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必備】教師個人工作總結四篇

總結是對某一特定時間段內的學習和工作生活等表現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有助於我們尋找工作和事物發展的規律,從而掌握並運用這些規律,讓我們抽出時間寫寫總結吧。你所見過的總結應該是什麼樣的?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個人工作總結4篇,歡迎大家分享。

【必備】教師個人工作總結四篇

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篇1

一、學習與服務相輔相成

以往為了更好地完成學科教研工作,在數學學科方面,我重温了初高中課本,同時閲讀了很多相關數學本體知識與教學理論的書籍,但由於學習內容與實踐應用沒能有機的結合,多半是邊學邊忘。今年我改變了學習方式,不是先學後做,而是先做後補,也就是説我在實踐中反思自己的不足,然後再對應着查閲書籍學習相關的知識。這樣用一個,學一個,學一個指導一個,學用結合,相輔相成,取得了良好的收效。

這要歸功於網絡研修,在一年的網絡研修中,與教師真誠的溝通與交流,直面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與困惑,使我離教師越來越近了,離實踐越來越近了,在幫助教師探求問題答案與策略的同時,我也越來越自信了,在學科知識與教研經驗方面都得到了充實,可以説網絡中對教師的指導與幫助,助推了我自身的學習與提高。

二、感悟與活動相依並存

本年度參與了很多教研與調研活動,讓我感觸最深的有四大活動,即:全國國小數學大賽、全市教學能手比賽、全市教育發展的調研、全年的網絡研修。

今年五月我有幸觀摩了全國國小數學第九屆深化課程改革的課堂教學大賽,現場觀摩了16個省推薦的優秀課例,又購買了16盤課例錄像,將大會的32節課聽全,就像品嚐了一席盛宴,令我激動不已。回來後的第一時間便將這份喜悦與收穫,藉助網絡開展了“好課分享”的系列研修活動。

通過現場觀摩、專家點評,以及網上與其他聽課教師的交流研討,我感受到了數學課堂的一種本質的迴歸,也看到了國小數學課堂教學未來發展的走向,即:走向學科本質的挖掘、走向教學實效的突破、走向數學思想的深化、走向數學經驗的建構。這次活動,為我以後的教師培訓和教學指導工作奠定了新的起點;更重要的是在對照比較的過程中,我發現我們的理念並不落後,甚至有很多觀點與課堂設想要超過各省所推薦的優秀課例,為什麼我們的教學質量與課堂教學的效度卻不高呢?帶着這樣的疑問,我在工作中繼續探索。

在全市教學能手大賽中,我找到了些許答案。新課程的理念雖好,但很難落到實踐中,落到教師的課堂上。其主要原因在於老師們不能深入、正確的理解新課程的各種理念,會背不會做的現象比比皆是,多數教師是浮於表面、流於形式,只關注新理念,不研究新知識,導致課堂丟失學科本質。要轉變這一現狀,首先要喚醒教師參與教研的熱情,使教師能夠自覺地在研中教、教中思、思中進,不斷的提升自身的專業素養,提高課堂教學的質量。

第三個活動是全市教育發展的調研活動。我參與了基礎教育發展現狀的調研,並撰寫了“全市國小教育發展現狀的反思報告”。在這一活動中,我看到了一些教育現實,很多問題在社會大環境的背景下、在多年形成的各種機制的制約下,令人無奈。但我不能因此而放棄職業理想,更不能順勢隨波而丟掉自我,正如丁蓉老師所説:要接受自己改變不了的,同時也要堅持改變自己能改變的。在諸多現實問題中,教學評價的標準單一、校本教研的虛張聲勢、教師隊伍的弱勢羣體這三大問題就是我要努力改變的,作為學科教研員有責任、有義務,幫助教師、幫助學校走出三大問題的困擾。

