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老子的經典名言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名言吧,名言是對生活、對世界的綜合濃縮,簡短的一句話,藴含着深刻的道理。你所見過的名言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老子的經典名言,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老子的經典名言

老子的經典名言1

1、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2、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3、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4、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5、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6 、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

7、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8、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10、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1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1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13、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14、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1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1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17、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18、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19、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20、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21、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22、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23、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

24、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25、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2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27、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28、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29、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30 、民之飢,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飢。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為,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為者,是賢於貴生。

老子的經典名言2

1、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

2、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3、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4、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5、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6、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7、大道自然,何須強自靜。行無求而自鬆,飲無奢而自清,卧無慾而自寧。

8、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9、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

10、子不如父,留之何用。子強與父,留之何用。

11、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12、上士聞道,勤而行之。

13、大國之攻小國也,則同救之。大國之不義也,則同憂之。

14、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15、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

16、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17、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

18、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19、持而盈之不如其已。功遂,身退,天之道。

20、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

21、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2、動為靜之基;清為濁之源!

23、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24、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25、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26、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

27、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2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

29、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30、善勝敵者,不爭。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31、聖人不積,既以為人已愈有,既以與人已愈多。

3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33、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34、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

35、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36、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37、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38、生而為人,你且修身,你且渡人,你且如水,居惡淵而為善,無尤也。

39、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40、知不知,上矣;不知知,病矣。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之不病也,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41、聖人無死地,智者無困厄。

42、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4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44、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45、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4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47、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48、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49、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50、水至柔而至剛,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水為百穀之王,善處其下也。上善若水。

51、良買深藏若,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52、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老子的經典名言3

1、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2、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3、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4、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5、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7、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8、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9、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10、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11、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12、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1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1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1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老子的經典名言4

1、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鄉觀鄉,以邦觀邦,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2、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3、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為一。

4、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

5、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6、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7、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8、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9、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10、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11、樸散則為器,聖人用之,則為官長,故大智不割。

12、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3、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14、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5、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16、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17、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8、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19、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20、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21、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22、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23、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24、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5、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26、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27、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2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29、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30、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

3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32、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3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34、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得志於天下矣。

35、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36、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37、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

38、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39、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40、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41、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42、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43、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脱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4、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4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46、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為天下貴。

47、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48、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49、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50、將欲取天下而為之,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為也,不可執也。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

51、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52、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5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54、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55、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5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57、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餘;修之於鄉,其德乃長;修之於邦,其德乃豐;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

58、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5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60、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61、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62、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63、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

6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65、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66、弱之勝強,柔之勝剛。

67、將欲取之,必先之。

68、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

69、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70、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71、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72、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73、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為而弗恃,功成而不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74、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

7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76、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77、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78、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79、曲則全,枉則直。

80、民不畏威,則大威至。

老子的經典名言5

1、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2、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3、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4、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5、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6、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7、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8、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9、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

10、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11、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12、治人事天,莫若嗇。

13、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

1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15、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16、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17、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18、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

19、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20、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21、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衞之。

22、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23、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為上。

24、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25、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26、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27、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2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29、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30、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31、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32、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3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34、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35、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3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37、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38、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老子的經典名言6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強行者有志

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

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之心為心

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天下大事當於大處著眼,小處下手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以其無私,故能成其私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智不自智,而後人莫與爭智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鍋之所伏

禍兮福氣倚,福兮禍所伏

大巧若拙

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

當我在空中建起樓閣,我就不再有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下言之,欲先民,必身後之。是以上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而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老子的經典名言7

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

3.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

4.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知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5.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乎,似萬物之宗。

6.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

7.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8.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9.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10.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11.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12.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

13.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4.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1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老子的經典名言8

1、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為而成。

2、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 《道德經》第七十三章

3、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

4、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 《道德經》第六十六章

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6、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8、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9、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10、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2、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3、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14、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15、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16、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17、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18、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 -- 《道德經》第七十二章

19、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20、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 《道德經》第五章

21、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 《道德經》第七章

2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 《道德經》第二章

23、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

24、希言自然。 -- 《道德經》第二十三章

25、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2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27、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辮若訥。

28、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 國家昏亂,有正臣。(8月30日名言) -- 《道德經》第十八章

29、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30、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31、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 《道德經》第九章

32、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 《道德經》第十九章

3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 《道德經》第七十四章

34、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 《道德經》第六十五章

3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老子的`經典名言9

1、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2、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3、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4、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5、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7、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8、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更多老子名言敬請關注的相關文章。

