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東北師大學結

2012年8月4日至8月11日,為期一個星期充實而愉快的培訓學習生活結束,回顧這7天的培訓學習生活讓人留戀、難忘。反思自己這段時間培訓學習,收穫頗豐,總體概括為三個字,深、廣、新,既通過培訓學習自身的知識底藴深了、教育視野廣了、教育理念進一步更新了。為了及時整理、內化學習內容,反思、指導自己教學實踐,現將本次培訓學習情況總結如下:

東北師大學結

一、體會到了高級學府的學習和科研氛圍,以及先進、科學治學理念。

在學習中我深深地體會到我們東北地區師範類最高學府的各位專家學者對教育事業的執着追求精神和嚴謹治學的態度。這次培訓學習的學員是來自灤南縣國中名師教師,東北師範大學生科院的專家學者們都能結合學員的實際,用心備課,為我們學員奉獻出一節節精彩實用的課堂。師大的教授們表現出的那種耐心、那種對科學嚴謹的態度。我想他們對事業的這種追求,對學生的這種為人師表的表率,對教育事業的這種熱愛將永遠成為我一生的奮鬥目標。

二、專業知識與技能進一步提高,學科前沿知識進一步拓展。

這7天培訓學習,東北師大從學員實際需要和專業需求出發,科學合理地為我們安排培訓學習課程。立足於國中課程東北師大為我們安排了國中的學科理論知識培訓,使我們重新將學科知識進行梳理、更新。針對新課改實施過程中我們教師存在的困惑和對課程標準把握問題,東師大聘請了王玉娟、朱玉民老教授為我們解讀困惑、答難解疑,為我們實施課程改革,正確實施教學指明瞭方向。通過本次培訓學習我感覺到自身的知識底藴得到巨大充實。“問渠哪得清如水,為有源頭活水來”,通過培訓學習我深深地領悟到在以後的教學生涯裏,一定牢記終身學習的理念,用深厚紮實的知識面對我的學生。

三、教育教學理念進一步更新。

培訓學習過程中,我時刻觀察並思考一個問題,那就是東師大專家學者為我們培訓時他們的教育教學理念。“同是一堆磚有的人可以蓋成高樓大廈,而有的人只會建成小廁所,這是為什麼?我們現在就是讓你們體會這種學習過程。”等等,這樣的話語始終伴隨我們的培訓學習,始終讓我回味、更讓我去品味它們的含義,這些就是為我們培訓的教師對我們講的話語。他們讓我們享受的是學習過程,注重的是學習方法的獲得。“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此時此刻我才徹底領悟這句話的含義。我想這種教育教學理念我一定會帶到我的工作之中,也讓我的學生快樂學習,在學習中快樂、在快樂中學會學習。

四、教學管理理念人性化。

整個培訓學習可以體現出東師大“以人為本”的教學管理理念。在整個培訓期間所有學員全課時學習,沒有一人無故不上課。來培訓學習之前我也在想我們學員都是成年人,都有一定的生活實際困難,難免給管理帶來難度,但事實恰恰相反。這是為什麼?每天上課進入班級第一眼看到的是站在授課門口的我們培訓學習的班主任那張和藹可親的笑臉;每天聽到的是一節節精彩紛呈教學內容;每天躺在牀上腦海裏是課上精彩片段的回放,是一種求知似渴的那種期盼心情。這就是我們學員的學習心情,東師大管理不是靠剛性的規章制度,靠的是教師們那種特有的魅力。此時我想起魏民教授的一句話:“聽我的課讓你受用一輩子,不聽我的課讓你後悔一輩子,所以我從來上課不點名”。這就是一種自信、是做人師最高境界!靜下心來,思考的是我們將何去做,如何讓你教的學生去喜歡你,進而喜歡你的課堂,我想那就是用心、用愛、用你的學識管理你的教學。

五、自我反思。

通過培訓學習,我重新審視了自己的從教經歷,認真進行了反思。第一,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教師自身的堅持不懈。為我們進行專業講座的各位專家有一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從不放棄專業知識的學習。他們都會去實地聽課、調研。通過不斷地聽課—調研—再聽課—再調研,使自己的思想一步步走向成熟,最終實現自己的專業成長。第二,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積極尋求專業引領。通過和其他教師相處、交流與溝通,我從中得出一個規律:很多骨幹教師成長的經歷中,都有在優秀教師帶領下,積極參與各級各類競賽活動,成長迅速。但是教學能力並不是一門閉門造車的手藝,我們只有積極尋求專業引領,不斷磨練,才能不斷逐步提升自我。第三,教師的專業成長需要踏實參與課題研究,校本研訓是新課改提高教師專業發展的有效途徑。這幾年,我一直在從事有效教學行動策略的課題研究,就讓我對參與課題研究的有效性有了更深切的體會。參與課題研究能有效瞭解教改動態,明確課改方向,通過調整、改革、優化課堂教學過程,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學風格。

