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赴澳大利亞旱作節水和保護性耕作考察報告

職場3.11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報告有着舉足輕重的地位,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注意涵蓋報告的基本要素。寫起報告來就毫無頭緒?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赴澳大利亞旱作節水和保護性耕作考察報告,歡迎閲讀與收藏。

赴澳大利亞旱作節水和保護性耕作考察報告

根據中澳農業科技交流協議,中國農業部旱作節水及保護性耕作農業考察團一行5人,於1999年6月19日至7月3日赴澳進行了專題考察。在澳大利亞農林漁業部工作人員的精心安排和陪同下,先後考察了維多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新南威爾士州、昆士蘭州的水資源管理機構、可持續農業灌溉研究院、農業生產系統研究中心、氣象與應用研究中心、農業大學、農機生產企業、農場,與有關管理、科研人員和農場主、企業家等進行了廣泛的座談和交流,考察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現將有關考察情況報告如下:

一、農業生產的基本情況

澳大利亞是一個以農牧業、採礦業和製造業為主的國家,盛產羊、牛、小麥和蔗糖等農產品。發展農業生產有其自身的優勢:一是地域遼闊,人均耕地面積多。全國總面積768萬平方公里,1998年統計1800萬人,每平方公里平均2.3人;全國農牧業用地約4.8億公頃,佔國土面積的63%,農業人口人均農牧業用地27公頃,人均耕地面積近3公頃。二是適宜耕種的土地條件較好。澳大利亞有三分之一的地區適宜發展畜牧業,三分之一的地區適宜發展農業。適宜於發展農牧業的地區土地條件均較好,土地平坦、肥沃,有一定的降雨量,適宜生產小麥、水稻、大麥、甘蔗、棉花等。三是農業機械化程度較高。主要農產品生產全過程實現了機械化。四是政府高度重視農牧業發展。從機構設置上就可以看出,過去農業由初級產業與能源部管理,為了加強農業,澳大利亞政府於近年專門成立了農林漁業部,管理全國的農業、林業、漁業生產和對外貿易。由於有這些優勢和條件,加上政府不斷地調整政策,澳大利亞農牧業近幾年來穩步發展。在農業領域,我們所到的政府管理部門、研究機構和大學,都迫切希望與我們開展科技、推廣、貿易等多方面的合作。

二、提高農業用水利用率的政策措施

澳大利亞是一個水資源比較貧乏的國家。全國沙漠和半沙漠佔國土面積的35%。東南部的墨累河(Murray)及其支流是澳大利亞最主要的河流,但蓄水量較少。澳大利亞的自然降雨量也不均衡,60%以上的地區年均降雨量不足500mm,30%以上的地區年降雨量不足375mm,在西部沿海地區雖然雨量比較充沛,但分佈極不均勻,年蒸發量遠大於降雨量。總的來講,缺雨乾旱是制約澳大利亞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為了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澳大利亞政府自從九十年代以來,相繼對管理水的機構進行了企業化改革,對水資源進行控制使用。具體情況如下:

---改革管水機構,實行企業化管理。為了使水資源管理機構與水資源利用狀況密切相關,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近年來,澳大利亞對水資源管理機構進行了企業改革。我們考察的維多利亞州塔圖拉(Tatrua)地區供水站(公司),原來是國家專門管理水的機構,現在改為屬於州里的公司,公司董事長由政府任命。這個公司的主要職責是為社區提供水利服務,制定供水政策,實行配額供水,確定水的價格、用水量,徵求用户對公司的意見等。這個機構的資金80%來自於用户,20%來自於上交政府資金的返還部分。由於企業化的水資源管理組織自身的運營狀況與水的利用效率息息相關,因而增強了這些組織對水資源利用效率的關注程度。

---實行用水管制,有償使用。澳大利亞所有的水資源都是政府所有,農民用水必須交費。農户向供水站申請購買水,供水站則根據農户需要和配額向州里的水供應管理組織購買,然後銷售給農户。我們在考察的農場看到,水渠中都有供水計量裝置,據以確定用水量和費用。據農場主介紹,用水超配額加價,超額太多就斷水停供。水的價格主要是根據水的成本核定。不同地區供水設施的投入不同,水的價格也有一定的差異。一般每百萬升水的零售價格是20澳元左右。水費的成本構成大體是:渠道維護運作費佔30%,大壩建設費佔30%,設備更新費佔30%,其它雜費佔10%。水的成本價格初步確定後,公司還要反覆和農户協商,並報州供水部認定,才能向農户收取。農户之間也可以進行水的交易。如果某户農民不用水或需要用更多的水,他都可以賣出或買到水,永久性轉賣或臨時性轉賣都可以。永久轉賣的水價一般為每百萬升500~1000澳元,臨時轉讓的水價一般為每百萬升15~200澳元。水的配額有償使用,減少了水資源的浪費,而水在農户之間的交易也使水在不同區域、不同地方的分配更為合理、高效。

---政府和農户共同投資興建供水設施。據塔圖拉地區供水站的負責人介紹,澳大利亞最初的供水渠道等設施是由政府投資興建的,到現在已經使用了100多年,很多設施都已經老化、損壞。這些設施的維修費用由政府和農民共同出資,1994年,塔圖拉地區投資400萬澳元維修老化的供水渠道等,其中政府提供200萬澳元,用户提供200萬澳元。他認為今後要逐步轉向農民投資興建供水設施。

