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與文明同行演講稿9篇

演講稿1.71W

演講稿要求內容充實,條理清楚,重點突出。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需要使用演講稿的場合越來越多,那麼問題來了,到底應如何寫一份恰當的演講稿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與文明同行演講稿9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與文明同行演講稿9篇

與文明同行演講稿 篇1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今天我國旗下講話的題目是:與春天相約 與文明同行。

現在,又到了桃紅柳綠,春暖花開的季節。當你走出户外,看到路邊的花兒在一場春雨過後悄然綻放;當你放眼望去,路上行人的衣衫一天比一天薄了;抬頭看,天空中不時飛過一隻又一隻小鳥……是啊,春風拂面,令人不由得心中湧動起這樣一種渴望:讓我們踏青去吧。

春天,繁華似錦;春天,水綠山青;春天,洋溢着詩情畫意。畫家描繪她,詩人歌唱她。踏着詩人的足跡,我們將要走向自然,去看“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去看“留連戲蝶”,去看“自在嬌鶯”。去感受那“滿園春色關不住,一枝紅杏出牆來”的盎然生機。去清新的大自然,綠湖泛舟;去樸實的農人家,感受獨特的民俗文化;去可愛的小動物身邊,歡樂嬉戲;去盡情地遊戲,在遊戲中培養合作意識,培養團隊精神,接受鍛鍊,體驗成功的喜悦……

讓我們去體驗春天,接受大自然給予我們的禮物吧!

親愛的同學們,我們該還春天什麼禮物呢?

我衷心地希望同學們在親近綠色、感受春天的實踐活動中,在享受快樂,淨化心靈的同時,也撒播文明的種子。撿起一片垃圾,還春天一份整潔;種下一棵小苗,還春天一份希望;呵護一隻小鳥,還春天一份生機;揚起一張笑臉,還春天一份温柔……以我們的實際行動為人與自然的和諧做貢獻。請大家記住:自然是美麗的,我們是文明的;與春天相約,與文明同行。

同學們,四月的風,正用它的手深情地撫摸着小草;四月的雲,正用微笑的眼睛看着花兒的盡情綻放。清澈的溪水正帶着魚兒到處旅遊,我們將要張開想飛的翅膀,去擁抱春天!

謝謝大家!

與文明同行演講稿 篇2

文明是現代社會對一個人言行舉止的基本要求,是一個人基本素質的體現。我們每一個人都要講文明。

有時,文明就是一張紙的厚度;有時,文明就是一秒鐘的等候;有時,文明就是一步之遙的關愛……可是,在我們的生活中,還有許多不文明的現象。如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破壞公物、浪費資源、不遵守交通規則、説粗話、髒話等。

有一次,我在媽媽上班的工廠玩,不小心把手弄髒了,就去水池邊洗手。正巧看見一位阿姨也在水池邊洗手,只見她洗完了抬腿就走。我忍不住對她説:“阿姨,你怎麼不關水龍頭?浪費水多可惜呀!”那位阿姨對我的多管閒事很不高興,愛理不理地説:“大人的事不要你小孩管!”我感到很委屈,眼裏竟然湧出了淚水。我沒再和她説什麼,快步走上前把水龍頭關了,卻忘記洗自己的髒手。

與文明同行演講稿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五(3)班的方帆。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我與文明同行》。

文明是一枝花,散發出迷人的芳香;文明是一顆星,折射出閃耀的光芒;文明是一捧土,養育出美麗的生命…… 對於國小生來説,微笑是我們的語言,文明是我們的信念。文明永遠在我們身邊!文明是人生中最心醉的風景,它比最高的智慧,比一切學問都重要。

同學們,當我們去上學的時候,你可否注意過路旁的清潔工呢?他們每天不分晝夜,默默地為人們打掃着這美麗的環境。是他們用勤勞的雙手為我們除去灰塵,是他們給予了我們乾淨的世界,他們從不要求索取什麼,只是默默地工作着。在車上,一羣戴着紅領巾的孩子在為老人讓座。文明不僅體現在行動上,還體現在語言上。在外國,很多人每天都會説很多句“謝謝”,感謝別人為自己讓路,感謝別人為自己解答難題,在“抱歉”,“打擾一下”,“請”這些眾多的禮貌用語中,“謝謝”這個詞使用的頻率位居榜首,要學會感謝自己身邊的人,多説謝謝,沒有一個人會因為你多説謝謝而厭煩,反而是更加細緻地關心你,一句謝謝竟然能產生如此大的魔力,實在使人難以置信。

