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語錄名言

國學語錄精粹(精選230句)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語錄吧,語錄是指富有哲理與特殊意義的名人之言、網民言論、社會事件所產生的新詞條。那麼都有哪些類型的語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國學語錄精粹,歡迎大家分享。

國學語錄精粹(精選230句)

國學語錄精粹1

1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 《周易》

(譯:作為君子,應該有堅強的意志,永不止息的奮鬥精神,努力加強自我修養,完成並發展自己的學業或事業,能這樣做才體現了天的意志,不辜負宇宙給予君子的職責和才能。)

2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 《三國志》

(譯:對任何一件事,不要因為它是很小的、不顯眼的壞事就去做;相反,對於一些微小的。卻有益於別人的好事,不要因為它意義不大就不去做它。)

3 .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 —— 《論語》

(譯:見到好的人,生怕來不及向他學習,見到好的事,生怕遲了就做不了。看到了惡人、壞事,就像是接觸到熱得發燙的水一樣,要立刻離開,避得遠遠的。)

4 .躬自厚而薄責於人,則遠怨矣。 —— 《論語》

(譯:幹活搶重的,有過失主動承擔主要責任是“躬自厚”,對別人多諒解多寬容,是“薄責於人”,這樣的話,就不會互相怨恨。)

5 .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小人反是。 —— 《論語》

(譯:君子總是從善良的或有利於他人的願望出發,全心全意促使別人實現良好的意願和正當的要求,不會用冷酷的眼光看世界。或是唯恐天下不亂,不會在別人有失敗、錯誤或痛苦時推波助瀾。小人卻相反,總是“成人之惡,不成人之美”。)

6 .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 《論語》

(譯:見到有人在某一方面有超過自己的長處和優點,就虛心請教,認真學習,想辦法趕上他,和他達到同一水平;見有人存在某種缺點或不足,就要冷靜反省,看自己是不是也有他那樣的缺點或不足。)

7 .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 《論語》

(譯: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災難、禍事……),就不要把它強加到別人身上去。)

8 .當仁,不讓於師。 —— 《論語》

(譯:遇到應該做的好事,不能猶豫不決,即使老師在一旁,也應該搶着去做。後發展為成語“當仁不讓”。)

9 .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 —— 《論語》

(譯:君子不會誇誇其談,做起事來卻敏捷靈巧。)

10 .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 —— 《周易》

(譯:同心協辦的人,他們的`力量足以把堅硬的金屬弄斷;同心同德的人發表一致的意見,説服力強,人們就像嗅到芬芳的蘭花香味,容易接受。)

11 .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 《周易》

(譯:君子就算有卓越的才能超羣的技藝,也不會到處炫耀、賣弄。而是在必要的時刻把才能或技藝施展出來。)

12 .滿招損,謙受益。 —— 《尚書》

(譯:自滿於已獲得的成績,將會招來損失和災害;謙遜並時時感到了自己的不足,就能因此而得益。)

13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 《論語》

(譯:如果我有了某些成就,別人並不理解,可我決不會感到氣憤、委屈。這不也是一種君子風度的表現嗎?)

14 .言必信 ,行必果。 —— 《論語》

(譯:説了的話,一定要守信用;確定了要乾的事,就一定要堅決果敢地幹下去。)

15 .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 《論語》

(譯:講事實,不憑空猜測;遇事不專斷,不任性,可行則行;行事要靈活,不死板;凡事不以“我”為中心,不自以為是,與周圍的人羣策羣力,共同完成任務。)

16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論語》

(譯:三個人在一起,其中必有某人在某方面是值得我學習的,那他就可當我的老師。我選取他的優點來學習,對他的缺點和不足,我會引以為戒,有則改之。)

17 .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 —— 《論語》

(譯:君子總是責備自己,從自身找缺點,找問題。小人常常把目光射向別人,找別人的缺點和不足。)

18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 《論語》

(譯:君子心胸開朗,思想上坦率潔淨,外貌動作也顯得十分舒暢安定。小人心裏慾念太多,心理負擔很重,就常憂慮、擔心,外貌、動作也顯得忐忑不安,常是坐不定,站不穩的樣子。)

19 .不怨天,不尤人。 —— 《論語》

(譯:遇到挫折與失敗,絕不從客觀上去找藉口,絕不把責任推向別人,後來發展為成語“怨天尤人”。)

20 .不遷怒,不貳過。 —— 《論語》

(譯:犯了錯誤,不要遷怒別人,並且不要再犯第二次。)

