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國小六年級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作文

幼兒2.47W

草海隨着輕雨沙沙作響,新風摻雜幾分寒意,四月時分,不是踏青賞春,而是掃墓、祭祀;不是“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的清心神情,而是“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的千思萬緒。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關於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作文,歡迎大家參考!

國小六年級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作文

  【1】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作文

遙想當年,虎門銷煙的盛況,辛亥革命的場景,飛奪瀘定橋的大快人心,如今細細想來,當真是心潮澎湃。今天的新社會,如今的新中國,不正是靠着他們拋頭顱,灑熱血與敵人殊死拼搏換來的嗎?面對如此的英雄,這樣多的活生生的,正值青春的生命就為了抗戰而犧牲了,頓時,心中湧上一股萬分崇敬的熱意,愛國情懷也油然而生。從古至今,為了民族獨立和人民自由幸福生活,多少戰士血灑戰場,壯烈犧牲。

以往看過了多少的戰爭片,都不及腦海中呈現的一幅幅畫面清晰、鮮明;戰士們扛着槍,英勇向前,奮力殺敵,毫不退縮;子彈沒了,他們舉着大砍刀,一道光映在臉上,一個個侵略者被嚇得手足無措,狼狽而逃;眼看敵人就要跟上來了,他拿起了槍,並催促其他同志離開,一個人孤身作戰,畢竟,寡不敵眾,在身中數發子彈後,他的手顫抖着,艱難地拿起了一枚手榴彈,他早就料到會有這麼一天,他笑了,在鬼子到來之際,拔掉了導線……思此而止,紅了眼眶,靜靜注視着眼前的墓碑,碑身上寫的還是那幾個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我顫抖着念出了碑身上的大字。人民英雄永垂不朽,人民英雄垂不朽,人民英雄永垂不朽,那束花裏的白菊和翠竹葉,象徵他們清高、純潔正直的心,就讓一支天堂鳥帶去我們對他們深深地思念吧。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是的。但對於先烈們,不是奢求人民去記住他們,而是為了國家和人民的安定、自由、幸福;也許現在,許多人都忙於學習和工作,忘卻瞭如今和諧安定的源泉,從前泥濘的道路現在變得寬敞、平坦,從吃不飽穿不暖到吃得好穿得暖,時間和歷史都共同見證了中國發展的腳步,現如今就更該感謝這些為國為民犧牲、奉獻的革命先輩們,向他們學習,繼承、發揚中國文化,為祖國的繁榮強盛做出貢獻。

  【2】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作文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每每吟起小李杜之一杜牧的這首《清明》時,我就不由自主地感慨:中國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呀!民間四大愛情傳説﹑四書五經﹑四大史書﹑十大才子書……哪一個,不聞名中外?哪一個,不家喻户曉呢?春節﹑元宵﹑清明﹑端午……每一個節日,都包含着一個動人的傳説。清明節,它是每個烈士,每個英雄的節日,它洋溢着我們對已逝世的烈士英雄的瞻仰之情。

在那一天裏,空氣中摻進了一些悲哀的氣息,太陽也為那些忠心報國﹑赤膽忠心的烈士英雄的死感到惋惜,於是跳進雲層裏,偷偷地小聲地哭泣起來。我們站在烈士碑前,抬頭仰望烈士碑,那些英雄的'名字都湧現在我的腦海裏:心中有愛的聶榮臻聶將軍﹑以寡敵眾的戴安瀾戴將軍,奮勇殺敵的佟麟閣將軍﹑為國捐軀的謝晉元將軍……他們都是真真正正的﹑頂天立地的中國人。如果説中華五千年的歷史是夏日夜晚的天空,那麼,他們也就是夜空上一顆顆絢麗奪目的星星;如果説抗日戰爭是一池淤泥,那麼,他們也就是那裏面一朵朵冰清玉潔的荷花。

抗日戰爭是一段血的歷史,它時時刻刻鞭策我們不要忘記我們是中國人。清明節,它是一個人的節日,它是一羣人的節日,它是所有中華兒女的節日。

  【3】我們的節日清明節作文

清明節是我國特有的節日,它是從周代開始的,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今天是農曆3月9日,正好是清明節,天空下起了濛濛細雨,山路上卻人來人往,掃墓的人源源不斷。外公帶着我也去先人掃墓。我們準備了香、蠟、紙、水果、餅乾等東西。我們來到了先人的墳墓前,擺好祭品,外公嘴裏嘰裏咕嚕地説着祭文,先把紙點燃,然後把香和蠟都點好插在墳墓前。外公還仔細清除了墳墓上的野草和雜物。一切都完成後,我們又叩了幾個頭,最後我們慢慢地往回走。

聽外公説,清明節還有一個故事呢!

從前,有個太子叫重耳,他年輕時為了躲避別人的禍害,被迫逃亡。在流亡期間,重耳受盡了屈辱,原來跟着他一道出走的臣子大多數都陸續各奔西東去了,只有少數的幾個忠心耿耿的臣子,一直追隨他左右。其中的一人叫介子推,有一次,重耳餓得昏了過去,介子推為了救重耳,就從自己腿上割了一塊肉,用火烤熟了給重耳吃。十九年後,重耳回國做了君王,就是著名的晉文公。

晉文公執政後,對那些和他同甘共苦的臣子大加封賞,唯獨忘了介子推。有人在晉文公面前為介子推請賞,他才憶起介子推割肉救己的往事,心中很是內疚。

第二天,晉文公去拜見介子推,介子推不願意見他,就背起老母躲入山林。晉文公知道後,就讓御林軍去找。可是沒有找到。於是有人出了個餿主意説要放火燒山,三面點火,留下一方,介子推就會自己出來的。晉文公聽了,便下令燒山,大火燒了三天三夜,大火熄滅後,晉文公帶着御林軍查看山林,在一棵柳樹下看見介子推抱着老母親,已經被燒死了。晉文公大吃一驚,把介子推母子好好地安葬了。這時他在樹下發現了一塊木片,上面寫着:“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終不見,強似與君做諫臣。”

晉文公後悔錯信人言,為了紀念介子推,就把那座發現介子推的山叫做“介山”,並把放火的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第二年,晉文公領着羣臣登山祭奠,表示哀悼。他走到墳前,只見老樹已經復活,長出了嫩綠的新葉。晉文公望着老樹,把樹起名為清明樹,這一天叫做清明節。

清明節是一個很重要的節日,因為清明節一到,氣温就開始升高,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古時候有“清明前後,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的農諺。後來由於清明與寒食的日子很近,而寒食也是民間禁火和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為了一體。而寒食也就成了清明節的別稱。清明節也多了一個習俗,就是不動煙火,也不吃熱的食品。看,我剛要吃熱飯菜,外婆就端走了。還告訴我:“我給你拿冷食吃,今天是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