我想:文明其實很簡單,而它就在我們身邊,多一份文明,我們就會多一份快樂,雖然小小的,但很充實。 講文明就是這麼簡單,我們不需要做出什麼驚天動地的壯舉,只要將每一件小事做好。看到地面上有垃圾,要主動撿起,放進垃圾箱;在路上想吐痰,用紙包起來再扔掉;車上,看到老人主動讓座;別人成功時,給一個微笑;別人遇到困難時,伸出援助之手;牆上有污點主動擦去;快樂與人共享;懂得謙讓;不説髒話;見面時,互相打個招呼;我們國小生還要定期舉行與文明有關的活動,讓我們真正懂得文明是多麼重要!

文明是我們健康成長的臂膀。學做文明人,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我想:每人心中都想着文明,並拿出行動,再小的力量也能匯成大海!讓愛心點燃火炬,温暖到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的社會更加和諧,讓我們播種文明,創造文明!多一份文明,就多一份幸福,讓文明之風吹到每一個角落!讓文明之花處處開放,永遠綻放在每位同學的心間!如果每人都講文明,那世界將會多麼美好!讓我們與文明同行,共同努力吧!

謝謝大家!

與文明同行演講稿 篇4

尊敬的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文明同行,青春無悔》。

同學們,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也不算失敗,人這一生最痛苦的事是人死了,錢沒花了。但是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根本。

俄國偉大的哲學家赫爾岑説:“生活中最重要是講文明,它比擁有最高智慧,比擁有一切學識都重要”。是的,文明涵蓋了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它是人類區別於其它動物的標準,是人類進步的標誌,它遍佈人與自然的每一個角落,是人類精神世界中的一盞長存不滅的明燈。沒有了文明,我們就失去了做人的根本。沒有了文明,我們的世界將會陷入一片黑暗。

正確認識文明是追求個人道德完善和維護公共文明的保障。它建立在個人的道德修養水平之上的。試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養,他會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嗎?不會!因為個人文明禮儀是根、是本。只有打好了個人文明的根基,公共文明才能開花,結果。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須先從自身做起,所以魯迅先生説:“中國欲存爭於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後凡事舉。“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先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養,人的文明修養並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靠後天不斷完善的。要完善個人修養,首先要致力於讀書求學,完善自身的認知水平;認知到達一定水平,才能有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惡的能力,才能端正自身的心態,不違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文明的標準,自己的修養便得到完善。這就是古人所説的:格物、致知、誠意、正心,如此便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如若不修身,何以治國平天下?

中國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素稱禮儀之邦,在歷史文明的長河裏,我們是文明的使者。唐朝時,我們不僅以繁榮的經濟、清明的政治,更以燦爛的文明徵服了全世界。如今,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經濟大國,可是現代中國人的文明呢?在新加坡、法國等一些國家的大型公共場所的“請勿吸煙”、“請勿喧譁”等標識後都跟有中文翻譯,這是因為缺乏文明素養的大多是中國遊客。還有天安門廣場上隨處可見的口香糖、名勝古蹟,牆壁上的亂寫亂畫,無一不在提醒着中國人的文明素養亟待提高。

在清朝的時候,外交大臣李鴻章出使俄國,在一個公共場合,惡習發作,隨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國記者大加渲染,嘲弄,丟盡了中國人的臉。這些不遵守社會文明的教訓告訴我們,文明禮儀不只代表着自身素質,更代表着整個國家、民族的'形象。

作為當代的青年人,我們有着洪圓瑰麗的夢想,這夢想固然充滿了鮮活的誘惑,但一個人夢想的實現只有和文明緊緊地融合在一起,才能譜寫出人生最幸福、最壯美、最跌宕起伏的樂章。

同學們,青春時短暫的,文明卻是無止盡的,我們要用我們有限的青春去踐行文明,因為我們是文明的傳承者,文明是青春的符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讓我們從自身切實做起,讓文明徹底融入我們的血肉和靈魂。同學們,讓文明伴隨着青春去搏擊夢想,讓文明成為我們一種堅不可摧的精神力量!願文明能夠伴隨着我們青春腳步熱烈而堅實地邁進!邁進!

謝謝大家!

