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

總結就是把一個時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進行一次全面系統的總結,通過它可以正確認識以往學習和工作中的優缺點,因此十分有必須要寫一份總結哦。總結你想好怎麼寫了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1

我校根據上級指示精神,全面啟動“學會感恩,與愛同行”感恩主題教育活動,讓孩子找回感恩的心,領悟生命的真諦。

我們的第一個做法是策劃寓教於樂的感恩活動,讓孩子在活動中蓄情。

第二個做法是關注現實生活的感恩細節,讓孩子在生活中踐行,與此同時我們還編寫了一本《感恩心語錄》,孩子們人手一冊,記錄自己完成感恩作業的情況,表達自己在感恩活動中的點滴感受

第三個活動是構建三位一體的感恩網絡,讓學生在文化中薰陶。

為了讓愛的動力源源不斷,學校還大力營造感恩文化。我們曾組織孩子們觀看感恩電影,並作觀後交流,孩子們的心靈受到了強烈的震憾。我們還組織孩子學唱感恩歌曲、誦讀感恩文章,講述感恩故事等等。感恩文化成為校園內最亮麗的風景線,成為校園內最和諧的生活篇章。一批批有感恩心、有榮辱觀的少年茁壯成長起來。

“感恩教育”作為一項活動畢竟要落下帷幕。但是作為一種品質的修養,“感恩教育”應該成為教育工作者永恆的話題,成為社會各界共同關注的永恆主題。只要人人都有一顆感恩的心,我們相信天空更加蔚藍,陽光更加燦爛,生活更加和諧、幸福。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2

11月26日是感恩節,感恩節是西方國家一個古老節日,是閤家歡聚的節日。中國自古就有“受人之恩,當湧泉相報”的古語,感恩是中華民族優秀的道德傳統。隨着中西文化的交流,感恩節流行於中國。南宮實驗中學全體頂崗實習生藉此機會,向幫助我們成長的領導老師表達我們的感謝,特舉辦“感恩有你”團日活動。

一、活動目的

感恩之心是每一個人都具備的,感恩是一個永不退色的話題。人生在世,每個人都會得到父母,老師,同學,朋友的關心。我們正值人生的第一次實習,在這期間實習學校的領導和老師們給我們提供了巨大的幫助,藉助感恩節這個契機,向幫助我們的每一個人表達我們的感激。

二、活動實施

感恩節當天,我們每位實習生通過寄送賀卡和發送短信的方式向特聘以及沒人的指導老師表達了我們的感恩之情,感謝老師們在教學方面耐心的指導,在生活方面對我們的關心,同時老師們也向我們表達了誠摯的祝福。

三、活動效果

通過本次活動提醒了全體實習生要時刻帶着一顆感恩的心,不要忘記幫助過我們教導過我們的每一個老師,簡單的一條短信和手寫的一張賀卡,帶着的是我們滿滿的感激,通過這樣簡單的活動,向老師們表達了感激之情。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3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教誨。作為學生要懂得感恩,感激給你生命的父母,感激教育過你的師長,感激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感恩磨難磨礪了你的意志。成長中的學生,更要懂得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讓學生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看世界,乘着感恩的翅膀成長翱翔。圍繞本次主題活動做如下三方面總結。

1.統一思想

“感恩”是為人之本、立身之德,開展感恩·勵志教育活動是加強學生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途徑,是當前開展德育工作的重要切入點。我們學校充分認識加強感恩·勵志教育活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切實提高工作的主動性,充分利用各種契機開展教育活動,增強學生的感恩意識和道德修養,激發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學習責任感,弘揚民族傳統文化,培育一代新人。

2.加強領導

學校強化活動組織與領導,細化活動措施,豐富活動內容,創新活動形式,提高活動成效。將感恩教育活動與學科教學相結合,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深入挖掘學科教學中“感恩·勵志”教育內容,通過學科教學滲透感恩·勵志教育。通過主題班會、黑板報、宣傳欄、校性徵文、演講等多種主題活動形式,寓教於活動之中,增強學生參與的積極性。與社區教育相結合,進行“同掃一條街”活動。與家庭教育相結合舉行“感恩之心,關心父母”活動。充分利用好各種德育資源,採取多種形式,認真開展豐富多彩的教育活動,通過活動使學生體驗愛、付出愛、回報愛。