---政府對發展旱作及節水農業給予一定的扶持。為了鼓勵農民採用新技術,澳大利亞政府採取了一些補貼政策,使農業可持續發展。大致的補貼項目有:一是對土地整治計劃進行補貼,一般補貼10%左右;二是對修整灌渠進行補貼;三是對購買土壤水分檢測儀進行補貼;四是對水循環利用計劃進行補貼。

由於管理水資源的機構逐步改革,用水也逐步市場化,使澳大利亞農業用水的利用狀況發生了相應的變化:一是用水向效益高的產品轉移。據介紹,近10年來,農業、畜牧業效益下降,用水量減少,而園藝農業效益高,用水量上升。近年不同農畜產品產值所佔比例及其用水所佔比例大體是:奶牛養殖用水和產出相當,都是50%;農業、畜牧業用水佔總用水量的45%,產出只佔總產值的25%;園藝農業產出佔23%,用水只佔3%。由於比較效益的原因,所以,農業、畜牧業用水減少。二是促進了節水技術的應用。由於實行有償用水,農民都注意節約用水,採取一些測量土壤含水量、適時灌水、旱作農業節水、改善土壤條件等技術,提高水的利用率。

三、旱作節水的主要技術措施

由於採取有償使用水的政策,所以農民都惜水如油,千方百計採取各種節水措施,提高水的利用率。

---推廣測量土壤水分技術,做到適時灌水。對土壤水分進行監控,把水的用量精確化,減少對水的浪費,降低成本,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獲得高的產量非常重要。目前澳大利亞採用的土壤水分測試方法有:插入式測量法、環境水分監測法、TDR水分測試法、遙感測試法等。重點研究什麼時候灌水、灌多少水,灌多長時間水,灌水所達到的深度是多少,灌水的時間間隔是多少等實用技術。我們在考察土豆農場和依安農場時,農場主們都向我們介紹了簡易的土壤水分檢測技術。

---採用循環用水辦法。在土地中修建供水渠和排水渠,形成一個循環系統,使滲漏的水通過排水渠流入集水池,再循環利用。

---推行輪作制。種水稻一年一季,兩年輪作,改種小麥、大麥或牧草等,節約用水,改善土壤結構。

---實行土地整治計劃。農場主集中聯片,在政府資金的引導下,對轄區的土地進行改良,對水渠和林木進行規劃。

---採取溝灌、滴灌、滲灌等技術措施,減少對水的浪費。

四、保護性耕作與固定道作業情況

考察中,我們專程到與中國農業大學進行了多年合作的昆士蘭大學格頓學院,具體瞭解在保護性耕作(秸稈還田+免耕技術)和固定道作業方面的新情況。據介紹,目前,澳大利亞已有90%的農户採用保護性耕作方法,有50萬公頃土地採用固定道作業。格頓學院農業機械化研究中心對農業機械固定道作業進行了深入研究。他們所稱的固定道作業,主要是研究農用輪胎的效用、對地面的壓實程度和對農作物的影響。通過固定道的精確性,減少輪胎對土壤的壓實,減少土壤的徑流和流失,節約能耗,增加產量。非固定道作業,壓實的寬度佔幅寬的20%~30%,多項作業壓實加起來大約50%,而固定道作業只有15%。壓實和非壓實土壤的徑流平均差60mm,即壓實土壤徑流大,非壓實土壤徑流小。固定道作業增產15%左右,固定道加免耕方法,上述效果更好。採取的技術措施是,加寬輪距,在固定不變的軌跡上行走。我們參觀的一農場,有3000公頃土地,7年前改用固定道和免耕深施肥等綜合措施,使原來一年只能生產一季,變為現在一年生產兩季,提高產量70%。

五、可供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做法

通過考察,我們認為,澳大利亞旱作節水和保護性耕作有較高的發展水平,在旱作節水的政策制定以及科研、技術推廣等方面都有許多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鑑的地方:

一是實行配額有償用水,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改變傳統的用水觀念和習慣,加強對水的管理,對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十分重要。澳大利亞政府強化對水資源的管理,按照經濟規律,實行有償使用,配額供水,既推動了節水技術的發展,又改變了農民的用水觀念,從而提高了水的利用效率。建議加快我國農業用水制度的改革,實行合理的價格政策以及鼓勵水交易行為的措施,促進水資源分配的合理化。

二是高度重視節水技術的研究。我們這次考察,到了幾個灌溉和節水技術研究機構,深深地感到他們的節水技術研究等項目,緊密與生產實際相聯繫,很快得到推廣應用,並且願意與我國進行合作研究和推廣。建議加強這方面的研究,同時,積極開展與澳方(以及其他國家)在節水技術方面的合作,借用別人的科研成果,推動我國節水技術的發展。

三是在農業技術推廣方面,政府應有有效的投入。農業實用技術的試驗、示範和推廣,政府應通過項目和資金進行投入,形成有效的機制,並且監督實施,引導實用技術的擴散和普及。

四是重視農業用水的環境治理。農業用水由於受化肥、農藥等的污染,排入江河湖泊等,造成二次污染,而用於農田則可以再次利用其中的有效成分。建議採用澳大利亞的農田循環供水方法,使農業用水在一個相對封閉的環境中循環使用,既可以節約用水,又可以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