9、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10、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老子的經典名言10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也。正復為奇,善復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治人事天,莫若嗇。

治大國,若烹小鮮。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則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則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過欲兼畜人,小邦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所欲,大者宜為下。

為無為,事無事,味無味。

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

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是以聖人慾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衞之。

老子的經典名言11

1、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遠。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2、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3、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

4、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5、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

6、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7、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8、信言不美,美言不信。

9、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

10、是以君子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11、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

12、豫呵其若冬涉水。

13、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14、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15、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虛言哉!誠全而歸之。

16、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17、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8、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19、江海之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為百谷王。

20、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21、做人的道理:心思要細,志氣要大,心智要圓,行動要方,才能要多,事情要少!

22、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

2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24、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25、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26、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27、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28、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

29、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

30、古之善為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

3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32、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33、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若,哀者勝矣。

34、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35、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足既。

36、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矣。

3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8、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龠乎?虛而不屈,動而愈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39、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40、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41、故貴以賤為本,高以下為基。

42、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之極。

43、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為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

44、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

45、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46、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7、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48、和大怨,必有餘怨;報怨以德,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49、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50、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無為而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51、眾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

52、孔德之容,惟道是從。

53、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迨ㄞ哄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54、萬物並作,吾以觀復。

55、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56、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7、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58、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59、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60、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形。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6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62、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63、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64、子曰:無極生太極,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相,四相生八卦;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恆古多變,誰生吾哉!

65、善有果而已,不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66、故貴以身為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為天下,若可託天下。

67、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68、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69、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70、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

71、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為天下王。

72、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73、知足者富。

74、天網恢恢,疏而不漏。

75、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

76、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

77、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78、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靜曰覆命。覆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兇。——老子名句

79、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80、荒兮,其未央哉!眾人熙熙,如享太牢,如春登台。

81、天下有始,以為天下母,既得其母,以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身不殆。

82、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為心。

83、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84、知足常足,終身不辱;知止常止,終身不恥。

85、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86、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87、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為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88、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慎終如始,則無敗事

89、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

90、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

91、太上,不知有之。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92、唯之與阿,相去幾何?美之與惡,相去若何?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93、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鎮之以無名之樸,夫將不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正。

94、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95、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

96、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97、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98、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99、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100、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101、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102、知者不言,言者不知。

103、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

104、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105、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106、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慾。

107、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108、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109、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110、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教。

111、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

112、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泰。

113、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鑑,能如疵乎?愛國治民,能無為乎?天門開闔,能為雌乎?明白四達,能無知乎?

114、將欲取之,必先之。

115、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116、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117、魚不可脱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118、道衝,而用之或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119、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

120、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

121、圖難於其易,為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為大,故能成其大。

122、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123、小國寡民。

124、道常無為,而無不為。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鎮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慾。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125、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126、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127、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

128、善行無轍跡,善言無瑕謫;善數不用籌策;善閉無關楗而不可開,善結無繩約而不可解。

129、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130、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老子的經典名言12

1、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脱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2、是以聖人為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3、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5、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6、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7、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8、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9、天之道,其猶張弓歟?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

10、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老子的經典名言13

1、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脱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4、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上德若谷;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偷;質真若渝;大白若辱;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

5、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6、將欲歙之,必故張之;將欲弱之,必故強之;將欲廢之,必故興之;將欲取之,必故與之。是謂微明。

7、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8、重為輕根,靜為躁君。輕則失根,躁則失君。

9、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10、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慾。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11、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1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13、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為文,不足。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思寡慾,絕學無憂。

14、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15、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

16、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17、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無間,吾是以知無為之有益。

18、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19、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多,多則惑。

20、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可以不殆。

21、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22、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23、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24、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居左,上將軍居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眾,以悲哀泣之,戰勝以喪禮處之。

25、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26、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27、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28、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29、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邪?故能成其私。

30、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31、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壽。以其終不自為大,故能成其大。

32、不出户,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明,不為而成。

33、夫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34、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

35、譬道之在天下,猶川穀之於江海。

36、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

37、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38、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39、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

40、俗人昭昭,我獨昏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

41、人之所畏,不可不畏。

42、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

43、是以聖人抱一為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44、不言之教,無為之益,天下希及之。

45、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生;侯得一以為天下正。

46、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47、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

48、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無為而有以為。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49、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50、人之所教,我亦