與文明同行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今天演講的題目是《青春與文明同行》。青春是上帝賜予我們最寶貴的禮物,青春如畫,斑斕的色彩塗抹出美麗的畫卷;青春如詩,優美的詞藻編織出夢想的翅膀;青春如歌,多變的音符奏響悠揚的旋律。我們正青春,正用激情與夢想去創造未來。如果説青春是一顆大樹,那麼文明是新生的嫩葉、碧綠的枝幹;如果説青春是一張信箋,那麼文明就是瀟灑的文風,曉暢的語言;如果説青春是一張畫布,那麼文明就是點睛的畫筆,清新的油彩。青春有文明的陪伴,就如同雛鷹的羽翼日益豐滿,可以一飛沖天。讓青春與文明同行我們會走得更遠。

文明不需要大智慧,卻給人以智慧的啟迪。我想每個人心中都想着文明並付諸行動。再小的力量也能匯成大海。點滴的文明可以點燃火炬,温暖世界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社會更加和諧幸福。其實文明很簡單,與老師同學相見時問聲好,微笑而過,與親人朋友相處多一份關愛、理解;與陌生人交往多一份信任、尊重,以身作責,遵紀守法,這都是文明。只有當文明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才能讓我們的青春煥發出強大的活力,創造屬於未來的奇蹟。

莎士比亞説:“生活裏沒有書籍,就好像地球失去了陽光。”而我想説的是當一個人失去文明時,就像海鷗失去遨遊天空的能力,就成了一個失去靈魂的空殼。

在奔馳的輪下,我痛心於身旁的老人死亡;在街上,我渺視那些身着奇裝異服的人;在路上,我擔憂那些不遵守交通規則,把生命當兒戲的人。何不讓青春與文明同行呢?讓我們伴文明而行。

請牢記:無論我們有才華、有夢想,才華只有在創造文明中才能展現,夢想只有在創造文明中才更有意義。青春只有在創造文明中才能更富激情。年輕的我們為社會書寫文明的篇章,為祖國增添文明的花朵,為未來創造文明的氛圍,為夢想插上文明的翅膀。

青春的上游,白雲飛走,文明的彼岸,流水的依舊,我們正青春,青春與文明同行。

謝謝大家,我的演講完畢。

與文明同行演講稿 篇6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愛國衞生月,我們與文明同行。

校園裏那一朵朵盛開的鮮花,柔弱的花瓣隨風飄落在衣袖上,又輕輕地擦過,也輕輕地喚起了季節的轉換——春天就在不知不覺間來臨,我們走進了四月,愛國衞生的號角也再一次地被吹響。

我們不僅一次地感歎校園的美麗。初春時節的五中,充滿着朝氣與陽光,我們——每一個五中人,是否為能在這樣的學校裏讀書學習而感到驕傲和自豪呢?那麼,當我們走在綠樹成蔭、花團錦簇的逸夫堂前,看到果皮紙屑時;當我們坐在整潔明亮、寬敞舒適的教室裏,看到有的同學在班內進食時;當我們看到雪白的牆壁被污染時;當我們路過空無一人的水房時,聽到水龍頭嘩嘩作響時,我們該怎樣做呢?

作為我們五中人,自我約束和管理是一項基本的要求,而嚴格恪守紀律也必須是我們的美德之一。更何況紀律也是構建和諧校園、構建文明城市的一個大的前提。如果連一個起碼的規矩都沒有,那麼學校又如何會成為一個樂園呢?百年五中能夠歷久彌新的一個重要原因也在於這個“規矩”,所以,就像培育美麗的花朵就必須先找到適合它的泥土,在校園裏播種和諧也需要穩定與紀律作為一個大的背景,大的前提。

你瞧,這是一個擁有文明的世界——頭頂的藍天永遠是一張潔淨的臉,浮雲將一切渲染上潔白的色質,在天空裏發着光。香樟樹是流動的綠色,陽光在午後變得透明,空氣裏散落着點點馥郁的香氣,沁人心脾,甚是愜意。我們在陽光下舞蹈,我們在草地上奔跑,讓人心釋然於純淨的國度。你看,陽光穿過樓房之間,投下大片温暖,生活在這裏的人們,滿足愜意的笑容盪漾在臉上,和諧文明的社會風氣籠罩在四周,公德裝在人們的心裏,道德體現在人們的行動上,美德傳承在上空蔚藍的蒼穹!