培訓學習是短暫的,但無論是從思想上,還是專業上,對我而言,都是一個很大的提高。願我們的教師像大海那樣敞開胸懷容納百川,像太陽那樣,不斷地進行新的核聚變,積蓄新能量,做一支永遠燃燒不盡的蠟燭,去照亮人類,照亮未來。

東北師大學結 [篇2]

2015年的4月報10日,中山市教委組織全市國小語文、數學骨幹教師到東北師範大學進行20天的學習研修,我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這次學習研修,東北師範大學給我們中山的學員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環境,為我們安排了豐富的學習研修內容,有東北師大校長專題講座,著名教授講座、國小骨幹教師、教研員講座,參觀長春市著名國小,實地考察、熱點討論等。這次學習我們共聽專題講座18個,分別到長春第一實驗國小和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國小進行實地考察和聽課研修,進行了多次的熱點討論。各專家教授的講座思想深刻、見解獨到,讓我掌握了更多嶄新的教育理念和更多豐富的教學理論,為我今後的教育教學工作提供了非常好的方法和借鑑。

這次東北師範大學的學習研修真讓我體會深刻、收穫良多。

一、增強了教學理論,提高了思想覺悟。

在新的教育形勢下,教師要不斷學習,提高自己的思想覺悟,在增強自己的專業素養時,更新教育觀念,做好教育教學工作。正如東師的史校長給我們作《作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的專題講座時明確提到教師的基本素養和特殊素養的重要性。做一名優秀的國小教師,讓我們的學生不僅能上學,也要上好學。一個好的教師除了熱愛教育事業,還要樹立明確的教育觀念,學會反思和研究。一個國小教師需要有終身學習的信念,要時時提升自己的專業素養,才能適應新的教學形勢和教學觀念。

二、對新的《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設計思路、內容標準和教學評價有了更深刻的瞭解。

通過聆聽史校長和長春市南關區教師進修學校李博老師的專題講座,讓我對新課程的教學理念有了新的認識,體會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重要性,關注現代化教育發展趨勢的必要性。李博老師的《國小數學教材有效使用策略》的專題講座,為我們提供了一條清晰的國小數學教材脈絡,使我們更好地把握好國小教材以便能創造性地使用好教材。

統計知識

李博老師明確指出,有效使用教材的策略是:理解一個概念——用教材教,把握一條脈絡——國小數學知識脈絡,依託一本教材——一本學科教材。李博老師對國小教材的透徹瞭解和清晰講解,給我們深刻的印象,同時也給了我們思考的空間,反思自己教學中有沒有出現李博老師所説的唯教材現象和違教材現象,以便今後在教學中隨時修正自己的課堂教學。

三、認識到校本培訓在教學研究中的重要性。

我們都知道校本培訓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本途徑,教師反思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基點和歸宿。東北師範大學附屬國小王延波副校長給我們作《立足校本培訓,促進專業發展》的專題講座時明確“校本”即立足本校校情,開發和利用本校資源,解決本校的.問題。校本培訓是——基於學校,為了學校,在學校中進行。“校本研修”指以教師任職所在學校為基本場所,以學校教育、教師工作中存在的實際問題解決為切入點,以學校自身的現有資源為依託,以結合本校和教師本人的教育改革實踐開展研究性學習為基本方式,以建立教師為主體,包括專家和學校領導在內的學習型共同體為交流平台,以教師自主改善教育行動、自主提高專業修養水平和教育質量為根本目的的一種教師教育形式。校本研修的本質是改變教師在以前的培訓中所處的被動位置突出教師的自主學習和自主發展。基於校本培訓的重要性,王校長還提出了校本研修的特徵:專業引領

(保障)

個人反思 同伴互助

(關鍵) (基礎)

在認真聆聽王校長的報告,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到校本研修對於一個教師的專業成長和素質提高是至關重要,新時期社會的發展其實就是人才的發展,教師從事的工作關係着國家的未來和民族的希望,我們常講:國運興衰,繫於教育;教育成敗,繫於教師。.所以教師應當成為學習化社會中的終身學習者。富蘭和邁爾肆説過,任何變化都不如大大提高個人和組織瞭解與應付變化的能力更為重要。在當代社會變革中,教師必須一個“學習化社會”中,通過“終身學習”和“終身教育”去適應變革,學會生存。