關於教學評價標準。在兩年多的教研經歷中,讓我深深體會到沒有標準,一切將亂無章法。無論是教師對學生的評價,還是學校對教師的評價,也包括教研員對課堂教學及學科教師的評價,都存在着單一性和隨意性。定量評價往往只看硬件與分數,而定性評價則僅僅取決於評價者的個體傾向,這就導致教與學的功利性越來越嚴重,導致教師培訓與教學指導中公説公有理、婆説婆有理、教師不知聽誰的好的混亂現象。究竟什麼樣的數學課才是好課?什麼樣的數學教師才是優秀的教師?有了標準才會心中有數、研中有據、教中有序、學而有效。

因此我的任務就是根據本市實際與學科特點,協同縣區教研員與基層學校的教師代表,完善相關的評價標準,為基層的教學實踐亮出標杆,為行政部門的評價督導提供參考,做好參謀。

關於校本教研發展。自新一輪課程改革以來各縣區的典型校,在校本教研與校本培訓方面取得了很多喜人的成果,但不排除還存在很多死角。有規劃無落實、有活動無效果、有經驗無推廣、有框架無細節的現象都或多或少地存在,一談到校本教研與校本培訓,多數老師能夠想到的就是記了多少筆記,搞了幾次教研活動。個人認為,當前的校本研修的.發展缺少的不是宏觀思路,而是微觀的做法,例如:教研主題從哪來?問題解決是什麼?培訓內容選哪些?教師提高目標是什麼?只有將這些細節問題分析好,才會引領校本教研的新發展。

因此,我在指導基地校的網絡研修活動中,總是先聽課、再診斷,對症開方定主題;先徵集、再歸類,按需供給做培訓。這樣做的目的就是引導基層學校的業務領導,根據本校實際開展校本研修活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與此同時,我還積極地借鑑各部門主任大連考察帶回來的研培經驗(問題課題化、課題課程化),將問題集成研究的主題,將主題研培凝成校本的課程,並通過網絡平台實現校際間的交流。

關於學科薄弱教師。以前我的視角侷限於看得見的地方,只關注到了學科骨幹的培養與城區教師的課堂教學指導,所採取的方式是相關教育理念及實踐策略的合作交流、共同研究。調研中我聽到了農村教師的心聲,他們渴望學習、渴望提高,但是苦於不知道學些什麼、不知道該到哪裏去學。回來後,我聯繫了幾所農村基地校取得了聯繫,收集了老師們的一些教學案例,認真分析,並努力尋找對策。根據我的初步瞭解,用培養骨幹、課堂跟蹤、專題研討等方法,似乎都不能很好的解決問題,使全市國小數學教師中的弱勢羣體在短期內得以轉化。他們的需求更傾向於實踐知識,希望能得到最直接的指導。

因此,我設計了農村教師專業發展的實施方案,恰好與我市的4583工程的芳甸工程相結合,採取課例研究與資源共享的方式,將理念融於實踐,做中學、學中研、研中進。同時發揮國小數學研修團隊的輻射作用,城市反哺農村,使全市國小數學教師專業素質得到均衡發展。

第四個活動是全年的網絡研修,除了每週一次相約的主題教研活動以外,本年度還增加了基地校的教研活動,通過網絡平台,對基地校的校本教研給予指導,對一線教師教學中遇到的問題給予釋疑。從網絡成員的個人成長看,網絡教研成就了一些教師,他們在兩年多的網絡研修中,對教材的把握、對問題的分析以及對課堂的評價,都有了一定的提升。例如乾安一小的張孝紅,從最開始不敢交流、無話交流,到現在的能交流、能指導研修主力,見證了網絡研修是一種循序漸進的跟進式的培訓方式,是教師實現專業成長的最佳平台。在國小數學教學能手評選第三關入選的教師中,有三分之一是網絡成員,這也是一個很好的例證。