3.重視宣傳

以國旗下講話、黑板報、少先隊廣播之聲等為陣地,全方位地進行主題教育活動的宣傳發動,營造開展活動的強大聲勢。加強校園感恩·勵志文化建設,讓學生在良好的校園文化中得到感恩教育的薰陶。加強感恩·勵志教育活動的開放,多渠道、全方位向社會宣傳學校活動情況,提升學校感恩教育知曉率和美譽度,形成活動聲勢,營造教育氛圍。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4

為了讓同學們懷有一顆感恩的心善待周圍的人,我班在11月23日星期四舉行一場有關感恩的班會。在全班35位成員的積極響應下,班會圓滿舉辦。

通過感恩班會活動,使同學們懂得感恩之心,化感恩為學習的動力,今後回報他人,回報社會。感恩教育是道德品質教育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開展感恩教育,側重於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感恩他人,感恩自然。

班委們積極負責,熱心參與,活動之前在班內大力宣傳,他們對這次活動給予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突出重點,在班委們堅持不懈的努力下,這次班會活動達到了很好的效果。

這次班會的目的是積極宣傳感恩活動,通過感恩教育讓同學們明白“知恩”,提醒同學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到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夥伴,讓同學們知道如何用實踐去報答父母。通過同學們講述的最感動的身邊人、事,同學們從中得到了不少啟發。

在這次感恩活動主題班會中,同學們對這次活動都積極參與,竭盡全力用自己的行動去打動別人,手語小合唱非常感人,同學們用手語表達自己感恩的心情。

最後班會在班長的帶領下一起在《感恩的心》的歌聲中結束了。這次班會總的來説是成功的,但是還是有些不足之處。要是能夠邀請到學生家長參加會更加完美的。班會活動結束後,大家用製作的明信片上寫下了對父母、老師的感恩之心。班會結束後大家拍了集體照片留念。

我相信通過本次班會同學們都有,不少的收穫,在以後的日子裏更加體貼父母、尊敬師長。同時這次班會也使同學們更加團結一致。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5

根據教育局指示精神,結合我校感恩教育實踐活動實施方案和學生實際,在活動中貼近生活、貼近學生和知行統一的原則,讓學生懂得自己的成長離不開老師、家長的付出,同學的幫助和社會的關愛,學會對別人為自己的付出要感恩,懂得回報他人。培養學生對家庭、對學校、對社會的責任感,讓學生知道生命的意義在於奉獻。

一、通過感恩教育,一是使學生“知恩”。

讓學生明白,在這個社會裏,愛從來都是雙向的,每個人每時每刻都在享受父母、老師、朋友、學校和社會的恩惠。讓學生懂得在正視個人價值的同時,還應顧及他人的利益。培養學生與人為善、樂於助人的良好品德和健全人格。二是使學生學會“感恩”。要讓學生明白,胸懷感恩之心是每個人都應該具有的基本道德準則,是做人最起碼的修養。三是使學生善於“施恩”。讓學生擁有熱情、寬容的心態和不圖名利的崇高精神,真心誠意去幫助身邊需要幫助的人。

二、感恩的四個主題是。

(1)感激父母養育恩。

(2)感謝老師培育情。

(3)感恩社會關愛情。

(4)感激同學幫助情。

三、學校非常重視這次感恩教育活動。

1、學生在假期裏,按着本班活動計劃,做好了各種活動的記錄、及照片、材料整理工作。

2、開學後,學校利用櫥窗、廣播、校信通等媒體大力宣傳感恩教育的內容和意義,讓學生、家長以及社會都瞭解感恩教育目的。

3、各班利用不同形式召開了班會、隊會,學生分別以感恩教育為內容進行了展示。

4、低年級學生將活動經過和感受以日記形式撰寫了體會文章,3至6年級每一名學生根據活動的親身體驗和感受寫兩篇作文,經過班主任的篩選,每班選送5篇稿件報德育處進行評比。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6

