把項鍊拿來!”我被爸爸的怒吼嚇哭了,連忙跑進家裏拿了出來。媽媽拿過項鍊,語重心長地對我説:“做人要拾金不昧,不論是在哪裏撿的也要還給東西的主人,不然主人會擔心,要設身處地的.為別人想一想。”我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媽媽把項鍊還給了那個小女孩,她連聲道謝,那位叔叔也對我讚不絕口,而我卻羞愧地低下了頭。

家庭是圃,孩子是苗。家風如雨點,它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潤下,才能健康成長。孩子只有在優良家風的薰陶下,才能出類拔萃。

謝謝大家!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4

最近經常看到電視上有一個關於“家風是什麼”的熱門話題,讓我對於家風產生了興趣,家風是什麼呢?

看到新聞上被採訪的叔叔阿姨們説:“家風是一個家的全貌,家風是在自己家好家風的基礎上去認識別人家中的優良美德。”通過觀看這個節目,讓我知道了什麼是家風,也認識了不少優良的家風。家風就是做善事,不求回報;家風就是為人老實,不幹壞事;家風就是小小舉動創美德;家風就是常做好事,無怨無悔;家風就是心中有家,心中有國。

現在,我與大家聊聊我自己家的好家風:“做事勤勤懇懇,任勞任怨;要用積極向上的陽光心態去面對眼前的重重困難;待人有禮貌。”

首先,在勤勤懇懇方面,我的外公是一個好例子。我的外公是一個農民,他不管颳風下雨都要去田地裏種菜收割,他勤勤懇懇從不叫苦叫累。接着,在待人有禮貌方面,我跟爺爺學。爺爺是做生意人,每次與同事打電話時總會叫上幾聲“你好”,新年裏爺爺打電話時總會送幾句新年祝福語。還有,在陽光心態方面,爸爸是我的榜樣。雖然,爸爸工作繁忙,但是不管工作再忙,爸爸也不會愁眉苦臉,總會積極面對。

這就是我家的家風,我覺得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面貌,我們一定要好好牢記長輩告訴我們的好家風!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來自五年級四班的韓海容。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百善孝為先》。

我們中華文化源遠流長,素有“禮儀之邦”的美稱,向來重視家風和家訓,古人云:“無規矩不成方圓”,於是,家家之訓形成家家之風,良好的家風,不僅是有形的模仿,更是無形的塑造。從小,爸爸媽媽就教育我“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準則。古今中外,無論是董永賣身葬父,還是黃香扇忱温衾,無不閃爍着中華傳統美德的光芒。爸爸媽媽常對我説,一個人,失去了孝,就好比人失去了心臟,只有一具軀殼立於世上,已經失去了生命的價值,更何談頂天立地,闖出一番天地!

“百善孝為先”這是民族歷史上的佳話。陳毅是人人知曉的大元帥,他見到重病在牀的母親時,見母親把尿褲藏起來,便説服母親,自己親自動手把母親的尿褲和髒衣服洗的乾乾淨淨。孟子説:“孝子之至,莫大乎尊親。”一個大元帥都能如此的孝敬父母,作為普通人的我們為什麼做不到呢?

凡事都可以從小事做起。我的爸爸媽媽在這方面對我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從他們的實際行動中親身感受到濃濃的孝道。爸爸媽媽對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就很孝順,他們經常帶我去看望爺爺奶奶,外公外婆,不但給他們買很多好吃的,還儘量幫他們做家務活,陪他們聊天。每當這個時候,我發現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特別高興,我想,老人們看到自己的兒女孝順,都會感到很欣慰,很幸福吧!

在爸爸媽媽的影響下,我也效仿他們的做法,在家時,我經常幫爸爸媽媽做家務,比如,洗碗、掃地等力所能及的事情。過節日或父母的生日時,向父母説一句問候的話。看到爸爸媽媽工作累了時,為他們捶捶背。當自己做錯事情或頂撞了父母后,我就會主動向他們承認錯誤。有時會給父母講個笑話,説説我在學校的狀況。放學回家後,給媽媽一個擁抱。給爸爸一個微笑。

記得那次媽媽帶我去參加一個親子活動,活動的主題就是自己當一次“小廚師”,我做了一個披薩,做好後我迫不及待的品嚐了我第一次親手做的美食,真香啊!或許是自己做的原因,我覺得我從來沒有吃過那麼好吃的披薩,真想一口氣全吃掉,可是我忍住了,我把披薩裝好放進書包裏。返程的車上,每個小朋友都在享受着自己的“作品”,滿車廂裏都有令人垂涎欲滴的味道。媽媽問我“寶貝,你為什麼不吃?”我説:“媽媽,我覺得我做的披薩太好吃了,我想帶回去給外公外婆和爸爸都嚐嚐。”媽媽撫摸着我的額頭,欣慰的笑了。

