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青海導遊詞(精選5篇)

致詞1.3W

作為一名導遊,時常要開展導遊詞準備工作,導遊詞可以加深遊客對景點的印象,是提升講解水平的重要工具。那麼一遍條理清晰的導遊詞應該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青海導遊詞(精選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青海導遊詞(精選5篇)

  青海導遊詞1

各位遊客朋友們,你們好!打開世界地圖,如果在亞洲大陸上縱橫劃一個十字,格爾木崑崙旅遊區我們會發現,青海省格爾木市正好處在亞洲大陸的十字中。格爾木市背靠崑崙山,身居萬寶彙集的“聚寶盆”柴達木盆地,形成以格爾木為中心的崑崙文化旅遊區。

崑崙山從帕米爾高原隆起,凌空而下,浩浩蕩蕩,橫貫東西數千裏;茫茫蒼蒼,雪峯高聳,冰川縱橫,巍峨神奇。從遠古開始,崑崙山就成為中華各民族共同嚮往的聖地。崑崙山在中華民族的文化史上具有“萬山之祖”的顯赫地位,古人稱崑崙山為中華“龍祖之脈”。古往今來,有多少先賢智者,騷人墨客,劍客奇士,天涯遊子,遙望西天,情寄崑崙,用詩詞歌賦來表達他們對崑崙的嚮往和仰慕。其中以李白的“若非羣玉山頭見,會向瑤台月下逢”的美詩,“橫空出世,莽崑崙”的華章,成為吟詠崑崙的代表作。中華文化眾多的神話故事出自崑崙,如女媧煉石補天、精衞填海、西王母蟠桃盛會、白娘子盜仙草和嫦娥奔月等。中國古典名著《西遊記》、《封神演義》和金庸的《天龍八部》等多部通俗小説都提到崑崙山。

崑崙山東西長2500公里,平均海拔5000米,西段喀拉崑崙山是塔里木盆地與藏北高原祁連山、中支崑崙山、南支唐古拉山。崑崙山中萬壑縱橫,藴藏着無盡的壯美、神祕和富饒。

主要景觀

瑤池風景區湖水明澈如鏡,湖的四周草青沙白;在湛藍的天宇下,山色、天光、雲影在湖水中相依共舞,在寧靜安詳中透着仙氣和靈氣。

站在崑崙山口,東西崑崙盡收眼底。往東看,在靜寂的萬古雪野中,玉虛峯孤兀雄起,勢壓萬山,造就了冰雪世界特有的自然景觀。傳説中玉虛峯是西王母女兒玉虛公主的化身,山峯巍峨高聳,峯頂終年雲霧繚繞,白雪皚皚,山間奇峯怪石活靈活現,飛禽走獸不時出沒。山下綠茵草地上造型地貌廟宇宮殿錯落有致,構成一幅人間仙境的美麗畫卷。不遠處又有玉珠峯,相傳是西王母另一個女兒玉珠公主的化身。玉珠峯終年積雪,冰川縱橫,巍峨壯觀,在主峯周圍海拔5400米以上雪峯有20餘座。玉珠峯南側冰雪地形各異,冰川末端形成為10餘米高的冰琴。玉珠峯南側高山草甸帶是野生動物的天堂,經常有成羣的藏原羚、藏羚羊、藏野驢等珍稀動物活動。

  青海導遊詞2

各位遊客朋友們,你們好!當你走進離太陽最近的這片土地,就會領悟到返樸歸真的體味和真諦。巍峨綿延的巴顏喀拉山橫貫全境,把達日從中分為黃河和長江兩個水系流域。其境內主峯措什多山,向東南連綿80公里,山頂海拔4800米,終年積雪,山大溝多,道路崎嶇狹窄,多懸崖絕壁,峯巒疊嶂,雪嶺泛銀,風吹石鳴,山中天氣變化無常,多雪、多雨、多霧、多雹,盛夏飛雪,雨雪交集,雷電震響,與山谷溝壑共鳴,氣勢磅礴。山腳下曾經是果洛往返西藏的重要通道。位於此山南北的尼什多、措什多、措斯多、尕布措、措什乾等幾百個星羅布的湖泊點綴着美麗的草原。