母親節來臨前夕,xxx實驗學校在全體學生中組織開展了“感恩母親”系列教育活動。活動旨在教育學生知恩、感恩,從孝敬父母開始,做個心中有愛、心中有情的好孩子。各班利用班級黑板報介紹“母親節”的由來及意義,號召學生在“母親節”當天給母親打一個問候電話祝福母親節日快樂,或者給媽媽寫一封感謝信,表達感激之情。同時,讓學生親手製作賀卡,回家時獻給自己的母親。一個個獨具創意的精美賀卡滿載着孩子們對偉大母親的愛戴和感激之情,召開“媽媽,您辛苦了”主題班會,會上,同學們訴説着一個個感恩父母的故事,抒發感恩父母的真摯情感,展望回報父母的美好願望。讓學生在家為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如幫父母打掃一天衞生、為父母捶捶背、倒杯水等等,通過這些活動,讓學生感受父母的辛勞,領悟感恩關鍵在行動。近年來,xxx實驗學校抓住“三八節”、“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感恩節”等節日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力圖讓學生在活動中教育自己做一個懂得感恩父母和社會的人,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5月9日是母親節。近日,xxx第十五中學以“母親節”為感恩教育契機,在學生中廣泛開展“體會母愛,感恩母親,弘揚美德”的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感受濃濃的母愛,感悟濃濃的親情。利用校園廣播、宣傳欄、手抄報等途徑向學生介紹母親節的由來,歌頌母愛的偉大,提醒學生要利用母親節向母親表達愛心。同時,向學生髮出書面倡議,在母親節這天為母親做五件事:讓母親收到自己親手製作的節日賀卡;寫一封信表達對母親的熱愛和關心;幫助母親整理家務,體會母親的辛勞;給母親照一張相,祝願母親永遠年輕;送給母親一隻康乃馨,表達兒女對母親純潔的愛和對母親辛勤付出的感激。以班級為單位,5月8日召開了“感恩母親教育”主題班會,形式多樣,讓學生在訴説自己觀察到的真實故事,暢談母親的舐犢情深,進而逐步認識到母愛的細膩和柔和。同時討論在母親節送給母親怎樣的禮物,為母親做些什麼,以及今後如何把對母親的愛與感激融入學習和生活中。觀看“二十四孝圖”,在學生中展示古今中外孝敬母親的真實典故,教育學生從我做起,關心母親,幫助母親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為弘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讓學生懂得感恩,養成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5月8日,xxx國小組織開展了“感恩母親節,弘揚母德”系列活動。升旗儀式上,學校向全體同學發出倡議。在母親節期間,用最親切最真誠的話語向母親表示感謝及祝福;為母親擔起家務;獻上一份禮物,給母親一個意想不到的“驚喜”,讓她的臉上綻開幸福的笑容。班隊會上,各班主任組織召開了“感恩母親節”主題班會,班會形式多樣,節目豐富多彩,讓學生更深地瞭解了母愛的無私、偉大,懂得了愛的責任與奉獻。本次感恩母親節系列教育活動,使全體學生樹立了感恩之心,相信他們一定能將感恩的心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做一個感恩父母、感恩他人、感恩社會的人。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7

王德錄 為全面落實《公民道德建設實施綱要》和《共中央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和改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的若干意見》的工作要求,教育引導廣大師生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傳統美德,六年級於三月初全面啟動“學會感恩,健康成長”感恩主題教育活動,讓學生從身邊事做起,找回感恩的心,增強知恩、感恩和報恩的意識。現將活動開展情況總結如下:

一、主要工作

1、組織開展了感恩父母“五個一”活動,即送父母一句温馨的祝福、給父母講一個開心的故事、給父母洗一次腳、利用五一假期替父母做一次家務、利用家長會給父母寫一封信。這些“感恩活動”激發了學生的感激之情,釋放出他們的感恩之心。

