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職場

考察實習報告三篇

職場2.58W

隨着個人的文明素養不斷提升,我們使用報告的情況越來越多,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考察實習報告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考察實習報告三篇

考察實習報告 篇1

(一):實習地點:鳳凰古城

(二):實習時間

(三):實習的目:

1.學習並掌握野外實習的一般方法和基本技能,增強學生的實踐能力

2.擴大地理視野,提高地理思維能力。

3不僅開闊了視野,使課堂上所學餓知識和理論得到印證,而且自然界和人類社會中出現的許多地理學問題會引發我們去思索、去探索,從而加深對問題的研究、理解和記憶,提高我們的地理思維能力。

4沿途中的地理景觀,能使我們產生濃厚的興趣。通過實習加強我們對區域地理的理解,瞭解鳳凰的旅遊發展能力,以及鳳凰的人文資源,瞭解苗族風俗 。

(四):實習內容:

全面瞭解鳳凰的地質地貌 、氣候氣象 、河川水文、 植被狀況、 人文景觀、歷史文化、經濟生活等自然人文現象,並依此研究分析鳳凰旅遊開發的具備的歷史和自然優勢,思考鳳凰旅遊資源發展的前景與存在的問題。

(五)實習方法:

採取教師指導和個人獨立鑽研相結合,小組活動和集體討論想結合的方式,遵循事實求是的原則,貫徹百家爭鳴的方針。

(六):實習路線

一 鳳凰古城概況

(萬壽宮):位於沙灣,舊為江西會館,建於清乾隆二十年間。前臨沱江水,背靠青龍山。院內的遐昌閣高聳,河邊的萬名塔拱衞。閣樓飛檐斗拱,建築古雅典樸,風韻別緻。

(天王廟又名三候祠):在東門外觀景山麓,嘉慶三年修建。從東門井登山進廟,有石階100級,右側有三個台階,原各有一馬一夫,大小與真人真馬一般,工藝精巧。

廟內有大戲台,昔日常有戲班來縣演出,是城內一個娛樂場所。正殿有一尊高大的塑像,長年香火不絕。1911年11月鳳凰響應辛亥革命,田應會等曾在天王廟聚義。建國後戲台、神像、夫、馬均被拆毀。1962年被列為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84年縣人民政府撥款修復廟宇。

(文廟):位於登瀛街,系古代祀孔之地。清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保存的大成殿飛檐翹角,蟠龍矯繞。朱漆金紋,浮雕飛動。

(朝陽宮):位於西門坳,舊為陳家祠堂,建於民國4年(1915)前有高大的門牆,粉紅色的牆壁上有12副浮塑。宮內是四合大院,頭門有一古式戲台,兩側有包廂,整個院落的門窗雕刻精湛,朱漆色繪,典雅富麗,宛如宮殿。

(奇峯寺):位於城外大街南側。“一峯突出平地,石蹬紆迴;鬆蔭夾道,山頂有寺,江水縈同,四山環抱,秀氣所鍾”。為鳳凰八景之一,名曰“奇峯挺秀”。 (南華山):是縣城南邊屏障。“環城皆山,此峯獨竣;草深林茂,翠色千層,朝則薄霧籠青,暮則斜陽凝紫”。山頂過去有小庵,如今建有國營林場,設有招待所接待賓客。這是鳳凰八景的“南華疊翠”。

虹橋橫跨沱水,長50餘丈。“川平風靜,皓月當空,清光盪漾,近則兩岸煙村,遠則千山雲樹,皆入琉璃世界中。橋上徘徊,恍似置身蓬島:。這是鳳凰八景的“溪橋夜月”。昔日橋上有亭,店鋪林立,1956年拆除建為公路橋。回龍閣位於縣城東門外,閣下有一深潭,鳳凰八景的“梵閣回濤”就是指的此處。漲水時“兩溪合流,匯於江心寺下,紅黃異色,急流飛濺,觸石漩渦,隨風鼓浪,正如兩龍過峽”。

