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曾國藩名人語錄説説彙總80句精選

精神要常常保持在治事上有剩餘,這樣才能體氣充沛而心思不散漫。這篇文章是小編特意為各位讀者整理的曾國藩名人語錄説説,歡迎閲讀借鑑。

曾國藩名人語錄説説彙總80句精選

1、寡言養氣,寡視養神,寡慾養精。

2、困心橫慮,正是磨練英雄之時。

3、事到手且莫急,便要緩緩想。想得時切莫緩,便要急急行。處天下事,只消得安詳二字,兵貴神速,也須從此二字做出。然安祥非遲緩之謂也,從容詳審,養奮發於定之中耳。

4、稱人之善,我有一善,又何妒焉?稱人一惡,我有一惡,又何毀焉?

5、盛世創業之英雄,以襟懷豁達為第一義清高太過則傷仁,和順太過則傷義,是以貴中道也。

6、為學貴在起初要有決定不移的志向,中途要有勇猛精進的心態,最後還要有堅貞永固的定力。

7、紀澤儘管身體薄弱,但保養的方法,也只有在慎重對待飲食,節制嗜好慾望上,絕對不在服藥上。

8、富貴功名都是人世間的虛浮榮譽,惟有胸襟浩大才是人生真正好的.享受。

9、就我的所見所知多教育幾個人,以別人的長處來批評我的短處。

10、君子不依恃千萬人的阿諛頌揚,而畏懼一二個有識者的暗自譏笑。

11、無故而怨天,則天必不許;無故而尤人,則人必不服,感應之端,自然隨之。——《曾國藩書信》。

12、養身之道,以"君逸臣勞"為要。省思慮、除煩惱,二者皆所以清心,"君逸"之謂也;行步常勤,筋骨常動,"臣勞"之謂也。——《曾國藩書信》。

13、帶勇之法,以體察人才為第一。——《曾國藩書信》。

14、凡高明者欲降心抑志以遽趨於平實,頗不易矣。若能事事求精,輕重長短一絲不差,則漸實矣。能實,則漸平矣。——《曾國藩書信》。

15、未有平日不早起,而臨敵忽能早起者;未有平日不習勞,而臨敵忽能習勞者;未有平日不能忍飢耐寒,而臨敵能忍飢耐寒者。——《曾國藩書信》。

16、軍事如槍法,門户宜緊;如拳法,有仲有縮。若公人之太深,則有伸無縮矣。——《曾國藩書信》。

17、古人用兵,最重"變化不測"四字。——《曾國藩書信》。

18、藥雖有利,害亦隨之,不可輕服。——《曾國藩家書》

19、多躁者必無沉毅之識,多畏者必無踔越之見,多欲者必無慷慨之節,多言者必無質實之心,多勇者必無文學之雅。——《曾國藩家書》

20、治心,以"廣大"二字為藥;治身,以"不藥"二字為藥。——《曾國藩家書》

21、心常用則活,不用則窒;常用則細,不用則粗。——《曾國藩家書》

22、天之所助者順也,人之所助者信也。——《曾國藩家書》

23、餘嘗謂享名太盛,必多缺憾,我實近Z;聰明太過,常鮮福澤,爾頗近之;順境太久,必生波災,爾母近之。餘每以此三者為慮,計推力行孝友,多吃辛苦,少享清福,庶幾挽回萬一。——《曾國藩家書》

24、鹽姜頗好,所作椿麩子,醖萊亦好。家中外須講求蒔蔬,內須講求曬小菜。此足驗人家之興衰,不可忽也。——《曾國藩家書》

25、凡諸弟及吾妻子吾諸女侄女輩,概願儉於自奉,不可倚勢驕人。古人謂無實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禍。——《曾國落家書》

