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古文的名言 15篇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名言吧,名言作為一種引導、激活、推動教學的手段,具有釋疑解惑、點撥誘導、強化聯繫、深化認識的功能。你知道什麼樣的名言才能算得上是優秀的名言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古文的名言 ,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古文的名言 15篇

古文的名言 1

1、風聲、雨聲、讀書聲,聲聲入耳;家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顧憲成

2、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

3、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後漢書》

4、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5、人而不學,其猶正牆面而立。《尚書》

6、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7、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8、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三國。曹植《白馬篇》

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10、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韓非子》

11、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12、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蘇軾

13、報國之心,死而後已。蘇軾

14、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

15、一寸山河一寸金。左企弓

16、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顧炎武

17、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18、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19、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樂府》

20、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21、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陳廷焯

22、利於國者愛之,害於國者惡之。《晏子春秋》

23、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24、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25、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論語》

26、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27、學不可以已。《荀子》

28、學而不知道,與不學同;知而不能行,與不知同。黃睎

29、天淡風情近午天,傍花隨柳過前川。時人不識餘心樂,將謂偷閒學少年。程顥

30、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31、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32、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33、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34、位卑未敢忘國。陸游《病起書懷》

35、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36、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孟子

37、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孔子家語》

38、好學而不貳。《左傳》

39、以五十步笑百步。《孟子》

40、三思而後行。《論語》

41、時窮節乃現,一一垂丹青。文天祥

42、知不足者好學,恥下問者自滿。林逋《省心錄》

43、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44、學之廣在於不倦,不倦在於固志。葛洪

45、知恥近乎勇。《中庸》

46、人皆可以為堯舜。《孟子》

47、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

48、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

49、差之毫釐,繆以千里。陸九淵

50、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

51、小來思報國,不是愛封侯。岑參《關人赴安西》

52、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53、憂國忘家,捐軀濟難,忠臣之志也。曹植《求自誠表》

54、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夏日絕句》

55、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56、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57、有益國家之事雖死弗避。呂坤《呻吟語捲上》

58、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59、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60、言之無文,行而不遠。《左傳》

61、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62、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6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

64、讀書百遍而義自見。《三國志》

65、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66、知而好問,然後能才。《荀子》

67、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

6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

69、見侮而不鬥,辱也。《公孫龍子》

70、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勸學》

71、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72、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詩序》

73、學而時習之,不亦悦乎?《論語》

74、欲安其家,必先安於國。武則天

75、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76、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77、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78、學而不化,非學也。楊萬里

79、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80、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漢青。文天祥《過零丁洋》

8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陶淵明

8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83、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84、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中庸》

85、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86、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8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88、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

89、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

90、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論語》

91、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92、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93、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94、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95、大丈夫處世,當掃除天下,安事一室乎?陳蕃語

96、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97、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98、小人之過也必文。《論語》

99、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

古文的名言 2

1、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孔子)

2、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詩經小雅》)

3、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功夫。(《水滸傳》)

4、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史記)

5、天時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

6、天下事有難易乎,為之,則難者亦易矣;不為,則易者亦難矣。(彭端叔)

7、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顧炎武)

8、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苟子》)

9、天意憐幽草,人間重晚晴。(李商隱)

10、玩物喪志。(書經)

11、往者不可諫,來者猶可追。(《論語》)

12、為人性僻耽佳句,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13、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

14、文武之道,一張一弛。(禮記)

15、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白居易)

古文的名言 3

莫等閉,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樂以天下,憂以天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山河破碎風飄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聖人千慮,必有一失;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塞翁失馬,焉知非福?

