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大學教師進修學結

9月16日下午,四川師範大學教師團隊赴悉尼大學學習進修總結交流會在獅子山校區七教a區六樓會議室舉行。副校長祁曉玲、人事處處長柏成華、外事處處長譚濤以及教務處副處長任立剛出席會議,參加學習進修的全體教師參加會議。會議由人事處副處長屈加文主持。

大學教師進修學結

首先,屈加文從前期準備、行前動員、學習進修以及總結交流四個方面對本次進修進行了彙報。此次進修團隊由人事處副處長屈加文、數軟學院張紅帶隊,成員包括各學院的教師共21人,歷經14天的學習和努力,圓滿完成了此次進修任務。

團隊在出國交流前期進行了周密策劃,在教師派選上嚴格要求,既考慮申報的基本條件又兼顧學校學科建設需要,並向一線骨幹教師傾斜;在行前準備方面,學校領導在進修動員培訓會上對所有參加進修的老師們提出了殷切希望,此外還特別邀請外專局領導作了外事專題培訓;在學習培訓期間,聆聽了十二場專題講座,一次學術報告,考察了兩所中國小,進行了三次文化考察。參加培訓的21名教師學習態度認真、勤奮,積極參加專題講座和現場考察,發言活躍,積極交流,友好互動。大家通過聽講座、提問題、共研討、觀校園、進課堂以及與當地師生直接交流等形式,對澳大利亞教育形成了感性的認識和廣泛的瞭解。通過中國小的現場考察、觀看教學展示,對澳大利亞尊重個性的教育理念,注重探索的學習方式,快樂寬鬆的學校氛圍,內外鏈接的課程設置等等,給予大家豐富的感觸和深深的啟發。悉尼大學“國際領導力項目辦”的領導對四川師範大學教師團隊學習進修期間的表現給予了高度評價。

隨後,參加培訓教師交流了此次學習的心得體會。教師們結合自身的教學經驗,與澳大利亞的教學進行比較後,感觸頗多,普遍認識到我國高校在課堂教育上和澳大利亞的諸多不同,尤其對澳大利亞培養學生學習能力,調動學習積極性,注重實踐教學上有很多感觸。團隊成員們認識到,澳大利亞注重個性化的教育和管理加深了他們對大學精神的理解,有隊員談到,“沒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適合我們國情的教育”,引發了在教育公平、培養目標、課程改革、師資培養等問題上的思考。

柏成華提出,要立足教育實踐,將此行的感悟融入到工作中,立志有所發展,積極地反思在教學實踐中遇到的問題,讓學校建設發展得更好。

譚濤表示,今後將加大對外交流的程度,能夠長期的與國外高校進行交流學習。他提出,在學校給予平台的同時,也需要依靠教師隊伍的積極主動,根據自身的專業特色,主動與外國院校相關專業老師取得聯繫,以便長久的對口學習。

任立剛提出,學習的東西要有選擇,在國情不同的情況下,選擇適合我國高校發展的部分,“敢想、敢試、敢做”,不斷地與外界交流,更好的完善我們自己。

最後,祁曉玲發表講話,她指出,此次澳大利亞之行是一個大開眼界的過程,帶給一線教師最直接的視覺衝擊,但是消化和吸收不是一蹴而就的,團隊成員們分享的眾多體會足以證明此行完成了預期目標。中國與澳大利亞有制度、體制、人文等的差異,我們要發現了差異性,進行理性客觀的分析,既要正視客觀存在的差距又要看清優劣,吸取澳大利亞教育好的方面,又要繼續發揚我們的優勢。對教師如何做好長期交流,祁曉玲提出了三點要求:一是要提高語言交流能力;二是固化四川師範大學的教學特色;三是保持中國學生的自身特色,注重能力培養。她表示,學校在今後會擴大教師交流考察的規模,讓對外交流廣泛化,繼續學習借鑑國外高校的優秀經驗。

大學教師進修學結 [篇2]

我是98年畢業走上講台的青年教師,以前也參加了新教師培訓與高校教師崗前培訓,並且在這麼多年的教學中不斷的滲透以前接受的理念。時代在推移,知識在更新,觀念也在變更,這次我又特意參加了由教育部全國高校教師網絡培訓中心舉辦的“高校新入職教師教學適應性培訓班”,也從幾位專家教授那裏“淘”到了我想要的、也缺乏的“金子”。現就高校教師的教學與科研講講我個人的看法。