21 .小不忍,則亂大謀。 —— 《論語》

(譯:不該乾的事,即使很想去幹,但堅持不幹,叫“忍”。對小事不忍,沒忍性,就會影響大局,壞了大事。)

22 .小人之過也必文。 —— 《論語》

(譯:小人對自己的過錯必定加以掩飾。)

23 .過而不改,是謂過矣。 —— 《論語》

(譯:有了過錯而不改正,這就是真的過錯了。)

24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 —— 《論語》

(譯:君子致力於根本,確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產生。)

25 .君子恥其言而過其行。 —— 《論語》

(譯:君子認為説得多做得少是可恥的。)

26 .三思而後行。 —— 《論語》

(譯:每做一件事情必須要經過反覆的考慮後才去做。)

27 .多行不義必自斃。 —— 《左傳》

(譯:壞事做得太多,終將自取滅亡。)

28 .人誰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 《左傳》

(譯:人都有可能犯錯誤,犯了獵誤,只要改正了仍是最好的人。)

29 .不以一眚掩大德。 —— 《左傳》

(譯:評價一個人時,不能因為一點過失就抹殺他的功勞。)

30 .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 —— 《中庸》

(譯:人家一次就學通的,我如果花上百次的功夫,一定能學通。人家十次能掌握的,我要是學一千次,也肯定會掌握的。)

31 .知恥近乎勇。 —— 《中庸》

(譯:知道什麼是可恥的行為,那就是勇敢的好表現。)

32 .以五十步笑百步。 —— 《孟子》

(譯:以為自己的錯誤比別人的小,缺點比別人少而沾沾自喜。)

33 .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 —— 《孟子》

(譯:君子最大的長處就是用高尚、仁義的心去對待別人。)

34 .人皆可以為堯舜。 —— 《孟子》

(譯:只要肯努力去做,人人都可以成為堯舜那樣的大聖人。)

35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煙焚。 —— 《韓非子》

(譯:千里大堤,因為有螻蟻在打洞,可能會因此而塌掉決堤;百尺高樓,可能因為煙囱的縫隙冒出火星引起火災而焚燬。)

36 .言之者無罪,聞之者足以戒。 —— 《詩序》

(譯:提出批評意見的人,是沒有罪過的。聽到別人的批評意見要仔細反省自己,有錯就改正,無錯就當作是別人給自己的勸告。)

37 .良藥苦於口而利於病,忠言逆於耳而利於行。 —— 《孔子家語》

(譯:好的藥物味苦但對治病有利;忠言勸誡的話聽起來不順耳卻對人的行為有利。)

38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 明代諺語

(譯:一句良善有益的話,能讓聽者即使在三冬嚴寒中也倍感温暖;相反,尖酸刻薄的惡毒語言,傷害別人的感情和自尊心,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會讓人覺得寒冷。)

39 .千經萬典,孝悌為先。 —— 《增廣賢文》

(譯:千萬種經典講的道理,孝順父母,友愛兄弟是最應該先做到的。)

40 .善惡隨人作,禍福自己招, —— 《增廣賢文》

(譯:好事壞事都是自己做的,災禍幸福也全是由自己的言行招來的。)

41. 學而不思罔,思而不學則殆。 —— 《論語》

(譯:只學習卻不思考就不會感到迷茫,只空想卻不學習就會疲倦而沒有收穫。)

42.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 《論語》

(譯: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應當説 不知道,不弄虛作假,這才是明智的行為。)

43. 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 —— 韓愈

(譯:事業或學業的成功在於奮發努力,勤勉進齲太貪玩,放鬆要求便會一事無成;做人行事,必須謹慎思考,考慮周詳才會有所成就。任性、馬虎、隨便只會導致失敗。)

44. 讀書有三到:謂心到,眼到,口到。 —— 朱熹

(譯:用心思考,用眼仔細看,有口多讀,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讀書。)

45. 學而不厭,誨人不倦。 —— 《論語》

(譯:努力學習卻不感到滿足,教導別人不感到厭倦。)

46.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 《荀子》

(譯:不把半步、一步積累起來,就不能走到千里遠的地方,不把細流匯聚起來,就不能形成江河大海。)

47.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 王之渙

(譯:想看到更遠更廣闊的景物,你就要再上一層樓。想學到更多更深的知識,你就要比原來更努力。)

48. 強中自有強中手,莫向人前滿自誇。 —— 《警世通言》

(譯:儘管你是一個強者,可是一定還有比你更強的人,所以不要在別人面前驕傲自滿,自己誇耀自己。)

49.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 《禮記 ? 學記》

(譯:玉石不經過雕琢,不能成為有用的玉器;人不經過學習,就不懂得事理。)

