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3篇)

職場2.35W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1

1.仔細觀察談話是在哪裏中斷的。當家長與孩子溝通出現問題,孩子常常閉口不語或激烈反駁,使得既定談話中斷。反過來,家長可通過觀察中斷的節點,來反思哪些表達方式會激起孩子的反感,從而避免溝通中斷。比如,如果孩子一聽到父母説自己成績不好、不夠努力就十分氣憤,那很可能他努力的嘗試過,但效果不好,自己也很沮喪,家長的説法讓他更加反感,會對學習更不感興趣。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3篇)

2.認真反省既往觀念,聽聽別人怎麼説。有些孩子認為父母的觀念過於陳舊,無法溝通,所以乾脆拒絕溝通,堅持自己的想法。這時家長可從孩子同齡夥伴的父母、同事中瞭解他們是如何看待和處理的,也許你會發現是自己太過苛刻。

3.改變原有溝通方式。跟孩子平等地交換意見,瞭解哪些溝通方式令孩子不滿,並反饋讓家長感到難過的方式,一起探索新的溝通方法。若孩子覺得父親説話總板着臉,面對父親時便會不耐煩。父親會覺得孩子不禮貌,並表現的更為嚴肅,談話就升級為衝突。但若雙方瞭解對方的感受,改變溝通方式,矛盾便可避免。

4.認真思考孩子提出的要求,謹慎迴應。對孩子提出的要求匆忙答應而又反悔,會讓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很惱火,更難信任家長。有些家長習慣性否定,再與孩子談判,使孩子一開始就與家長對立。正確的做法是先告訴孩子我要認真考慮一下,然後再以孩子能接受的方式來回應。

5.與孩子商量解決矛盾的辦法。若家長自己尋找的方法難與孩子達成共識,可試着與孩子商量對策。如,孩子要和同學去較遠的地方,家長極易反射性回絕。若將自己所擔心的安全、健康等問題提出,讓孩子自己考慮讓家長放心的對策,久而久之,他也會懂得為自己考慮。

6.重新認識孩子,瞭解他的世界。家長往往過多關注和督促孩子學習,這種單一的溝通無法讓孩子開啟心扉。若要孩子接納,家長應和孩子聊他的生活狀態、感興趣的事。即使孩子不願意分享,家長也應支持孩子去做感興趣的事,從而真正瞭解他的生活狀態。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2

有句話説,“可憐天下父母心”。對於大多數家長來説,孩子對他們來説應該是完全屬於自己的。一個孩子,從很小起,你説什麼他就做什麼,但如果突然有一天,從他(她)的嘴裏蹦出個“不”字,家長們就會產生一種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家長會因為孩子終於有了自己的想法而高興,因為孩子成長了;另一方面,家長們又會覺得孩子貌似要脱離自己的控制,甚至會感到受到了一點點的傷害。這種矛盾的心理,在日常親子關係中往往會造成不好的影響。而孩子隨着成長的過程,與父母的摩擦日漸頻繁,一些逆反的心理也開始在言談舉止中慢慢顯露,讓家長們頭疼不已。

日前,在一場家長沙龍上,幾十位家長共同探討了親子關係的問題,其中一些家長提出的問題頗具代表性。

孩子渾身帶“刺兒”

點評:尊重最重要

一位家長説,自己的孩子自打上國中後,就像變了一個人一樣。脾氣越來越火爆,一點就着,不聽説,稍不如意就橫眉冷對,就像渾身長滿了刺一樣,碰不得。

另外一位家長也表示,自己的孩子也有類似問題。平時孩子和家長都比較剋制,但往往積聚到一定程度後就會爆發,言語如果不管用,劈頭就是一巴掌!打完了,靜下來再談。“幾乎每過幾個月都會爆發一次,揍他一頓之後反而能靜下來談個把小時,之後一段時間會好一些,但時間一長又舊態重發”,這位家長表示,自己的丈夫也是個脾氣火爆的人,小時候的家庭教育經歷也有相似之處。

家長們就這個問題討論熱烈,但意見相當一致,那就是,無論如何,都不能對孩子使用暴力。盛華教育的殷永勝校長點評説,孩子能夠坐下來和父母有一定時間的溝通,哪怕氣氛不怎麼好,説明了孩子也在尋求解決的辦法。在家庭當中,最主要的是要相互尊重,不要把孩子看成是自己的私人財產,生殺予奪,一人決定,而是要擯棄高高在上的架子和孩子站在一個平等的高度上。

孩子偏激不聽勸

點評:永遠不要對孩子説“不對”

一位家長説到自己的孩子偏激,不聽勸。

這位家長説,有段時間,孩子一回家就説自己學校的一位老師這不好那不好,反正就是對這位老師偏見很深。這位家長很有技巧,因為平時孩子執拗起來,要是説他不對立馬就會點燃火藥桶,所以她並沒有當面反駁孩子,而是私下裏找孩子的老師談了幾次話,瞭解了事情的真相。

之後這位家長反覆考慮了怎樣和孩子討論這件事,最終這位家長靈機一動,和孩子説:“孩子,我和你們老師談了,你們老師覺得自己確實也有些地方做得不對,但是又沒法拉下面子和你道歉,但是你也要考慮一下自己做的事有沒有不妥當的地方”。孩子一言不發,但是家長明顯感覺到,孩子對於這位老師的看法變了,之後再也沒有在家説過老師的壞話。

專家表示,這位家長在這件事情上的處理方式飽含智慧。因為孩子正處於心理成長時期,對於外界的看法相當敏感。所以一旦你明確的説他不對,他一定會臉紅氣粗地反駁。“一些孩子,只要你嘴裏冒出‘你是不對的’幾個字,接下來的溝通就會無效,因為你的理由他根本已經沒有心思去聽了,而是想方設法找你言語中的漏洞,來證明自己是對的”。殷校長建議,在遇到孩子做一些錯事的時候,千萬不能上來就否定他,而是要先肯定他正確的部分,然後話鋒轉到他不妥當的地方。

另外,很多家長還提到了許多關於孩子學習上的問題,在大家的共同討論與殷校長的點評中都一一得到了解決方案。很多家長表示,自己是第一次參加這樣的集體活動,大家集思廣益,收穫良多!

