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演講稿

尊老敬老的講話稿

演講稿1.78W

在當下社會,很多地方都會使用到講話稿,講話稿也稱“發言稿”,是指在講話前擬定的書面稿子。那麼,怎麼去寫講話稿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尊老敬老的講話稿,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尊老敬老的講話稿

尊老敬老的講話稿1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xx班的xxx,今天由我來給帶來今天的演講!今天我帶來的演講題目是“九九重陽,尊老、愛老”。

九月九日,重陽日,登高、賞菊、敬老人。繁忙的社會中,有這樣一個讓人緩下腳步,去高出放鬆下身心的節日真是非常難得的。當我們趁着節日,稍稍的從忙碌的生活中脱離出來的時候,是不是能看到些什麼呢?在我們忙碌的進行着自己的生活的時候,在我們只顧着自己和學習的時候,我們身邊已經有太多被忽視過去的東西了。我們繁忙的從他們身邊走過,直到現在放慢了自己的腳步,我們才看到自己,已經很久沒有回到他們的身邊了!但是當我們再次回首的時候,他們卻永遠在我們的背後靜靜的等待着我們。等着我們回去的那一刻。

是啊,無論我們走了多久,走了多遠,我們的根總是留在一個地方,我們即使已經這麼久沒有注意到,但我們心中,依然有那個歸宿。

同學們,現在我們也已經是國中生了,我們的學習也或早或晚的開始變得忙碌起來,每天能看着同學們都在努力,我自己也會忍不住投入其中。這是一件好事,學習能讓我們在人生的路上更加的前進。但是,在這樣重要的節日裏,我們也可以暫時緩一緩自己的腳步。去看看,我們身邊被我們放在心底的老人們。在他們的心裏,我們一直都是他們的驕傲,而我們,卻將他們忽視了太久太久。

今年的重陽節快要到了,作為新時代的學生,我們也不能忘了這些優秀的節日!即使我們多日不見,即使我們已經有很久沒有説過話了,但是請相信,他們一直都在等着我們回去,哪怕僅僅只是陪他們坐在家中看看他們喜歡的京劇,在平靜的時間中靜靜的聊着生活,也是一種幸福。

同學們,我在這裏呼籲大家:我們不能再這樣冷漠了。人的一生有太多的人從自己的生命中經過,但是老人們的時間不多,他們和我們的接觸比別人少了太多。在這個重陽節裏,無論是自己的爺爺奶奶,還是身邊的鄰家老人。讓我們在這個難得的節日裏為他們送上一聲自己的祝福,帶上我們真摯的感情。讓我們靜靜的在他們的身邊駐足這麼一小會吧,做做我們僅能做的那些小事,讓他們輕鬆一下,他們已經被我們忽視太久了。

尊老敬老的講話稿2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五年級,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繼承傳統,尊老愛老》。

敬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每一位中華兒女都應將敬老愛老的傳統發揚光大。中華民族有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

東漢時期,董永在父親亡故後,賣身至一富家國奴,換取安葬父親的費用,他的行動不僅傳為人間佳話,而且還感動了天帝。這個故事固然帶有傳奇色彩,但反映了人們對敬老愛老者的讚美與褒揚。中國的敬老愛老傳統歷久彌新。

河南張尚昀在考入長春税務學院後不久,父親去世,母親患病。為了照顧生病的母親,他不遠千里,把母親從河南背到長春,一邊打工給母親治病,一邊刻苦讀書。在經過了無數次的挑燈夜讀後,終於取得了優異成績。六個學期,五次獲得獎學金。張尚昀之所以能在如此艱難的環境中,不放棄對母親的照顧和治療,是因為在他的思想中有敬老愛老的意識。他深深知道,沒有父母,就沒有屬於自己的家;沒有自己的家,就沒有自己。他懂得,敬老孝老是一個人的本能,是做兒女的責任,是義不容辭的,是天經地義的。正如孔子所言:“夫孝,天之經,地之義也,民之行也。”

也許,我們並不能像董永一樣賣身葬父,也不能像張尚昀一樣背母上學。但是,我們作為二十一世紀的接班人,卻應該從現在做起,從小事做起,發揚民族傳統,讓孝老敬老的美德亙古不變。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所以讓我們現在開始愛護老人、尊敬老人吧!