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用之所趨異也。

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同天下人共樂憂。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操千曲爾後曉聲,觀千劍爾後識器。

山不厭高,水不厭深。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

英雄者,胸懷大志,腹有良策,有包藏宇宙之機,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

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

君子憂道不憂貧。

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

古文的名言 4

1、家必自毀,而後人毀之。《孟子離婁上》

2、一張一弛,文武之道。

3、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4、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5、小勇,血氣所為;大勇,義理所發。朱熹《四書孟子集註》

6、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7、君子義以為質,得義則重,失義則輕,由義為榮,背義為辱。陸九淵《與郭邦逸》

8、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

9、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屈原《離騷》

10、時窮節乃見,一一垂丹青。文天祥《正氣歌》

1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12、與人善言,暖於布帛;傷人以言,深於矛戟。《荀子榮辱》

13、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論語憲問》

14、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15、克勤於邦,克儉於家。《尚書大禹謨》

16、知而好問者聖,勇而好問者勝。《文字自然》

17、日新之謂盛德。《周易繫辭上》

18、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

19、篤信好學,守死善道。《論語泰伯》

20、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繫辭下》

21、浮雲遊子意,落日故人情。

22、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23、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24、學而時習之,不亦説乎?《論語學而》

25、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周敦頤《愛蓮説》

26、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

27、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28、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29、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30、君子和而不流。(流:盲從)《禮記中庸》

31、烈士之愛國 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廣譬》

32、手如柔荑,膚如凝脂。

33、是可忍,孰不可忍。

34、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熹《答鞏仲至》

3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36、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

37、鍥而不捨,金石可鏤。

38、儉節則昌,淫佚則亡。《墨子辭過》

39、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李紳《憫農》

40、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論語學而》

41、細雨魚兒出,微風燕子斜。

4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

43、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44、義之法在正我,不在正人。董仲舒《春秋繁露仁義法》

45、傲不可長,欲不可縱,志不可滿,樂不可極。《禮記曲禮上》

46、寬則得眾。《論語陽貨》

47、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48、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4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

50、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韓非子喻老》

51、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52、不怨天,不尤人。《論語憲問》

53、無羞惡之心,非人也。《孟子公孫丑上》

54、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55、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56、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朱熹《四書論語集註》

57、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

58、修辭立其誠。《周易乾文言》

5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60、發號施令,在乎必行;賞德罰罪,在乎不濫。包拯《論星變》

6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2、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63、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台。

64、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65、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66、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李世民《賜蕭瑀》

67、縱使晴明無雨色,入雲深處亦沾衣。

6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69、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70、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

71、沉舟側畔千帆過,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

72、愛人者,人恆愛之;敬人者,人恆敬之。《孟子離婁下》

73、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古文的名言 5

大丈夫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老子》)

丹青不知老將至,富貴於我如浮雲。(杜甫)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蟬娟。(蘇軾)

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漢書)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新唐書)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孟子》)

登山則情滿於山,觀海則意溢於海。(劉勰)

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劉禹錫)

讀書百遍,其義自現。(三國志)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杜甫)

讀書之法,在循序而漸進,熟讀而精思。(朱熹)

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劉彝)

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

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杜甫)

凡事豫(預)則立,不豫(預)則廢。(《禮記》)

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國語)

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戰國策》)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

感時思報國,拔劍起蒿萊。(陳子昂)

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詩經》)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孔子)

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

觀眾器者為良匠,觀眾病者為良醫。(宋?葉適)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明《增廣賢文》)

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三國演義》)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古詩詩話)

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王勃)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岑參)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老子》)

[勵志古文名言名句(三)] [勵志古文名言名句(一)]

點擊下載原文:勵志古文名言名句(四).

古文的名言 6

1、志不可一日墜,心不可一時放。

2、聞人之謗當自修,聞人之譽當自懼。

3、人生如夢,一樽還酹江月。

4、人有差錯,他怕你惱,便當含容,若責之不已,他知你意不可挽回,反不怕起來,有何趣味?

