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精選課前三分鐘演講稿錦集7篇

演講稿4.32K

演講稿是一種實用性比較強的文稿,是為演講準備的書面材料。現如今,用到演講稿的地方越來越多,你所見過的演講稿是什麼樣的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課前三分鐘演講稿7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課前三分鐘演講稿錦集7篇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學會感恩

感恩,其實是無處不在的。我站在這裏的理由是什麼?就是感恩。感 謝 老師同學的支持愛戴,感謝學校給予的機會,感謝母親的培養,感謝我自己的付出。因為感謝着這些,我今天便站在這裏了。

宗教是最崇尚感恩的。他們感謝天神,感謝主。當然,我們感謝的,遠比他們要多很多。

感謝父母,他們給予你生命,撫養你成人;感 謝 老師,他們教給你知識,引領你做“大寫的人”;感謝朋友,他們讓你感受到世界的温暖;感謝對手,他們令你不斷進取、努力。

感謝太陽,它讓你獲得温暖;感謝江河,它讓你擁有清水;感謝大地,它讓你有生存空間。

感恩,是一種心態,一種品質,一種藝術

感恩是樂觀。感謝困難,感謝挫折,讓自己成長。感謝對手,感謝敵人,讓自己知道還有很多不足。對於我們不甚喜歡的一些人和事物,儘量想到它的正面,想到它對我們的利處,從而去感謝它,不是樂觀麼?所以,感恩,是一種樂觀的心態。

感恩是禮貌。有人幫助了我們,我們隨口説聲“謝謝”,可能會給對方心裏帶來一股暖流。有人為我們付出了許多,我們感謝他,他可能會更加多的幫我們。懷着感恩的心,是有禮貌,是知恩圖報。所以,感恩,是一種有禮貌的品質。

有人説,忘記感恩是人的天性。當我們偶然來到這個世界上,什麼都還沒來得及做的時候,我們就已經開始享受前人帶給我們物質和精神上的一切成果了。這就提醒着我們每一個人,要懷有一顆感恩的心。

常懷感恩之心,我們便會更加感激和懷想那些有恩於我們卻不言回報的每一個人。正是因為他們的存在,我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和喜悦。常懷感恩之心,便會以給予別人更多的幫助和鼓勵為最大的快樂,便能對落難或者絕處求生的人們愛心融融地伸出援助之手,而且不求回報。常懷感恩之心,對別人對環境就會少一分挑剔,而多一分欣賞。

感恩,是我們生活中永恆的話題。學會感恩,學會熱愛生活。我們將會感受到更多快樂。

我的演講完了,謝謝!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成功在於堅持》。

首先我想與大家分享一個有趣的故事:這個故事發生在古希臘。開學第一天,大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學生説:“今天咱們只學一件最簡單也是最容易做的事。每人把胳膊儘量往前甩。”説着,蘇格拉底示範了一遍,並要求學生們從今天開始,每天做300下,學生們都笑了,這麼簡單的事,有什麼做不到的!可過了一個月,蘇格拉底再問學生們,能夠堅持下來還有90%。又過了一個月,堅持下來的學生只剩下八成。一年後,蘇格拉底再一次問大家,這時,整個教室裏,只有一人舉起了手。這個學生就是後來成為古希臘另一位大哲學家的柏拉圖。

這個小故事所藴含的深刻含意是顯而易見的,的確,我們幹什麼事,要取得成功,堅持不懈的毅力和持之以恆的精神都是必不可少的。成功之路,貴在堅持。誰能堅持到底,誰應能獲得成功,眾所周知,貝爾發明了電話,可他所做的僅僅是將電話中一個螺母轉動了4.1周,而之前的大量工作是由愛迪生等科學家完成的。雙方為此走上了法庭,法庭最終將發明權判給貝爾。原因是愛迪生等科學家雖然做了大量工作,但還是放棄了對電話的研究。可貝爾沒有放棄,正是那4.1周,使電話有了實際用途,愛迪生等科學家並非沒有那個能力,只是在發明電話時缺少了一份堅持,才會與成功擦身而過,有許多偉大成就都正在於一份堅持。

九十九度加一度水就開了。開水與温水的在於這一度之差。有些事之所以天壤之別,往往也正因為這一度之差。同學們,當困難拌住你成功腳步的時候;當失敗挫傷你進取雄心的時候;當負擔壓得你喘不過氣的時候,不要退縮,不要放棄,一定要堅持下去,因為只有堅持不懈,才能走向成功!