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為教父。

51、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52、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53、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54、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

55、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56、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57、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

老子的經典名言14

1、還有一種情況,就是“人之生生,動之於死地”,即由於人類自己的社會活動造成的死亡,例如在與野獸搏擊和發動戰爭中造成的死亡,這種非正常死亡大摡也佔三分之一。為什麼呢?就是人類自己否定自己大嚴重了。

2、孔子去,謂弟子曰:“鳥,吾知其能飛;魚,吾知其能遊;獸,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為罔,遊者可以為綸,飛者可以為矰。至於龍吾不能知,其乘風雲而上天。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

3、原文:以道佐人主,不以兵強於天下,其事好還。

4、人之生生,動之於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5、三日不讀書,便覺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6、人生的目的,在發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為發展生命必須犧牲生命的時候。因為平凡的發展,有時不如壯烈的犧牲足以延長生命的音響和光華。絕美的風景,多在奇險的山川。絕壯的音樂,多是悲涼的韻調。高尚的生活,常在壯烈的犧牲中。——李大釗

7、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巳。

8、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

9、在老子的《道德經》中,有許多經典的用兵之道,如在第三十章中説“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不主張用暴力治理天下;在三十一章中説“兵者,不詳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不主張在政治上濫用軍隊;在第五十七章中説“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主張謀略上以奇用兵;在六十八章中説“善戰者,不怒”,主張選撥頭腦冷靜的將領;在第六十九章中説“用兵有言,吾不敢為主而為客,不敢進寸而退尺”,主張戰略上以退為進;還在第四十六章説“咎莫大於欲得,禍莫大於不知足”,分析了爭奪自然資源是戰爭的根源;然而最典型的是在第五十章中説“兵無所容其刃”,指出要徹底消除戰爭的根源,全文如下:

10、勸學的經典名言警句34條1。敏而好學,不恥下問孔子2。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韓愈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

11、我總結了六句老子的名言

12、良賈深藏若虛,君子盛德,容貌若愚

13、果而勿驕,果而勿得已,果而勿強。

14、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

15、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16、聖則吾不能,我學不厭而教不倦也。

17、果而勿矜,果而勿伐。

18、善者果而已,毋以取強。

19、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兵甲;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用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20、福生於清儉。《道德經》:“吾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

21、古之所謂正心而誠意者,將以有為也。唐·韓愈《原道》正心、誠意:使心思純正,意念真誠。將:打算。有為:有所作為。想有所作為,必須真心誠意。——韓愈

22、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

23、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24、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25、温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26、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

27、道生於安靜。老子説:“致虛極,守靜篤。萬物並作,吾以觀其復。”

28、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

29、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形,高下相盈,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恆也。

30、進則安居以行其志,退則安居以修其所未能,則進亦有為,退亦有為也。——張養浩

31、德生於謙卑。《周易》:“謙,德之柄也;讓,禮之主也。”

32、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3、《道德經》説:“道生於安靜,德生於謙卑,福生於清儉,命生於和暢。”

34、賈:商人。意思是:善於經營的商人總是將自己的財富隱藏起來,好像什麼都沒有;修養深厚的君子總是謙虛忍讓,看起來就像愚魯的人一樣。

35、師之所居,荊棘生之。

36、命生於和暢。《道德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

37、輕諾必寡言,多易必多難。

38、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39、大軍之後,必有凶年。

40、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

41、所以説善於珍惜人之生命的人,在進纖活動時懂得防範犀牛和老虎等野獸,在處理國家關係儘量闢免兵戎相見;這樣,使得犀牛的觸角沒人可撞,使得老虎的爪牙無人可抓,人類自己組建的軍隊也就無人可殺。為什麼呢?因為人類從根本上消除了獸害;又從根本上消除了人類自相殺戮的戰爭根源,即“兵無所容其刃”。

42、學如不及,猶恐失之。

43、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

44、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45、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46、任何生物的生時就是它的死時,人也一樣,從生到死,只是一個自然的運動過程。在社會的總人口中,自然出生的大概佔三分之一,自然死亡的也大概佔三分之一。

老子的經典名言15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衝,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

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

聖人常無心,以百姓心為心。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靜勝躁,寒勝熱。清靜為天下正。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為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户牖以為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為利,無之以為用。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

無為而無不為。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強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人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為,而民自化

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慾,而民自樸。”

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

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

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執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智不自智,而後人莫與爭智。

標籤:名言 老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