5、欲心一萌,當思禮義以勝之。

6、輕財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寬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7、容耐是處境第一法;安祥是應事第一法;退讓是保身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若將富貴貧賤死生,置之度外,是養心第一法。

8、將事而能弭,遇事而能捄,既事而能挽,此之謂達權。此之謂才。未事而知其來,始事而要其終,定事而要其變,此之謂長慮,此之謂識。

9、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

10、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古文的名言 7

1 、凡事留餘地,雅量能容人。《曾國藩》

2 、百病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李時珍》

3 、任憑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飲。《曹雪芹》

4 、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相上則損。《王陽明》

5 、發憤識遍天下字,立志讀盡人間書。《蘇軾》

6 、腹有詩書氣自華,讀書萬卷始通神。《蘇軾》

7 、但願蒼生皆飽暖,不辭辛苦出山林。《于謙》

8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

9 、為學,正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朱熹》

1 0 、花影不離身左右,鳥聲只在耳東西。《曹雪芹》

1 1 、鳥畏死,故鳴哀;人窮反本,故言善。《朱熹》

1 2 、三分春色描來易,一段傷心畫出難。《湯顯祖》

1 3 、山中莫道無供給,明月清風不用錢。《王陽明》

1 4 、為人不做虧心事,半夜敲門心不驚。《增廣賢文》

1 5 、法者,天討也,以公守之,以仁行之。《曾國藩》

1 6、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

1 7 、與人方便自己方便,一家打牆兩家好看。《增廣賢文》

1 8、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國藩》

1 9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詩經》

2 0、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道德經》

2 1、以財交者,財盡而交盡;以色交者,華落而愛渝。《戰國策》

2 2 、大夢誰先覺,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遲遲。《諸葛亮》

2 3、夫學須志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諸葛亮》。

2 4 、讀書無疑者,須教有疑,有疑者,卻要無疑,到這裏方是長進。《朱熹》

2 5、雲斂晴空,冰輪乍湧;風掃殘紅,香階亂擁;離恨千端,閒愁萬種。《王實甫》

2 6、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經》

2 7、吾近於官場,頗厭其繁俗而無補於國計民生。惟勢之所處,求退不能。《曾國藩》

2 8、迴廊一寸相思地,落月成孤倚。背燈和月就花陰,已是十年蹤跡十年心。《納蘭容若》

2 9、則問那黃昏白晝,兩般兒忘餐廢寢幾時休?大都來昨宵夢裏,和着這今日心頭。《關漢卿》

3 0 、天薄我福,吾厚吾德以迎之;天勞我形,吾逸吾心以補之;天厄我遇,吾亨吾道以通之。《洪應明》

古文的名言 8

1、夸父逐日是個悲劇,而我是夸父,你是日,這段長跑我註定失敗。

2、種子不落在肥土而落在瓦礫中,有生命力的種子決不會悲觀和歎氣,因為有了阻力才有磨練。

3、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4、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

5、蒼茫大地一劍盡挽破,何處繁華笙歌落。斜倚雲端千壺掩寂寞,縱使他人空笑我。

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7、清遠閒放,超然於塵埃之外。——蘇軾《放鶴亭記》

8、雞蛋裏清而輕的東西往上飄,變成清澈明亮的天空;雞蛋裏濁而重的東西往下沉,變成厚重結實的大地。

9、最後,女媧的雙手都麻木了,她站起來,順手從附近折下一根長長的藤蔓,伸入泥潭中,蘸上泥漿用力向地面揮灑。

10、后羿,既然你能射下九個太陽,為什麼不把月亮也射下,奪回你的愛人呢。

11、我自是年少,韶華傾負。

古文的名言 9

1、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2、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3、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莊子》

(譯:君子之間的交往,像水一樣的平淡、純淨,這樣的友誼才會持久;往小人之間的交像甜酒一樣的又濃又稠,但不會長久。)

5、好學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恥近乎勇。——《中庸》

(譯:勤奮好學就接近智,做任何事情只要努力就接近仁,懂得了是非善惡就是勇的一種表現。)