一、教學與科研同樣重要。

教學與科研是涉及兩方面不同領域的兩項活動,表面看上去它們相對獨立,異質性明顯。然而,它們又具有內在聯繫,相輔相成、互為促進。

我們一些教師認為,高校教師重點是科研,教不好也沒什麼;也有很多教師認為,象我們這樣的高職院校,沒有必要搞科研,負責把學生的技能培養好就可以了。葉志明教授説在點子上“要搞科研,科研帶動教學”、“要搞教學,教學促進科研”。教師必須以教學為中心。你要教好一門課程,上好一堂課,必須有充足的準備:知識準備、操作準備、方法準備、思想準備等。要作這些準備,就必須去學習、收集、鑽研、整理。通過整理出來的東西:心得、看法、觀點、思想等,這就是你的科研成果了。這些成果可以在課堂上有效的傳授給學生,形成學生的知識和技能,或者成為學生積累知識的工具。只有教師對所教的東西研究到一定程度,才能跳出書本,才能把問題講透,才能“入木三分”。這裏可以看出從教學到科研,又到教學,它們是一個循環體,相輔相成、相互促進。

二、教學與科研分別對待。

教學和科研都重要,但我們又要區別對待。高職院校與本科院校、綜合性大學有很多不同,學生結構(知識結構、認知水平等)與培養目標都不同,我們必須以教學為中心,科研為輔助。側重科研不行,我們不是培養科研型人才,而是培養的具有某種技能或具有高技能的應用、技能型人才。如果把人才看成金字塔的話,綜合性大學培養的人才是上面的一部分,而我們的人才是中間的大部分。但又不能忽視科研。給學生一杯水,我們要有一罈水,沒有了科研,就沒有了源頭,這一罈水會成為死水。教師要有自己的思想和方法,沒有科研就會出現方法和思想陳舊或失去。我們要從教學的實踐中積累,加強個人的科研,多出科研成果;要在科研中拓展,將自己的成果讓大家共享。

教學一心為學生能力素質培養,科研一心為教學水平質量提升,有了一流的教師和出色的學生,學院自然不斷髮展,有了名氣。

大學教師進修學結 [篇3]

大學教師進修學結,我是湖南商務職業技術學院會計與管理系xx老師。我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熱愛本職工作。將教育工作看作是我的第二生命,將全部身心投入到教育教學,教書育人當中。不斷開拓創新,與時俱進;不斷充實與完善自我,培養為人師表的能力;不斷刻苦鑽研專業知識;為了開拓自己的知識領域,進一步搞好現任的“電算會計”專業課教學,以適應會計專業教學改革的需要,我於2015年3月被學校批准到中南財經政法大學進修會計專業。這次進修培訓的主要課程是:電算會計、會計學原理、中級財務會計、法務會計及會計制度與設計等課程。希望通過些課程的學習,能不斷提高自身的業務學習,提高自身業務水平和工作能力,以滿足教育工作的需要;能成為財會教研室電算會計專業的骨幹教師;能較好的完成以後所擔任的教學任務和其它工作,使自己更能出色的完成本職工作。

在這次進修中,我所選的課程中遇到我個人認為非常優秀的幾位教師,這對我的教學也是受益終生的。回想這一學期來,我遇到了不少很好的老師,對我的成長有着重要的影響,不僅以淵博知識給我傳道授業解惑、傳授我知識,教會我做人,更教會我如何敬業。很懷念那些妙趣橫生的講演,很感謝他們。都説遇到一個好老師改變了一個人,我想我今生也會是一位好老師的。通過近一學期的學習,對我的觸動特別深,會計教學是一門學無止境的學問。

“把最新的學術動態傳給學生,使之站在理論最前沿”是作為老師的追求,為此我們得要求自己對教學大綱必須一屆一修訂;教案必須一屆一補充;多媒體課件必須一屆一增補。為使教學更有針對性,每門課初開及期末時,通過發一次問卷調查表,通過學生的評價檢驗教學效果,通過對問卷的統計分析,找到需要改進的形式與內容。

老師應該把自己定位為學生的指路人,而非引路人。指路只是為學生確定方向,可以忽略具體途徑,學術之路靠他們自己思索前行。引路則有可能使學生亦步亦趨。何況自己並非全能,可能會限制學生的個性發展,不利於學術的薪火傳承。老師應該強調,“讀書萬卷重在消化吸收以變成自己的思想,下筆萬言貴在突破創新以寫出自己的感悟”。