二、鳳凰地質地貌

鳳凰縣地形複雜,東部及東南角的河谷丘陵地帶為第一級台階,以低山、高丘為主、兼有崗地及部分河谷平地、地表切割破碎,谷狹坡陡。一般海拔在500米以下,包括竿子坪、吉信、橋溪口、木江坪、官莊、南華山,新場、廖家橋、七良橋、水打田、林峯、沱江鎮等地,最低的水打田鄉竹子坳海拔170米。地表物質以紅巖為主,夾有部分石灰巖、面巖。氣候較温暖。從東北到西南的中間地帶為第二級台階,海拔500-800米,包括茨巖、茶田、黃合、阿拉營、落潮井、麻衝、都裏、板畔、千工坪、山江、木裏、兩頭羊、火爐坪及三拱撟、大田的一部分,以中低山和中低山原為主,地勢較平緩開闊,谷少坡緩、壠田較多,石灰巖廣佈,天坑溶洞甚多,氣候適中。西北部中山地帶為第三級台階。海拔在800米以上,包括米良、柳薄、禾庫、兩林、臘爾山及太田、三拱撟的一部分。這些地方,地表組成物質石灰巖佔95%,地表起伏和緩,坡度在5-20度之間。邊緣地帶,峯巒連綿,谷深坡陡,為中山類型。氣候較寒冷。

考察實習報告 篇2

設 計 考 察

姓 名 學 號

專 業 班 級

指 導 教 師

20xx年9月

一、實習時間:

9月20日——9月30日

二、實習地點:

北京(洛可可設計公司、798藝術社區、國家博物館、中國美術館、清華大學、故宮博物院等地)

三、實習目的:

1、通過實習,接受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薰陶,開闊藝術視野,學習不同時期不同藝術類型的風格特徵,建構自己的設計素養,提升自我感性認識;進而感悟美、發現美、凝練美。

2、通過對本專業優秀設計公司的參觀學習,瞭解工業設計公司的成長經歷,認知產品設計具體操作程序和方法,感知中國工業設計現狀和近期發展情況,權衡個人的從業方向與發展空間。

3、通過參觀博覽會和國際設計展,直面設計大師的作品,學習優秀作品的設計理念,感悟設計生活的靈感,培養自我社會實踐調研能力。

四、實習內容:

(一)感受——洛可可

北京之行的第一站我們來到了一家實力雄厚的國際化整合創意公司---洛可可。它是我國對外宣傳創意的主力代表,內心裏會以為這樣的公司建築一定是莊嚴嚴謹的高大建築,沒想到它的建築卻是那麼的不起眼卻又有種親和力通過了解之後猛然發現確

實如此。洛可可,凝聚着一羣酷愛設計、充滿活力、擁有不同知識背景的人才,大膽借鑑國際標準的設計管理模式,提供更專業周到的服務,做完美的設計,更確保設計服務品質的永恆。他們視產品是有生命力,有情感的。與產品對話,賦予產品以靈魂,用心設計出每一件超乎想象的產品,而不是有功能無感情的工具。因此獲得很多大獎,我被他們的獎品之多看傻了眼。

洛可可成立於20xx年11月,一直以來持續為國內外知名品牌以及發展中企業提供產品設計、結構設計、UI設計和品牌設計。目前主要服務範圍囊括數碼電子、醫療器械、儀器設備、時尚消費、公共設施等產業領域,並與三星、諾基亞、西門子等世界五百強企業建立了穩定良好的合作關係。

洛可可創新設計大廈位於北四環望京藝術板塊,這裏很少見到

盲目攢動的人羣,和西裝革履的上班族,有的只是隨性的人們和舒適的街區環境。

洛可可的工作人員很熱情的接待我們,給我們安排此行的任務,我們就陸續的進到寬敞明亮的`洛可可創新設計大廈裏了。

走進洛可可立馬看到好舒服的辦公環境,大面積的亮色和寬敞的空間,使人心境都放鬆了下來。休閒區、大花園和咖啡室,處處體現出創造者的用心。在這裏上班,這才真的是一種享受。

LKK的馮老師很年輕,也很隨性,在做了一些簡單的介紹以後,還讓我們自由提問。大家在這裏都感到很隨意因為這裏的環境帶給我們的放鬆。

LKK人員齊心協力自己編制的水晶掛燈,總計一千二百零八顆水晶。

LKK員工休閒小憩的地方很優美。

整個LKK公司在一個上午的時間被我們參觀完了,熱心的工作人員還以他們最近設計的醫療器械為實例來給我們講設計,讓我們親身感受到他們設計的全過程中的靈感體會想法的變動,嚴謹的工作態度靈活的思維。他們擁有一隻強大的團隊用他們善良的心温和的心態創造出許許多多的奇蹟,正符合他們的“温和設計 整合服務”!

