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2017雙溪竹海導遊詞

致詞3.14W

各位遊客:大家好!

2017雙溪竹海導遊詞

雙溪竹海漂流,漂流雙溪竹海,歡迎大家來到雙溪感受自然的竹海風光。

我是景區導遊小×,希望我能成為大家快樂的旅伴。

雙溪,顧名思義,由兩條溪流匯合於此。雙溪是個古老的小鎮,歷史悠久,餘杭建縣治便有雙溪,至今已有數千年曆史。

雙溪山青水秀,人傑地靈,有着極具豐富的自然資源和人文景觀,在漂流中我會向大家一一介紹。

前面大家所看到的是竹海長廊。竹海長廊總長130米,在我們杭州是絕無僅有的,木柱青瓦,古色古香,為我們景區增加一道亮麗的風景。長廊的正上方是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同志題寫的“江南第一漂”五個蒼勁有力的大字,為我們雙溪竹海漂流景區錦上添花。

前面有幾頭老牛,正在搖頭揮尾歡迎我們去坐牛車。雙溪水牛較多,因為有着充足的水資源。水牛在以前只是作為耕種勞力,隨着雙溪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水牛也就“下崗”了。現在雙溪發展生態旅遊,老牛重新“上崗”,和我們一樣成了一名“旅遊工作者”。在牛車道,大家看到的細沙是為了減輕牛腳負擔,因為牛的腳底板很軟,地面太硬牛會吃不消,所以這細沙是專門為牛而鋪設的。

各位遊客,這裏是上竹筏的碼頭,雙溪老百姓都稱之為“老花園”。首先我向大家講一下乘坐竹筏漂流的注意事項及安全須知……

好,大家坐穩了。現在我向大家介紹一下這“老花園”。古代這裏是一個很大的花園,花園內花香四溢,鳥語聲聲,盆景根雕千姿百態。宋代詞人李清照避難於此曾詞曰:“聞説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唐代徐文長(別名徐渭)留下詩句“門滌當水盡,路曲入鬆移,過溪無虎嘯,枉送遠禪師”;清代吳焯一首題為《雙溪》詩曰:“百里雙溪匯此方,修篁含澗鬱相望。雲生石腳水痕白,曰射山頭煙氣黃,不少游魚衝瀲灩,盡多啼鳥弄微茫。行人已入桃花路,何必前溪問棹郎”,這些文人墨客都曾在此留下足跡。

大家看前面有兩條溪流在此匯合,這便是“雙溪新十景”中的第一景——雙溪疊月。現在我們所處的是莫幹溪流,大家看到的另一條溪則是天目溪流。兩溪的交匯處,大家不妨把手伸入溪水中感覺一下,來自莫幹溪流水温高,而一邊的天目溪流的水温明顯低,這是為什麼呢?(迄今仍是一個謎)其實雙溪頗有神奇色彩,以雙溪為界線就有四個不同。一是天目溪流與莫幹溪流的水温不一樣,相差水温為4-5℃;二是溪北竹林與溪南竹林的顏色也不一樣,溪北竹林呈黃色,溪南竹林呈青色;三是溪北的山各以動物名居多,如獅子山、鯉魚山、老虎山等,溪南的山帶有人文景觀居多,如將軍山、美女山、神童山等;四是溪北的村以山名居多,如竹山村、台山村、吳山村,而溪南6個村沒有一個帶“山”字村,不同也許不止這些吧?

為滿足遊客自我參與、追求野外刺激的需求,我們公司不久前在天目溪上推出了“皮筏漂流”,從“沙塘”至“雙溪疊月”,全程三公里,沿途有九處激流險灘,相當刺激。

在天目溪流上游三公里是徑山湖,這是餘杭區最大的人工湖,壩高為44.5米,最大蓄水量為28000多萬立方米。在徑山湖的北面半山腰是新十景的第二景——“同安天門”,“同安頂上天門開,巨石凌空方臘來”雄偉的天門,是當年方臘以驚人的毅力豎立起來的。同安頂上沒有屁股的螺絲、形如筷子的方竹,吸引古今文人墨客來此吟詩作畫。

西面直線十多裏那最高的山峯,就是號稱“江南第一山”的徑山,海撥800多米的山上有一座被稱為江南五山十剎之首的“徑山寺”,貢茶“徑山茶”採於此,日本的茶道是從這裏流傳過去的,乾隆、蘇東坡等帝王將相留下不少碑文詩句。