關於基地校的建設,本年度共發展了9所網絡研修基地校,做的比較好的有前郭白依拉嘎國小、寧江實驗國小、乾安一小、經濟開發區中心校和油區鑽井國小。為了給基地校更有針對性的建議和指導,我對基地校的數學教師進行了全員聽課、診斷,有的是實地聽課、有的是上交光盤,聽課後跟教師個別交流,最後再集中會診,這樣的活動深受老師們的歡迎,也得到了基地校領導的認可。各基地校結合校本教研主題,在網絡上進行小問題交流、對主題的確定、問題的設計、活動的開展以及課堂的設計逐一研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這些活動給我最大的感悟就是網絡是我服務基層的最佳途徑,是實現個人專業成長的最佳平台,一年來,我的研修團隊已經擴大到一百多人,並與外地(XX萊城、唐山豐潤、XX)研修團隊形成了網絡研修聯盟,與各地的教研員建立了長期的合作關係。不足的是在研修中,各縣區的數學教研員與兼職教研員沒能充分地發揮作用,我如何將這些力量團結起來,更好地通過網絡平台給一線教師更多、更優的服務是我的又一個思考……

三、培訓與反思形影相隨

本年度我承擔了9個專題21課時的講課任務,應邀到基層學校開展了3個專題的講座,應邀到XXXX區進修學校做了2個專題的講座。

從數量上看,似乎很有成就,但是每次講課或培訓後,我卻沒有感受到那份成功的愉悦,反而是失落的心情越來越重。回顧起來,我有如下反思:

反思1:供需不一少共鳴

每次講課的專題或是學院給定的,或是自己根據實際確定的,因此在培訓中很難與全部聽課教師產生共鳴,老師們聽得不温不火,似乎沒有真正的參與和經歷,所以我感覺到他們聽了就忘了,因此失落。

反思2:眾口難調調眾口。

我們的培訓多是集中形式的,無論學科、無論學段,不同的個體組成了一個相同的羣體,聽的是一個內容、學的是一個理念,但是卻不能產生同樣的效應。個體的差異是真實存在的,我們都知道眾口難調的道理,卻偏要去調試眾口,這不失是一個挑戰,但做起來真的很難。給我的思考就是如何能轉變培訓的方式,滿足教師的個性需求?就象美國沒有全班形式的家長會一樣,他們都是一對一的,我們的培訓是否也可以嘗試根據個性特點與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培訓,讓點單製成為現實。

反思3:欲放還收兩為難。

看專家的講課總是遊刃有餘,收放自如。而我的二十幾次培訓講課中很少有這樣的感覺,也想放開手,嘗試參與式的培訓,讓老師們的思維動起來,但常常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也許這是因為我個人的積澱不夠,因此而失落。在這些培訓中只有三次讓我自己滿意,一次是關於“教學反思與教師專業成長”的骨幹培訓;一次是關於“網絡研修與教師自我提升”的基層講座;還有一次是教育技術的最後一次講課(教育技術共講了7個班次,每次講課後我都再次修改講稿。)這讓我反思到“收”與“放”不是講課是否成功的標誌,心裏“有”或“無”決定了培訓的成敗。這三次講課之所以令我滿意,收放自如,是因為我深入的思考了,研究了,經歷了,因此我講的內容不是書本的知識,而是我內化的體驗,這樣才會令教師更加信服。

反思4:形神具散無專攻。從所講的專題上反思到,自己是在為了完成任務而備課,沒能將教研員的培訓與指導當做一種專業分享。有人説教研員應當是“一專多能”的,我很贊同,也深有體會,因為教師可以説 “不會”、“不行”,教研員卻不可以。再如,孫鶴娟廳長所説的,“學科教研員就是學科市長”,我理解的“學科市長”就是要展“一專”所長,而我的工作恰恰缺少這份專攻,這讓我倍感慚愧。因此,在以後的工作中我將努力突破,在學科研究方面有所建樹。在回顧與總結的這段時間裏,我也有所頓悟,當前國小數學教學中最大的問題是三維目標的脱節、虛化,導致的教學低效。這就應當是我研究的切入點,而且目標教學是我們王主任的一個研究成果,我應當學會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繼續研究目標教學的深化發展,在以往的一維落實走向今天的多維發展,更好地指導和服務學科教學。我想,有了自己的專項專攻,就如同有了自己的專利,才有機會成為學科的品牌,才能更好地引領我的學科闊步向前!

