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節約糧食班會精彩發言稿範文(精選8篇)

演講稿4.09K

在當今社會生活中,接觸並使用發言稿的人越來越多,發言稿在寫作上具有一定的格式要求。為了讓您在寫發言稿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節約糧食班會精彩發言稿範文(精選8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節約糧食班會精彩發言稿範文(精選8篇)

節約糧食班會精彩發言稿1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節約糧食,節約用水是每一個中學生的責任》。節約糧食,節約用水是中華民族弘揚的美德,但隨着同學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尤其是全縣佈局調整後所有中學寄宿生均實行封閉式的管理,再加上上週營養餐計劃的啟動,學校用餐人數也隨之增多,可是有許多同學在用餐完畢後,餐桌上往往剩下很多的食物,這就造成了浪費。你看我們的同學們:只見餐桌上、垃圾桶裏,白花花的米飯、麪條,大堆大堆的剩菜赫然可見,白麪饅頭只咬一小口就扔了,大米飯只吃半碗就不吃了,即使有饅頭、餅子、雞蛋不小心掉到了地上也不撿起來,反而狠狠的踢一腳,這邊在倒飯菜而後又想方設法買零食吃……幾乎每頓飯後,就餐的同學們都要‘製造’出幾大桶剩飯剩菜。”

浪費也是一種犯罪,這不是誇大其辭,學校食堂有“節約用水,珍惜糧食”、“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的,但對於多數就餐的學生來説卻是形同虛設。

難道我們的糧食真的已經富裕到了可以不提節約、肆意揮霍的地步了嗎?難道糧食真的多得吃不完了嗎?稍微關心時政的同學都知道:我國已經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糧食進口國,且進口數量逐年增加;到20年底,全國農村沒有解決温飽的貧困人口還有1356萬人。有識之士指出:在解決我國糧食問題的思路中,節約糧食理應作為重要的一環,只要人人都珍惜我們手邊的糧食,許多問題都會迎刃而解。

節約是美德,節約是品質,節約是責任,節約更是一種境界。節約糧食,節約用水,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説你的生活好了,你浪費的起就可以浪費。浪費是一種可恥的行為。從表面上看,浪費只是個人的消費方式,但從本質上講,它卻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一個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的偏頗和瑕疵。即使在發達國家,節約也被視為一種美德。這是對勞動的尊重,也是一種社會責任,更何況我國還是發展中國家,還有那麼多人沒有解決温飽問題,還有那麼多孩子因貧困而失去受的機會。減少不必要的浪費並不難,在日常生活中不過是舉手之勞。只要存有節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單。同學們,“三中的發展,需要我們每一個成員的努力”,讓我們做勤儉節約風尚的傳播者,實踐者,示範者,從節約做起,積極參與到建設“陽光校園”的行動中來,用“光盤”行動積極響應節約美德。

我們不僅要節約糧食,還要節約用水。同學們:你們一定都看過這樣一則公益:電視畫面上有一個水龍頭,正在艱難的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來越慢,最後水就枯竭了。然後畫面上出現了一雙眼睛,從眼中流出了一滴淚水。隨之出現的是這樣一句話:"如果人類不珍惜水,那麼我們能看到的最後一滴水將是我們自己的眼淚。"水是生命之源,假如地球上沒有水,那麼地球母親就不會孕育出我們人類的子孫萬代。

全世界的水百分之九十三是鹹水,不能喝。淡水只佔有百分之七,而能喝的水只有百分之零點八。全世界五十億人口,就靠飲用這隻佔百分之零點八的淡水,看,水多可貴呀!我們國家的水資源雖然非常豐富,但可以用的淡水資源卻很少,而且水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這是多麼可怕的一件事啊!

會節約是真正的簡樸美!如果你長得美若天仙,可是你只會浪費,而不會節約,你是個外表美而內心醜陋的人!如果你會節約,你的心靈會比任何人都美!雖然你家庭生活條件好,很富裕,但是不知道去節約,你照樣是一個一文不值的“窮光蛋”!如果你會節約,在你的精神方面,你是一個擁有億萬金錢的大富翁!

千里之行始於足下。從今天開始,從小事做起,只要人人都能節約一點點,我們的生活會更美好。我的講話完了,謝謝大家!