50.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 —— 《勸學》

(譯:年輕的時候不知道抓緊時間勤奮學習,到老了想讀書卻為時已晚。)

國學語錄精粹2

1、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易經》

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孔子《論語》

3、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撫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詩經》

4、輕則寡謀,驕則無禮。——《國語》

5、江海所以能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老子《道德經》

6、誠既勇兮又以武,終剛強兮不可凌。身既死兮神以靈,魂魄毅兮為鬼雄。——屈原《楚辭》

7、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屈原《楚辭》

8、南有喬木,不可休思。漢有遊女,不可求思。漢之廣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詩經》

9、智者上善若水,海納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載物。——孔子《論語》

10、坤至柔而動也剛,至靜而德方。——《易經》

11、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為芻狗。——老子《道德經》

12、昔孟母,擇鄰處。子不學,斷機杼。——《三字經》

13、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老子《道德經》

14、王孫遊兮不歸,春草生兮萋萋。——屈原《楚辭》

15、天地之性,人為貴。人之行,莫大於孝。——孔子《孝經》

16、知我心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詩經》

17、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老子《道德經》

18、男兒不展風雲志,空負天生八尺軀。——馮夢龍《警世通言》

19、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敏於事而慎於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謂好學也已。——孔子《論語》

20、春花秋月足風流,不分紅顏易白頭。試把人心比松柏,幾人能為歲寒留?——馮夢龍《警世通言》

21、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為之下。——老子《道德經》

22、君子以獨立不懼,遁世無悶。——《易經》

23、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老子《道德經》

24、父母在,不遠遊,遊必有方。——孔子《論語》

25、即鹿比虞,唯入於林中。君子幾,不如舍,往吝。——《易經》

26、天地感,而萬物化生;聖人感人心,而天下和平。——《易經》

27、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孔子《論語》

28、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嚮往之。——《詩經》

29、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論語》

30、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屈原《楚辭》

31、吾不能變心而從俗兮,固將愁苦而終窮。——屈原《楚辭》

32、同聲相應,同氣相求,水流濕,火就燥,雲從龍,風從虎,各從其類也。——《易經》

33、要人知重勤學,怕人知事莫做。——馮夢龍《警世通言》

34、悲哉,秋之為氣也!蕭瑟兮,草木搖落而變衰。——屈原《楚辭》

35、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毋金玉爾音,而有遐心。——《詩經》

36、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詩經》

37、世溷濁而不清:蟬翼為重,千鈞為輕;黃鐘譭棄,瓦釜雷鳴;讒人高張,賢士無名。——屈原《楚辭》

38、古人醫在心,心正藥自真。——馮夢龍《警世通言》

39、山上有澤,鹹。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恆。——《易經》

40、時止則止,時行則行,動靜不失其時,其道光明。——《易經》

41、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孔子《論語》

42、我心匪石,不可轉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詩經》

43、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取之,必固與之。——老子《道德經》

44、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老子《道德經》

45、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易經》

46、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老子《道德經》

47、今夕何夕,見此良人。——《詩經》

48、君子學以聚之,問以辯之,寬以居之,仁以行之。——《易經》

49、沅有芷兮澧有蘭,思公子兮未敢言。——屈原《楚辭》

50、君子以儉德闢難,不可榮以祿。——《易經》

51、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老子《道德經》

52、平生不做皺眉事,世上應無切齒人。——馮夢龍《警世通言》

53、萬般皆是命,半點不由人。——馮夢龍《警世通言》

54、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也。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道德經》

55、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孔子《論語》

56、仁者見之謂之仁,智者見之謂之智。——《易經》

57、君子之事上也,進思盡忠,退思補過,將順其美,匡救其惡,故上下能相親也。——孔子《孝經》

58、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踟躕。——《詩經》

59、鳳皇于飛,翽翽其羽,亦傅於天。——《詩經》

60、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與人方便,隨遇而安。——《易經》

61、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老子《道德經》

62、為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為故無敗,無執故無失。——老子《道德經》

63、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易經》

64、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詩經》

65、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易經》

66、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行為。——《詩經》

67、仁者見之謂之仁,知者見之謂之知,百姓日用不知;故君子之道鮮矣!——《易經》

68、出其東門,有女如雲。雖則如雲,匪我思存。——《詩經》

69、小人以小善為無益而弗為也,以小惡為無傷而弗去也,故惡積而不可掩,罪大而不可解。——《易經》

70、女也不爽,士貳其行,士也罔極,二三其德。——《詩經》

71、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孔子《論語》

72、朽木,不可雕也,糞土之牆,不可圬也。於予與何誅?——孔子《論語》

73、若有人兮山之阿,被薜荔兮帶女羅。——屈原《楚辭》

74、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則以喜,一則以懼。——孔子《論語》

75、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三字經》

76、成事不説,遂事不諫,既往不咎。——孔子《論語》

77、願一日,有女同車,顏如舜華。——《詩經》

78、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孔子《論語》

79、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辯。辯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老子《道德經》

