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實用的讀書名言名句摘錄39條

古之人,得志,澤加於民,不得志,修身見於世。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下面是小編整理的讀書名言名句39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實用的讀書名言名句摘錄39條

1、木不鑿不通,人不學不懂。

2、讀書是人精神生活,實踐是人物質生活。

3、有知識使人富有,無實踐使人貧窮。

4、學習的目的是為了實踐,並不是為了讀幾本書,使自己的談吐增加名詞、字彙和時髦的術語。——陳毅

5、普少習吏事,寡學術,及如相,太祖常勸以讀書。晚年手不釋卷,每歸私第,闔户啟篋取書,讀之竟日。及次日臨政,處決如流。既薨斃,家從發篋視之,則《論語》二十篇也。注:普指趙普,宋宰相——《宋史》

6、開聰明話才見,固資讀書,若化質養性,必在行上得之。不然,雖讀書萬卷,所知似幾於賢聖,其性情氣量,仍毫無異於鄉人也。——顏元

7、讀書者往往被書籍帶進一個思想和反省的境界裏去……所以,最好的讀物是那種能夠帶我們到這種沉思的心境裏去的讀物,而不是那種僅在報告事情的始末的讀物。——林語堂

8、當我們讀書的時候,首先要理解,要求懂得,在理解的墓礎上,.再把它記下來。要記住的是書中的中心思想和精神實質,而不是書中的詞句。這樣我們才算是真正地學到了東西,長進了知識。——曹方

9、我們應該認識到讀書是一樁艱苦的勞動。説它艱苦,是因為每一本書都記錄了前人的經驗和智慧,而我們讀書,是要通過大腦的思維活動去接受這項財富,而且還要在這一基礎上進一步為人類創造新的財富。——曹方

10、所謂閲讀書籍的習慣,並不是什麼難能的事,只是能夠按照讀物的性質作適當的處理而已。需要翻查的,能夠翻查;需要參考的,能夠參考;應當條分縷析的,能夠條分縷析;應當綜觀大意的,能夠綜觀大意;意在言外的',能夠辨得出它的言外之意;義有疏漏的,能夠指得出它的疏漏之處。到此地步,閲讀書籍的習慣也就差不多了。一個人有了這樣的習慣,一輩子讀書,一輩子受用。——葉聖陶

11、憐渠已解詠詩章,搖膝支頤學二朗。莫學二朗呤詩苦,才年四十鬢如霜。——白居易

12、有不少人讀書只是為了取得不再思考的權力。——利希頓堡

13、繁露傳家學,青蓮譯梵書,火風乘四大,文字廢三餘。一劉禹錫

14、我的讀書方法是博覽與專修相結合,博覽常採取瀏覽方法,增廣見聞;專修時則集中攻讀作卡片筆記,迄今已積累卡片一萬餘張,筆記二百萬字左右。歸納起來:"博觀之日,專門之的,勤奮之功,空靈之氣。四者兼備,成功之祕。"——鮑昌

15、有的人老愛高談闊論,什麼事也沒做起,先談論不休。有的成天訂計劃,開書目,請人講讀書方法,在許多場合都很熱心地泛論讀書的重要性。為此,這般耗費了許多時間和精力,結果誤了別人也誤了自己。倒不如把耗費的這些寶貴的時間放在老老實實地認真讀書上面,也許可以得益不淺。——鄧拓

16、自行束侑以上,吾未嘗無誨焉。

17、一本新書像一艘船,帶領我們從狹隘的地方,駛向生活的無限廣闊的海洋。——海倫凱勒

18、讀書遊山,用功皆在一心。

19、學無早晚,但恐始勤終隨。 作者:(宋)張孝祥

20、讀書不必求多,而要求精。這是歷來讀書人的共同經驗。——鄧拓引自《燕山夜話》

21、你很清楚古書是世界處於青年時期的產物而新書卻是世界在老年時代的產物。——奧·霍姆斯

22、讀書貴能疑,疑乃可以啟信。讀書在有漸,漸乃克底有成。 作者:《格言聯壁》

23、讀有字書,卻要識沒字理。——鹿善繼《四書説約》

24、有些書只需淺嘗,有些書可以狼吞,有些書要細嚼爛咽,慢慢消化。——培根

25、石韞玉而山暉,水懷珠而川媚。

26、讀一切好的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説話。——法笛卡爾

27、書是麪包我撲在書籍上,像飢餓的人撲在麪包上一樣。

28、好書是偉大心靈的富貴血脈。

29、書籍是培育我們的良師,無需鞭笞和棍打,不用言語和訓斥,不收學費,也不拘形式。作者:德伯裏

30、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路,而這條路將是你一生的選擇。

31、你把所讀的和已經知道的聯繫起來時,閲讀馬上變得有趣了。——[美]哈維蘭

32、對圖書傾注的愛,就是對才智的愛。作者:德伯裏

33、閲讀一本不適合自我閲讀的書,比不閲讀還要壞。咱們務必學習並領悟這樣一種本領:選取最有價值最適合自我所需要的讀物。——別林斯基

34、大抵觀書須先熟讀,使其言皆若出於吾之口;繼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於吾之心,然後可以有得也。 作者:朱熹

35、書籍不僅對那些不會讀書的人啞口無言,就是對那些機械讀完了書而不會從死字母中吸取思想的人,也是啞口無言。——烏申斯基

36、不問的人永遠和愚昧在一齊。(東非諺語)

37、少年易學老難成,一寸功夫不行輕。

38、書籍是在時代的波瀾中飛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貴重的貨品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弗·培根

39、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 梁實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