南面最高峯為“將軍山”,山上有一塊磨劍石,面積為七、八平方米,平整光滑,面上有道道刀痕,那就是我們雙溪新十景中的第三景“將軍磨劍”。詩曰:“馬到山前路未開,英魂遺恨獨鬆關。心縈吳越甘生死,劍石長留將軍山”。八百年前,北邊的金兀朮帶兵攻進了京城開封汴梁,一路南下,康王趙勾逃到臨安(杭州),在臨安建成京都,為了守住臨安,一位將軍相偉受命在雙溪把守關口,抵抗金兵。將軍山和對面的獅子山兩山相對,中間的山岔是個關口,地勢險要,是進臨安的通道,將軍自知責任重大,天天在山上操練兵馬。但是,金兀朮帶兵從安吉、孝豐一帶打過來,打上了百丈獨松嶺,接着又來到雙溪這個關口,一場血戰整整打了七天七夜,最後只剩下將軍等五人,寡不敵眾,自知無法守住關口,無顏面見聖上,更無顏向雙溪百姓交待,便與將士自刎于山上。那將軍磨劍石現還留存完好,有機會大家可登山目睹。後人為紀念這位將軍的忠心愛國之心,便把此山命名為“將軍山”了。

魯迅祖居導遊詞 ·寧波市導遊詞 ·杭州市導遊詞 ·大慈巖導遊詞 ·岳廟導遊詞

前面那道堰壩就是景區新建的橡皮壩,整座壩體其實是一個巨大的橡膠胎,跟車胎的原理差不多的,只是它裏面充的是水而不是氣,由於橡皮壩的作用,這裏便形成了一個2米多高的落差,我們馬上就會感受到這一刺激了,為了您的安全,請檢查一下救生衣是否穿妥了,衝壩時身體儘量往前傾,千萬不要站起來,以防竹筏失去平衡。

北面這座小山,形態像什麼?大家猜猜看是不是像獅子?雙溪老十景的“獅山倒影”詩曰“青青山阜肖青獅,旁枕清泉映四時。倒景入波添異景,孰真孰假孰新奇?”

“溪水粼粼溪波柔,竹海如歌堪漂流。兩岸鳳尾拽不住,笑聲托起畫中游”這是雙溪新十景中的“竹海漂流”詩,雙溪竹筏漂流歷史悠久,五十年前,這裏沒有公路,運輸主要靠溪中竹筏運送,這條溪是我們山區百姓的生命線,山裏麪包括安吉縣的部分鄉鎮的山民的土特產,如毛竹、山木、筍等就用竹筏運到山外面出售,換來大米、油鹽等生活用品用竹筏逆流而上撐回山裏。山裏面六、七十歲的老人個個都是撐筏高手。

雙溪竹海漂流是近年來徑山鎮開發的一個新景點,環境優美,竹林綿綿,自然資源得天獨厚,“堰壩險漂”在江浙一帶的'漂流項目中較具特色,因而深受上海、蘇南地區等地遊客的歡喜。

前面是雙溪大橋,以前此橋是用木頭鋪就的,“板橋聯漢”詩曰“溪外清溪橋外橋,臨波風景筆難描,欲離欲接聯如漢(漢:彩虹),浮影橫空跨二苕”講的就是這雙溪大橋。

再看溪邊這隻大茶壺,這就是由國際茶文化研究會會長王家揚題詞的“江南第一壺”,整個茶壺直徑3米,是按唐代的茶壺風格製作而成的,聞名遐邇的“陸羽泉”便在溪旁,根據嘉靖《餘杭縣誌》記載:“陸羽泉,在縣西北三十五里,吳山界雙溪路側,廣三尺許,深不盈尺,大旱不竭,味極清洌。”被譽為“天下第三泉”。唐代茶聖陸羽就在此隱居研究茶事,撰寫了世界上第一部研究茶葉專著《茶經》,真是“結茅種茶飲淡泊,茶經一卷説千年”。民間有關陸羽的故事流傳至今有“陸羽問茶”、“榆樹垂釣”、“徑山古道”、“蘭花坪”。陸羽,唐復州竟陵(今湖北天門)人,字鴻漸,自號桑苧翁。他初到雙溪時,在將軍山下的茶葉塢尋覓茶樹,正值天氣炎熱之時,口乾舌燥,見有一草舍,便推門走進向一位大嫂要口水喝,這位大嫂便在水缸裏舀了碗生水,在上面撒了把礱糠,端給陸羽,陸羽很氣惱,只得吹一下礱糠,喝一口水,慢慢地喝。喝完後,陸羽説:“大嫂,你為何要撒礱糠?”大嫂説:“天熱,你流了許多汗,一口氣把生水吃下,冷熱一驚,難免要生病,我撒礱糠,是要你慢慢地喝。”聽到這裏,陸羽方知自己錯怪了這位好心的大嫂,“陸羽問茶”便由此而傳開了。