這些雖然都是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可能算不上什麼孝道,但是,我能感受到,這時的爸爸媽媽是快樂的,幸福的。因為,這些稚嫩的話語,滿載着真誠的愛!這才是給予爸爸媽媽最好的禮物!我們只是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爸爸媽媽就感到無比欣慰,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同學們,百善孝為先,讓我們從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去感化父母,孝順父母。哪怕是一個會心的微笑,一句問候的話語,一個小小的祝福,父母也會看在眼裏,喜在心裏。雖然我們不能夠把孝表現的淋漓盡致,但是我們一定要努力地去詮釋它。最後,我衷心的恭祝全天下的父母身體健康,幸福永遠!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家風是一潭清澈的溪水,能夠洗滌掉繁雜的世事,迴歸安靜的心靈;家風是一陣清風,可以拂去煩惱憂傷;家風更是一縷清絲,穿透着人生的每一個角落。我家的家風是以和為貴,以誠為本。

爸爸媽媽從小就教我以和為貴。與人相處,不能吵架、不能生氣。記得有一次,我正在畫畫。我的同桌張茜不小心動了我一下,一大滴的彩色滴在了畫面上,把我的畫弄髒了。看着我好不容易畫好的畫被她一動變成了一幅爛畫。我生氣極了,大聲地叫着:“都怪你,張茜,把我的畫弄壞了。“對不起,對不起,都是我不好,我不是故意的。”張茜着急地説。看着張茜誠懇地樣子,“以和為貴”的家風在我耳邊響起。是啊,為了這麼一件小的事,而傷了同學之間的感情多麼不值得。想到這兒,我急忙向張茜道歉:“對不起,張茜,我不該向你發火生氣。”我拿起畫筆在那滴彩色旁邊畫了幾片葉子,咦,畫面的效果比原來更好了。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以和為貴,讓我羸得了友誼。

爸爸媽媽從小也教我做人要以誠為本。上個星期三,第一節下課後,老師拿着考卷走進教室。“要發考卷了,如果我這次能考九十五分以上,爸爸要帶我去吃肯德雞”我心裏暗暗為自己加把勁。考卷終於到我手裏了,我看了一下考卷,一蹦三尺高,激動地説:“哈,哈,可以去吃肯德雞了!”考卷上赫然寫着大大的九十六。我把考卷從尾到頭看了一遍,發現有一道題我做錯了,老師卻幫我改對。“要不要和老師説了,這道題可是兩分呀,要是改掉這一題,我就只有九十四。心愛的肯德雞又去不了”心裏的兩隻小鹿在不斷地鬥爭着。這時,“以誠為本”的家風又浮現在眼前。我鼓起了勇氣,大聲喊道:“老師,你幫我改錯了。”老師過來看了一下,真的改錯了。老師豎起大拇指説:“文濤,你真是一個誠實的好孩子。”聽了這句話,我心裏比吃了蜜還甜。

“以和為貴,以誠為本!”這良好的家風,伴着我一路成長。在學校“尚行”、“尚學”、“尚思”、“尚進”四星評比中我被評為“尚行之星”。看着獎狀,我暗自給自己加油,在以後漫漫的人生航程裏我會帶着這樣優良的家風,揚帆直行,直抵夢想的彼岸!

謝謝大家!

我的家風家訓演講稿 篇7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每一個家庭都有家風和家訓,同樣,我們家也有屬於自己的家風和家訓。

我們家的家風很普遍也很簡單,就是讀書學習,每天寫完作業簽完字後,我都要繼續做家裏的作業,等把所有的作業做完以後,我就開始讀一些名著或課外讀物之類的書。而我媽媽遇見考試的時候則是埋頭苦學,每天學習到很晚,老是覺得時間不夠,等我都洗漱完要睡覺的時候還在複習,有一次,我到很晚都沒有睡着,看看錶都十一、二點了,我媽仍在複習。有時,我媽不用考試,就開始看書,看的那叫個快,簡單來説,我看一本書的時間我媽能看兩本書。最後來説説我爸,他不看書則以,一看起來那就是一本看完,雖然看的盡是官場之類的小説,但起碼也是書,而且看起書來特別勤奮。這就是我們家的家風——讀書學習。

而我們家的家訓則是尊老愛幼、孝敬長輩,就比如父母每次買好東西或好吃的都先給我吃,而我則要把這些好東西或好吃的讓給長輩先用,而長輩就會讓給我先用,我們就這樣推來推去,其實,最後誰吃也沒有什麼關係,就是禮貌性的讓一下,做人一定要有禮貌。在公交車上時,有座位先坐上,等看見有一些殘疾人時,把座位讓出來;有孕婦時,把座位讓出來;有老人時,把座位讓出來;有比自己小很多的小孩兒時,把座位讓出來。

做人就是要有禮貌,如果一個人再好但他沒有禮貌,那也不討人喜歡;相反,如果如果一個人再差,但他很有禮貌,那也很討人喜歡,跟前面一樣,做人不僅要有禮貌,尊老愛幼、孝敬長輩更不能缺少,在這之前學習得打下良好的基礎

所以,可見我們的家風和家訓之重要,家風和家訓是一個良好家庭的基礎!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