尊老敬老的講話稿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今天我在國旗下演講的題目是:《讓尊老、敬老、愛老成為一種習慣》。

後天是陽曆10月21日,也是農曆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重陽節。在古時候,每年的這一天,人們都會登高、插茱萸、飲菊花酒,以求長壽。而現在,重陽節又叫老人節,是尊老、敬老、愛老的日子。幾千年來,關愛老人已經成為了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古人云:“百善孝為先”。敬老、愛老、助老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是先輩傳承下來的寶貴精神財富。在我們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中華文明之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我們望江被譽為“三孝故里”,是因為“王祥卧冰”、“孟宗哭筍”、“仲源泣墓”的故事傳誦千年,家喻户曉。“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已成為做人的一個準則。人人都會老,家家有老人。隨着我國老年人口的急劇增多,尊老、敬老、愛老這一中華民族幾千年的美德就顯得尤為重要。

特別是現在,由於父母都外出工作,我們許多孩子都是在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的呵護下長大的,是他們不怕苦,不知累地在關心我們的一切:每天早晨,為我們準備豐盛的早餐;每天下午,準時地來接我們放學;半夜裏,一次次地起牀為我們蓋被子;冬天裏,為我們灌好暖暖的熱水袋??在即將到來的屬於他們的節日裏,我想在莊嚴的國旗下向大家發出倡議:

1、早晨起牀、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

2、尊敬長輩,聽他們的話;有好吃的,先給長輩留一份;

3、幫爺爺、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給他們捶捶背、揉揉肩。

4、乘坐公共汽車時,主動給老年人讓座位等等。

親愛的同學們,爺爺奶奶、爸爸媽媽辛辛苦苦養育我們長大,他們只希望我們身體健康、學習棒棒。因此,我們能夠做的,便是刻苦努力,積極向上,用優異的成績換取長輩們那滄桑臉上欣慰的笑容。

在重陽節即將到來之際,請允許我代表全體師生祝普天下的老人健康長壽,平平安安!我們衷心的希望“尊老、敬老、愛老”的中華傳統美德能在我們身上成為一種習慣,讓它世代相傳,永放光彩!

謝謝!

尊老敬老的講話稿4

昨日,農曆九月九日,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重陽節。重陽節又稱老人節。孟子説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成為做人的一個準則。在我們遠遠流長,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中,重視人倫道德,講究家庭和睦是我們文化傳統的精華,也是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與親和力的具體體現。

在我看來童年是一幅畫,少年是一個夢,青年是一首詩,中年是一篇散文。回首人生,老人是一部歷史;把我今朝,老人是一面旗幟,憧憬未來,老人是一道風景。老一輩為了我們國家的強盛,為了下一代能過上富裕安康的生活,他們艱苦創業,幸勤勞動了 幾十年,創造了大量的精神財富與物質財富。

陰陽調和,萬物源起,是他們給予我們生命,是他們哺育我們成人,是他們用青春滋養我們成長;我們要學會關愛身邊的老人,尊敬老人;我們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牀,放學歸來,都主動向長輩問好;多與老人一起分享。因為他們在歲月的長河裏留下了無情的皺紋,在歲月的沉澱下他們便如一本書,多陪老人説説話,別讓他們被孤獨的封存在歲月的長河裏,他們的智慧和經驗將會帶我們拭去俗世的虛假與浮華。

親情像一粒休眠的種子,當熱情給予其温暖,淚水給予其滋潤,寬容給予其力量時,它就會懷着一顆感恩的心悄然萌發,散發出獨特的魅力,老人便如同這粒種子一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讓我們在新世紀高舉敬老尊老的旗幟,獻出我們的孝心與愛心,讓尊老愛老的傳統美德薪火相傳。

尊老敬老的講話稿5

敬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來自高一.五班的張柳。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文明禮儀從”我“做起!

古人説,“不學禮,無以立”。就是説,你不學“禮”,就沒法在社會中立身。那麼,什麼是禮儀呢?簡單地説,禮儀就是律己、敬人的一種行為規範,是表現對他人尊重和理解的過程和手段。文明禮儀,不僅是個人素質、教養的體現,也是個人道德和社會公德的體現。更是城市的臉面,更是國家的臉面。

從古至今,文明禮儀都影響着一代一代人,為中華民族的強大與進步注入着源源不斷的精神原動力。然而,隨着物質文化高度的發達,有些人文明禮儀的缺失,道德的淪喪,讓少數國人成為外人眼中的“笑話”。一項調查顯示,“全球最不受歡迎的遊客,中國排在第二。”這樣的調查,我們無需去追問是否準確全面,我們唯有理性的面對與思考。就像是不久前,中國某中學生在埃及文物上刻上“到此一遊”四字。客觀的説,隨着國家道德建設的加強,國人對“到此一遊”的陋習是有所警惕和反思的。但僅僅是把其當成一種“他人”的陋習,而非對自身的反省,造就了故宮中的“到此一遊”,更讓其漂洋過海出現在——自由女神身上、巴黎埃菲爾鐵塔和埃及千年神廟上。如果以一場道歉結束,那麼“到此一遊”飄洋過海的習性就不可能停止,國人陋習的革除恐怕也不可能完成。