2、組織開展了感恩老師“三個一”活動,即開展了以“師恩難忘,師情永存”為題的徵文比賽、組織觀看了《一個也不能少》電影並寫出觀後感、開展以一次我與老師談心活動。這些“感恩活動”從感性的品評,到理性的思考,再到心靈的碰撞,讓孩子們經歷了深刻的體驗過程,心中不禁蓄滿了深深的感恩情結。

3、將感恩活動融於學校聖德微善社系列活動,感謝他人和集體温暖之恩。

(1)組織開展“我為同學做一事”活動。

(2)開展“我為學校塑形象”活動。從學生自己的日常行為規範着手,服 裝穿着整潔,佩戴校徽,不留長髮、不染髮,文明禮讓,不做影響學校形象的事情。

(3)開展“我為學校綠化、美化加分”活動。組織班級清理校園衞生死角和公共場所,培養學生不亂扔垃圾、紙屑的習慣,看到垃圾主動撿起來並放到垃圾桶;組織各班同學向學校認養一棵樹活動,為建設花園式校園儘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存在的問題

1、學生自制力差,熱情不夠、一些非文明現象容易反覆。 2、個別班級對感恩教育重視程度不夠,成效不夠顯著。 3、沒有發動全體任課教師的育人作用。

三、打算和措施

1、全面發動,全員參與。 感恩教育不只是年級和班主任的事情,應是所有師生共同的事情,要形成人人關注感恩教育,人人蔘與感恩的氛圍,而且各方面要求要一致,班級的要求與年級的要求要一致,任課教師的要求與班主任的要求要一致。 2、 規範評價,增強實效。 利用《五自教育家長評價表》實行家長評,利用《五自教育學生自我評價手冊》實行學生評(自評和互評),同時合理使用合作學習小組評價、班會、班教導會、全員育人導師制(師生雙向交流)、校訊通、家長會等形式增強學生養成教育的實效性。

3、及時總結,不斷提高

各班要及時總結總開展結活動的經驗,適時召開總結表彰會議,對在活動中表現突出的先進個人舉行表彰鼓勵,併發揮好先進的榜樣示範、輻射帶動作用。不斷探索、總結實施“感恩教育”的好做法、好經驗,提高活動的工作水平,增強活動的實效,逐步建立起對學生進行感恩教育的長效機制。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8

為進一步加強少年兒童思想道德教育,弘揚中華民族敬老愛幼的傳統美德,讓學生了解母親為自己成長所付出的艱辛,理解母親對自己的期望,懂得如何去感恩,如何去關愛他人、關愛社會,根據學校工作安排,開展母親節感恩活動。引導學生了解母愛的偉大,並用真心和行動來回報母親。

學校德育處佈置了活動方案,我們班召開了“感恩母親”的主題隊會:指導學生為媽媽做一張節日賀卡:由學生自己動手,通過繪畫、剪貼等形式製作一張體現母子親情的節日卡,作為一種親情的記錄,母親節這天送給媽媽。

佈置學生週末聽媽媽講自己生日當天的故事,瞭解“十月懷胎,一朝生子”的艱辛。週末觀察媽媽尊老敬老、辛勤勞動的事例,瞭解生活中平凡而偉大的媽媽。週末瞭解媽媽的生日和愛好,把媽媽的生日、愛好記在腦子中,不時地給媽媽送上一份意外的驚喜!

提醒學生回報母親厚愛,重要的是要早日學會自立,學會幫媽媽分擔力所能及的事情,讓媽媽從此少為自己操心。母親節這天跟媽媽説:媽媽!您放心!我以後再也不用您為我操心了!或許,這正是這個母親節給媽媽的禮物!最讓媽媽感到欣慰的事情!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9

20xx-20xx學年奎屯市第二中學感恩主題教育活動總結 感恩是一種文明,感恩是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為了讓我校全體同學心懷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地面對生活,我們組織學生開展了一系列感恩主題教育活動,讓同學們在活動中有所認識,有所感悟,有所啟迪。