四、科研與教研互相促進

在國家級課題“有效研修”的研究中,我做了大量的工作,撰寫了研究報告與研究論文,並獲得了國家一等獎,同時將研究的過程性材料彙編成集,製作了研修成果光盤,為日後的校本研修的研究與實踐積累了資源。同時有兩項省級課題結題,取得優秀成果一等獎。這些成果的取得源於實踐、源於教研。因此,我覺得科研與教研是相互促進的,在教研實踐中做了,想了,再加以提升就是科研成果。無論教研還是科研,我所關注都是相關網絡研修的模式的研究,雖然這一點也很重要,但作為數學教研員的我,相關數學學科的研究顯得弱了一些,在網絡研修中,今年的學科主題是“數與代數”的研究,全年52次網上相約,對數與代數領域的“數的認識、數的運算、估算教學、問題解決” 幾個小專題進行了研討與思考,積累了相關研究的博文200多篇,僅做了兩個學科專題的講座,沒有發表,因此,明確了日後的研究除了教研方式方法以外,還要回歸學科,在數學研究方面有所成就。

五、成己與成人齊頭並進

我堅持自身建設與教師成長同步進行,作為教研員取得怎樣的成績都不足為奇,而學科教師的發展、基地校的發展,才是我最大的成就,因為我的角色就是橋樑與紐帶。

在指導教師個人發展中,有6名教師獲得市級優質課獎,4名教師獲得國家優秀課獎,7名教師在國家徵文中入選,13名教師的論文在省級刊物上發表。在指導的基地校教研中,1所學校獲得國家先進團隊獎(寧江實驗國小),1所學校在縣區校本教研活動中獲得優秀校(白依拉嘎國小)。這些來自基層學校與一線教師的成績是我最大收穫,也因此而感覺到做為教研人的幸福和快樂。有人説先成己後成人——踏實;有人説先成人後成己——無私。我説:成己成人齊頭並進——幸福!

最後以孫鶴娟廳長的“五讓”結束我的總結,因為這將是我努力的方向:

讓學習成為理性的自覺;

讓實驗成為工作的常態;

讓討論成為習慣的話語;

讓服務成為學人的操守;

讓立説成為職業的追求;

祝福我和我的團隊,20xx更進一步!

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篇2

本學期我擔任七年級x班的英語教學。由於剛剛調進xx國中,對新環境、新教材的教學要求知之甚少,加上多年未教七年級,教學上遇到前所未有的挑戰。

因此,本人虛心請教同行、潛心研究教法、在實踐中摸索前進。經過一個學期的努力,學到了很多教學經驗,也取得了應有的成績。以下是對本學期教學情況的簡要總結。

一、培養英語學習興趣

英語作為一門外語,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既生疏又困難。在這樣一種大環境之下,要教好英語,就要讓學生喜愛英語,讓他們對英語產生興趣。

為此,我採取了一些方法,如盡多使用多媒體設備進行教學;開展形式多樣、生動活潑的課堂語言實踐活動;介紹英美國家的文化,生活故事;幫助班上的同學改英文名等等。使他們瞭解英語、喜歡英語,從而培養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目前,我們班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始終穩定在較高水平。

二、認真備課、上課,改進教學方式、注重輔導學法

在集體備課的基礎上,我能自覺鑽研教材、研究學生,進行二次備課。雖然辛苦,但事實證明是值得的。教態自然、講課生動、難易適中、照顧全部,課堂就能夠吸引住學生。

本人能做到每天都有積極的精神狀態,讓學生感受到一種積極的學習氣氛。我能遵循聽説領先、讀寫跟上的教學要求,努力加大課堂訓練量,加快課堂節奏,切實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除保證課堂效果之外,還需要讓學生課外多讀,多講,多練。

