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生活的勵志故事

  1、再等等,是最矯情的自嗨

生活的勵志故事

我是個典型的被動症患者。雖不是慢性子,卻習慣了“再等等”。

五六年前,我喜歡過一個男孩兒。每週數次,挑着各色的信封,換着不同的郵筒。寄信於他,也是寄心。哪怕日夜流去,他從無迴音。

再後來,他有了女朋友。我還是不甘。乘他坐過的公交線路,走他門前的小步道。卻一次次,垂眼而去,懊喪而歸。

現在想想,那會兒挺傻的。

為了等一個不可能的人,耗空了身心,粗糲了時間。把自己等的患得患失,等的怯懦失意。

可事實上,愛情裏的單向使力,除了跟自個兒較勁,別無其它。

“我是喜歡你啊。可我更想證明,自己是被愛的。”

“我為你花了那麼多心思,你怎麼能視而不見?”

彼時的“再等等”,聽起來很美。卻更像七分自我逃避,三分自欺欺人。

王爾德曾寫過一個故事,關於夜鶯與玫瑰。

男孩為討女孩歡心,在冬日的花園裏苦苦尋覓紅玫瑰。夜鶯得知了他的心意,用胸膛頂着花刺整整一夜,染紅了乳白色的'花兒。

可等待的結果,卻是場悲劇。

女孩臨時變卦,放棄了男孩,轉身接受公爵的邀舞。最後呢,男孩因愛生恨,把花狠狠丟到地上,用腳踩到稀巴爛。

“不要像個孩子一樣向這個世界索取回報,自我的用力感覺,委屈,眼淚,不能成為你的籌碼。”

一直覺得,這個故事中的男孩,像極了現實中的你我。明明是自己錯付心力做遍無用功,卻誤以為對方不領情。

因為等的太用力,所以關注點跑偏。非得處心積慮去證明,你的世界我是獨一;

因為等的太功利,所以且行且疲憊。妄圖用對他人的控制,填補自己缺失的心意。

然而,人和人的關係 ,是一根疲軟空曠的管道。交往的狀態越是膠着,越需要一個破局者。

那種自以為付出、討價還價式的拉鋸,也許都不是真正的等待。這份錯付,就好似她騎着青驢走遍天涯,而他絕情崖邊縱身一躍。

終歸是明月在天,清風吹葉。

  2、再等等,是為了變相拖延

想起前幾天,刷了幾集《三流之路》。

本以為是戀愛日常,未曾想是碗現實毒雞湯。

女主崔愛拉從小立志當主播,卻被現實啪啪打臉,成了商場角落的前台諮詢。男主高東萬是一枚過氣運動員,長大後武藝盡廢,去了除蟎公司做清潔。

當主流式觀點鋪天漫地説着,做人必須要有遠見,要有追求,要學會等待。

這部劇卻問:若我們沒有與天賦為伴的實力,若我們沒法和自己死磕到底,這時候,該走還是該留?

於是乎,男主做了抉擇。他對教練説,我還有更迫切需要做的事情,以及需要承擔的責任。比如好好孝順父母,照顧生病的妹妹。

他太明白了。現實面前,“再等等”,是最自欺欺人的誓言。

慢慢的。隨着劇情推進,男女主漸入佳境。倆人的幻夢,也在日復一日的觸碰中,成了現實。

評論有人説,這是心念的力量。我倒覺得,他倆的逆襲,絕不僅僅因為“我執”。

首先,男女主都有隱藏的才華:男主腿力驚人叱吒一時,女主拿着麥克風亦可熠熠生輝;其次,兩人都很清醒於當下,一切迷茫、畏懼、優柔寡斷,都靠行動力來橫掃。

只可惜啊,現實生活裏,那些成天説着”再等等“的人,往往不是為了暗中蓄勢,而是為了變相拖延。

“等我再瘦白美一點,就去跟他告白。”

“等我買齊複習資料,再來準備考研。”

“等我多讀幾篇爆款文,就做個公眾號。”

他們這邊嘴炮滿天飛,那邊執行力為零;這邊眼紅別人酸嘰嘰,那邊放任自我笑嘻嘻。

拿我老媽的話來説,這就叫「過度規劃未來」,是病,得治。

太多人嘛,既不看手裏的牌,也不挑腳下的路。憑着一腔“明天會更好“的假雞血,睜隻眼閉隻眼,反而虛耗了眼前日子。

這麼一來。所謂的“再等等”,不過是得過且過的近義詞,不思進取的隱身衣。

  3、再等等,但你不要瞎等

如卡夫卡所説,“你刻意選擇逃避,這是你的自由。但要記住,你所能逃避的永遠只有逃避本身。”

你可以等,但不要瞎等。

更多時候,“再等等”的意義並不在結果如何,而在一次次落空中覓得自我,明白自身的喜惡和侷限。

就像一盆米飯,加上適量酒麴,密封,保温,合上蓋——也許打開是美酒。也許長黴且腐爛。

你不主動掀開,又怎知滋味如何?

去經歷吧。經歷暗戀,告白,熱戀,糾葛。經歷怯懦,猶疑,悲喜,釋然。

很多人,你不接觸,便不知是冷還是熱。也許那個寡言少語的男人,會笨拙給你夾菜,半夜哄你入眠,為你成了世間最痴的漢。

很多事,你不體驗,便不知是對或是錯。也許汲汲以求之物,只會讓你三分熱血迅速放涼,恪守的目標融成泥漿,回報週期比海岸線更長。

比起手中劍,心中握。沒準真正該做的——是你心中劍,手中握。

很多“再等等”的生活,你不必等,更不必過。

標籤: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