(二)走進——798藝術社區

考察實習報告 篇3

這次人文考察的第二站是十三朝古都洛陽,三千多年的歷史積澱吸引着我們一羣嚮往着感受她厚重文化的的莘莘學子,一睹這自古以來,墨客騷人云集,有" 詩都"之稱的城池。已近六月,無緣感受牡丹香氣四溢"花都"的芳容,在欣賞了她的晚裝之後,翌日清晨我們便直奔她文明的保存之地,XX市博物館、天子六駕,午後便奔向那和敦煌莫高窟、大同雲崗石窟,合稱我國三大石窟藝術寶庫,享譽世界的龍門石窟。未至龍門,便看到伊水湯湯,遠遠地望去,綠蔭片片中,香山與龍門山隔河相望,宛如一座天然的門闕,想必這便是“伊闕”一詞的來源了吧。昔日大禹治水,鑿開龍門山,方得伊水暢流,澤國化為良田沃野,耕桑之民乃得免於魴鯉,一個美麗的傳説為我們裝點了眼前的美景。沿伊河而上,就到了著名的龍門石窟,那密佈在伊水兩岸長達1公里的兩山崖壁上的“蜂窩”,藴藏着數也數不清的文化寶藏。龍門石窟始開鑿於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公元494年)前後,歷經東魏、西魏、北齊、北國、隋、唐和北宋諸朝四百多年的在規模營造,兩山窟龕,密如蜂窩。其代表作有北魏時的古陽洞、賓陽洞、蓮花洞,唐代的潛溪寺、萬佛洞、看經寺、奉先寺等。據龍門石窟研究所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龕2345 個,碑刻題記2870餘塊,佛塔40餘座,造像10萬餘尊。那一窟窟佛像龕的羣像雕造,神態各異,風格不同,栩栩如生整體佈局結構嚴謹,氣氛莊嚴肅穆;石刻中的飛天,或在流雲中自由翱翔,或在山水中凌空飛舞,或捧果獻壽,或天女散花,體態之輕盈,神情之優雅,令人歎為觀止。魏碑精華《龍門二十品》和唐代著名書法家褚遂良所書《伊闕佛龕之碑》則是書法藝術史上的珍品。

來到龍門,就不能不提奉先寺,到奉先寺就不得不説盧舍那大佛。盧舍那意即光明遍照。奉先寺的不平凡,就在於中間那尊巨大的盧舍那雕像。盧舍那佛像總高17.14米,頭高4米,耳長1.9米,是龍門石窟中最高最大的佛像,面容豐腴飽滿,豐頤秀目,嘴角微翹,呈微笑狀,宛若一位睿智而慈祥的中年婦女,流露着對人世的關注和智慧的光芒。幾個世紀了,在盧舍那的仁愛守望中,世界有沒有按照武則天的設想在延伸,呈現風調雨順,男耕女織,怡然自樂的絕美畫卷。

沿着石階一步步走向大佛,當我終於站在大佛的腳下仰頭看佛的時候,青山無語,青翠逼人。我欲問佛,而佛無語,依舊是那淺淺的微笑。山也還是那座山,佛也還是那座佛。江河浩浩,奔騰不息。逝者如斯,不捨晝夜。

春日濃郁,豫西燦爛的陽光,照見旅人的身影。青山隱隱,盧舍那大佛像那淺淺的、微微的一笑,無言中化作我心海的柔波,輕輕地盪漾。

與龍門山一衣帶水的是因白居易而聞名的香山,長橋卧波,將兩岸相連。山光水色,詩意畫境,渾然一體,更增添無限魅力。訪遍東山石窟,拾級而上,我們來到香山寺,白居易曾醉心的地方:“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他曾對香山寺多次修葺,並撰寫《修香山記》,然後將自己在洛 12年所寫800首詩《白氏洛中集》存放香山寺藏經堂內。對於這裏的喜愛讓他在致仕後就常住寺內,自號“香山居士”,與文人學士題詩唱和。以至於去世即葬香山寺附近琵琶峯頂,從此便有了今天的“白園”,香山也因此和白居易結下了不解之緣。

走在這片青山之中,看綠樹隱隱,聽鳥鳴悠悠,體悟着那份曾經吸引着詩人的那份清靜,寫下這篇《洛陽實習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