如今的我們還在沉睡嗎?不,一定不會!我們每個人都是社會的一份子,都該是重拾文明的志願者。每個人都該在這個文明逐漸被人遺忘的時代義不容辭的付出!

與文明同行演講稿 篇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三年級五班的郎英琦,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相約春天,與文明同行》。

春天,是一個美麗的季節,花兒開了,草兒綠了,小燕子也飛回來了。當我們走在上學的路上,看着五彩繽紛的花朵,聞着芬芳四溢的花香,聽着小鳥婉轉動聽的歌唱,那是多麼美好的事情啊!

可是,不知您發現了沒有,在這美好的景物之中,也有許多不和諧的音符:有人毫無顧忌地踩踏草地,卻不曾想到,綠草給人們帶來了多少生機;有人看到花兒漂亮,就折下花枝自己賞玩,卻不曾想到,這是一種多麼自私的行為!在我們的校園裏呢,也有一些不文明現象,有的同學總喜歡説髒話,有的同學吃了零食,把食品袋隨手扔進草叢裏,還有的同學吃飯的時候不珍惜糧食,把好好的飯菜隨意倒掉。這些不文明的行為與我們美麗的校園是多麼不和諧呀!

同學們,孟子説:“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如果我們想成為一個受人尊敬的人,那麼,就讓我們從小事做起,做一個文明的人吧!當同學幫助了我們,要學會説“謝謝”;當我們不小心踩了別人的腳,要主動説“對不起”;見到師長,要有禮貌地問好;在公交車上,見到老人,要主動讓座;無論在什麼地方,都不要亂扔垃圾,等等。這些小事只要我們稍微注意,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做到,既文明瞭自己,又愉悦了他人,何樂而不為呢?

我們是新時代的少年兒童,是早晨七八點鐘的太陽,梁啟超説:“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我想説,少年文明則國文明。在這個美麗的春天裏,讓我們相約春天,與文明同行吧!

與文明同行演講稿 篇8

青春,如同初生勃發的幼苗,文明便是陽光雨落,與文明同行,青春方能長成參天巨木,方能構築美好未來。

文明,是社會發展到較高階段和具有較高文化的產物;青春,是雄積而待薄發,青澀而至成熟的年華。以青春駕馭文明,多半有些力不從心,“人善被人欺”之言早有,堅守文明,何以應對?西周時有一著名典故“虞芮之訟”虞和芮是當時兩個小諸侯國,為一塊土地爭執不休,於是兩國國君便一起岐周來找德高望重的西伯評理。初到周國,只見這裏耕田之人互讓地畔,行路之人互相問好,犯法之人畫地為牢也不出逃。於是心生愧疚:“我們所爭的正是人家周國人引以為恥的東西啊!”轉身回國,將那片土地劃為“自然保護區”,名為閒原。那個洋溢着文明氣息的周國土地就是今日寶雞,而記載此事的石雕就安放在石鼓山畔“五德園”中,遊人如織。儒家講浩然正氣;文明,也有同樣的效果。

所以,一個人的文明修養必然會影響更多的人,文明價值也就絕不僅限於個人,這是一種社會責任。青春的我們,不正應用自己飽滿的熱情去點燃文明之火,讓青春高揚起手中的文明火炬,去照亮更廣闊的土地?青春的我們不正應用自己文明的一言一行,為一個文明和諧美好的社會而努力奮鬥嗎?

同學們,人類社會飛速發展,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它限制了人類的發展,甚至威脅着人類種族的延續。停止發展,迴歸原始之路不現實,而不管不顧必將走向毀滅,我想,開拓文明之路卻未嘗不可一試。文明是面對宇宙自然抱一顆敬畏之心;文明是知尺布寸縷,來之不易,珍惜節儉;文明是飲水思源,懷感恩之心,感恩他人,國家乃至天地萬物。《文心雕龍》言:“心生而言立,言立而文明。”萬物自有天地之道,人靠內心感知自然,於是有了感悟,於是誕生文明,可見對自然的探索和與自然的和諧本就是文明的內涵之一。可惜,天上的漫漫黃塵與大地上的渾濁江水為證,屬於我們的未來終究需要我們去建設,所以,青春的我們,怎能不練就一顆文明之心?