以上的事例表明,文明其實是由細節構成的,反思我們的所作所為,可見文明離我們還有一段距離。在我們身邊,在這麼美麗的校園裏,同學們,你們怎麼可以漠視那盡情飛舞的果皮紙屑,而不伸出雙手?你怎麼忍心讓乾淨的牆壁,留下各種筆跡和串串腳印,還發出幸災樂禍的笑聲呢?你怎麼能在你同窗好友的面前演刀光劍影、插隊哄搶呢?你怎麼可以揹着師長私自出校門、出家門,全然不顧他們的感受呢?難道你沒有察覺到師長眼神中那一絲擔心、那一屢疲憊。

記得有位哲學家説過: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敗,因為明天會再來。如果你失去了金錢,你不算失敗,因為人生的價值不在錢袋。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是徹徹底底的失敗,因為你已經失去了做人的真諦。同學們,美麗的校園不僅僅需要每個人的付出,更需要你我的文明舉止.千學萬學學做真人,説的就是學習應先學做人, 學做文明人,學做社會人, 清潔環境,文明校園,從我做起,從每一件小事做起,讓文明禮儀之花在校園處處盛開。

我的演講完畢,謝謝大家!

尊老敬老的講話稿6

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古人云:“百善孝為先”,“孝為百行首”,“夫孝,德之本也。”孝順父母,尊敬老輩,天經地義。一首《常回家看看》不知打濕了多少觀眾的眼睛,震撼了多少遊子的心靈,説出了多少天下父母的心裏話。一首歌為什麼能引起如此強烈共鳴?這是因為這首歌用最樸實的語言道出了人世間最普遍的真摯情感,迴應着人民羣眾對傳統美德的呼喚。我不想把他們叫老人,我喜歡叫他們前輩。在一年一度的重陽節來臨之際,除了道聲好外,我不禁思緒萬千……

“尊老愛幼”之説是誰提出來的,不曾考究,但皆知為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尊老”一詞怎麼解釋?約定俗成的一些內涵,如供養尊敬父母。從大的範圍來説,“尊老”實為“孝敬老人”。古人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這句話的意思是説,要像尊敬自己的老人一樣尊敬別人的老人。我國自古以來就倡導“老有所終”,形成了尊敬老人的良好家庭道德傳統。誰不尊敬老人、孝敬父母,誰就會被世人唾罵為“不孝”,情節嚴重的還將受到法律的制裁。因此,尊敬老人,不僅是每個公民必須遵守的道德準則,也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社會責任和法律義務。

縱觀古今,我國有許多孝子孝孫的故事流芳後世。耳熟能詳的是三字經中——卧冰求鯉,晉時山東的王祥。繼母朱氏,常在他父前搬弄是非,使其父逐漸在感情上疏遠王祥,王祥由是而失愛於父母。一年冬天,繼母想吃鮮魚,時值天寒,厚厚的冰層把河面封得嚴嚴實實,要捕到魚確實太困難了。王祥為了滿足繼母的要求,只得解開衣服,卧在冰上。忽然,冰層開始融化。兩條鯉魚猛地躍出水面,王祥即把獲得的鯉魚拿回家中孝敬母親。繼母終被他的行為感動。

人間情,最深數親情。親情是母親油燈下熬白的雙鬢,親情是父親肩頭扛着的行李。暮色中那一雙祈盼的眼睛,盛滿的全是思念的淚水;千里外那幾聲輕輕的叮嚀,串起的都是牽掛的音符。親情啊,她是孟郊詩中的“慈母線”,她是朱自清筆下的“背影”,她是焦波鏡頭中的“我的父親母親”。萬物會隨時間而模糊,可深刻在親人皺紋裏的親情卻不會模糊;萬事會隨空間而淡忘,可烙印在親人老繭中的親情卻不會淡忘。

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人是高尚的人,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家庭是温暖的家庭,一個尊老敬老愛老的社會是文明向上的社會。讓我們一起加入尊敬前輩的行列吧!讓一個個小小的好習慣支撐起閃光的美德;讓一個個默默的美德支撐起深厚的修養;讓我們用深刻的思想這一撇和堅實的行動這一捺,共同支撐起不俗不凡的“人”字。再次願天下所有的前輩笑顏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