6、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7、千經萬典,孝悌為先。——《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8、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9、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羣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0、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11、天下皆知取之為取,而莫知與之為取。——《後漢書》

(譯:人們都認為只有獲取別人的東西才是收穫,卻不知道給予別人也是一種收穫。)

12、人固有一死,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漢]司馬遷

(譯:人終究免不了一死,但死的價值不同,為了人民正義的事業而死就比泰山還重,而那些自私自利,損人利已的人之死就比鴻毛還輕。)

13、羊有跪乳之恩,鴉有反哺之義。——《增廣賢文》

(譯:羊羔有跪下接受母乳的感恩舉動,小烏鴉有銜食喂母鴉的情義,做子女的更要懂得孝順父母。)

14、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警世通言》

(譯:儘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15、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禮記·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16、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7、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8、書到用時方恨少,事非經過不知難。——陳廷焯

(譯:知識總是在運用時才讓人感到太不夠了,許多事情如果不親身經歷過就不知道它有多難。)

19、笨鳥先飛早入林,笨人勤學早成材。——《省世格言》

(譯:飛得慢的鳥兒提早起飛就會比別的鳥兒早飛入樹林,不夠聰明的人只要勤奮努力,就可以比別人早成材。)

20、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增廣賢文》

(譯:勤奮是登上知識高峯的一條捷徑,不怕吃苦才能在知識的海洋裏自由遨遊。)

21、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增廣賢文》

(譯:學習要不斷進取,不斷努力,就像逆水行駛的小船,不努力向前,就只能向後退。)

古文的名言 10

1.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當仁,不讓於師。——《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着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周易》

(譯:同心協辦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説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羣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滿招損,謙受益。——《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4.言必信,行必果。——《論語》

(譯:説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5.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羣策羣力,共同完成任務。)

16.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裏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19.不怨天,不尤人。——《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藉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不遷怒,不貳過。——《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小不忍,則亂大謀。——《論語》

(譯:不該乾的事,即使很想去幹,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古文的名言 11

1、很多事先天註定,那是命;但你可以決定怎麼面對,那是運!

2、沒有一種不通過蔑視忍受和奮鬥就可以征服的命運。

3、世上沒有絕望的處境,只有對處境絕望的人。

4、無論才能知識多麼卓著,如果缺乏熱情,則無異紙上畫餅充飢,無補於事。

5、旁觀者的姓名永遠爬不到比賽的計分板上。

6、貧窮是不需要計劃的,致富才需要一個周密的計劃並去實踐它。

7、蟻穴雖小,潰之千里。

8、即使爬到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腳踏實地地邁一步。

9、絆腳石乃是進身之階。

10、偉人之所以偉大,是因為他與別人共處逆境時,別人失去了信心,他卻下決心實現自己的目標。

古文的名言 12

1、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八首》

2、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3、能勝強敵者,先自勝者也。——《商君書·畫策》

4、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5、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鄭燮《竹石》

6、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證於人。——《荀子·性惡》

7、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麥孟華《論中國之存亡決定於今日》

8、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周易·繫辭下》

9、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10、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

11、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12、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周易·乾·文言》

13、百尺竿頭,更進一步。——朱熹《答鞏仲至》

14、臨難毋苟免。——《禮記·曲禮上》

1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16、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賈誼《新書·審微》

17、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18、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增廣賢文》

19、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20、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21、有功則賞,有罪則刑。——司馬光《進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22、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論語》

23、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慾成災。——吳兢《貞觀政要·刑法》

24、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25、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26、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2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28、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

29、君子強學而力行。——楊雄《法言·修身》

30、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31、天變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擔心)——《宋史·王安石列傳》

32、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管子·牧民》

33、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34、名必有實,事必有功。——荀悦《申鑑·俗嫌》

35、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3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論語·述而》

37、實事求是。——《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38、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39、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40、知而好問者聖,勇而好問者勝。——《文字·自然》