《莊子》言:“夏蟲不可語於冰”,意思是説與夏天的蟲子無法討論冬日的寒冰。我們都是彼此眼裏的夏蟲,因為思維限制,所以很難知心。“萬里覓知音”者,多半源自內心孤獨。與人相處,諸多矛盾,誤解皆源於此,然而文明卻藴含與人相處之道,以文明待人,使人如沐春風,也許一時難成摯友卻必定可消解不少怨氣;以文明待人,定可樹立自身高雅文明之印象,為日後親近打下基礎。“是我拉他來的”為什麼不説“我請他來的”;“這是我管的”為什麼不説“這是我負責的”;“你可別後悔”為什麼不説“你不再考慮一下嗎?”;“你聽我的”為什麼不説“我們來溝通一下”;“你給我小心點”為什麼不説“你還是謹慎點好?”,這些言語正源於同學們平日的生活,經過文明加工潤色,頓顯不同。青春少年多幾分激情,多幾分自我,與人相處,難免矛盾重重,走上社會亦難免碰壁,但若有文明相伴,有一天,你會猛然發現,身邊竟有這麼多美麗的笑臉。

説了這麼多,讓我們迴歸正題,那麼,什麼是文明?

相傳王陽明有一次和學生出遊,路旁有兩人吵架,一個罵道:“你沒有天理!”一個反駁道:“你沒有良心!”王陽明對學生們説:“你們聽,他們在講道。”學生説:“老師,他們是在吵架。”是的,用天理,良心要求別人,那是在罵人,但用它來要求自己,則是在講道,是大文明。我想,“不背天理,不違良心,就是文明的基本守則。”

那麼,什麼是文明?

一語蔽之,《中國小生行為規範》是文明;《寶中學生一日常規》就是文明。但文明絕非墨守成規,文明也絕不呆板,在火熱激情的青春裏,一切積極向上的情感行為都是文明。文明的目的,是架起人與人,與自然,與天地萬物的溝通之橋,文明的成果,是一個充滿生機,通往美好未來的和諧社會!

那時,每一個青春都將開出燦爛的花朵,在文明的芬芳中,我們的校園,我們的人生,我們的社會,必將走向最美好的明天!

與文明同行演講稿 篇9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六年級(3)班的xxx,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與我們同行》。

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

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

説到文明禮儀,我想到了一個故事。有一次,列寧同志下樓,在樓梯狹窄的過道上,正碰見一個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樓。那女工一看是列寧,就要退回去給讓路。列寧阻止她説:“不必這樣,你端着東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現在空手,請你先過去吧!”他把“請”字説得很響亮,很親切。然後自己緊靠着牆,讓女工上樓了,他才下樓。同學們,這就是良好文明禮儀的體現。

同學們,文明並不遙遠,它就在我們身邊!文明是路上相遇時的微笑,是同學有難時的熱情幫助,是平時與人相處時的親切,是見到師長時的問早問好,是不小心撞到對方時的一聲“對不起”,是自覺將垃圾放入垃圾箱的舉動,是看到有人隨地吐痰時的主動制止……文明是一種品質,文明是一種修養,可以折射出一個社會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一個人如果不遵守社會文明,小的會影響自身形象,大的會影響國家聲譽。同學們,我們海南將建設為國際旅遊島了,許多外國遊客來我們海南旅遊,如果看到了我們一些陋習、不文明的行為,他們會怎麼想?會怎麼説呢?難道我們要因個人的形象來毀國家的聲譽嗎?可見文明是多麼重要呀!那你們注意到一些文明習慣了嗎?

同學們,我們生活在這麼美麗的校園裏,我們怎麼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我們怎麼忍心讓潔白的牆壁,留下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怎麼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上演刀光劍影,欺負弱小呢?怎麼可以揹着老師破壞公物,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呢?難道你我們沒有察覺到師長眼神中那一絲擔心、那一屢疲憊。同學們,美麗的校園不僅僅只需要別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呀!

在成長的過程中,我們不要更不能忽視這些看是小事的事情,正是這些小事培養了我們對生活纖細的感知文明是風,它可以吹拂每一位學子的心;文明是花,它能將校園裝扮得更加美麗。文明是光,它會照耀中華的每一寸土地。同學們,讓我們在綠茵茵的操場上宣誓:從小事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引領文明風氣、創建文明校園、爭做文明學生!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充分展現“金肯學子”的風華,會使我們的大家庭像春天一樣充滿希望、充滿活力!同學們!讓文明無所不在,讓我們做文明的主人,讓文明與我們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