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洛陽龍門石窟導遊詞

致詞2.08W

龍門地區的石窟和佛龕展現了中國北魏中期至唐代(493~907年)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造型藝術。那麼有哪些關於龍門石窟的導遊詞呢?下面是小編為您整理的關於洛陽龍門石窟的導遊詞,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洛陽龍門石窟導遊詞
  洛陽龍門石窟導遊詞一

各位遊客,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導遊王心怡。今天由我來帶領大家遊覽聞名中外的龍門石窟。請聽好這次旅遊的注意事項:1、為了保持景區優美的環境,請不要在景區內亂丟垃圾和隨地吐痰。2、請不要在景區的牆上、樹上刻字或寫字。3、請記住:除了照片,什麼都不要帶走;除了腳印,什麼都不要留下龍門石窟導遊詞2017龍門石窟導遊詞2017。希望大家在我的帶領下度過一段美好的時光!

龍門石窟是中國三大石窟之一,也是一處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的景觀。因為這裏環境清幽、氣候宜人,所以還被列入了洛陽八大景之冠。

下面,就讓我來講一講龍門石窟的傳説:相傳遠古時期,洛陽南面有一大片煙波浩淼的湖水,周圍青山蒼翠,芳草萋萋。人們在山上放牧,在湖裏打漁,過着平靜的生活。村裏有個勤勞的孩子,天天到山上牧羊,常常聽到從地下傳出“開不開”的奇怪聲音,回到家,便把這件事告訴給母親。母親想了想,便告訴他,如果再聽到的話就回答:“開!”誰知一聲未了,山崩地裂,龍門山傾刻從中間裂開,洶湧的湖水從裂口傾出,奔騰咆哮地繞過洛陽城,一瀉千里流向東海。水流之後,兩山的崖壁上出現了無數蜂窩似的窟隆,窟窿內影影綽綽全是石像,有的眉清目秀,有的輪廓不清、千姿百態、蔚為奇觀。從此,龍門石窟便名揚天下了。聽了龍門石窟的傳説,大家是不是已經迫不及待了呢?請大家跟隨我一起去遊覽一下龍門石窟內部的美麗景色

我們現在所在的位置是龍門石窟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潛溪寺龍門石窟導遊詞2017主持詞。它高、寬各9米多,深近7米。大約建於1300多年前的唐代初期,你們相信嗎?看!阿彌陀佛正端坐在須彌台(2016最新頤和園導遊詞)上呢!看起來慈祥極了!

現在我們來到了蓮花洞,它因為窟頂有一朵大蓮花而得名。蓮花是佛教的象徵物,意為出污泥而不染。因此,佛教石窟窟頂多以蓮花為裝飾,不過,像蓮花洞裏這種精美的大蓮花,在龍門石窟一點兒也不多見。

龍門石窟中的景色就介紹到這裏,剩下的需要遊客們自己去細細遊賞,謝謝大家!

  洛陽龍門石窟導遊詞二

大家好,我是開心旅行社的導演汪若曦。今天我帶大家一起去龍門石窟遊覽。在遊覽時,我會給大家詳細介紹。

龍門石窟位於洛陽市城南十三公里。這裏是香山和龍門山的對峙,伊河水從中穿流而過,遠望猶如一座天然門閥,所以古稱“伊灍”龍門石窟導遊詞2017龍門石窟導遊詞2017。龍門石窟裏有成千上萬尊佛像,它們各個姿態不一,精美別緻。

關於龍門石窟,還有一個有趣的故事呢!在隋朝,隋煬帝楊廣曾登上了洛陽北面得邙山。向遠眺望,看見了伊灍,就高興地説:“這不是真龍天子的門户嗎?”不久,隋煬帝就砸洛陽建起了東都城。因為皇宮的正門正對伊灍,所以人們稱伊灍為龍門。

雕琢龍門石窟,斷斷續續搭 400 年之久。據統計,東西兩山現存窟 2345 個,佛塔 70 餘座

龍門石窟又稱古碑林,共有碑刻題記 2860 多塊。龍門石窟全山造像 11 萬餘尊,最大的佛像是盧舍那大佛,通高 17.4 米 ,頭高 4 米 ,耳長 1.9 米 ;最小的佛像在蓮花洞中,每個只有 2 釐米 高,被人們稱為微雕龍門石窟導遊詞2017主持詞。

龍門石窟奇特的地方數也數不清,下面就開始遊覽。

在遊覽龍門石窟時要注意:

1. 不能用手去觸碰雕像。

2. 要講文明,不説髒話。

3. 輕聲説話不打擾他人。要在外國人面前展示中國人的文明風采。

  洛陽龍門石窟導遊詞三

洛陽,素稱“九朝古都”,但實際上先後有十三個朝代在此建都。洛陽作為都城,前後歷時1500年,是中國七大古都中建都時間最早、朝代最多、歷史最長的古都。

龍門石窟是中國古代封建政權凌駕於佛教之上的宗教藝術,由於魏、唐兩代皇室的參與而形成了龍門石窟皇家風範的重要特色,許多窟龕或造象的興廢變遷都與當時的政治形勢變化有着密切關係。

