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致詞

聖地喀納斯導遊詞

致詞2.05W

作為一名專門為遊客提供幫助的導遊,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導遊詞,導遊詞作為一種解説的文體,它的作用是幫助遊客在旅遊的同時更好地理解所旅遊的景點包含的文化背景和歷史意義。那要怎麼寫好導遊詞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聖地喀納斯導遊詞,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聖地喀納斯導遊詞

卧龍灣、月亮灣、神仙灣、百花園、哈流灘大草原,還有那久居林中的圖瓦人,無不使人留連忘返。每年6月,百花園山花爛漫;7月,白樺林青翠欲滴;8月,漫山遍野牛羊成羣;9月,秋高氣爽黃葉滿枝頭。世界上再也沒有哪塊地方比她寧靜,再也沒有哪片湖水似她那麼柔情。哦,喀納斯,你是人間仙境,我夢中的情人 … …

時至中秋,我陪同《上海航空》的朋友再次踏上了喀納斯的土地。

旅行車從烏魯木齊出發經過兩天近16個小時的行駛,終於在黃昏時分抵達喀納斯的門户——賈登峪山谷。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漫山遍野的松林,微風吹來,松濤陣陣。由大氣環流帶來的大西洋的暖濕氣團經過萬里跋涉抵達喀納斯,每年給喀納斯帶來多達 1066毫米的充沛降水。這裏是植物的王國,有近800種珍惜植物在這裏生根發芽、茁壯成長,這裏是從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自然延伸至我國境內的唯一一片南西伯利亞泰加林自然保護區,在海拔1300米至2300米的山坡上自然生長着茂密的落葉松、雲杉、冷杉、白楊、白樺以及珍貴的新疆五針鬆。由於交通不便,長期以來喀納斯地區人跡罕至,珍貴的物種得以完好地保存了下來。

喀納斯風景區可以用一山、二湖、三灣、四迷、五個唯一來概述:

一山,即阿爾泰山友誼峯。

友誼峯海拔4374米,終年積雪,巍然屹立在祖國的西北端,是我國與蒙古、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的界山,也是喀納斯湖湖水的發源地。

二湖,是指喀納斯湖和白湖。

喀納斯湖形成於距今約20萬年前的第四紀冰川時期,湖面海拔1374米,四周羣山環抱,湖面最寬處約2600米,湖水最深處188米,湖水面積約45平方公里,自北向南猶如一個長長的豆莢蜿蜒流淌在長約25公里的喀納斯峽谷裏。當年成吉思汗的軍師耶律楚材西行來到喀納斯,被喀納斯秀美的景色所打動,遙望着那如珍珠一般散落在峽谷中變幻莫測的319個湖泊,欣然寫道:

誰知西域逢佳境

始信東君不世情

圓沼方池三百所

澄澄春水一池平

白湖,又名阿克庫勒,位於喀納斯湖東北38公里處友誼峯腳下。

三灣,指的是卧龍灣、月亮灣、神仙灣。

卧龍灣位於喀納斯風景區之首,喀納斯河水流經此河段驟然變得寬闊平靜,形成一個面積約6平方公里的湖泊,湖的中部出現了一個小島,遠看酷似一條高大的劍龍,尾巴高高翹起靜卧在湖中心。

由卧龍灣前行1公里就來到了月亮灣,喀納斯河水流經這裏形成了一個長達4公里長的“之”字形,河灣靜謐的好似一彎月牙,河水隨着一日之間光照的不同,變換着不同的色彩。最絕妙的是河中心的兩個河心洲,酷似兩隻仙人的大腳印,運氣好的話,還能看到五個大腳指頭。傳説,這兩個大腳印是當年成吉思汗率軍西征在此涉水過河時留下的痕跡,現在還經常可以看到轉場路過此地的牧民下馬匍匐在地頂禮膜拜。

由月亮灣前行3公里就到了神仙灣,這裏是一片寬闊的水域,河水將河心洲分成若干個小島,島上鬱鬱葱葱地生長着稀有的雲杉、白樺和落葉松。河水流經這裏變得異常平緩,微風吹來碧波盪漾,河水在陽光的照射下閃閃發光,好似撒下一片珍珠,這裏猶如仙界一般應該是神仙居住的地方。

四迷,指喀納斯“湖怪”之迷、千米枯木長堤之迷、白湖之迷和圖瓦人來歷之迷。

喀納斯“湖怪”之迷:傳説喀納斯湖有“湖怪”,當地圖瓦人放牧的牛、羊、馬、駝去湖邊飲水時,常被拖進湖中作了點心。“湖怪”常常在天剛亮或黃昏時出現,至於“湖怪”長的什麼樣,誰也沒有看到過。

據説,有一個圖瓦牧民去親戚家喝喜酒,回家時已近黃昏,路過喀納斯湖下馬轉身衝着山林小解,忽然聽到身後“嘩啦”一聲響,趕忙回頭,發現他的馬不見了,湖面上隱約看到一對 “212”小汽車車燈般陰冷的大眼睛緩緩沉入湖中。

他驚得酒醒了一半,連忙向村子裏跑去,邊跑邊喊:“212”把我的馬吃掉了!