四、提高教學研究能力,及時進行教學感悟和反思。

東北師範大學教學科學院柳海民教授説過,教師要學會象教育家一樣思考和實踐,我們才能把單純的知識轉變為知識和智慧並重的教育。柳教授説,“中國得有成千上萬的教育家來辦學。像陶行知、葉聖陶他們這一代人,可能他們沒有過多的專業專長,但他們一生從事教育,他們有教育理論和實踐,他們影響的是一代人和幾代人。”對於這些教育家我們是耳熟能詳,可以説我們是讀着他們的事蹟成長的,我們也深受他們教育理念和教學思想的影響。我們在學習歷代教育家流傳下來的優良教育傳統的同時,要隨時隨地地對自己的教學工作、教育工作進行反思,邊教邊悟邊改進。優秀的國小教師除了能上好每一堂數學課外,還應該不斷地反思與學習,不斷實踐,並在其中養成教師實踐智慧。一是教師學習使教師加深了對實踐的理解。教師學習不僅僅是一種獲取,掌握一些先前沒有的知識或技能,它更是教師對教學實踐的參與。通過參與,教師不僅知道了自己實踐的問題,而且也知道了先前應對方式的利弊;也知道了別人是如何處理這些問題的,自己又是如何遷移的;也知道了專家對這些問題的看法,自己又是如何與專家交換意見的。這樣,教師面對問題就會自信得多。二是教師學習與教師實踐智慧的養成是同步的。教師學習不是盲目地吸取別人的思想或觀點,而是一種主動閲讀、聆聽和反思的過程,具有強烈的自我意識。學習是為了實踐得更好,實踐為學習提供了素材和機會。

五、教學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關注學生的學習需要。

這次東北學習中,幾乎每一個專題講座都給我留下深刻印象,其中東師教科院心理系姜英傑教授的講座“尊重個別差異,提高教育功效”給我的留下的影響尤其深刻。講座之前姜教授先讓我們思考:教育的最高理想是什麼?然後給了我們全體聽課者明確:能使每個學生個體的潛力得到最大的發揮就是教育的最高理想。在教學中能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這又是最大發揮學生潛能的前提和基礎。三個小時的專題講座,姜教授以其精湛的教育學和心理學理論和豐富的教學實踐例子為我們闡述了尊重學生個體差異的重要性,讓我對自己今後的教學教育工作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和思考。正如姜教授所説的,由於學生間都存在在着個體差異,必定使學生的學習準備也呈現出個體差異,他們的身體發展水平、心智發展水平、動機特點、人格特點、情緒特點、知識基礎、能力特點等不同,導致他們在獲得知識的多少、形成能力的高低上也各不相同。作為老師我們不能對學生一概而論,統一要求,要尊重學生的個別差異,讓他們最大限度發揮自己的個體潛力。

通過這次培訓,讓我提升了理論水平,增長了知識見識,拓寬了工作視野,學會了一些工作方法,明確了今後工作思路。我將以此次培訓為契機,不斷加強學習,提高素質,努力工作,把學習收穫切實落實到今後工作實踐中。

東北師大學結 [篇3]

今年暑假我有幸參加了東北師大的學習培訓,四天緊張的學習讓我收穫很多,無論是教育的理論,還是教育過程中產生的問題,我都有了新的認識。為期4天的專業化培訓,我共聽取了進行了8場專題講座,分別為:鄧濤的《國家中長期教育發展綱要》解讀、王海英《學習動機激發與維持》、黃寶國《中國小名師成長規律研究》、趙野田《素質教育與德育實效的幾個問題》、王玉娟《如何培養好孩子》、朱玉民《信息技術環境下教學資源設計與應用》、郝淑霞《教師自我反思的實踐研究》、王小英《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小教育教學中的應用》。

這次學習給了我強烈的感染與深深的理論引領,在一次次的感悟中更進一步瞭解和掌握了新課改的發展方向和目標,讓我明確了教師專業化成長的方向。讓自己對教師這一職業有了更深層的認識與思考。4天我每天往來於食堂、教室、寢室之間,安心讀書、靜心聽講、潛心反思,每天忙碌而又充實!