“龍門山色”自古即為洛陽八景之首。北魏以來,這裏松柏蒼翠,寺院林立,到唐代有十寺最為有名。山腳處泉水汩汩,伊水碧波盪漾,唐代時行船往來,穿梭其中。精美的雕像與青山綠水交相輝映,形成了旖旎葱蘢,。鍾靈毓秀的龍門山色。伊闕風光。中國古代歷史上曾有許多文人墨客,帝王將相,高僧大德徜徉於此,賦詩吟誦。唐代大詩人白居易“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遊之勝,香山首焉”的佳句,聲名遠揚,今誦尤新。

潛溪寺 朋友們,下面我們將參觀龍門石窟西山北端第一個大窟潛溪寺。潛溪寺為唐高宗初年雕造。洞內造像為一佛、二弟子、二菩薩、二天王。主像阿彌陀佛居中而坐,身體各部比例勻稱,面容豐滿,胸部隆起,表情靜穆慈祥。兩側觀世音、大勢至菩薩體軀比例適中,豐滿敦厚,表情温雅文靜,富於人情味,揭示了唐初雕刻藝術的長足發展。阿彌陀佛和觀世音、大勢至菩薩合稱為“西方三聖”,是佛教淨土宗供奉的偶像。

隋唐時代是中國佛教發展的又一個繁盛期。佛教學風在“破斥南北、禪義均弘”形勢下,南北佛教徒們不斷的交流和互相影響,完成了對以前各種佛教學説的概括和總結,從而使佛教中國化的趨向更加明顯,也使佛教造像藝術充滿了清新與活力。因此,在造像藝術上發生了不同於北魏時代造像風格的變化,潛溪寺中的造像已揭開了盛唐那種豐腴、典雅的造像風格的序曲。

賓陽中洞 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後,實行了意義重大、比較徹底的漢化改革,歷史上稱為“孝文改制”。由最高統治者實行的政治上的改革必然對當時皇家貴族發願開鑿的佛教石窟造像有一定影響。下面我們將參觀的賓陽中洞的造像風格和服飾就是孝文帝改制在文化上的反映。

朋友們,現在我們面前的這三座洞窟合稱為賓陽三洞。賓陽三洞因統一規劃、有計劃開鑿且並排佈局而得名。這三座洞窟從公元500年開鑿直到523年停工,歷時長達24年還未完工,史書記載用工多達80多萬。中間的`為賓陽中洞,是北魏宣武帝為其父母孝文帝及文昭皇太后祈福做功德而開鑿。洞中三壁造三世佛,從南向茲依次為過去世燃燈佛、現在世佛釋迦牟尼和未來世佛彌勒佛。

賓陽中洞的窟頂是穹隆形,好像蒙古包的頂部,地面雕刻着大型蓮花,周邊是蓮花花瓣、水波紋和其它裝飾圖案,如同鮮豔美麗的地毯式樣子。這種形式使人很自然聯想起北方遊牧民族的生活。

主佛釋迦牟屁,造像手法已和北魏鮮卑族拓拔部固有的粗獷敦厚之風有所不同,而是吸收了中原地區漢民族文化的成分和當時南朝所流行的“清瘦俊逸”的風尚,形成了遷都洛陽後佛教造像“秀骨清像”的藝術形式。主佛體態修長,面容清瘦,眉目疏朗,嘴角上翹,表情温和,神采飄逸。服飾已脱去了雲岡石窟中雙領下垂式袈裟和偏袒右肩式袈裟,改為中原地區褒衣博帶的形式,衣裙下部雕作羊腸紋拖在基座前部,一層一層摺疊着。這種雕造風格迅速在全國流行開,成為北魏時期佛教藝術中國化、民族化的造像特色。

這種造像手法與現實生活中的人物形象接近了許多,正是孝文帝改制在龍門石窟造像上的反映。

中洞窟門內前壁兩側下層各有一幅大型浮雕,北為孝文帝及侍從禮佛圖,南為文昭皇太后及嬪妃禮佛圖。這兩幅作品,精美絕倫,20世紀30年代被盜鑿而去,現分別藏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和堪薩斯州納爾遜藝術博物館。

1978年,當人們拆除賓陽中洞的清代所建磚券門時,雕鑿於北魏時期造型鮮為人知的天王造像顯現在人們面前。朋友們請看,當時在窟門過道兩壁上發現的就是三頭四臂的帝釋天王和四頭四臂大梵天王浮雕。

賓陽中洞完成於六世紀中葉,它顯示了當時我國石窟藝術發展的高超水平。

伊闕佛龕之碑-----李泰與賓陽南洞 朋友們,我們現在所看的這塊大碑,名為“伊闕佛龕之碑”,由唐太宗時中書侍郎岑文本撰文,中央令、大書法家褚遂良書丹。這通碑為目前國內所見褚遂良楷書之最大者,字形奇偉秀美,是唐楷書法藝術的珍品。碑文主要記述唐太宗第四子魏王李泰為其母文德皇后長孫氏死後做功德而開鑿,碑文中並有大量粉飾、美化李泰之語。因此,結合太宗末年李泰與太子李承乾爭奪太子位的史實可知,李泰借為母親開窟造像做功德,實有獲得太宗好感,為自已撈取政治資本的目的和用心。需要説明的是,這通碑原應為此魏所雕的賓陽中洞的造窟碑,到了唐代李泰為節省費用,竟就勢磨去原有碑文,又重新雕刻成唐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