村民們聽説後,紛紛組織起來,製作了一個大大的大釣鈎,用一頭牛做誘餌,用牛皮筋編成繩,繩的另一頭套上了二十匹馬。等了一天又一天,第三天,終於有了動靜,一聲令下,二十匹馬拼命往上拉,直累的二十匹馬口吐白沫,繃斷了牛皮繩,連“湖怪”的影子居然也沒有見着。

新疆大學生物系曾經組織考察隊,於1985年7月20日,在觀魚亭上用高倍望眼鏡觀察到身長約15米的大紅魚,最多時一羣竟達68條。但是喀納斯湖有沒有“湖怪”至今仍然是一個迷。

千米枯木長堤之迷:在喀納斯湖的北岸,有一條一米多高,20xx多米長的枯木長堤。這是喀納斯山上的樹木枯死後滾下山落入湖中形成的,每當湖水上漲枯木就漂浮在湖面北岸一帶,湖水下落枯木就在北岸友誼峯山腳下形成一條千米枯木長堤,為什麼這些枯木不隨波逐流順水向下遊漂流呢? 至今仍然是一個迷。據説,是這些枯木留戀曾經生養它們的故土喀納斯而久久不願離去。

白湖之迷:白湖,又名阿克庫勒,位於喀納斯湖東北38公里處,海拔1954米,面積約10平方公里。由於湖水酷似牛奶,遠望一片乳白色而得名,白湖的水注入喀納斯湖後,染的喀納斯湖的北部湖水也是一片奶白。白湖的形成至今仍然是喀納斯之迷。

圖瓦人來歷之迷:相傳,很久很久以前成吉思汗征戰西域,他的次子察合台派遣了一支先頭部隊逢山開道,遇水搭橋,後來,這支隊伍在阿爾泰山的深山老林中迷了路,神祕地消失了。現在,在喀納斯湖畔居住着一個原始部落,他們以山林為家,以放牧、狩獵為生,砍來山上的松木搭建起木屋,剝下厚厚的獸皮抵禦嚴寒,使用原始的炊具調製出香噴噴的奶酒,他們不與外族通婚,不與他人爭鬥,他們以圖瓦人自居,以成吉思汗為自己的先祖,古訓説牢記祖先的名字是每一個圖瓦人子孫的責任,他們世代悠閒地生活在喀納斯這片世外桃園中,被稱做“林中百姓”。今天,在喀納斯生活的圖瓦人約有1400人,其中有700人居住在喀納斯湖畔的喀納斯鄉,其餘人生活在禾木喀納斯和阿爾泰的`深山老林中。

喀納斯居住着一位神奇的老人,名叫額爾德什,今年65歲,他生在喀納斯,長在喀納斯,深愛着喀納斯,他用喀納斯湖邊採來的葦草製作出一管“蘇爾”,他能用“蘇爾”吹奏出美妙的音樂。我們圍坐在額爾德什老人身邊請他吹奏一曲,他説:“吹嗎? 好!吹。”額爾德什老人吹奏的是他最拿手的——“美麗的喀納斯”。只見老人雙目微閉,將“蘇爾”豎起來貼在脣邊,隨着氣流的呼出,手指的移動,那美妙的笛聲充滿了整個木屋,一瞬間,我們彷彿來到了藍天白雲下,來到了美麗的喀納斯湖畔:山風吹過,樹葉婆娑,湖水盪漾,温暖的陽光灑滿大地,萬物在生長,蟲鳥在鳴唱,天空出現美麗的彩虹… …

笛聲停住了,萬籟具靜,我們每個人臉上都掛滿了淚珠。

在這遠離塵囂的地方,在大自然的懷抱,在神奇的額爾德什老人身邊,我感到了神的存在,我聽到了天籟之聲。默默地接過老人遞過來的“蘇爾”,它出奇的輕,薄薄的笛身,細細的笛管,僅開有三個孔,長約五十釐米。我們一邊傳看着這件奇妙的樂器,一邊向額爾德什老人提出了一個問題:您在吹奏這首曲子時想到了什麼?

老人深深吸了一口氣,説道:我從小生長在喀納斯,我看到天神將雨滴灑向人間,雨滴飄飄蕩蕩落到了樹上,發出嘩啦啦的響聲,又順着樹梢滑落到大地,雨水滲入泥土,順着山谷彙集成涓涓溪流,最後流向喀納斯湖。風吹來了,湖面碧波盪漾;太陽出來了,樹木使勁地生長,整個喀納斯充滿了生機。我吹奏這首曲子時,這些景象就在我的眼前,每天,我都要上山去看那些樹,它們是和我一起張大的,有些比我還年長。

老人異常興奮,話匣子打開就象額爾齊斯河的河水滔滔不絕:我想教我的兒子學習吹“蘇爾”,但是他總是學不會,他是國小的老師,他有工作,很忙。

看來“蘇爾”的演奏技巧快要失傳了。

如果將我們偉大祖國的版圖比喻為一隻昂首報曉的雄雞,那麼,喀納斯就是雄雞高高翹起的燦爛奪目的尾翎。

這裏有我國唯一一條注入北冰洋的大河——額爾齊斯河;

這裏是南西伯利亞泰加林在我國唯一的自然延伸地;

這裏是亞洲唯一的瑞士風光;

這裏是我國蒙古族圖瓦人唯一的聚集地;

這裏的額爾德什老人是世界上唯一能用“蘇爾”吹奏三重和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