80、心乎愛矣,遐不謂矣,中心藏之,何日忘之。——《詩經》

81、制芰荷以為衣兮,集芙蓉以為裳。——屈原《楚辭》

82、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孔子《論語》

83、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道德經》

8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孔子《論語》

85、二人同心,其利斷金。同心之言,其臭如蘭。——《易經》

86、夫孝,始於事親,中於事君,終於立身。——孔子《孝經》

87、終身所約,永結為好。琴瑟再御,歲月靜好。——《詩經》

88、伐木不自其本,必復生;塞水不自其源,必複流;滅禍不自其基,必復亂。——《國語》

89、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詩經》

90、不在其位,不謀其政。——孔子《論語》

91、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道德經》

92、居上位而不驕,在下位而不憂。——《易經》

9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為道。——老子《道德經》

94、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老子《道德經》

95、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老子《道德經》

96、心正自然邪不擾,身端怎有惡來欺。——馮夢龍《警世通言》

97、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道德經》

98、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老子《道德經》

99、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孔子《論語》

100、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易經》

101、君子欲訥於言而敏於行。——孔子《論語》

102、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歸曰歸,心亦憂止。——《詩經》

103、不妄取,不妄求,不妄想,不妄求。——《易經》

104、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損不足以奉有餘。——老子《道德經》

105、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孔子《論語》

106、北風其涼,雨雪其霧。惠而好我,攜手同行。——《詩經》

107、不厚其棟,不能任重。重莫如國,棟莫如德。——《國語》

108、絺兮綌兮,悽其以風。我思古人,實獲我心。——《詩經》

109、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然後乃可以成功。——《國語》

110、是故,易有太極,是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業。——《易經》

111、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詩經》

112、大方無隅,大器晚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老子《道德經》

113、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老子《道德經》

114、立天之道曰陰與陽,立地之道曰柔與剛,立人之道曰仁與義。——《易經》

115、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老子《道德經》

116、伐木丁丁,鳥鳴嚶嚶。出自幽谷,迂於喬木。嚶其鳴矣,求其友聲。——《詩經》

117、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孔子《論語》

118、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老子《道德經》

119、何昔日之芳草兮,今直為此蕭艾也。——屈原《楚辭》

120、雷填填兮雨冥冥,猿啾啾兮狖夜鳴。風颯颯兮木蕭蕭,思公子兮徒離憂。——屈原《楚辭》

121、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屈原《楚辭》

122、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詩經》

123、皎皎白駒,在彼空谷。生芻一束,其人如玉。——《詩經》

124、有以無難以失守,有以多難而興邦。——《國語》

125、招招舟子,人涉卬否。人涉卬否,卬須我友。——《詩經》

126、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老子《道德經》

127、夫大人者,與天地合其德,與日月合其明,與四時合其序,與鬼神合其吉凶。——《易經》

128、益者三友。友直,友諒,友多聞,益矣。——孔丘《論語》

129、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易經》

130、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老子《道德經》

國學語錄精粹3

1、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2、人非聖賢,孰能無過?過而能改,善莫大焉。

3、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4、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5、新鬆恨不高千尺,惡竹應須斬萬竿。

6、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

7、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8、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9、滿招損,謙受益。

10、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11、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12、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13、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慼慼。

14、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15、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6、曾經滄海難為水,除卻巫山不是雲。

17、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託杜鵑。

18、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

19、尺有所短,寸有所長。

20、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22、男兒何不帶吳鈎,收取關山五十州。

23、疾風知勁草,板蕩識誠臣。

24、智者千慮,必有一失;愚者千慮,必有一得。

25、人固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輕於鴻毛。

26、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27、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

28、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

29、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30、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31、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32、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33、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34、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攬明月。

35、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36、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

37、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

38、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

39、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學,不知道。

40、兼聽則明,偏信則闇。

41、蚍蜉撼大樹,可笑不自量。

42、大鵬一日同風起,扶搖直上九萬里。

43、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

44、殘雪壓枝猶有桔,凍雷驚筍欲抽芽。

45、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46、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47、失之東隅,收之桑榆。

48、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

49、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50、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