41、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

42、夫禍患常積於忽微,而智勇多困於所溺。——《新五代史·伶官傳序》

43、民生在勤,勤則不匱。——《左傳·宣公十二年》

44、與朋友交,言而有信。——《論語·學而》

45、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

46、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

47、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48、聞過則喜,知過不諱,改過不憚。——陸九淵《與傅全美》

49、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

50、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老子》

51、樂民之樂者,民亦樂其樂;憂民之憂者,民亦憂其憂。——《孟子·梁惠王下》

52、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于謙《無題》

53、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論語·憲問》

54、善學者,假人之長以補其短。——《呂氏春秋·用眾》

55、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書·先住傳》

56、謹於言而慎於行。——《禮記·緇衣》

57、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司馬光《訓儉示康》

58、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老殘遊記》

59、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60、前事之不忘,後事之師。——《戰國策·趙策》

61、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柏廬《治家格言》

62、禮之用,和為貴。——《論語·學而》

63、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64、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山木》

6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論語·為政》

66、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67、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68、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

69、古人學問無遺力,少壯工夫老始成。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陸游《冬夜讀書示子聿》

70、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資治通鑑》

71、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

72、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73、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74、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75、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列傳》

76、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繫辭上》

77、輕諾必寡信。——《老子》

78、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79、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80、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論語》

8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82、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83、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資治通鑑》

84、不入虎穴,不得虎子。——《後漢書·班超列傳》

85、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86、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

87、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88、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89、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

90、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91、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92、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93、百聞不如一見。——《漢書·趙衝國傳》

9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95、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96、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97、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晁錯論》

98、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戰國策·魏策》

99、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100、過而不改,是謂過矣。——《論語·衞靈公》

101、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102、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103、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

104、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105、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論語》

106、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衞靈公》

107、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

108、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109、以家為家,以鄉為鄉,以國為國,以天下為天下。——《管子·牧民》

110、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111、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112、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荀子·非相》

113、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114、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鹹用《送人》

115、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

116、差若毫釐,謬以千里。——《禮記·經解》

117、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118、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119、以愛己之心愛人,則盡仁。——張載《正蒙·中正》。

120、事父母,能竭其力。——《論語·學而》

121、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荀子·修身》

12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123、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124、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125、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6、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127、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128、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衞靈公》

129、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130、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131、貧賤之交不可忘。——《後漢書·宋弘列傳》

132、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133、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134、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135、博學而詳説之,將以反説約也。——《孟子·離婁下》

136、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137、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孟子·告子下》

138、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

139、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古文的名言 13

1、要敢於質疑自己認為不相信的事情,並追究其中的道理。

2、總有那麼一個人,一直住在心底,卻消失在生活裏。

3、生活中的許多事,並不是我們不能做到,而是我們不相信能夠做到。

4、一切都是命運,一切都是煙雲,一切都是沒有結局的開始,一切都是稍縱即逝的追尋。

5、我很樂意接受更多的財富和更大的成就。

6、與其找糊塗導師,倒不如自己走,可以省卻尋覓的功夫,橫豎他也什麼都不知道。

7、如果你走之前回一下頭。就會不捨我滿臉絕望的空洞。

8、誇獎我們,讚歎我們的,這都不是名師。會講我們,指示我們的,這才是良師,有了他們我們才會進步。

9、快樂不是因為擁有的多,而是因為計較的少。

10、每一首會流傳下來的歌,應該都是從我們心裏最痛的地方唱出來的罷?