一、做個心情陽光的教師

對於一個人來説,心態之重要我們往往都沒有意識到,你的心態是你真正的主人。人生活在紛繁浮躁的現實世界中,想要平衡和平和自己的心態絕非易事。人不是被事情本身所困擾,而是被其對事情的看法所困擾。事情是客觀的,而人的看法是主觀的。一個同樣的事情,不同人會有不同的看法,甚至是同一個人從不同角度看,也會有不同的看法。這就是説,事情是絕對的,但人的看法卻是相對的,這也正是人的心態起作用的地方。如何調節自己的心態,變換自己看問題的角度,從更客觀、更積極、更有利於生活和諧、更有利於身心和諧的方面理解和應對問題,是一個人一生都要面對的課題,一生都要修煉的人生智慧。

二、打造精彩高效的課堂更是教師必修的內功

東北師大教科院王小英教授的《併發多元智能理論在中國小教育教學中的應用》,使我從另一個角度重新認識兒童。王教授講,兒童是天生的的哲學家,科學家,藝術家。她以湖北監利的一個小女孩從觀察蜜蜂寫出《蜜蜂並不是靠翅膀發出聲音》的論文來説明這個論斷,令人心悦誠服。既然兒童不是簡單的個體,那麼我們教師應該尊重兒童,教師應該由灌輸者、管理者轉變為支持者、幫助者、指導者、合作者。王教授還通過“魚牛”的故事讓我們深刻感受實踐在兒童知識建構中的重要價值。故事是這樣敍述的:青蛙和魚在池塘裏快樂的生活着,一天,青蛙對魚説:外面的世界多美啊,我們一起去看看吧!可是魚不能離開水,所以青蛙只好獨自離開了。過了一段時間,青蛙高高興興的回來了,向魚描述了外面多姿多彩的世界。它對魚説:我在外面看見了一頭牛,它有兩個犄角,還有一條長長的尾巴,可神奇了。魚邊聽邊把牛的樣子畫了下來,但它畫的仍然和魚的模樣一樣,一個大大的魚身子,身上有着黑白相間的斑點,長着四隻粗壯的腿,頭上長着兩個犄角,還有大大的乳-房,嘴裏吃着青草……魚沒有親眼看見過牛的樣子,所以只能憑自己的認知去感覺。

從“魚牛”的故事可以看出:學生不是被動的接受教學內容,教師的教並不等於學生的認識。正可謂不同的孩子眼中對同一問題有不同的理解,面對每一個需要在實踐中建構知識的孩子,我們只有讓孩子去實踐、去感受、去建構,才是適合孩子的方法。教學需要交流,需要學生髮言。如果小魚不説出來,不畫出來,青蛙知道小魚的“魚牛”嗎?肯定不會。建構主義有“問題情境、會話、協商、意義建構”四個要素,會話實際上就是要求建構者拋出自己的理解和建構,大家在協商和碰撞中完成意義建構。教學實踐中,也需要學生把自己的理解説出來,需要學生把自己問題拋出來,可是很多時候教師沒有這份耐心,不給學生機會,或者對學生的錯誤建構冷嘲熱諷,消極的評價使學生閉口不言,這樣,老師根本不知道學生的問題和困惑,學生似懂非懂,教師糊里糊塗,教學質量必然大打折扣。

有效教學是為了學習者的學而教,教的任務完成了不是有效教學,我們應該更關注的是學生學的效益;“知道不等於得到”“教師的教不等於學生的學”“知識不是不要傳授,是在傳授的過程中讓學生學會學習”;教師的角色是為學生“打開一扇窗,而不是挖好一口井”;有效教學應該兼備結果的有效性和過程的正當性,優秀的教師不只是刺激學生的頭腦,還觸及學生的心靈,教育是引出、喚醒、和激活;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最根本的方法是把人真正的調動起來,換髮生命活力的課堂才可能成為高效率的課堂,教育的最高境界是在課堂上讓學生動心、動情和培養出了讓人崇拜的學生;教師教學需要經過三重境界:授人以魚---授人以漁----悟其漁識;通過學習我還認識到自主探究式的教學,並不是適合所有的學生和所有的教學內容,我們要因材施教,盡力減少無效教學,杜絕反效教學,最大限度的做到有效教學。

一位哲人説:“玫瑰就是玫瑰,蓮花就是蓮花,只要欣賞,不要比較。”我們的學生也是如此,他們有的是玫瑰,有的是蓮花,我們要做的是給他們提供適合他們成長的土壤,讓他們自然的成長,而不是一個模式讓他們都長成玫瑰。這裏就需要我們去尊重每一位兒童,把尊重的理念融入到每一個教育細節中去。