通過在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一個學期有計劃的學習,使自己開闊了視野,拓展了思路,我深知我在教育崗位上任重而道遠。現將學習情況以及收穫體會總結如下:

一、學習的收穫及成績

(1) 會計學原理: 本課程是以《企業會計準則》為依據,主要學習會計的基本理論、基本方法及其應用。通過學習使我更加深刻理解會計的意義和任務,明確會計人員的職責權限,掌握會計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為以後學習專業會計打好良好基礎;在弄清基本理論和基本方法的同時,注意理論聯繫實際,加強自己的基本技能訓練,以培養分析問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中級財務會計:掌握中級財務會計的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掌握確認、計量、記錄、報告等各種經濟業務對資產、負債、所有者權益、收入、費用、利潤等會計要素影響及處理方法,理解對同一種經濟業務的不同會計處理方法及其理由,掌握各種會計報表的作用、內容、編制方法、相互關係以及會計報表分析的意義、技巧等。掌握借款費用、債務重組、非貨幣性-交易確認、計量等各種經濟業務的處理方法,掌握會計政策、會計估計變更、會計差錯更正,資產負債表日後事項各種會計業務的處理方法、相互關係以及會計報表調整等。

(3)電算會計:電算會計是為培養適應企業信息化需要的、符合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要求、懂得會計信息系統理論與實務的實用型人才服務的。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我更加鞏固電算化會計理論及會計軟件工作原理等基本知識,培養自己的實際操作能力,,增強自己用現代計算工具處理經濟業務的意識。同時,通過學習本課程,可以鞏固、提高以前所學知識,並促進後續其他課程的學習。

大學教師進修學結 [篇4]

今年暑假學校根據教育局關於暑期教師學習的有關文件精神和要求,我校對本次暑期學習作了全面的安排和嚴格的要求。詳細制訂了暑期教職工暑期政治學習與業務學習計劃表,全體教職工都必須參加學習,嚴格考勤制度,務必使本次暑期學習見到成效,要求教職工在學習中理論聯繫實際,將師德師風建設與教育工作實際結合起來,努力提高教師職業道德水平。

一、高度重視,全體動員

思想決定人的行為,教師業務學習是端正思想、整肅風氣的重要手段,業務學習對於提高教師的思想素質、師德水平起着不可忽視的作用。因此學校領導非常重視,由納校長親自落實安排政治學習的各項工作,整個學習活動安排緊湊、有實效。7月2日納校長主持了全體教師的本學年暑期學習動員會,強調了學習的重要性,強調了學習紀律,為政治學習順利、高效的開展打下了思想基礎。

二、內容充實,安排得當

此次暑期學習學習內容安排豐富,主要包括中國小教師研讀教育部下發的中國小各學科2011版課程標準;幼兒園教師學習《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仁和區中國小進一步推進高效課堂的指導意見》、《攀枝花市仁和區教育局整體落實生本教育構建高效課堂指導意見》、《和雅育德陽光成長》、《構建高效課堂核心原則——“三生三學三導”培訓資料》等等。假期教師的個人自學加8月27、28、29集中培訓學習,使教師對各項學習內容印象深刻。

三、方法創新,活動多樣

為了使學習真正有效不至枯燥無味,校領導想了很多方法。首先學習方法上一改過去一人講大家聽的傳統方法,採用討論交流、説寫結合、考試檢測等多種方法,力求讓每位教師都參與其中,積極思考,人人反思。檢測是本次暑期學習的最大亮點,以考促學,以考促教,把考試成績納入了教師師德、年度考核中。幾天的學習中,老師們自覺地對自己所教學科的課程標準、仁和區教育局建設高效課堂及學校工作意見等進行了認真的研讀與理解,從國家及學校兩個不同層面對自己的工作有了一個全方位的認識。學習不僅使老師們對此次暑期學習有了一個鞏固與總結,更為學校工作的順利開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四、學習嚴謹,成效顯著

暑期的業務學習體現了嚴謹的學風,取得了顯著成效。我校幾十名教職工無無故遲到、早退、曠課現象。每位教師人手一本學習筆記,學習期間要求教師作筆記,每位教師撰寫心得體會一篇,參加學習討論多次。經過學習,每位教師能準確認識自己,找準自己位置。