湖泊周圍,山柳茂盛,野草叢生,湖面綠水碧波,倒影斑斕,與藍天白雲、青山綠草、羊羣、帳篷、牧人融為一體。每日晨昏,濃霧繚繞,細雨濛濛,給人以神祕莫測的感覺,是探險、登山、旅遊的好去處。澎湃蜿蜒的黃河水依北流過全境,尼曲河、達日河、吉邁河、柯曲河等百條河流匯集於黃河和長江之中。山山水水間至今有《格薩爾·史詩》中描寫的諸多遺蹟,每一處都能講述一段格薩爾的英雄故事。其中座落在黃河之濱、距縣城15公里處的“格薩爾大王獅龍宮殿”最為壯觀(後有詳述),與此相應的有縣城西側的扎西拉崗山頂的“格薩爾林卡”,向世人展示着格薩爾帥領嶺國部落三十員大將征戰四方,消滅人間妖魔,安治三界後凱旋歡慶的'場面。主雕塑格薩爾身騎戰馬,英姿煥發,在國內眾多格薩爾雕塑中為最高,三十員大將組成的浮雕羣,栩栩如生,形態各異。坐落在縣城的珠姆廣場,佔地一平方公里,主雕塑珠姆頭戴十八顆貴重海螺組成的髮飾,身穿十八件上等錦緞衣,腰繫一條鑲金銀鈴鐺的五彩圍腰,打扮得分外美麗,好似仙女下凡。捧着盛滿青稞酒的金碗,為凱旋歸來的無敵格薩爾王和羣臣接風。

在桑日麻鄉境內,有嶺國女將阿達拉姆生活過的遺址、沐浴過的温泉和鄰國王臣們修練過的眾多修行洞,還有許多具有神化傳説的奇山異石。有人説藏族是穿着祝福的民族,華貴高雅的節日盛裝,從頭到腳的裝飾都充滿着吉祥和祝福。這種用山中玉石、海中珊瑚、土中金銀精製而成的飾品,以本樸的天然魅力,征服着嚴酷的大自然。一套服飾就是一個地區的風俗集錦,一套服飾演繹着一個民族對現實生活的理解和對美好明天的嚮往。這裏是果洛草原上第一面五星紅旗升起的一方,也是傳説中格薩爾大王虎踞龍盤的聖地。

這裏有羣山聳立,這裏有眾水蜿蜒,這裏有“黎明分娩的新城”,這裏有雄獅大王格薩爾諾布扎堆的聖殿,是瑪域草原上一顆璀璨奪目的明珠。這裏物華天寶,人傑地靈,高山峻嶺間仍能尋覓到秦漢時西羌部落的足跡,風光優美的高原聖湖旁依稀可見南北朝党項人牧畜的背影,巴顏喀拉山山麓似乎依舊瀰漫着唐高宗時吐蕃王朝-的硝煙。坐落在沙那溝查郎寺對面的“果洛和平解放紀念碑”,向你訴説着1952年“三果洛”和平解放的歷史。坐落在吉邁河畔、距縣城東10公里處的“果落建政紀念碑”,講述着果落各族人民在0的領導下,建立民族自治政權,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歷史歲月。這是一方淨土,纖塵不染,似乎仍舊保持着它幾千年前的渾荒、古樸,任憑花開花落,依然重複着它千年不變的嫵媚和寧靜。這是一片熱土,建政以來,特別是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善良樸實的達日人民,在黨和政府的親切關懷、支持下,用自己堅強的意志和勤勞的雙手向貧窮宣戰,同落後抗爭,經過幾十年的艱苦奮鬥,使這片歷盡滄桑的廣袤土地再度煥發出青春的光彩。