如何與青春期孩子溝通3

1.做一個好聽眾

隨着年齡的增大,許多青少年認為坐下來同父母細訴衷腸是一件很彆扭的事。而對於父母來説,必須設法讓子女覺得那樣做是很自然的,其訣竅就是要讓家裏時時有一種“聆聽的氣氛”,這樣孩子一旦遇上重要事情要跟人商談,自然會來找你。要達到這個目的,其中一個好辦法就是經常抽空陪伴孩子並做一個好聽眾,而晚飯是全家共聚的好機會。可惜這一點往往被一些父母忽視。同時,現在已經有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很少同父母一起吃晚飯。父母如果每天晚飯時肯留心聽兒女説話,會讓兒女覺得自己受重視,而創造這樣的“聆聽氣氛”會很有效。

2.與子女平行交談

用平行交談的方法跟青春期的兒女談話往往能引起熱烈的反應。所謂平行交談,即父母與子女一起從事一些普通活動時進行交談,但重點要放在活動上,而不是談話的內容,雙方也不必互相看着。這種談話方式會讓父母和孩子都感到輕鬆自在,而對父母來説尤其如此。幾乎從事任何活動都能得到這種相處的機會,例如和孩子一起看電視或進行體育活動。一位父親就很會利用這樣的機會:“我常常和14歲的兒子在清晨打羽毛球,那時候我們往往談起某位老師或學校裏發生的某件事情,但都只是隨便聊聊,不是嚴肅的討論。我發現兒子很喜歡這種形式的談話,從這種活動中我也較好地瞭解到兒子的情況。”

3.只做顧問不做“指導員”

有時父母提出的意見即使很好,孩子們也不喜歡,因為他們需要的不是“指導員”,而是顧問——只會細心地聆聽,協助他們做出抉擇,不是插手來干預他們的事情而是建議他們改弦更張。要是孩子把事情搞砸了,不宜直接干預、批評,孩子不喜歡別人指出他們把事情搞得一塌糊塗,更不需要別人教他們如何走出困境。父母應該協助子女仔細檢討這件事,青少年往往能自行想出叫人拍案叫絕的解決方法。

4.要給孩子足夠的`自由天地

青少年需要感覺到自己的生活並非完全由父母來控制,孩子到了一定年齡都渴望有自己的空間,父母儘量不要擅入他們的房間,不要讓他們覺得只有跑到外面才會有這樣的空間。我的一位同事在這方面就做得很好,他説:“孩子的房間裏常常擠滿了他的朋友,他們或談天説地,或吃東西,或玩電子遊戲,雖然經常吵吵嚷嚷,但我覺得這並不要緊,因為只要孩子沒有變壞,很安全就行了。”

當代的青少年越來越渴求有自己的私生活,他們往往因此變得感情冷淡、喜歡獨處,不肯與父母在一起。有些父母被十幾歲的孩子避開或推開會感到很難過,其實這是青春期子女正常的表現,很多父母不明白的是,儘管孩子想避開父母,卻不希望父母也這樣對待他們。

5.把要説的話寫下來

做父母的把不想直接向子女説或可能不中聽的話寫下來。因為把話寫下來,你的話就會顯得很有分量,一般人會認為白紙黑字更加可信,而且可以一看再看。有一位美國的母親發現她14歲的女兒已經開始同男孩子約會了,她想向女兒強調性愛可能引起的危險後果,但是每次剛剛開口,女兒就不耐煩地説:“這些我早就知道了。”於是這位母親就寫了封信給女兒,她在信中細説了她的憂慮,還説她知道自己不能對女兒凡事都要過問,然後她把信放在了女兒的牀上。女兒一直沒有表示收到過這封信,直到三年後的一天,母女倆正在廚房裏忙着,女兒突然開口説道,她正在等待那個人的出現,因為“那封信影響了我”。

6.不要無所不問

青少年通常不會把很多有關自己的事告訴父母,如果你的孩子也是這樣,你應該把孩子告訴你的任何事情都視為禮物,加以珍視。曾有一位身為人母的同事,有一天她15歲的女兒回家後就抽抽搭搭地哭泣,但沒有告訴她原因。於是她陪女兒坐在沙發上摟着她,過了一會兒,女兒就走出房間不哭了。那位母親始終不知道女兒為什麼哭,但她明白那一天女兒需要的不是自己的提問而是慰藉。幾年後母女倆談起這件事時,女兒已經記不起哭泣的原因,但是她説她記得當時母親在她身邊,而對女兒來説,母親在身邊才是最為重要的。

對剛剛進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進行教育,是一個需要不斷與之進行對話的過程,要不斷地重新調整與孩子間的關係,要進行坦率的溝通。青少年真正需要的是這樣一個引導者:一個成熟而明白事理、在他們需要幫助時,能夠立即伸出雙手援助的人。而對於天下所有為人父母者來説,看着自己的兒女慢慢地成長,並且漸漸地瞭解他們自己,學會自己解決問題,這就是最大的安慰。

標籤:青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