節約糧食班會精彩發言稿2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俗話説:“民以食為天。”吃飯一直是困擾着全世界人民的一個大問題。近幾年,我國糧食生產連年豐收,有些人又開始了不注意節約糧食的問題,鋪張浪費的現象又開始出現。

其實,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教誨從古至今一直都有。在古代,有一句人們耳熟能詳的古詩:“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千百年來,被人民口口相傳,代代吟誦。是啊,那在我們碗裏擺放着的食物酒菜,都是農民們日夜辛勞,不辭辛苦地耕種而來的。現在,儘管我國糧食連年豐收,對糧食安全還是始終要有危機意識。也就是説,雖然現在我們糧食充足,也要節約,不浪費糧食。

可現在有的人就不節約糧食,比如在一些喜宴上,聚餐上浪費現象依然存在,宴席剩下的飯菜很少有人打包在家裏。有的人吃不了飯就全都倒掉,這些可恥的浪費行為都是不可取的。

當然,也有一些人時刻注意節約糧食,一些餐廳通過賣半份菜,小份兒菜,提倡光盤行動等措施,減少浪費行為。在家裏,一些市民營造節儉氛圍,教育孩子從小養成糧食節約的好習慣,這些都是可取的。

最近,新聞上報道了一件荒謬的事情,在揚州,政府舉行了一次活動,讓許多廚師來做炒飯。他們做了許多炒飯,放在一個十分大的盤子裏。這一次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是世界上最大的揚州炒飯,可這些炒飯最後沒有好好處理,不是扔掉就是餵豬了,引起了市民和網友們的不滿,因為這個,吉尼斯世界紀錄取消了,這是多麼大的鋪張浪費呀,我們也要引以為戒,不做這種事。

現在,在校園內,依然存在許多浪費現象。比如有的同學在食堂裏吃飯,明明不能吃很多,卻非常逞能,打了滿滿一大盤子,最後剩了許多,全都倒在垃圾桶裏,這是對糧食的一種嚴重的浪費,我們應該吃多少打多少。不剩菜,不剩飯,這樣才是不浪費的糧食。

最後,我希望同學們也要從自己做起,不浪費糧食,呼籲身邊的人也從我做起。我相信我們的每一次節約都是在為世界上那些還在飢餓中的人們帶去希望,所以節約糧食,從我做起,加油!我的.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

節約糧食班會精彩發言稿3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你們好!

我今天的題目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我想考一考同學們,10月16日是什麼節日?是世界糧食日。

為什麼要設立這樣一個節日呢?很顯然,是呼籲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節約糧食!

下面,我就請同學們和我一起背誦一下《鋤禾》這首古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我們都學過了,是表現了農民伯伯種田很辛苦!可是我們真的做到節約糧食了嗎?

我們先來看看在我們學校用餐的同學,我們覺得絕大部分同學就做得非常棒,在我值班的時候,我經常看到一些同學,將所打的飯菜吃得乾乾淨淨,我經常表揚他們,對着話筒大聲地表揚他們。你們知道徐老師為什麼要這樣做嗎?對了,就是希望每位同學都像他們一樣,吃乾淨盤子裏的每一粒米,每一口菜。其實這不僅是一種節約,也是對農民伯伯,食堂工作人員工作的一種尊重!更是一個人文明素養的重要體現!

在節約糧食這件事上,我們不僅僅今天這個世界糧食日要重視,每天每餐飯都要牢記在心!同學們,根據20xx年我國的一項統計顯示,就中國大陸民眾一年平均倒掉六百億人民幣的剩菜和剩飯。

同學們,其實節約糧食,就是不浪費,做起來很簡單: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像我們學校的飯菜,都是有的,就是説,飯菜的選擇是經過科學搭配的。大家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這樣做,既符合節約的要求,也有利於我們身體的健康!從今天的午餐開始,我們就來看一看,比一比,哪些班級哪些同學在吃飯這件事上做得最好!

當然,節約是多方面的,俗話説:吃不窮,穿不窮,節約不到一輩子窮。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而不是就好。愛糧,惜糧,節糧,不能是空洞的。"節約糧食為榮,浪費糧食可恥。"的風尚不僅過去需要,現在也需要。我衷心地希望每一位老師和同學從節約糧食做起,強化節約意識,節約學校的每一度電,每一滴水,愛護學校的一草一木,讓每一個人都快快樂樂地生活在藍天,白雲,綠水,陽光下!

節約糧食班會精彩發言稿4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我是xx,來自xx班,今天非常榮幸能夠站在這裏演講,在正式演講之前,我向大家拋出一個問題,“大家今天浪費食物了嗎?”,這是一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在我們如今的生活中,節約糧食是時刻在進行的事情,所以這就是我今天的演講題目《節約糧食,反對浪費》。

節約,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糧食,更是我們每一個人義不容辭的責任,生活在如今無比幸福的生活中,我們更應該認識到,糧食來之不易,每一粒都不應該被隨意地浪費,我們看到的是一碗碗白花花的白米飯,但是我們是否注意到生產糧食的農民伯伯們,每一種糧食的播種到最後的收成,他們付出的心血,那是我們無法想象的,在炎炎夏日,每一寸土地都滲入了他們的汗水,是他們用勤勞的雙手,讓我們填飽肚子,讓我們有如此多的食物可以食用,所以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去珍惜呢?看着食堂被無情倒掉的食物,大家是否感受到心痛了呢?