  青海導遊詞3

各位遊客朋友們,離開了倒淌河,離開了文成公主的傳説。我們前方將要到達的是我們美麗富饒的青海湖。青海湖古稱"西海",藏語稱為"錯温布",蒙古語稱為"庫庫若爾"。

對於青海湖的形成原因,現代地質學研究表明,大約在兩千多萬年以前,如今的青藏高原是一片大海。後來,由於大陸板塊擠壓,地殼運動,海底漸漸向上隆起,逐漸形成了如今的青藏高原。而青海湖則是在地殼隆起過程中,斷層陷落而形成的。

接下來呢,大家請看我們的正前方,那平嵌在皚皚的雪山和茫茫的草原之間,熠熠發光的寶鏡,就是青海湖了。青海湖面積4400多平方公里,東西長106公里,南北寬63公里,湖水平均深度19米,湖面海拔3260多米,是我國最大的內陸鹹水湖。

如今,青海湖已經成為青海省四大旅遊區之一,初步形成了以觀光為主,娛樂,休閒,度假為一體的環湖旅遊帶。

我們現在所在的就是青海湖的湖濱地區。此處地勢平坦開闊,水源充足,氣候温和,是理想的避暑勝地。不僅如此,這裏還是青海省重要的牧業基地,豐美的牧草,肥沃的土地,養育着這裏成羣的牛羊。每到夏秋季節,遼闊的草原像披上了一層碧綠的絨毯,各種野花五彩繽紛,將綠色絨毯點綴得如錦似緞。四周大片整齊的農田麥浪翻滾,油菜花一片金黃,散發出沁人肺腑的芬芳。湖面上碧波萬傾,白色海鷗追逐着魚帆在空中翱翔,牧民的帳篷星羅棋佈,日出日落的景色更是充滿着詩情畫意,使人心曠神怡。

青海湖四面環山,它的東面是我們剛剛走過的日月山,西面是崢嶸嵯峨的橡皮山,南面是逶迤綿延的青海南山,北面是壯麗的大通山。山水相輝映,構成了一副美麗動人的畫卷。

青海湖的魅力不僅在於它的碧草連天,輕波萬里,。它還有一些獨特的自然現象,如文開湖,武開湖。所謂文開湖,就是指一種表現得比較安靜的湖水解凍現象,而武開湖則表現得有如萬馬奔騰。聽我這麼説,大家是不是很想去見識一下呢昨天我從有關媒介那得到消息,説是過幾天很可能會出現文開湖這一獨特的景觀。大家如果有興趣的話,不如在這多呆一兩天,親身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神祕莫測。

好,各位遊客朋友們,今天我們的青海湖之旅就告一段落了,接下來我們將要參觀的地方是被稱為"鳥的天堂"的鳥島。現在大家暫且休息,我們稍後出發。

  青海導遊詞4

大家中午都休息好了嗎?接下來我們要去的景點是北禪寺。北禪寺位於西寧市北湟水之濱的北山上,俗稱“北山寺”。佔地面積2.8萬平方米。北禪寺位於西寧市湟水北岸土樓山腰,俗稱“北山寺”,又名土樓觀,其建築風格和文化建築被稱為“絲綢之路”南道的一顆明珠。

北山因山崖層疊,遠眺似土台樓閣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樓山。“北山煙雨”是“西寧八景”之一。陡峭的山坡上佈滿人工開鑿的洞窟,所以又有“九窟十八洞”之稱。北山寺依山崖而建,寺內殘存有壁畫和藻井,從藝術風格上看,當屬晚唐和宋元時代的遺蹟。北山寺已經修葺,為道教寺觀,有魁星樓、靈宮殿等建築。位於北山頂峯的寧壽塔是清代所建的5層密檐磚塔,為北山寺的組成部分。