一、達到了活動目的 通過本次“感恩”系列教育活動,學生知道了如何孝敬父母、尊敬長輩,並在此基礎上學會了關心他人、知恩圖報。使學生樹立起了感恩之心,使學生對父母心存感恩,更使學生把這種愛化作博愛,能夠感恩幫助過自己的人。學生幾乎能夠時時、事事、處處心存感恩,使家庭充滿和諧、充滿愛心、充滿希望。

二、內容與形式

1、從班會入手,開展了感恩父母教育。 結合實際,我班召開了主題班會《感恩父母》。班會上開展了一些活動,同學們表達了自己如何與父母交流感情。班會進行的很成功,同學們各抒己見,爭相舉手表達自己如何向父母感恩。這折射出了學生對家長的關心和感激。

2、從實踐體驗入手,開展了父母感恩教育。 從五月開始,我班通過主題班會《感恩父母》向學生進行了全員發動,公佈感恩系列教育活動內容。讓全班同學從實際出發,從小事做起,開展了“幫父母做一件家務事” “義務勞動”“給父母講故事、送禮物”等活動,通過讓學生寫體會、寫信等,築起了父母與子女溝通的心靈之橋

3、從讀書收集資料入手,開展了感恩父母教育。讓學生收集了部分名言、警句等進行交流、熟讀、背誦、理解,汲取傳統美德之精華。

4、關注現實生活的感恩細節,讓孩子在生活中踐行。 為了讓感恩行動看得見,摸得着,我們運用以大見小,以點帶面的策略,提出了三項感恩作業:讓孩子用一句話向父母表示感恩;用一個舉動為父母消除疲勞;一天當家為父母分擔家務。 我們要求孩子們每星期至少做一次,並且能夠持之以恆地做下去。最讓孩子們受益的是,通過與父母交流他們開始關注父母的喜好,瞭解他們的心願,記住他們的生日。孩子們會在不經意中給父母長輩送去最温馨的祝願。他們還試着通過自己的努力給父母帶去進步的喜訊、成功的喜悦。我讓孩子們把在家中的感恩行動記錄下來,比如與父母道晚安、給父母夾菜、為父母捶背等。

5、牆報“感恩的心” 適逢五月的母親節,給班裏孩子們佈置了一個作業,每個人做一份以“感恩”為主題的手抄報。週末回來時,孩子們給了我一個又一個的.驚喜:他們做的手抄報特別漂亮,內容豐富,將對別人的感激之情表現得很充分。 對於這些感恩的手抄報,我們在班級內部進行了評獎。同學們都很高興。一方面自己的勞動得到了別人的認可;另一方面同學們彼此對感恩有了更深的瞭解,同學關係也更加融洽。 我們的感恩教育活動就此就告一段落,但是我們的感恩教育仍在繼續。

開展感恩教育活動,旨在喚醒中學生的感恩意識,喚醒學生的社會責任感。感恩是愛和善的基礎,要讓學生們意識到自己獲得的一切並不是憑空而來,除了自己爭取,還有許多人在背後奉獻。對於給你付出的人和事,你都要永遠記住並準備回報。感恩意識不只是簡單的回報長輩養育之恩,它更是一種責任意識、自立意識和健全人格的體現。

奎屯市第二中學

20xx年5月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10

成長中的學生,要懂得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不懂得為別人的難處考慮的人是自私的,沒有一個人能離開別人的關心和幫助而成功。讓學生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看世界,乘着感恩的翅膀成長翱翔。

一、積極宣傳感恩月活動。少先隊大部出了一期《知恩、感恩》的黑板報,每班級在黑板的左邊開闢温馨提示欄,告訴同學們11月份是學校的感恩教育月,提醒同學們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做到感恩父母,感恩師長,感恩社會。

二、感恩社會。學校組織學生為雙中過世的學生顏鵬飛的家長愛心捐款,愛心捐款共計1611元。本次獻愛心活動,全體同學都積極響應學校少先隊的號召,紛紛伸出援助之手,在這次活動中,湧現了許多“愛心小天使”,孩子們把自己的零花錢,自覺自願地捐了出來,獻出了自己的一片愛心,特別是五(1)的學生,捐款錢數再多,其中彭柳青同學就捐款100元整,吳杏林同學捐款20元。

