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骨科學結範文

秋風送爽,綠水環繞的桂林迎來了豐碩的金秋,也迎來了我們肇慶地區的莘莘學子們,我們來自於全區的四面八方,而我,更是榮幸地成為“2015年國小語文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中的一員。時光匆匆,留不住時間的腳步,將近一個月的培訓學習中,我每次認真地做好聽課筆記,回到住處每天堅持寫學習日記。回顧學習時光,讓人感慨萬千,收穫頗豐。

骨科學結範文

一、學習內容豐富多彩、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教授們給我們授課的內容有閲讀、作文、綜合實踐、教師的成長等教育教學研究、論文寫作研究、教育教學研究等。

有着豐富教學經驗的桂林市七星去教育局蔣才華副局長為我們講授的《建立與新課程相適的學習方式和教學方法》讓我至今還歷歷在目,當我們的學員提出“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上束手束腳的,難以開展不起來”時,蔣局長給我們説了一句意味深長的話,他説“怕老虎就不養豬了嗎?”讓我們明白,教改工作並不那麼平坦和順利,我們作為一線骨幹老師,擔負的使命更為艱鉅;蔣局長叫我們在教學上不要過分地注重學生的考試成績,他説,考試成績並不就是學生的實際能力的成績,在新課程理論引領下,我們在長期的教學上要學會 “不打吊馬樁,不放欄柵羊”,要讓學生朝着自己的個性發展下去;廣西師範大學教授王枬講的《教師成長與教師發展》,讓我們認識到只有不斷自我提升的,這樣才能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豐富多彩,才能使我們在教學這個職業上快速地成長;桂林區教研室、特級教師彭紅老師為我們講《面向生活的國小語文教學》,讓我們明白,教學不要忽視生活,要我們面向孩子的生活世界,讓學生在課堂上還原兒童的本分;廣西師範大學教授陳玉秋教授的《語文課程改革呼喚經典文化的迴歸》,讓我們走進歷代書法大家和歷代帝黃的書法世界裏,感受國學的魅力;年過七旬的黃麟生老老師為我們妙趣橫生地講《國小作文教學的理論和實踐》,在他的教學裏,我們又當了一回國小生,學會了換位思考……

在實訓基地聽四位導師的課更是讓我們受益匪淺。聽了四位導師的課讓我們更好地把握了低中高年級各年段的教學特點。導師們在教學上採用了多種的學習方式,激烈的競賽式學習,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學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廖黎鶯老師對一年級學生的課堂組織教學,讓我們深深明白“磨刀布誤砍柴工”的道理;三年級的王微老師夯實的教學基本功更令我們讚歎不已;五年級的高婉琳激情地閲讀教學讓我們置身其中;六年級蘇力勤老師的作文教學,讓我們明白作文離不開生活實踐……

在民主國小的一個多星期的實訓中,我們感受到老師們紮實的教學基本功,以及,學生在這樣優秀的老師指引下全面素質得到了很好的提升。

二、收穫

1、教育教學觀念得到進一步更新。

通過這次培訓,使我以對教育教學觀念有了新的認識,並重新審視和剖析了我的教育教學觀,對學生觀、知識觀、課程觀有了一個更新更高的理解。

2、理論的學習進一步提升了我的理論層次,提高了學科專業水平和能力。

本次的專題講座和專題研討,滲透着導師們對當前國小語文教學的深刻思考和獨特見解,對於提高我們學科理論的水平和學科專業水平起到了極大的作用,特別是實訓基地的導師王微老師嚴謹治學及深厚的文化底藴讓我們折服,以她多年的研究給我們對國小語文教育的理論和基礎知識進行了一次全面性的梳理,使我在字理教學、閲讀教學、等方面的認識有了一定的提高。本次學習的查缺補漏,讓我知道的自己往後的學習方向,感受到提升自身的理論水平與知識功底的緊迫性。

3、學習到一些優秀的課堂教學方法及教學反思能力。

民主路國小教研活動的診斷課,使全體語文老師在這樣的教研氛圍中快速地成長起來,有效地促進了老師的教學評價能力和教學反思能力,也使自身學到教學方法與技能

培訓給予我的是新理念,新思想,新方法。回到所在學校,我將用培訓所獲,積極研讀新課改方面的教材,努力把理論與實踐聯繫起來。大膽嘗試參與式教學,及時記錄課堂感悟,認真總結教學經驗,繼續學習有關新課改方面的知識,做一個新課改的浪潮中的“弄潮兒”。我悟出:課堂,不再是老師的天地,講台,不再是老師的舞台。自主、合作、探究的課堂學習完全屬於這些勇於攀登科學高峯的孩子們,老師的角色徹底換位!我茅塞頓開,渾身注入了新血液。回去,我將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一杯水”,引導學生去探尋“一桶水”,探尋那活水源頭!