三、教學相長,享受教育人生

作為師生的教學生活共同體、心理場域共同體的教育,對於師生雙方來説,都應該是一種享受。它不僅為學生提供生長,同時,也為教師本身提供生長與發展,是教學相長而非單方面的付出過程,是師生都變得更加完善、更加完美的過程,是一項“雙贏”活動,師生雙方在教育過程中都收穫着巨大的精神財富。學生的全面茁壯成長,給教師帶來最好的精神收穫,也是教師人生的最大價值體現和勞動回報。教育與“享受”牽手,理想便與人生共存,幸福就跟生命相伴。

享受教育是教育生活的最高境界。因為在享受心態下從教,學生的成長、成才、成功便成了教師最大的快樂,學生在自由、和諧、愉悦的氛圍中體驗思想與生命的成長。師生之間共同成就着彼此的幸福生活。

教育的終極目的是把自然人、感性人變成社會人、理性人,是為了提升人性,使之儘快走向崇高和完美。而這,絕不能通過強制、灌輸來實現。精神的高揚、心靈的淨化、靈魂的塑造需要陶冶。而陶冶,不經審美的享受階段就不能成功。因為“人之情,不能樂其所不安,不能得其所不樂。”只有教育到了使學生感到“無厭苦之患,而有自得之美”時,教育才能發揮最大效益,師生雙方才能共同進入享受階段。

幾天的學習中,我們一邊聆聽教授們的講座,一邊認真地做筆記,希望像海綿一樣儘量多的汲取廣度的適合自己的營養。而同時,我更多的是在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因為教授們的講座恰恰能切中教育教學實踐中要害,解答了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的許多疑難困惑。從師德修養的提升,到價值取向的定位,再到教學方法的運用,最後到教學效果的落實,每一個講座都能引起我們的共鳴和思考。希望這些深層次的思考能不時地提醒自己更多地審視自我,審視自己的教育教學實踐,使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成為學生髮展成長的一片沃土。

東北師大學結 [篇4]

2015年8月初,我們教研室一行十人在申老師的帶領下,帶着對人師聖地的一種仰慕和渴望,走進了東北師大參加第二次省級教研員高級研修班的學習。在這裏由衷感謝局領導為我們提供這個學習和深造的機會,讓我們在那裏觸摸到了中國教育的最高殿堂,聆聽了專家教授們十場精彩的講座,讓我感觸至深,頗有所思。

教授們站在理論的高度,闡述了各自的研究成果。授課內容從國外到國內、從傳統文化管理到新時期的教育改革、從教師成長到新型評價、從學校管理的診斷到學校改進的策略,從開發資源到有效溝通,從多元智能到心理健康,從教育理論到教育實踐案例,彰顯出專家教授們淵博的學識,科學的精神,精湛的理論、獨到的見解,深厚的教育素養和各專家的人格魅力,都讓我們在不同層面、多元化明晰了教育的真諦。從他們身上,我們學到的遠不只是專業的知識和做學問的方法,更多的是他們執著於教育事業、孜孜不倦、嚴謹勤奮、潛心鑽研、盡心盡責的那種熱愛工作,熱愛生活的高品位的生命形式。短短的九天是我人生中一次重要的閲歷,讓我真切體驗到“聽君一席話,勝讀十年書”的道理。培訓中,我們享受着心靈碰撞帶來的震撼與興奮,享受着精神洗禮帶來的幸福和愉悦。我們按要求認真撰寫學習心得體會,結合自身的教學教研實踐進行理性思考,並不斷梳理反思自己的教學教研行為,使自己的教育理念既有觀念上的洗禮,也有理論上的提高;既有知識上的積澱,也有教研技藝的長進。

總之,沉甸甸的收穫讓我有如新生的喜悦,同時明確教研人要具備“豐富的社會知識”、“精湛的專業知識”和“廣博的人文知識”。培訓的終極目標是為了應用,今後,我會把在培訓班上學到的理論知識,融入到自己的教研工作之中,鋭意進取,做個會學習、會反思、會研究的教研員!