謝謝大家!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3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剛上國中時,由於自己心無城府,言行傻乎乎的有點“二”,再加上身高只有一米四幾,於是得了個“雅號”——“根號二”。

一次班上舉行故事會,我入神地聽着。突然一位男同學高喊:“根號二,該你了!”老師茫然地問:“誰是根號二?可不許亂取綽號喲!”我在同學們的鬨笑聲中走上講台。傻傻地在黑板上用數字符號寫上“根號二約等於一點四一四”。這時,同學們笑得更厲害了。我沒有笑,反而煞有介事地説:“根號二約等於一點四一四,他的諧音就是:説話做事要‘一點一點試一試’,這使我想起了小時候聽過的《小馬過河》的故事,但我今天不講這個故事,我講一個也許大家沒有聽過的故事吧。” 我頓了頓,接着問:“你們知道,著名的秦始皇陵兵馬俑的鎮館之寶是什麼?”同學們都搖着頭,於是,我朗聲講道:

“在秦始皇陵兵馬俑博物館,有一尊跪射俑。它左腿蹲曲,右膝跪地,右足豎起,足尖抵地。上身微左側,雙目炯炯凝視前方,兩手在身體右側一上一下呈持弓弩狀。秦兵馬俑坑至今已經出土清理了大量陶俑,除跪射俑外,皆有不同程度的損壞,需要人工修復,故而價值也就大打折扣。而這尊跪射俑是保存最完整的'。仔細觀察,就連衣紋、髮絲都還清晰可見。跪射俑何以能保存得如此完整呢?這得益於它的低姿態。首先跪射俑高度不到根號二米,尤其是作蹲跪姿,重心偏低,支點頗多,穩定性強。而普通立姿兵馬俑的身高都在1.8米至2米多,兵馬俑坑是地下坑道式土木結構建築,當棚頂塌陷、土木俱下時,高大的立姿傭首當其衝受損,而砸過立傭的土木反倒成為低姿的跪射俑最好的保護層,因此得以歷經兩千多年仍保存完好,成為名副其實的鎮館之寶。”大家聽着,都沒有再笑,末了還報以熱烈的掌聲。

同學們,我當初聽到“根號二”這個綽號,心中着實有些不快,有些自卑,但我現在聽到有人叫我根號二,卻感到格外親切,因為我甘願單純天真缺少心眼地“2”下去。大家知道,這個“2”,它不管跟在哪個數的後面,哪個數就“好事成雙”;不管與哪個數相乘,就必然使彼此成倍翻番,產生雙贏;不管與哪個數相除,也都符合“一分為二”的哲學原理。你瞧它低頭彎腰,放下身姿,長跪天地,體現着為人處世的謙恭和對世界萬物的感恩與敬重。它重心偏低,腳踏實地,不像“4”那樣身上長角卻又搖搖欲墜;不像“9”那樣昂首向天卻又頭重腳輕;也不像“7”那樣桀驁不馴,只折不彎;更不像“8”那樣賣弄妖嬈,滿身銅臭……

特別是在“2” 上面加個根號,它就更低了,但卻讓它更可以從容淡定地看天空雲捲雲舒,賞窗外花開花落。同學們每喊一次根號二,就給我多一次提醒:比你高的人多着哩,你要把自己看得很低,為人處事低調一點,切莫自以為是,説話做事要小心地“一點一點試一試”才行!所以,我要感謝叫我“根號二”的同學!雖然我現在身高已經一米有六,但我仍然喜歡大家永遠叫我“根號二”,尤其喜歡聽到大家説:“根號二,你又長高了啊!”(熱烈的笑聲和掌聲)

謝謝大家!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大家啊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熱愛讀書。

假如有人問我,你最喜歡什麼,我會説:“我喜歡泉水,它給了我清雅純潔的心境;我喜歡大海,它給了我無私博大的愛;我喜歡高山,它給了我堅強無畏的意志;但我最喜歡的還是讀書,因為書是人類傳播文化的使者,是我們增長知識的源泉,是我們成長中必不可少的營養。如果沒有書,世界將不會那麼精彩,我們的思想也不會那麼開闊,如果沒有書,我們的頭腦就會像乾枯的樹木,沒有一點兒生機。