為此,在早讀時,我堅持到班輔導,發現問題及時糾正。課後堅持認真批改學生作業,發現問題及時解決。對部分不自覺的同學還採取強硬背誦等方式,以打好他們的七年級基礎。

三、做好“培優轉差”

按以往經驗,學生在英語學習進入一定階段後,會出現好差分化現象,尤其是7a教材開始啟用、學習難度加深以後。為此,我制定了具體的“培優轉差”計劃和目標,對這部分同學進行有計劃的輔導。例如我把這批同學分為三個組。

第一組是有一定基礎,但平時懶動腦筋不學的同學,對這些同學,我採取集體輔導,給他們分配固定任務,不讓他們有偷懶的機會,讓他們發揮應有水平;第二組是肯學、但學習能力不強的同學。對這部分同學進行耐心指導,多加鼓勵,慢慢提高他們的成績;第三組是紀律鬆散、基礎不好、學習又不認真的同學。對這部分人進行課餘時間個別輔導。由於實施了分類輔導,針對性強,效果比較明顯。

一個學期的努力效果如何,期末考試就是一種考驗了。無論成績高低,都體現了我在這學期的教學成果。我明白到這並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這學期本人確實學到很多,重要的是如何總結得失,以期在下學期後做得更好。因此,無論怎樣辛苦,我都會繼續努力,多問、多想、多向書本、專家、同行學習,爭取更大的進步。

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篇3

一學期來,本人認真備課、上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結構,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下面是本人的教學經驗及教訓。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

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⑵課堂上的情況:

①組織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始終關注學生的聽課情況,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採取多種教學手段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導演好每堂課。使每個學生都參與其中發揮她們的主動性。改學生被動聽課為主動學習,想學習,要學習。

②課堂語言:本人特別注意語言的錘鍊,力求語言簡潔明瞭而且要生動,克服重複的毛病。因此我不斷的有意識的錘鍊自己的課堂語言。現在已經克服了以前的許多不規範的教學語言,慢慢的在這方面完善自己的基本功。

⑶課後的情況:

①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我校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常找她們談心,瞭解她們的思想狀態,放大她們的優點,給她們信心,讓她們看到自己的希望。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②課後作業要少而精,作業一定要有代表性,減少學生的作業負擔,絕對不能搞題海戰,否則學生會作業多而感到厭倦,從而對生物學科的反感。學生的作業教師要認真的逐題批改,同時及時的評講,指出不足和值得肯定之處。

2.積極的虛心的向其他教師請教,

特別是向老教師學習教學方法,在這方面特別感謝幾位前輩的指導和幫助,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加倍的努力,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

3.培養多種興趣愛好

經常閲覽各種書籍,特別是本學科的書籍,生物科學是不斷髮展的一門科學要不斷了解本學科的發展狀況的一些前沿知識,不斷擴寬知識面,為教學內容注入新鮮血液。

4."金無足赤,人無完人",

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課堂組織上還有些不盡人意之處,有待改進。平時考試較少,試卷有時過難,對學生估計過高。學校沒實驗器材,實驗教學方面不如人意,也有待改進。

走進21世紀,社會對教師的素質要求更高,在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中,我將更嚴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美好的明天奉獻自己的力量。

教師個人工作總結 篇4

這學期以來,我認真鑽研教材,領悟新課標理念,按照學期初制定的教學計劃有條不紊地開展工作。在教學中認真聽取同年級老師的意見,改進教學方式。定期做好工作總結,總結教學經驗,把經驗點滴投入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學習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觀察、探究、討論、交流等過程中,獲得所應掌握的語文知識,使語文學習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的、主動的和富有個性的過程,努力貼切當前語文課程改革的重要理念。

一、抓住重點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1、課堂教學努力體現重點,沒有“眉毛鬍子一把抓”。