1、法制觀念明顯增強

通過學習,教師們更進一步地增強了遵守、維護-法律的自覺性,在依法治教、依法從教、依法保護自己及學生合法權益等方面轉變了觀念,增強了意識。老師們也進一步明白了自己育人的職責,應遵循的道德規範。通過學習和討論,教師們更加明確了自己在學校教育中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尤其是在教師的減輕學生課業負擔方面所應承擔的責任。

2、理論水平得以提升

在學習中教師們深刻認識到教育應切實用科學發展觀武裝頭腦,指導實踐。與時俱進,開拓創新,統一對教育持續快速發展的認識,以創新的精神培植教育發展新優勢,樹立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發展觀,在全校形成想發展、謀發展的濃厚氛圍。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面向全體學生,正視學生個體差異,尊重學生人格,張揚學生個性,關注學生情感需要,因材施教,為每一個學生一生的發展和幸福奠定基礎。

3、將理論轉化為行動

經過分組討論,老師們在關愛學生方面和構建高效課堂,實施“三生、三學、三導”方面取得了共識。大家一致認為:關愛學生,與學生建立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是我們搞好教育的前提。同時進一步明白,學校安全重於泰山,保護學生安全,是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義不容辭的責任。

總之,本次暑假業務學習很好地達到了預期目的,收到了良好效果。學習活動落在了實處,教師都感到受益匪淺。今後將進一步實施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去,使教師們進一步深化認識,樹立教育典範,為大田鎮中心學校的美好明天做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攀枝花市仁和區大田鎮中心學校

2015年8月31日

大學教師進修學結 [篇5]

2015年6月28日至7月2日,在昌平區教委和華南師大教師的精心安排下,我們進行了為期五天的學習培訓。在培訓中,我們通過聽教授講座,參觀學校,參與“鏗鏘三人行”和“世界咖啡”及教育沙龍等學習。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幾天的學習培訓,使我的教育觀念進一步得到了更新,真是受益匪淺。現將這次培訓體會總結如下:

一、開闊了眼界,瞭解和學習了最新的教育理念和相關的知識。

培訓讓我獲得了很多信息,開闊了視野。聆聽教育專家的講座,認識了理解教育教學新的動向,學到了教育科研的新方法。馮生堯教育的《教師如何做新課程改革的行動研究》及張俊洪教授的《高效教學的理論和實踐》,讓我對教育科研有了新的認識,對課堂如何做才能實現高效找到了途徑。張教授從高效課堂、當前教學活動中的低效問題的分析與解決方法,通過理論聯繫實際的方法,引起學員的深刻反思,達成共鳴。通過學習,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反思自身的教學理念及科研工作,諸多困惑得到了解決。有一種非常“解渴”的感覺。

二、重新定位,找到了新的目標和努力的方向。

扈中平教授的《教學藝術》的講座,從什麼是教學藝術到如何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講授的深入淺出。鄭海燕教授《成長路徑分析》,給我們提供了個人成長規劃的撰寫範本。崔世全博士的《如何凝練自己的教學風格》為我們如何成為名師找到了捷徑。通過參與鏗鏘三人行,又讓我們領略了名師的風采,也分享了自己成長的歷程。通過學習,讓我充分地認識到作為骨幹教師要想邁向名師之路,教學風格的重要性。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創造性地使用教材,在教學過程中轉變學生觀和教學觀。尊重學生,主動學習,逐漸形成自己的教學特色。努力擴大自己的知識面,作敢於探索和實踐的先行者。不同形式的名師成長之路的培訓,讓我看得更遠了。

三、善於反思,爭取進步。

通過參加培訓,與廣東省的名師交流互動,使我更深地體會到一個優秀教師除了具有學習精神、實踐精神之外,還要有反思精神。這種反思能促使教師與他人的交流。有了反思,才有了繼續探究的動力。只有在不斷地反思,尋找自己的不足,及時地學習、改正,才能使自己的課堂不斷地更新,不斷進步,使學生也有新的感受。努力從中吸取新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新的教育手段和方法,並以之來充實自己。

培訓是短暫的,但意義是深遠的。它不僅使我們教師對自己的職業有了全新的認識,同時也錘鍊了我們教師的專業素養,拓展了我們的知識視野,提升了我們的教科研能力。我覺得在今後的教學中只有不斷地吸取和借鑑專家和同行們的經驗,把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於自己的教學中,不斷查找自身的不足,不斷反思。才能做一名學習型、科研型、開拓型的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