童話是我親密的夥伴,我羨慕白雪公主的美麗與善良,敬佩賣火柴的小女孩、醜小鴨它們那頑強不屈的精神。

我愛讀書,書是知識的寶庫,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是她開闊了我們的視野,豐富了我的生活,是她幫助我不斷提高,不斷進步,書是快樂的源泉,是她,帶給我幸福。

同學們,請熱愛讀書吧!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5

對於我們來説,生命的每一天都是直播,沒辦法重頭再來。

記得我曉得時候練書法,開始我都是用廢紙來寫。學了很長時間,一直沒有大的長進。父親的一位朋友是書法家,他對父親説:“如果你讓孩子用最好的紙來寫,他可能會寫得更好。”父親便叫我按照書法家所説的去做,果然,沒過多久,我的字進步得很快。父親很驚奇,去問那位朋友。他笑而不答,只在紙上寫了一個“逼”字。父親頓悟:這是讓我因為惜紙而逼迫自己寫好字。

的確,平常的日子總會被我們不經意地當作不值錢的“廢紙”,塗抹壞了也不心疼,總以為來日方長,平淡的“廢紙”還有很多。實際上,這樣的心態可能使我們每一天都在與機會擦肩而過。

朋友們,生命並非演習,而是真刀真槍的實戰。生活也不會給我們“打草稿”的時間與機會,人們一頁頁漫不經心或全心全意寫下的“草稿”,都會成為人生無法更改的答卷。

記得有一則諺語是這樣説的:“如果你想過河,請先把帽子扔過去。”因為你的帽子已經在那邊,你別無選擇,只能想方設法地過河。正是有了“逼迫”,人才會盡全力發揮自己的潛能,兵家所謂“置之死地而後生”也是這個道理。

對於我們來説,生命只有一次,必須全力以赴。生命不給我們“打草稿”的時間與機會,但是每個靜夜裏想一想明天的計劃、明天的目標,就像面對一張白紙創作一樣,需要先在心裏揣摩無數遍,胸有成竹才會運筆如風。

人生需要態度,也需要方法!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6

大地陷入了一片陰霾,蒼藍的天空霎時間烏雲密佈,頃刻間,電閃雷鳴,風雨交加,令萬物絕望的氣息四下裏蔓延開來。

然而,就像黑暗與光明同在,善良與邪惡並存一般,有令人們絕望的暴風雨,便一定會有讓人們重獲希望的事物。雨漸漸停了,雲悄悄散了,空氣緩緩清新了,屋檐上僅剩的些許雨水頗有節奏地滴在地上,着實令人身心愉悦。當一切恢復平靜時,天空中出現了一座七彩的虹橋,赤橙黃綠青藍紫,每一種色調都像神派來的天使一樣,精心地裝點着碧藍的蒼穹,輕柔地撫平人們恐懼的心。美麗總是那麼令人嚮往,於是,萬物不由自主地抬起了頭,將絢爛的彩虹安置在心間。

與此同時,虹橋下的石拱橋感慨頗深,它只是一座普通的橋,溝通者河的兩岸,連結着一個人與令一個人,多少年來,任憑風吹雲打,嚴寒酷暑,它都毫無怨言,沉默過後依舊沉默,唯一痛心的是,儘管每個人都與它接觸過,儘管它給每個人都帶來了便利,但沒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而此刻,彩虹一出現,便獲得了所有人的欣賞甚至敬仰。待遇的如此不同令兩座橋都陷入了沉思,於是,一段橋與橋之間的對話便展開了。