東北師大學結 [篇5]

2012年7月11—15日,我有幸參加了在東北師範大學舉辦的“合肥市中學學科骨幹教師高級研修班”,聆聽了多位專家學者的報告,受益匪淺,現就感受最深的幾點總結如下。

一、堅定教育理想

教育理應有自己的理想追求,作為一個教育工作者,更應該懷揣夢想。我的理解,教育是源於社會,服務於社會的;但教育又高於社會,引領社會的。教育應該有自己獨立的追求,不媚俗;教育是面向未來的事業,它應該有更高的起點,也應該有更高的追求。古代是“天地君親師”,是“文官下轎,武官下馬”,強調的是“師道尊嚴”;但在很長的一段時間,教育成了政治的附庸,成了政治的傳聲筒,教師也淪為“臭老九”,可謂斯文掃地。儘管現在的教育地位、教師地位,較之從前有所提高,但隨着社會的轉軌換型,功利主義氾濫,教育墮落為簡單牟利的工具。教育和教師都缺乏應有的理想。孔子説“君子不器”,我們的教育竟墮落到只是培養“建設者”和“接-班人”這樣庸俗的地步。

二、確立教育理念

北京大學教授錢理羣先生,不久前在一位中學教師的追思會上,宣佈“告別教育”。從北大退休後,他投身中學教育10年,卻屢戰屢敗。他用“針插不進、水潑不進”來形容應試教育的堅固;他在激情四溢地講魯迅時,被問到魯迅對就業有什麼用。類似“豐富的痛苦”讓這個理想主義情懷的人感到挫敗。(2012、9、28《中國教育報》)

教育理念是關於學校或學生髮展的教育哲學觀或價值觀。學校教育的首要目的是把學生培養成社會的“人”,即“人”的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根本目的,其次才是功能性和技術性的教育。所謂“人”的教育主要包括三項基本內容,即人性、人道和人文的教育,而不是“工具性”教育。南開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馬世力先生報告的標題就是《教育理念漫談》,東北師大柳海民副校長、東北師大附中孫立權老師都強調了確立新的教育理念的重要性。強調確立新的“學生觀”:學生是以學習為主要任務的人,學生是發展中的人,學生是獨立的個體、是有差異的人,學生的發展是不定型的。馬世力先生還試着給出自己的“基礎教育方針”:“基礎教育要服務於公民社會和人的健康發展;要鼓勵受教育者獨立思考;要引導受教育者與他人合作,使之成為具有基礎知識、科學精神、人文修養和獨立人格的合格公民。”馬先生明確提出青年應當具備八大能力:認識環境的能力,學習知識的能力,豐富的想象能力,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善於合作的能力,體悟人生的能力,培育智慧的能力,學會幽默的能力。提倡“飢餓教學法”,點到為止,反對“點死為止”;提出“標準答案永遠是創新的最兇惡的殺手”。孫立權先生列舉了課程改革中出現的種種問題,如“不允許批評學生”“教師主體性的弱化”“每節課只講10分鐘”“氾濫的分組合作學習”“信息技術的過度使用”“迴歸生活世界”“輕視知識”,同樣振聾發聵。劉茂森教授提出“教學應同時完成知識傳授與促進發展兩項任務——把知識傳授的過程與促進發展的過程統一起來”。我是流着淚聽完王玉娟老師的報告的,她的敬業精神、她的教育理念深深打動了我。她在玉娟博文裏寫道:“教育不是為了表現教師的出色而是為了讓孩子出色”,“不能犯沒有營養的、重複的錯誤,你們到學校來把該犯的錯誤犯完”,“我可以接受孩子們的無知,但無法接受孩子們的無恥”等。

三、提煉教育理論

本次培訓,東北師大安排了數位博士生導師給我們上課,提升了我們的理論水平。但更重要的是來自東北師大附中的一線老師,如孫立權、郝淑霞、王玉娟等老師,他們和我們一樣,承擔着繁重的教學任務,承受着巨大的大學聯考壓力;但他們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既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又有高深的理論造詣,更值得我們學習、借鑑。前蘇聯的蘇霍姆林斯基早就給我們樹立了榜樣,活躍在教壇上的魏書生、李鎮西、程紅兵、李希貴等同樣給我們以啟迪。我們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善於發現問題、思考問題,最好能把問題變為課題,用學到的理論知識,用新的教育理念,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學會撰寫教育敍事,學會進行課題研究,學會撰寫教育論文,甚至出版教育專著。近日在南京的一個座談會上,江蘇省特級教師吳非在發言時説:“一所學校的最可怕之處在於,一羣愚蠢的教師在辛勤地工作。”為了使自己不再“愚蠢”,為了使自己和學生不再過於“辛勤”,還是讓我們向蘇霍姆林斯基學習,走上教育科研的“幸福之路”吧!