三、11月24日各班開展了以“感恩”為主題的班會,通過感恩教育使學生“知恩”。在這個社會裏,誰都沒有隻索取而不付出的權力,人人每時每刻都在享受着父母、老師、朋友、他人、學校和社會的恩惠,人人都需要擁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這一切。

四、感恩父母。讓同學們知道我們在媽媽的肚子裏懷胎十月,來到這個世界很不容易,父母為我們的健康成長付出了很多心血。在感恩節期間,各班開展了給媽媽、奶奶倒一杯水,拿一雙拖鞋,捶捶背、揉揉肩,洗一次腳,做一件家務事的活動,要求三、四年級的同學每人寫一篇感恩日記,要求五年級同學每人寫一篇感恩父母的信,在父母生日的那一天祝福他們生日快樂,身體健康。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11

“感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滴水之恩,湧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是祖先為我們留下的教誨。作為學生要懂得感恩,感激給你生命的父母,感激教育過你的師長,感激曾經幫助過你的人,感恩磨難磨礪了你的意志。成長中的學生,要懂得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美德,不懂得為別人的難處考慮的人是自私的,沒有一個人能離開別人的關心和幫助而成功。讓學生懷着一顆感恩的心看世界,乘着感恩的翅膀成長翱翔。

“感恩”是一種生活態度,是一種品德,是一片肺腑之言,如果人與人之間缺乏感恩之心,必然會導致人際關係的冷淡,所以,每個人都應該學會“感恩”,這對於學生來説尤其重要。學生現在都是家庭的中心,平時只知有自己,不知愛別人。所以,學生要學會“感恩”,其實就是要讓學生懂得尊重他人。對他人的幫助時時懷有感激之心,讓學生知道每個人都在享受着別人通過付出給自己帶來的快樂的生活。

經過系列活動的開展,學生進一步懂得了“感恩”不僅是一種情感,更是一種人生境界的體現。一個人對社會、對父母、對親朋好友,要永存感恩之情,永懷感恩之心,才能從各個方面獲得更大的情感回報。

總之,感恩是一種文明、一種品德、更是一種責任。感恩的主題是永恆的,作為祖國的下一代培育者的我們,肩負着重擔。新時代不僅需要技術人才,社會更需要懂得感恩、懂得合作,就讓我們一起努力,讓每一孩子都懷有一顆感恩的心,積極地去面對生活,讓人文的光彩照亮校園,讓真情充溢在師生之間、生生之間,讓可愛的校園奏響和諧的強音!

關於感恩主題活動總結12

“百善孝為先”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作為炎黃子孫,自然應當繼承傳統、弘揚傳統。為引導少年兒童孝敬長輩,學會感恩,樹立良好的傳統美德觀念,增強少年兒童的社會責任感,市幸福街國小在重陽節之際,針對全體隊員開展“百善孝為先 感恩重陽節”主題系列活動。

1.開展國旗下講話——《百善孝為先》,引導少先隊員瞭解重陽節的來歷,號召同學知足感恩,健康成長。

2.開展孝老敬老兩件事

孝老:每位同學在重陽節來臨之際,在家為家中的老人做家務(可以是陪同買菜、做飯、拖地、送垃圾、聊天、捶背、電話問候、送賀卡等方式)

敬老:出門在外時,主動為老人讓座、為需要幫助的老人提供自己力所能及的幫助。

3.彙報成長 愛老助老

與玉龍社區聯合開展《駐區共奏重陽曲 桑榆喜聚大聯歡》活動。師生歌舞表演為老人獻上精彩節目做禮物,快樂的節拍、優美的舞姿營造了濃厚的節日氛圍,老人們連連喝彩。孩子們還為每位老人送上精心製作的愛心賀卡,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在實踐深入孩子們的心靈。

“百善孝為先 感恩重陽節”主題系列活動的開展,讓孩子們學會感恩,從身邊的小事做起,尊重長輩,關愛老人,弘揚中華民族孝老愛親的傳統美德。

標籤:感恩 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