比如:二年級學生每篇課文常常要掌握8個左右的會寫的字,要會認8到12個生字。在生字教學中,我就抓住重點字指導,對學生難拼、易拼錯的音節,反覆試拼,難寫的字就進行範寫,有時會故意寫錯,讓看出錯誤的同學説出錯誤之處;對重點句、段反覆朗讀,重點指導讀對讀好,能力強的同學往往在下課後就能把這些句段背誦下來了。

2、注重朗讀能力的培養。

課堂教學中少採用集體朗讀的辦法,常用的方法是表演讀、指名讀、跟讀、範讀、比賽讀書等方法。

二、通過多途徑培養學生各種能力與習慣,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1、培養讀書的習慣。

二年級也是學生養成良好習慣的關鍵所在。由於孩子年齡小,自覺性較差,剛開學時早上來得早,很少有人自覺讀書、學習,總需要老師督促、提醒。

針對這一情況,我在班內進行了“一比高低”讀書背書活動:對要求背誦的課文要背,對不要求背誦的課文可以只讀給同學聽,能力強的可以背誦。每次的背誦或朗讀要讀或背給同學聽並請聽的同學簽字在課本上,每週評比一次,看誰背誦、朗讀的課文多。

2、指導養成預習的習慣。

要求學生在學完每篇課文後就開始預習下篇課文,找出生字,把要會寫的生字註上拼音,把課文讀熟練。班長或學習委員在每天早上會進行檢查並做記錄。

3、引導學生建立個人錯別字庫。

每次老師把批發後的作業(包括每次的測試)發下後,要求學生把自己寫成錯別字的向老師或同學請教,找出錯因所在,並在作業本或測試卷上更正,然後把這個錯別字記錄在專門的一本筆記本上。

4、指導學生寫好日記。

二年級是學生寫作的開始階段。我把前幾次學生寫得優美的日記評為“紅蘋果”日記,(在他的日記本上貼上“紅蘋果”亮紙)併發紙給他們把日記抄寫張貼在班級的“展示台”裏讓大家欣賞,從而激發了學生的寫作興趣。

5、加強寫字指導,提高學生的寫字能力。

重視學生的寫字習慣的培養,特別是提醒學生注意執筆姿勢,避免勾手寫字的現象。注重指導把字寫規範、整潔。

三、加強培優輔差工作,促進全體學生得以發展。

本班學生存在着很大的差異,為促使每位學生能在原有的基礎上有所發展,我抓兩頭、扶中間,注重培養優生的特長。同時,在班中成立了三個學習互助小組,利用結對子形式,以優生帶動差生,課外加強輔導工作,課堂中創設機會,讓學習互助小組成員相互檢查,相互激勵,共同提高,樹立後進生的信心,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提高。

四、其他做法。

1、批改作業認真、細緻,批改符號用畫圈代替打叉,保護學生的自尊心;講評及時,有重點,注意舉一反三進行鞏固;學生之間要相互檢查,發現了錯因後再改正。

2、關於生字的抄寫。

沒有采取一字抄一行十個八個的做法,而是每字抄三、四個,然後多組詞,讓學生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記憶生字,而不是靠簡單的重複抄寫。

3、每學完一個單元,就必須停上新課進行復習,然後進行單元測試,及時複習鞏固,而不是在全部上完課後再進行測試。

五、不足之處。

1、有時備課不充分,對教學難點掌握不準確;課堂教學中沒能在有限的時間裏突破難點;課前準備少,引起學生思考少;

2、篇幅長的課文,特別是生字又多的,學生往往很難掌握,應對辦法少;

3、學生的一些學習習慣還沒養成,如寫字的姿勢,筆順的掌握,個別學生還不能自覺地完成如預習、完成作業等學習任務。

4、沒能及時撰寫教學反思,記錄教學中的得與失。

六、今後的改進措施:

1、繼續指導預習

2、指導寫好日記

3、在課本或教案本上記錄教學反思。

4、加強培優輔差工作。

標籤:四篇 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