東北師大學結 [篇6]

2011年7月,石嘴山市教育局組織70名物理和化學教師去東北師範大學進行為期半個月的研修學習,我很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經過了一天多的旅程,我們到達了美麗的城市長春,看到了充滿希望的黑土地,感受到了東北人的豪爽熱情。走在東北師大校園中,時時被校園的文化氛圍感染着;那些知識淵博的教授們深刻、幽默、耐人尋味的講座,時時地觸動着我的心靈。

在石嘴山市教體局和東北師大的共同努力下,本次培訓的形式新穎多樣,有理論學習、名師交流等形式。我們在學習的過程中不僅有討論交流,還有心得體會作業,這些新穎的形式很好的促進我們的學習,學到理論,學到方法,還學到精神,執着、嚴謹的治學態度。

在寧夏進入新課改時,我們也接受了新課程理論學習,但是在工作中我們太注重工作的實踐操作,而忽略了理論學習。經過了學習培訓,我才感覺到了理論與實踐必須緊密的結合。再次學習這些理論讓我更多思考改進自己教學工作的方法,提升着用理論更好的指導教學工作的理念。

本次培訓共有14位來自東北師大、吉大的教授和優秀骨幹教師為我們做了14場專題報告,在理論的學習中,我們收穫的不僅有理論知識,還讓我們領略到的名師的風采。70歲的朱玉民教授知識淵博,語言詼諧,動作形象,講課時思路清晰,知識性很強;給我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王小英教授教學經驗豐富,教學的感染力很強,她對教學的熱愛深深地感染了每個人;孔凡哲教授講課風趣幽默,對問題思考深入,很受學員的歡迎。本次培訓還有幾位長春的骨幹教師和我們探討學科教學經驗,在和他們的探討交流中我們品味到了教壇引領者的風範,更讓我明白了教學不是簡單的工作,需要教師的不斷地學習、思考。這半個月的研修學習,給我感受很深的是:

一、“以人為本”的學生觀。

這次給我們講座的很多教授都提到了“以人為本”的學生觀,而且很重視教師要轉變學生觀。劉曉明教授就提到“專家型教師關注的是學生”、“關注學生教學就會千變萬化,會消除倦怠”;陳旭遠教授也提到“構建生成性課堂必須關注學生,要以人文本”等等。而我們平時在工作中有時只顧及了教的內容,而忽略了學生;或是有時我們考慮了學生的情況,但是沒有找到學生的現有水平,因為只有基於每個學生的現有水平,才能讓我們的課堂上的主人真正成為學生。素質教育的目的就是促進學生的發展,而只有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學生才能有所發展,所以作為教師必須要在頭腦中牢固樹立“以人為本”的學生觀,在教學中要更多地關注學生。以學生為主體,一切為了學生體現在教學課堂中,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得到了充分體現,也體現了“以學生為中心”的素質教育思想。非常重視創建情境,在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認知情況,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密切聯繫實際,師生交往、溝通、積極主動、親切、自然,使課堂呈現和諧、自然,倡導學生的參與,體現了教師的人文關懷,以情感人,以理服人。

二、關注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聽了劉曉明教授的《現代學習論與教學》,感悟頗深,更明確現代教學觀的核心是強調以人為本,從人的發展角度看教育,從學的角度看教學。而現代教學觀不光是教知識還要學習技能,更重要的讓學生透過知識學會思維,感受過程。教師眼中要有學生,關注學生的情感,教會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都能獲的不同程度的發展。在今後教學中對知識的把握更準,關注學生不同程度的發展,採取不同教法,探究個案背後的原理,真正挖掘一因一果的關係,向專家型教師努力發展。

通過合作學習與探究學習,引導學生層層深入,教師重視引導學生交流與反思,及時反饋、評價,用賞識、鼓勵的語言,引導師生之間,生生之間和諧、親切、給人愉悦的感受。也體現情感態度,價值觀三維目標。

三、化學教學和信息技術的整合

現代的信息技術對化學教學的幫助很大,但是我們在應用的時候更多地關注了信息技術方面,而忽略了教學的內容。如果應用好了,對我們的教學幫助很大,但是有時這些信息技術卻喧賓奪主,妨礙了學生對文本的解讀。張正飆教授在講座時強調計算機在課件的輔助教學作用,如解釋微觀粒子上體現輔助性,在化學試驗教學上體現輔助性,在解題指導上體現輔助性,還可以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等.利用信息技術的關鍵,做好整合,必須吃透學生、教材,緊扣目標,選用適當的教學媒體,實現媒體與目標的統一協調,才能到達啟迪智慧,培養能力的目的。