26、君子有高世獨立之志,而不與人以易窺;有藐萬乘卻三軍之氣,而未常輕於一發。——《曾國藩家書》。

27、立志不堅,不能斷葛根,截然由義,故一引便放逸了。——《曾國藩日記》。

28、受不得窮,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國藩家書》。

29、去忿欲以養體,存倔強以勵志,則日進無疆矣。——《曾國藩家書》。

30、凡人心之發,必一鼓作氣,盡吾力之所能為,稍有轉念,則疑心生,私心亦生。——《曾國藩家書》。

31、傲人不如者必淺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國藩日記》。

32、養活一團春意思,撐起兩根窮骨頭。——曾國藩

33、君子不可以不忍也,忍欲則不屈於物,忍劇則不擾於事,忍撓則不折於勢,忍窮則不苟於進,故曰,必有忍乃有濟。 ——曾國藩

34、為善者常受福,為利者常受禍,心安為福,心勞為禍。——曾國藩

35、見異思遷,欲求長進難矣。——曾國藩

36、能甘淡泊,便有幾分真學問。——曾國藩

37、儉以養廉,譽洽鄉黨;直而能忍,慶流子孫。——曾國藩

38、聽言當以理觀。一聞在輒以為據,往往多失。——曾國藩

39、名節之於人,不金帛而富,不軒冕而貴。士無名節,猶女不貞,雖有他美,亦不足贖。故前輩謂爵祿易得,名節難保。——曾國藩

40、人生一日或聞一善言,見一善行,行一善事,此日方不虛生。遇富貴人,宜勸他寬,見聰明人宜勸他厚。——曾國藩

41、君子所信者,此心也。若願後世之譭譽,是有待於外也。

42、和可消人怨,忍足退災星。 ——曾國藩

43、古之人修身以避名,今之人飾己以要譽。所以古人臨大節而不奪,今人見小利而易守。 ——曾國藩

44、與多疑者共事則事必不成,與好利者共事則已必受累,無實學卻徒有虛名當知有禍變,凡專注一事終身則必有成就。

45、説人之短乃護己之短,誇己之長乃忌人之長。

46、未來不迎,當時不雜,過往不戀。——曾國藩

47、凡事留餘地,雅量能容人。——曾國藩

48、讀經、讀史、讀專集、講義理之學,此有志者萬不可易者也。聖人復起,必從吾言矣。然此亦僅為有大志者言之。

49、家中兄弟子侄,惟當記祖父之八個字,曰"考寶早掃書蔬魚豬"。餘日記冊中又有八本之説,曰"讀書以訓詁為本,作詩文以聲調為本,事親以得歡心為本,養生以戒惱怒為本,立身以不妄語為本,居家以不晏起(很晚才起牀)為本,作官以不要錢為本,行軍以不擾民為本"。此八本者,皆餘閲歷而確把握之論,弟亦當教諸子侄謹記之,無論世之治亂,家之貧富,但能守星岡公之八字與餘之八本,總不失為上等人家。

50、前世所襲誤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來及者,可以自我創之。

51、凡人做一事,便須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首尾不懈,不可見異思遷,做這樣,想那樣,坐這山,望那山。人而無恆,終身一無所成。

52、人有過喜談之,存一恕心者少。己有過惡,聞之漫無悔心者多。若以恕己之心恕人,是謂大公,以責人之心責己,是謂大勇。

53、人遇逆境,無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見識超羣。然君子用以力學,借困衡為砥礪,不但順受而已。

54、才下手便想到究竟處。

55、於漢宋間,折衷一是;以江海量,翕受羣言。

56、百戰勛威,半壁東南摧上將;九天温詔,再生申甫佐中興。

57、按本色做人,按角色辦事。

58、禁大言以務實。

59、功不獨居,過不推諉!——曾國藩

60、待人以誠,待人以恕——"求友以匡己之不逮,此大益也!""人之不可無良友也!","凡做好人,做好官,做名將,俱要好師、好友、好榜樣。","吾輩總以誠求之,虛心處之。心誠則志專而氣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廢,終有順理成章之一日,心虛則不動客氣,不挾私見,終可以為人共諒。"

61、士人讀書,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識,第三要有恆。有志,則斷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盡,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觀海,如井蛙之窺天,皆無見識也。有恆,則斷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曾國藩家書》

62、好譽者,常謗人;市恩者,常奪人。其傾危一也。 ——曾國藩

63、食能止飢,飲能止渴,畏能止禍,足能止貪。 ——曾國藩

64、恭而無禮,遇君子固所深惡,即小人亦未嘗不非笑之,枉自卑謅耳。 ——曾國藩

65、吾不如者,吾不與處,累我者也。與我齊者,吾不與處,無益我者也。惟賢者,必與賢於己者處,賢者之可得與處也,禮之。主賢世治,則賢者在上。主不肖世亂,則賢者在下。 ——曾國藩

66、寡言者可以杜忌,寡行者可以藏拙,寡智者可以習靜,寡能者可以節勞。 ——曾國藩

67、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曾國藩名句

68、氣能挾理以行,而後雖言理而不厭。

69、慎獨則心安。自修之道,莫難於養心;養心之難,又在慎獨。能慎獨,則內省不疚,可以對天地質鬼神。人無一內愧之事,則天君泰然。

70、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曾國藩

71、定靜安慮得,此五字時時有,事事有。離了此五字,便是孟浪做。——曾國藩

72、士能寡慾,安於清澹,不為富貴所淫,則其視所物也輕,自然進退不失其正。

73、治心以廣大二字為藥,治身以不藥二字為藥。

74、學者有益,須是日新。

75、教之而信,必先有令人愛者。禁之而畏,必先有令人敬者。

76、辦大事者,以多選替手為第一義,滿足之選不行得,姑節取其次,以待緩緩教誨可也。

77、繁華功名皆人世浮榮,惟胸懷次浩蕩是真正受用。

78、利可共而不行獨,謀可寡而不行眾。獨利則敗,眾謀則泄。

79、凡有盛必有衰,不行不預為之計。

80、人之氣質,由於天生,本難改變,惟唸書則可變革氣質。欲求變之之法,總須先立堅卓之志。曾國藩一生追求"明德、新民、止於至善,以合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抱負階梯,"立德、建功、立言"是他一生追求的"三不朽"方針,其道德、詞章、文治、武功皆有可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