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當起羊倌兒的勵志故事

大學生畢業後回鄉下當“羊倌兒”,在人們以往的觀念中似乎有些不敢相信。如今,卻有一位“80後”鉅野小夥兒,在同學們半信半疑的目光中回鄉當起“羊倌兒”。

當起羊倌兒的勵志故事

鉅野縣田莊鎮馬莊村的這位“羊倌兒”叫叢長春,2004年菏澤學院畢業後,自個兒在外地打拼了幾年,日子混得也不錯,回鄉前在濟南每月能有萬餘元收入。就在自己的事業稍有起步時,他選擇了回鄉開始自己的“羊倌兒”之路。

“綠色養殖在農村的發展前景很好,俺家有技術,在外地創業做生意雖説也不錯,可我覺得不如回家搞綠色養殖的發展前景好。 ”叢長春説。

日前,記者來到叢長春家中時,他正把一百餘隻小尾寒羊從一個羊圈趕到另一個羊圈。“每天都是這樣,家裏準備了兩個羊圈,每天早、晚給換一下圈,這方便打掃,得給羊提供良好的生存環境。”叢長春告訴記者,返鄉後他就開始學習小尾寒羊育肥技術,“只要兩個月,這些羊就可以出售,一隻羊賺上四、五百元不是問題。”

兒時當過放羊娃的叢長春,大學畢業後獨自在外闖蕩。頗有經濟頭腦的他,發現外地一大學城餐廳內,各地同學們需求的口味不一,而當時餐廳內的菜品較為單一。和同學商量後,包下一塊餐廳幹起餐飲業,一年下來,每月收入在萬元以上。

“在那兒自己也能掙錢,不用家人操心,可是整天呆在大學城內,基本和外界隔絕。自己想想十幾年寒窗苦讀不能就這樣浪費了。”叢長春就回家和家人商量以後的打算。父親叢樹柱聽過兒子的想法後説,“現在村裏很多人都搞綠色養殖,咱家又有技術,家搞這個就不是一個月萬把塊錢的事了。”叢長春考察過市場後,毅然決定回家搞養殖,“小時候村裏哪家都有羊,現在卻無人問津,青山羊、小尾寒羊是咱魯西南的特產,回家後就和家人一起搞小尾寒羊育肥。”

叢長春學習起技術上手很快,外地的一些先進養殖經驗積極吸收,家裏不僅有小尾寒羊,還養着兔子和鴨。由於羊的品種好,吃的又是無污染的草,喝的是地下水,羊兒不但體質好,肉質也好。銷售途徑不用擔心,周邊的鄉鎮都來搶購,到時候就會有人來買走;兩個月時間育肥的一圈羊可收益五六萬元。嚐到甜頭後,叢長春幹得更勤快了。為了解羊的生活習性,他整天蹲在羊羣中,仔細觀察小尾寒羊的生長等過程,逐漸摸索出一套科學、實用的`養羊技術。

“以前同學們都質疑我回來的舉動,現在知道在農村搞綠色養殖前景很好,説我當時的決定很大膽。”在家的這幾年,叢長春覺得自己的青春沒有白費,“農村娃兒有了知識,有了技術就得把農村的土地利用好,,這是俺院裏最後一圈小尾寒羊,以後要擴大規模,也改變養殖技術。‘架上養羊’是近年來咱這新開發的技術,把羊放到架子上進行育肥,省去了打掃羊圈的時間,青山羊、小尾寒羊長得也更快。”叢長春還有自己的想法,“現在養青山羊的人很少,找純青山羊更難。就算是找到青山羊,品種也不是很純,價格卻要比普通的羊高出許多。”叢長春要在家鄉建一個青山羊保護基地,“育肥”魯西南的特色品種。

標籤:羊倌 勵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