或許我們會有這樣的想法,“又不只是我一個人,那又有什麼關係呢?”是啊,似乎大家在潛意識中多多少少都會有這樣的想法,但是我想説的是,這是不對的,這也是非常不負責任的,在良好品德的培養上,我們更應該堅定自己的立場,明白是非對錯,在錯誤的行為面前,堅決説不!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種積極的想法,那麼我想,我們的生活一定會逐漸變好,最終的效果,就讓時間來檢驗,因此,今天我向大家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1、培養自身節約糧食的意識。

2、尊重每一份食物,根據自己的需求,吃多少買多少。

3、向擁有好習慣的同學學習,堅決反對浪費。

同學們,節約糧食並不是一件難事,這是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隨手可以做到的事情,“勿以善小而不為”,每一件小事情都是我們值得關注的,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做到不浪費食物,那麼最終呈現出來的結果一定是令人震撼的,而這節省出來的糧食,又可以養活多少人,所以我們一定不要不在意,集體的力量是強大的,我們要相信,奇蹟的創造是我們每一個人努力的結果,我們作為地球村中的一員,一定要盡到自己的責任,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的美好!

最後,我想對大家説,美好品德,從日常中培養,讓你我攜手,共創美好家園!謝謝大家!

節約糧食班會精彩發言稿5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朗朗上口的古詩同學們一定早就熟背於心了吧!雖然大家都知道這是一首節約糧食的小詩,但是同學們你們平時節約過糧食嗎?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但是在千百年後的今天,又有多少人真正做到了節約糧食呢?

由於近年來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節約”這兩字已經漸漸被人們給淡忘了。我國人口眾多,佔世界人口的一半,根據前年的調查,我國人口已高達15億人,如此眾多的人口我國的耕地面積卻只佔世界的百分之七。越來越多的田地正被無數的高樓大廈所代替。隨着農民伯伯能耕種的地越來越少,我國的糧食產量正在逐年減產。可是“節約糧食”的觀念卻沒有得到人們的重視。就拿學校吃午飯來舉例吧,我發現每次吃完飯後,一些回家把沒吃完的米飯順手扔掉了,還有一些同學盛湯時非常不注意,經常把湯灑在外面。食堂每天倒掉的飯菜不計其數,長此以往這得造成多大的浪費啊!

節約糧食,從點滴開始。希望大家從自己開始,從身邊人開始,節約糧食,人人有責。

節約糧食班會精彩發言稿6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我演講的題目是:勤儉節約,永恆的話題。

在座的各位一定從小就會背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小時候我們就知道要節省一粒米,農民伯伯太辛苦,我們吃的每一口糧食都是用雨水和汗水澆灌的。千百年來勤儉節約的思想一直貫穿於中華民族的進步史中。古人有訓“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一絲一縷,恆念物力維艱”。即使在今天,人們越來越講究吃穿,講究檔次,國家也鼓勵消費。但我要説的是鼓勵消費,更要嚴禁消費過程中的浪費,別忘了“以艱苦奮鬥為榮、以驕奢淫逸為恥”,更別忘了“浪費是極大的犯罪”。勤儉節約至今仍然是我們應當樹立的正確的榮辱觀,人生觀。我們不能僅僅把它當作一句口號,在當今時代“勤儉節約、艱苦奮鬥”,被賦予了新的歷史意義和使命。

勤儉是咱們的傳家寶,社會主義建設離不了。可以看到全國自上而下都在為建設節約型社會而努力。

有人問:“我能做什麼?”答案很簡單: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從自身崗位做起。對,就是這麼簡單! 大家可以想一想,在我們洗臉刷牙、洗頭洗澡、每天上班前打掃衞生的時候,是不是在意的節約了一滴水?在我們使用電燈、空調、電腦、飲水機的時候,是不是刻意的節約了一度電?在我們複印打印文件的時候是不是把紙張兩面使用,節省了一張紙?建設節約型社會就是需要我們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從節約一滴水、一度電、一升油、一張紙開始。日子久了就會養成節約的好習慣。

今後在當你眼睜睜的看着水龍頭滴答滴答沒有擰緊時,你是不是能伸把手把它擰緊?在你下班離開辦公室時,會不會檢查一下關沒關電腦、打印機?不過現在已經讓人感到欣慰的是許多人養成了兩面使用打印紙的習慣;大家都很樂意使用節能燈具;以前辦公室用紙發的通知、文件,現在也改成了電子文檔,推進了無紙化辦公。