“陸羽泉”景點已佈置一新,書法泰斗沙孟海題寫了“陸羽泉”三個大字鐫刻在泉井的上方石碑上,“鴻漸閣”一樓是陸羽泉陳列室,井邊“苕溪草堂”是當年陸羽撰寫《茶經》的地方。

大家現在看到的是“苧翁垂釣”,傳説陸羽經常在這裏垂釣,享受着怡然自得的生活。溪旁這片葱葱綠綠的竹林大約有一千五百餘畝,林間小道,鳥語花香,景色秀麗,走進翠竹林中,猶如墜入迷宮,又好像走入一個冰涼的世界,夏日的熱浪完全被隔在了林外,這裏絕對是夏日避暑的一個好去處。

不遠處是“竹笛聲聲”。聽,演奏者所吹奏的樂曲富有江南水鄉特色,悠揚入耳,令人清新舒暢,心曠神怡!筏上還有“劉三姐”想與您對山歌,你試試看,不妨與“三姐”對上一曲,不亦樂乎。

我國初唐的“四傑”之一、文學家駱賓王曾有一首寫鵝的詩,詩中曰:“鵝,鵝,鵝,曲項向天歌,白毛浮綠水,紅掌拔清波。”活靈活現描繪了白鵝戲水“紅掌擊波”的情態。您瞧,溪中游弋的那羣白鵝形象地體現了駱賓王詩中的意境。

前面就是“夾堰險漂”了,上一座堰壩是新建的橡皮壩,這一座則是歷史悠久的砌石壩了,始建於清朝年間,當初建此壩,一是為了修壩引水,灌溉良田;二是為了築壩蓄水便利交通。以前,這山裏的土特產(如茶葉、筍乾、毛竹等)都是靠竹筏運輸到杭州等地進行交易的,一遇到乾旱季節,溪水乾涸,竹筏就會擱淺,這時只要把堰壩閘門關上,不出一兩天,溪水便能蓄足,再開閘放水,就能控制水位,方便竹筏運輸了,直到解放後灌溉工具先進,陸上交通也發達了,這堰壩也就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如今雙溪開發了旅遊市場,這堰壩又被利用起來,成了雙溪漂流途中最驚險刺激的一部分,此處落差有三米高,請大家配合筏工,讓我們感受一下與橡皮壩不同的驚險刺激。(重申安全須知)

飽嘗一番“刺激”後,讓我們平靜下來領略一下“水牛戲水”和“田野放牧”的情趣。這裏的水牛,我們坐牛車時已有所領教,碩大健壯的身軀,甩着尾巴,一路小跑時那濺起的泥巴,賞心悦目,充滿野趣;你看它們在溪中歡快地戲水、舒適地漫遊、悠閒地噴吸溪水的狀態,就好比是一位經過拼搏後獲得獎牌的游泳健將在水中休閒徜徉。

再看那溪中的鴨子和溪灘上的羊羣,它們悠哉閒哉地在溪中戲水,或追逐或在灘上散步、啃草,頓使我們產生了“迴歸自然,返樸歸真”的感覺,與在喧鬧的大都市中生活相比,形成了鮮明的對照。但願這種充滿野趣的景觀,能激勵大家對雙溪竹筏漂流、餘杭好山好水乃至美好的生活產生更多的留戀和嚮往!

現在我們到“雙龍戲水”景點,這是根據我們雙溪的民間傳説“雙龍遊雙溪”而設的,話説這一青一黃兩龍奉玉皇旨令為雙溪解決乾旱,青龍自天目溪引來甘泉,黃龍自莫幹溪引來玉露,一到雙溪,雙龍見雙溪兩岸淡竹成林、環境幽雅、民風淳樸,便決定留守雙溪,從此這裏便風調雨順,、正所謂“雙溪卧雙龍,一年四季吃勿窮。”

前面這個“夢溪灘”是這次漂流的終點。宋代科學家沈括曾到此一遊,撰寫了《夢溪筆談》。下筏後,大家可以到竹海遊樂園打沙灘排球、爬竹竿、盪鞦韆、踩水車、坐翹翹板、爬網橋、乘遊船等,還可爬上塔山“翠虹亭”觀賞領略整片竹海,感覺一下習習竹風,一定會令您心曠神怡。

各位遊客,雙溪漂流到這千步灘休閒區就告一段落了,感謝大家對我工作的支持配合,但願雙溪的竹海漂流、雙溪人民的熱情好客能給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

希望有時間再來,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