11、愈艱難,就愈要做。改革,是向來沒有一帆風順的。

12、人若軟弱就是自己最大的敵人;人若勇敢就是自己最好的朋友。

13、在必要時候需要彎一彎,轉一轉,因為太堅強容易折斷,我們需要更多的柔軟,才能戰勝挫折。

14、你沒有如期歸來,而這正是離別的意義。

15、可以驕傲可以張揚,過度的謙虛等於驕傲。

16、人的活動如果沒有理想的鼓舞,就會變得空虛而渺小。

17、抽出時間去學習,凡事從小做起,不怕單調和重複,長期的積累堅持,想不成功,也難。

18、假如我不能,我一定要;假如我一定要,我就一定能。

19、就算不快樂也不要皺眉,因為你永遠不知道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20、不要為性而愛,但是愛沒性肯定不行。除非……呵呵自己想去。

古文的名言 14

1、磋砣莫遺韶光老,人生惟有讀書好。《宋詩紀要》

2、鳥欲高飛先振翅,人求上進先讀書。李苦禪

3、至樂莫如讀書,至要莫如教子。《增廣賢文》

4、盡信書,則不如無書。―――孟子

5、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莊子

6、學而不厭,誨人不倦。孔子

7、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云爾。孔子

8、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韓愈

9、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

10、一日不書,百事荒蕪。李詡

古文的名言 15

1、君子以儉德闢難。——《周易·否》

2、惟儉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宋史·範純仁列傳》

3、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論語·子張》

4、亡羊而補牢,未為遲也。——《戰國策·楚策》

5、和以處眾,寬以接下,恕以待人,君子人也。——林逋《省心錄》

6、多行不義必自斃。——《左傳·隱公元年》

7、志當存高遠。——諸葛亮《誡外生書》

8、聖人擇可言而後言,擇可行而後行。——《管子》

9、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論語·顏淵》

10、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史記·陳涉世家》

11、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王之渙《登鸛鵲樓》

12、與人不求備,檢身若不及。——《尚書·伊訓》

13、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孟子·公孫丑上》

14、夫婦和而後家道成。——《幼學瓊林·夫婦》

15、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16、儉,德之共也;侈,惡之大也。——《左傳·莊公二十四年》