本次的學習,令我難忘,催我反思,促我上進,導師們深厚的文化底藴將是我在今後的教學教改中的學習動力,“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我將迎風破浪,義無反顧,為開拼教育事業貢獻自己的微薄之力。

骨科學結範文 [篇2]

2015年7月的暑期,我有幸參加了xx區“領雁工程”科學骨幹教師培訓班,進行了第一階段的理論培訓學習。期間聆聽了十幾位教育專家、名校長的報告。這段時間裏,我的心始終是充實的,因為這裏有熱情的夥伴和老師,有先進的理念和知識。專家們鮮活的實例、豐富的知識內涵及精湛的理論闡述都使我這次暑期培訓之行受益匪淺。

一、做一個反思型的老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靜下心來好好思考,發現自己教學上還有缺點有待改進。回顧自己幾年來的教學,做得多思考得少。幾個星期的培訓,我的體會之一就是要與自己的昨天告別,要多反思,做一個反思型的老師,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我將從以下方面做起:

1、加強文化業務學習,提高理論水平。如果一個教師對自己的教學行為缺乏理論的指導,教師的業務水平低下,談得上反思教學嗎?一個課上得好的`教師,缺乏理論的指導,不善於總結,更談不上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這就不能成為一個真正的好教師。只有不斷學習,不斷充電,才能掌握紮實的理論知識,用理論來指導教學行為,才能成為反思型教師。

2、豐富反思內容,提高反思能力。教師應根據實踐情況及時地用不同的方法進行反思,可以是一堂課,一個教學環節,一個教學內容的反思,可以是對成功的教學;也可以是對“失敗”的反思。今後,我將盡可能地使自己的反思落到實處。

二、讓學生成為課堂的真正主人

新課程改革以來,好多教師包括我,換湯不換藥的把自己的教學方法變為啟發式教學,整個課堂完全在老師的思維指引下一問一答,表面看好像將課堂還給了學生,其實學生很少有自己思維的空間。我們教師教的很累,學生學得更累。那麼科學課,該怎樣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呢?專家們的講座大多圍繞一個主線:那就是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1.課前要備好課,做好教學設計。作為老師不但要吃透教材,而且要儘量地蒐集與教材有關的知識。積極源於興趣,教學設計的過程是把教材轉變成學生易懂易學的過程。因此教師要恰如其分地把握教材,使學生能夠逐步自主發展,自主探究知識。這樣才有利於提高學生參與教學全過程的程度。

2.讓學生積極討論。真正有效的課堂教學不是簡單地讓學習者佔有別人的知識,而是要建構自己的知識經驗,形成自己的見解。討論是學生參與教學過程的一種有效方法。在討論過程中,學生互相啟發、互相幫助、互相學習,讓不同的學生各抒己見,集思廣益,解決疑難問題。討論過程中要避免“優生唱主角、中等生是配角、差生當聽眾”的現象。

3.養成習慣 教會方法

在平時的科學教學活動中,我們教師要注意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幫助學生養成勤查資料、勤思考、勤請教等良好習慣。並且教給學生學習方法,要讓他們學會怎樣去學習。從而熱愛學習,學會學習,為終身學習打好基礎。從而使他們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這還需我們教師長期指導、督促。

三、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關注學生的心理。

華爾伯格和安德森在對美國xx多名高中學生的研究中發現,專斷型教師會使學生產生較高水平的挫折,對教師表現出一定程度的反感,學習氣氛低落,學習績效明顯下降。那麼,教師應該如何避免自己的言行對學生產生的傷害呢?高教授的講座至今還在耳畔想起,我的膚淺體會是:

1.教師應慎言行,學會仔細觀察,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

國中學生正處於一種半成熟半幼稚的時期,是獨立性和依靠性、自覺性和幼稚性相互交錯的階段,對於他人的評價非常在意,尤其是教師對他們的態度顯得更為重要。因此,作為一名教師,我們必須謹慎規範自己的一言一行,學會仔細觀察,關注學生的情感體驗,以免對學生造成傷害。

2.加強師生溝通,學會互相交流,形成融合的師生關係

作為教師假如能對學生的性格有全面的瞭解,如哪些同學比較敏感,易受傷害,哪些同學的自尊心特強,那麼在教育教學中自然就會有意識地規範自己的言行,以免造成無意傷害。相反,假如學生能對教師的性格、愛好、愛好及處事方式等也都比較熟悉時,他們自然也就會增強自身的適應性,從而也就避免了傷害的產生。

對於我們每一位學員來説,今後的路還很長,還有很多的工作等待我們去做。我定會珍惜本次學習的機會,做到“靜下新來學習,潛下心來實踐”。

標籤:範文 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