北禪寺是青海境內最早的宗教建築,初建於北魏明帝時期,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整個建築背倚北山,基本上是依山腰中的紅砂巖天然斷層由西向東依次而建,上載危巖,下臨深谷,樓閣懸立,結構奇巧,寺院錯落有序,蔚為奇觀。

北禪寺歷史悠久,寺內留存有魏晉時期的藻井圖案及佛教藝術壁畫,塑立各種佛尊神像。

北禪寺的古蹟很多,有聖母殿、呂祖祠等。但最多的是洞,共有“九窟十八洞”,如玉皇洞、無量洞、城障洞、七真洞、黑虎洞等,洞中塑有佛像,洞內曲經通幽,冷風襲身。這些洞由棧橋曲廊連接,虛實相望,獨具匠心,是一種罕見的建築藝術。

北禪寺內有棧道、小橋、遊廊連接著名的“九窟十八洞”,遠遠望去,似一座長廊懸空在半山腰中,頗有山西懸空寺的風格。現在九窟十八洞內還保留着塑像和古代壁畫,被譽為“絲稠之路”南線古代文化的一顆明珠。從北禪寺鳥瞰西寧市全景,別有一番情趣。土樓山天然大佛在北禪寺側旁,這座天然大佛高約百米,由紅白巖石相間構成,經過風化,山峯似被大自然“雕塑”成為一尊大佛,故而得名。

  青海導遊詞5

各位旅客朋友們:

大家好!

青海吐蕃墓葬羣屬唐代早期大型吐蕃墓葬羣,也是我國首次發現的吐蕃墓葬。分佈在長約7千米的熱水、扎瑪日、沙爾塘、斜歪4個自然村。1982—1986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進行發掘與清理,大部分已被盜掘,19xx年公佈為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

墓葬均有封堆,分梯形和圓形兩種;以夯土或堆以礫石後再覆蓋夯土,夯層間鋪有沙柳枝條,夯土下方均築平面為等腰梯形的石牆,邊緣砌有土坯或泥球,並在其外側塗以紅色石粉;墓室為砌石,由墓道、中室、左右側室和後室組成;封土堆前有規模巨大的祭祀坑、木車、木牘、玻璃器皿和金銀器具。絲織品上有佛像、飛馬及各種不重複圖案130餘種;部分文物及圖案具有較濃郁的中亞風格特點。

大小墓葬共計200餘座,其中一座,座落在一座自然山丘之上。墓冢背靠熱水大山,面臨察汗烏蘇何,高出地面約30多米,遠望猶如城闕一般雄偉壯觀。墓葬墓高11米,東西長55米,南北寬37米,墓堆下還有3層用泥石混合夯成的石砌圍牆,高1米、寬3米。墓冢從上而下,每隔1米左右,便有一層排列整齊橫穿冢丘的穿木,計有9層之多,一律為粗細一般的柏木。這種封土堆構築形式和風格,為我國以往考古發掘中所僅見。墓南有陪葬坑和陪葬遺蹟。

經考古發掘,出土文物有皮靴,金飾品、木碗、木碟、木鳥獸、陶罐、古藏文木牘、彩檜木片等。尤其出土了一批絢麗多彩的絲綢織品,其絲綢質料良好,圖案清晰,色彩鮮明,是不可多得的稀世珍品。絲綢品種有綿、綾、絹、刺繡等。圖案中有珍禽異獸、花草樹木、車馬人物狩獵、西域人圖像、織綿襪等為我國首次發現。

經有關方面專家研究認定,墓主人是唐代早期吐蕃貴族。當時還處於奴隸制社會階段。這一吐蕃墓葬羣的發掘,對研究吐蕃文明史,研究中西文化交流以及藏族族源的探討均有重要價值,因而引起了學術界的關注,被文化部列為我國1983年六大重要發現之一。近幾年的考古發掘又有新的成果,成為1996年全國十大重大考古發現之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