最後我要説:勤儉節約不是一時的、而是永恆的話題。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牢固樹立資源意識和節儉意識,“讓節約成為習慣”、“讓節約成為我們的生活方式”。從每一件小事做起,用實際行動為建設節約型社會為作出貢獻。

節約糧食班會精彩發言稿7

親愛的同學們,敬愛的老師們:

我很高興能站在這裏給大家做演講,我演講的主題是:《節約糧食,從你我做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首詩句,你們應該都理解吧!唐代詩人李紳,在第一首憫農裏呼籲大家節約糧食,從小實行光盤行動,可是每當我們中午吃完飯後,經過餐廳門口,廚餘垃圾桶裏的這些剩菜剩飯,已經可以養活非洲多少人了啊。我這裏有一份可靠的數據:非洲因飢餓死亡的人數在400萬以上,約有2億人營養不良,處於飢餓或半飢餓狀態,我們現在不知道珍惜糧食還倒糧食浪費糧食,同學們這是十分可恥的行為。

在我們學校裏也有一些類似事情,如學校食堂阿姨們辛辛苦苦給我們煮飯燒菜,使我們營養保持均衡,但我總看見有不少同學因挑食,而浪費糧食,走廊上倒廚餘垃圾的餐桶裏,總是裝得滿滿的,餐桶內怎麼也不少於三分之二,在此“我提暢,光盤行動,從你我做起”。

所以我認為農民伯伯的痛苦,就應該落實到真正的生活中。不是單單在嘴上説説而以,沒有任何真正的行動。當我們念着“鋤禾日當午”時,可又曾真正領悟“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如果有,食堂又從哪來的剩飯剩菜!農民用他的辛勞,科研,用他們的艱苦養活整個中國,這個擁有十四億人口的泱泱大國!我們需要謹記農民伯伯的痛苦,要常念着他們所想得幸福。

對於普普通通的我們,能做的並不多,也只有堅持光盤動,不浪費糧食……

謝謝大家!

節約糧食班會精彩發言稿8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約糧食,愛惜糧食》。

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節約就是弘揚社會風氣,能夠增進社會自身和諧。雖然我們國家是糧食大國,但是我們不能浪費糧食,應該愛惜糧食。

農民伯伯每天早上早早地起牀,當我們在牀上睡得正香的時候,農民伯伯早已汗流浹背。當每天晚上我們要馬上睡覺的時候,他們還在田間勞作,幹得熱火朝天。每一粒米都是來之不易的,如果沒有農民伯伯的辛勤付出,我們就不會吃飽。糧食,是農民伯伯辛勤的結晶,是他們用每一滴汗水換來的,所以我們一定要珍惜糧食,愛惜糧食。

隨着人民生活的水平提高,大家經濟都很寬裕。不愁吃,不愁穿,從而就養成了生活大大咧咧的壞習慣,這樣就築成了大家鋪張浪費的壞習慣。節約糧食是我們每個公民應該做到的。難道我們現在生活好了,就可以想浪費就浪費嗎?也不要因為好面子,在餐館吃飯時點很多菜,吃不完也不打包帶回家,這是可恥行為。

之前糧食是非常珍貴的,大部分人家裏甚至沒有糧食。只能用樹皮、玉米棒子來充飢。如果讓我現在吃這些東西,可能我一口也吃不下,只能等着活活被餓死。民以食為天,出生在21世紀的人,似乎還不知道“飢餓”是什麼概念。在這一世界人的眼中,從來不會捱餓。可是,他們並不知道世界上還有一羣人飯都吃不上,也從來沒有想過,在之前,人們吃一口糧食是多麼的不容易,多麼的困難。這就讓我想到了一句話,“一絲一飯當思來之不易”,我們一定要節約糧食,愛惜糧食。

偉大的毛澤東就是一個節約糧食,愛惜糧食的人。一生粗茶淡飯,睡硬板牀,穿粗布衣,生活極為簡樸。經濟困難時期,他自己主動減薪,降低生活標準,不吃魚、肉、水果。當毛澤東女兒上學吃窩窩頭時,把把裏面的棗掏了,其餘的都扔掉。要知道,當時有不少人連飯都吃不到。老師把這件事告訴了毛澤東,毛澤東大公無私的批評了他女兒,從此,她再也不浪費食物了。

唐代詩人李紳曾這樣説過“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從今天開始,從我做起,從小事做起,節約糧食,愛惜糧食。記住,以節約為榮,以浪費為恥。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