彩虹説:我的大地的姐妹,你的生命比我長久。

石拱橋説:你那樣美,你在人們的記憶中必然是永恆的。

毋庸置疑,虹橋雖美,但渴望一段漫長的人生路。石拱橋雖能長久,但驚羨虹橋能為人們製作世間最迷離的夢境。

十幾分鍾後,彩虹已消逝不見,若干年後,石拱橋仍然寂寞地活着。無數次我都在沉思,其實虹橋與石拱橋無不在演繹着我們的人生,扮演着人類的角色。

有人願像彩虹一樣,雖生命稍縱即逝,但美麗永駐人間;有人願像石拱橋一樣堅不可摧,擁有頑強的生命力,並以此為人們默默奉獻,縱使心裏明白:被踩過一千次,一萬次,也不會成為人們記憶的一小部分,但仍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永久地活着,永久地燃燒着自己。

我們不要成為前者,因為生命的意義需要時間去體味,美麗的一瞬雖滿足了別人,但將自己遺忘了。我們亦不要成為後者,因為付出了辛勤與汗水,給別人帶來便利的同時,我們有理由,有權利去要求得到回報。不然,橋便不願做橋,至少得到肯定所給予的慰藉它渴望擁有。我們要做的到的是:有彩虹橋短暫的一瞬,美得讓世間過目不忘,變瞬間為永恆;同樣要有石拱橋長久的生命,讓永恆一直永恆。

所以多創造美,多珍愛生命裏的每一分鐘,讓美豐富,讓美持久,這樣,便不用去驚羨別人的鮮花與掌聲,因為你已是世界上最快樂,最富有的了!

課前三分鐘演講稿 篇7

大多數人想改變這個世界,但沒人想改變自己。想要改變現狀,就要改變自己;要改變自己,就得改變自己的觀念。一切成就,都是從正確的觀念開始的。一連串的失敗,也都是從錯誤的觀念開始的。要適應社會,適應環境,適應變化,就要學會改變自己。 柏拉圖告訴弟-子自己能夠移山,弟-子們紛紛請教方法,柏拉圖笑道,説:很簡單,山若不過來,我就過去。弟-子們一片譁然。 這一個世界上根本就沒有移山之術,唯一的一個移動山的方法就是:山不過來,我便過去。同樣的道理,人不能改變環境,那麼我們就要改變自己。 一個黑人小孩在他父親的葡萄酒廠看守橡木桶。每天早上,他用抹布將一個個木桶擦乾淨,然後一排排地整齊地放好。令他生氣的是,往往一夜之間,風就把他排列整齊的木桶吹得東倒西歪。

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親摸着小男孩的頭説:孩子,不要哭,我們可以想辦法去征服風。

於是小男孩擦乾了眼淚坐在木桶邊想啊想,想了半天終於想出了一個辦法,他從井邊挑來一桶又一桶的清水,然後把它們倒進那些空空的橡木桶裏,然後他就忐忑不安地回家睡了。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小男孩就匆匆地爬了起來,他跑到放桶的地方一看,那些橡木桶一個一個排列得整整齊齊,沒有一個被風吹倒的,也沒有一個被風吹歪的。小男孩開心地笑了,他對父親説:要想木桶不被風吹倒,就要加重木桶的重量。男孩的父親讚許地微笑了。 是的,我們不能改變風,改變不了這個這個世界上的許多東西,但是我們可以改變自己,

給自己加重,這樣我們就可以適應變化,不被打敗! 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地下室裏,英國聖公會主教的墓碑上寫着這樣一段話:當我年輕自由的時候,我的想象力沒有任何侷限,我夢想改變這個世界。當我漸漸成熟明智的時候,我發現這個世界是不可改變的,於是我將眼光放得短淺了一些,那就只改變我的國家吧!但是我的國家似乎也是我無法改變的。當我到了遲暮之年,抱着最後一絲努力的希望,我決定只改變我的家庭、我最親近的人——但是,唉!他們根本不接受改變。現在我在臨終之際,我才突然意識到:如果起初我只改變自己,接着我就可以依次改變我的家人。然後,在他們的激發和鼓勵下,我也許能改變我的國家。再接下來,誰又知道呢,也許我連整個世界都可以改變。 人生如水,人只能去適應環境。如果不能改變環境,就改變自己,只有這樣,才能克服更多的困難,戰勝更多的挫折,實現自我。如果不能看到自己的缺點和不足,只是一味地埋怨環境不利,從而把改變境遇的希望寄託在改變環境上,這實在是徒勞無益。 雖然我們不能改變世界,但我們可以改變自己,讓我們用愛心和智慧來面對一切環境。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