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幼兒

名著《格列夫遊遊記》讀書筆記

幼兒1.68W

《格列佛遊記》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於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父親是一位定居在愛爾蘭的英國人。他是一個遺腹子,由叔父扶養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遊記》發表於1726年,被當作是兒童文學作品,實際上卻是抨擊當時英國社會墮落與腐化的諷刺小説。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名著《格列夫遊遊記》讀書筆記範文,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名著《格列夫遊遊記》讀書筆記

  格列夫遊遊記讀書筆記_第1篇:

今天我所要介紹的是由英國作家斯威夫特所寫的《格列佛遊記》。斯威夫特,英國18世紀前期最優秀的諷刺作家和政論家,出生於愛爾蘭的都柏林,父母都是英國人。斯威夫特早年生活貧苦,因為父親早亡,他很早就寄居於伯父家中。他從小就喜愛學習歷史與詩歌,14歲入都柏林的三一學院學習哲學和神學,後獲得神學博士學位。1688年,他回到英國,在吞浦爾爵士家中做私人祕書,並開始接觸當時的政治,養成樂分析事物的才能和敏鋭的觀察能力。

其早年的作品《木桶的故事》《書籍與戰爭》《聖靈的機械作用》等,把矛頭指向教會,同時也對當時的學術的貧乏和社會的腐化進行樂無情的抨擊。1710年,斯威夫特擔任樂都柏林附近地區的牧師,在任職的兩年半時間裏,為了教會的事務,他捲入了當時託利黨與輝格黨之家的黨派之爭,併為此撰寫了一些文章,1714年托利黨人失勢,斯威夫特轉到都柏林聖得立克教堂做教長,直至逝世。

斯威夫特的晚期作品對英國統治集團的.腐朽政治和資產階級惟利是圖的剝削本質,都有嚴厲的斥責與無情的揭露。不朽的諷刺傑作《格列佛遊記》就尖鋭地駁斥了為當時的社會制度進行辯護的一切思想企圖。

斯威夫特是當時社會一切正義與良知的辯護士,他天才的洞察力,使他成為英國啟蒙運動中基金的民主主義流派的創始人。

本小説描繪了格列佛遊歷小人國、大人國、慧駰國、飛島國所發生的事件,小人國和慧駰國是光明的國家,大人國和飛島國是黑暗的國家。

在小人國利立浦特用比賽繩技的方法來選拔官員,候選人必須冒着跌斷脖子的危險來表演繩技,以達到爬上去的目的。爬上去以後他燜的所作所為葉就可想而知了。朝廷官員葉時常奉命在皇帝面前表演,按照技術高低獲得各種絲線,小人國裏的官員腰上幾乎沒有不纏絲線的,這隻能説明他們全是奸佞獻媚的小人。

斯威夫特藉此抨擊了英國宮廷和大臣們的昏聵無能,無情地諷刺了高管厚爵獲得者們阿諛奉承的醜惡嘴臉。

作品的主人公格列佛是18世紀一個普通的英國人,同時他葉是一個不平常的魯濱孫(18世紀英國作家笛福作品《魯賓孫漂流記》中的主人公)。與魯濱孫不同的是,格列佛每漂流到一個地方,必然去認識那裏社會種種形式的政治生活,如果説笛福通過筆下魯濱孫進化的結果。終於承認了英國現存文明的話,那麼,斯威夫特筆下的格列佛卻完全否認了笛福通過主人公的形象所肯定的哪些所謂文明的東西,從而表達了對現代社會虛偽文明的憤懣情緒。

《格列佛遊記》以較為完美的藝術表達形式表達了作者的思想觀念。作者用豐富的諷刺手法和虛構幻想的離奇情節,深刻地剖析了當時的英國社會現實。作品熔現實與幻想於一爐,將兩者進行對比,用虛實的反差來完善諷刺的藝術效果,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格列夫遊遊記讀書筆記_第2篇:

《格列佛遊記》的作者斯威夫特出生於愛爾蘭的首都都柏林,父親是一位定居在愛爾蘭的英國人。他是一個遺腹子,由叔父扶養成人。他的代表作《格列佛遊記》發表於1726年,被當作是兒童文學作品,實際上卻是抨擊當時英國社會墮落與貪腐的諷刺小説。

小説以辛辣的諷刺與幽默、離奇的想象與誇張,描述了酷愛航海冒險的格列佛,四度周遊世界,經歷了大大小小驚險而有趣的奇遇。

遊記中小人國、大人國裏光怪離奇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然而給我印象最深的是,1710年格列佛泛舟北美,巧訪了荒島上的慧因國,結識了具有仁慈、誠實和友誼美德的慧因。在慧因國的語言中沒有“撒謊”和“欺騙”這樣的字眼,人們更不理解它的含義。他們不懂什麼叫“懷疑”、什麼是“不信任”,在他們的國度裏一切都是真實的、透明的。

格列佛在慧因國裏度過了一段美好的時光,他完全融入這個社會,以致於與暗喻人類的耶胡交往時形成強烈的反差,因為他們總是以懷疑的眼光看待他的誠實,使他感到失落,對人類產生了極度的厭惡。

我很羨慕文中的主人公有幸能到慧因國,慧因國是我們所追求和嚮往的理想境地,在這裏你不需顧慮別人説話的真假,而在現實的世界,有着太多我們不願看到的事情常常發生:有人用花言巧語騙取別人的血汗錢、有人拐騙兒童謀取暴利、有人甚至為了金錢拋棄自己的親身父母。難怪我們的老師、長輩從小就教育我們要提高警惕,不要上當受騙。這與我們提倡的幫助他人、愛護他人是很難統一的。當我遇到有困難的人,要伸出援助之手時,我遲疑;當有人替我解圍時,我不敢接受。這些都讓我內心感到痛苦、矛盾,無所適從。既妨礙了我去“愛”別人,同時也錯過了別人的“愛”,在難道不是一種悲哀嗎?

我期盼着有一天我們的社會也像慧因國,孩子們的眼中不再有疑慮,教育與現實是統一的。我願為此付出努力,也希望大家與我一道,從自己做起,從現在開始做起,讓這個社會多一點真誠、少一點虛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