17、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論語》

18、過而不能知,是不智也;知而不能改,是不勇也。——李覯《易論第九》

19、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論語·里仁》

20、臨患不忘國,忠也。——《左傳·昭公元年》

21、親仁善鄰,國之寶也。——《左傳·隱公六年》

22、取之有度,用之有節,則常足。——《資治通鑑》

23、秦惡聞其過而亡,漢好謀能聽而興。——薛瑄《讀書錄》

24、有公心必有公道,有公道必有公制。——傅玄《傅子·通志》

25、孝在於質實,不在於飾貌。——桓寬《鹽鐵論·孝養》

26、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司馬遷《報任安書》

27、終日乾乾,與時偕行。——《周易·乾·文言》

28、臨難毋苟免。——《禮記·曲禮上》

29、見善則遷(學習),有過則改。——《周易·益·象》

30、粉身碎骨渾不怕,留得清白在人間。——于謙《石灰吟》

31、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范仲淹《岳陽樓記》

32、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漢書·董仲舒傳》

33、君子強學而力行。——楊雄《法言·修身》

34、君子賢而能容罷,知而能容愚,博而能容淺,粹而能容雜。——《荀子·非相》

35、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論語》

36、民無信不立。——《論語·顏淵》

37、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詩經·小雅·蓼莪》

38、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論語·衞靈公》

39、朝聞道,夕死可矣。——《論語·里仁》

40、單者易折,眾則難摧。——崔鴻《三十國春秋·西秦錄》

41、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論語·子路》

42、不蔽人之善,不言人之惡。——《戰國策·魏策》

43、實事求是。——《漢書·河間獻王劉德傳》

4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論語·為政》

45、人有恥,則能有所不為。——朱熹《朱子語類》

46、志不強者智不達。——《墨子·修身》

47、公生明,偏生暗。——《荀子·不苟》

48、運籌策帷帳之中,決勝於千里之外。——《史記·高祖本紀》

49、惟有道者能備患於未形也。——《管子·牧民》

50、樂不可極,極樂成哀;欲不可縱,縱慾成災。——吳兢《貞觀政要·刑法》

51、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李商隱《詠史》

52、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半絲半縷,恆念物力維艱。——朱柏廬《治家格言》

53、謹於言而慎於行。——《禮記·緇衣》

54、不降其志,不辱其身。——《論語》

55、五刑不如一恥。——呂坤《呻吟語·治道》

56、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論語·憲問》

57、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禮記·禮運》

58、知恥近乎勇。——《禮記·中庸》

59、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荀子·勸學》

60、人不可以無恥,無恥之恥,無恥矣。——《孟子·盡心上》

61、以公滅私,民其允懷。——《尚書·周官》

62、見義不為,無勇也。——《論語·為政》

63、人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左傳·》

64、名節重泰山,利慾輕鴻毛。——于謙《無題》

65、位卑未敢忘憂國。——陸游《病起書懷》

66、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屈原《離騷》

67、有志者事竟成。——《後漢書·耿弇列傳》

68、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69、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論語·子路》

70、少年易老學難成,一寸光陰不可輕。——朱熹《勸學》

71、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善天下。——《孟子·盡心上》

72、義之所在,不傾於權,不顧其利。——《荀子·榮辱》

73、咬定青山不放鬆,立根原在破巖中。——鄭燮《竹石》

74、居安思危,思則有備,有備無患。——《左傳》

75、義以生利,利以豐民。——《國語·晉語》

76、惟仁者能好人,能惡人。——《論語·里仁》

77、人必其自愛也,而後人愛諸;人必其自敬也,而後人敬諸。——楊雄《法言·君子》

78、言者無罪,聞者足戒。——白居易《與元九書》

79、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莊子·山木》

80、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潛書·講學》

81、苟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儒行》

82、愛親者,不敢惡於人;敬親者,不敢慢於人。——《孝經·天子》

83、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曹植《白馬篇》

84、盛年不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陶淵明《雜詩八首》

85、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孟郊《遊子吟》

86、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

87、愛之不以道,適所以害之也。——《資治通鑑》

88、義者,心之養也;利者,體之養也。——董仲舒《春秋繁露·身之養重於義》

89、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三國志·蜀書·先住傳》

90、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孟子·告子下》

91、知足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92、忠言逆耳利於行,良藥苦口利於病。——《增廣賢文》

93、寧可玉碎,不能瓦全。——《北齊書·元景安列傳》

94、善言古者必有節於今,善言天者必有證於人。——《荀子·性惡》

95、人人好公,則天下太平;人人營私,則天下大亂。——劉鶚《老殘遊記》

96、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論語·雍也》

97、眼前多少難甘事,自古男兒當自強。——李鹹用《送人》

98、先義而後利者榮,先利而後義者辱。——《荀子·榮辱》

99、士雖有學,而行為本焉。——《墨子·修身》

100、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孟子·告子上》

101、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李清照《烏江》

102、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陸游《示兒》

103、操千曲而後曉聲,觀千劍而後識器。——劉勰《文心雕龍·知音》

104、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石成金《傳家寶》

105、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舊唐書·魏徵列傳》

106、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岳飛《滿江紅·寫懷》

107、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論語·學而》

108、鞠躬盡瘁,死而後已。——諸葛亮《後出師表》

109、差若毫釐,謬以千里。——《禮記·經解》

110、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禮記·中庸》

111、惟公則生明,惟廉則生威。——石成金《傳家寶·紳瑜》

112、人必自侮,然後人侮之。——《孟子·離婁上》

113、善不可謂小而無益,不善不可謂小而無傷。——賈誼《新書·審微》

114、貧賤之交不可忘。——《後漢書·宋弘列傳》

11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周易·繫辭上》

116、兄弟敦和睦,朋友篤誠信。——陳子昂《座右銘》

117、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論語·子路》

118、輕諾必寡信。——《老子》

119、有功則賞,有罪則刑。——司馬光《進修心治國要札子狀》

120、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禮記·大學》

標籤:名言 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