四、重視反思,沒有反思,就沒有提高。

(1)反思自己教學理念,有沒有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從實踐,教學相長的情況。(2)反思教學設計,做好二次備課,目標是否明確,重難點是否突出,實習方式、方法是否靈活有效,問題的設計是否準確且有啟發性。(3)反思課堂上學生提出問題,是否有突出事件,如何解決。(4)反思學生參與面,是否關注全體學生,讓他們都有不同程度提高。(5)反思學生學習興趣,學生是否專注,思維活躍,開發智力,培養能力上。我現在已養成上完課後,馬上寫出本節課想法及後記,養成這個好習慣,對自己教學是一個提高,做一個研究型教師,一點一滴腳踏實地,用自己教學激情去感染學生,用自己創新精神和進取精神去影響學生。這也是我這次學習的最大收穫。

本次培訓學習雖然已經結束,但這應該是新的開始。我們不僅要提高教育教學理論水平,更要真正理解掌握並內化其內容將其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同時在今後的教學與教研工作實踐中勤反思,多總結,不斷地自我提升並完善,着力提高自己的專業素養。在這短短十幾天裏,我們緊張而又充實,更重要的是在教育理念上完成了一次洗禮,教學理論上得到了一次強勁的“充電”,受益匪淺。作為一名教師要高質量的完成自己的教育教學工作,就必須不斷更新自己的教育知識和理念與時俱進,把學到的教學理念靈活地根植於自己的教學實際工作中去,並不斷思考、反思,完善自己的教學工作。

學習雖已結束,無論聽報告考察還是外出活動都遵守紀律,充分利用眼,手,腦汲取教師專業的營養。翻閲着講座記錄,感到收穫很大,對我的教育教學工作有很大指導,受益非淺。考察使我們進一步開闊了視野,拓寬了思路,把學到的先進理念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2011年7月28日

東北師大學結 [篇7]

2012年6月29日至7月14日,我校三位教師榮幸的加入了由石嘴山市教體局組織的高中化學教師赴東北師範大學研修培訓學習的隊伍。

收穫的七月,流光溢彩。大學的校園,處處綠樹成蔭,學子們個個自信滿滿,校園裏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就是在這樣的優美且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藴的一個環境中,我們一行三人開始了為期十餘天的學習。先就將我組學習的情況做以總結:

一、集中培訓期間,遵守培訓制度,聽從帶隊領導的安排,積極配合組織者。

1、準時到達培訓地點,及時和帶隊領導取得聯繫,組內行動及時和領導彙報,決不讓領導擔心。

2、按照安排的時間,要早上八點準時出發,坐車去東師大的教學樓。我組的成員非常守時,在培訓期間從不遲到,從不讓大家等候。每天上完課返回住處也從不拖拉。

二、積極參加每一節課的培訓,準時到場,按時離開,從不中途離場。

三、每一位學員認真做好每一節課的筆記,部分ppt拍成照片,對於非常精彩的情節還拍攝了視頻。每位學員書寫了長達近兩萬字的學習筆記,完成規定的上傳心得兩篇,手寫的隨筆和心得兩篇以上。

四、趁興而來,滿載而歸。積極地心態,認真的聽講,我們每一位學員都感到收穫頗豐。帶着這些新的理論和感想,將要融入自己的教學實踐中。

五、團結一心,互相幫助。我們團隊的成員是此次參培的隊伍中的人數最少的一組,所以大家的意見高度一致,行動高度統一。

六、學習的機會,不僅僅是學習知識的機會,還是增進大家彼此瞭解,彼此互助的機會。

七、每次教授講座結束之後,我們三人都會在課餘時間各抒己見,談談自己對本次講座的認識,怎樣才能更好的把教授的理論知識在今後的教學中相互結合,進而更好的貫徹新課改的精髓。

十一天的學習研修,十一天的質疑問惑,十一天的合作交流,十一天的真誠相聚……短暫而充實。通過這次培訓,使我們小組的所有成員對未來的教學工作有了全新的認識,確立了新的、更積極的工作態度,也更加堅定了我們的共同信念:作為一名一線教師,一切以增進學生身心健康為出發點,一切以服務學生為目的。加強理論學習,不斷充電,使我們的教學水平和能力不斷的提高,為我區的教育事業再創輝煌。

標籤:東北師大 學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