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精選語文教學工作總結模板彙總8篇

總結是事後對某一階段的學習、工作或其完成情況加以回顧和分析的一種書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們思考,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寫總結吧。總結怎麼寫才不會千篇一律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語文教學工作總結8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選語文教學工作總結模板彙總8篇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1

一、對象及功能

教育的主渠道是教學,但要想獲得教學的最大效果,教學的過程絕不是上完課便終結的。教學總結與教學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

教學總結是人類有意識活動的表現,是教師依據一定的標準,對教學活動及其效果進行衡量和判定的過程。它是教師行為自覺性的體現,是對自己教學的反思,其實質在於進一步完善教學活動。

語文教師要想不斷提高教學水平,語文教學要一步步走向科學,教學總結必不可少。總結對象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教學結果,主體是教學行為,終極是教學觀念。

1.對教學結果的總結有助於判斷後繼語文教學的可能性

人類總是為滿足一定的需要進行教育活動,因此教學也總是以教學目標的事先擬定為前提的。對教學結果的總結是教學總結的首要任務。

總結教學結果不僅是為了判斷現有教學的達標程度,它為判斷後繼教學的成功也提供了重要參考。信息加工心理學認為,學習的信息加工過程是新舊知識相互作用的過程,如果新知識能與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已有的適當觀念建立非人為的和實質性的聯繫,那麼這種學習才是有意義的。顯然,後繼學習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學習者原有知識、技能、學習方法、學習習慣的掌握。語文教師要判斷能不能進一步教學,預測後繼教學成功的可能性,首先必須對自己一學期或一單元、一範文、一課時的教學實施結果進行檢查與評定。這種檢查與評定既是對前一階段教學結果的總結,也是對後一階段教學起點的確定。  按照掌握學習的原則,教師必須在學生掌握每個教學單元或學段的85%的教學目標後,才能轉入下一階段的教學。但目前語文教材學段、單元、篇章之間缺乏聯繫的文選型編排體例,使得這種總結性的檢查與評定在判斷是否進一步教學方面的功能大大削弱。教師稀裏糊塗地教,學生稀裏糊塗地學,語文教學漫無目標地行進在少慢差費的大道上不得自拔。突破語文教材文選型編排體例,建構有序的語文教學目標體系是語文教學實踐的訴求。

2.對教學行為的總結有助於提升語文教學行為的有效性

教學是師生共同參與而產生相互影響的動態過程,包括教與學兩部分。對教師教的行為和學生學的行為的總結是教學總結的主體任務。

教學活動的責任者是教師,教的質量高低直接影響學生學習的效果和身心發展的質量。因此教師對教的行為進行自我反思,分清教的成功之處和薄弱環節,總結經驗和教訓,是教學總結不可或缺的一方面。教師教的行為包括很多方面,如教學設計行為、組織實施行為、人際交往行為等,只有及時、不斷地回顧分析這些行為,才能使教師及時瞭解教之得失,及時調整教學設計,改進教學方法,才能不斷完善後續教學,不斷獲得教學經驗,提高教學水平。教師自我行為的反思是提高教學水平和課堂教學質量的有效手段。

教師的教是為學生的學服務的,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學的行為既受到教的行為的影響,也直接影響着教師行為。傳統的教學總結,缺乏對學生學的行為的應有關注,這不僅窄化了理應廣泛和豐富的教學總結範圍,也影響了教學總結的效果和功能的發揮。總結學生學習行為,不僅有助於教師瞭解學生學習中普遍存在的問題,找出原因,使問題得以解決,而且有助於全面、準確地獲取表現出明顯差異性、傾向性和導向性的學生個體學習的信息,從而為不同的學生量身訂做學習目標、選擇學習策略提供有針對性的真實材料。所以説,學生學的行為藴含着影響教學結果的豐富信息,總結學生學的行為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重要一環。

3.對教學觀念的總結有助於實現語文教學的科學化

觀念是行動的先導,教學行為受教學觀念的支配,對教學觀念的總結是教學總結的關鍵任務。

教學觀念內隱於教學行為之後,對教學觀念的總結不同於對教學行為的總結。對教學行為的總結往往侷限於教學實踐的描述,側重技之所得;教學觀念卻是對教學實踐的解釋,關注道之所存。前者是工具,追求有用;後者是思想,追求有理。工具是重要的,但沒有思想支撐的工具,使用是盲目且可能有害的。缺乏思想的魂靈,沒有理論的深度,語文教學同樣可能是浮躁且隨波逐流的。對教學觀念的總結是教師形成語文教學立場,完善學科素養,實現自我發展的良好途徑。

對教學觀念的總結,是一個理性自我發現的過程,不免會出現與教學實踐的誤差,只有在反覆的教學實踐中,不斷體味,反覆揣摩,才能積澱學術的素養,為最終發現語文教學真諦,建構科學的語文教學邏輯體系,堅定科學的語文教學方向做好準備。也正是在此基礎上,我們的語文教學才能以不變應萬變,整體提高語文教學水平。這是每一個有志於改革語文教學現狀,發展語文教育事業的教師應該努力去實現的事情。

語文教學總結不是可有可無的事情,為保證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合理性,對教學作出正確決策,它應是語文教師經常進行的特殊認識活動,其主要途徑是教師的自我反思,但實踐操作中,教師可以把別人對自己的評價、與別人的類比和自我分析統一起來,進行綜合比較分析。

二、方法及示例

在明確語文教學總結對象的基礎上,接踵而至的問題便是如何對這些對象進行總結,其途徑和方法何在,有些什麼基本要求。下面我們結合實例來談談這些問題。

1.教學結果的總結

總結教學結果的方法很多。新課程改革提倡言語操作、言語創作等活動測試的方法,但從目前情況看,傳統的考查與考試仍是現階段最基本的方法,只要考題編制得當,實施得法,紙筆測試同樣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了解學生學習的水平,把握學生的學習變化狀態。一般情況下,教師可以利用學生的作業、小測驗或課堂提問並觀察學生的反應等方法,瞭解學生語文知識、語文基本技能掌握的情況。在一個教學單元或一學段學習結束後,也可以對照單元或學段教學目標進行單元測驗或學段考試。根據測試結果,教師着重分析三個問題:學生是否達標;用時是否恰當;成績與不足。

總結教學結果主要是為了全面檢查教學任務的完成程度和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並決定是否進一步教。教什麼檢測什麼是總結教學結果要遵循的原則。顯然,明確的教學目標,是有效檢查教學結果的前提。但語文教學長期以來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雖然教材每單元每篇課文提出了教學重點,但實際教學中多數課只是讀懂這篇課文、寫好這篇作文的籠籠統統似是而非的目標,具體到每個單元、每篇課文、每節課,大多數情況都沒有明確的習得語言培養言語能力的教學目的。以生活組元的現行新課程改革教材更是強化了這個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模糊了教學結果檢測的指向性。不知彼岸何在,學生和教師在無邊的年考、月考、單元考、課堂檢查中疲於奔命,卻收效甚微。對此,語文教師應有高度的自覺性,突破應試的桎梏,以培養學生語文能力為己任,利用現有語文教材,自主探索語文能力的知識技能目標體系,自主建構語文能力形成的反饋機制。

創建語文教讀法的南昌二中特級教師潘鳳湘就是這麼一位具有遠見卓識、大膽創新的老師。

他的教讀法,顧名思義,就是教會學生閲讀。

按照語文的三種主要文體和國中的三個學年,潘老師把讀書的技能細分為13個訓練點,並按由分到總、由表入裏、由此及彼的認知特點將13個技能訓練點有序劃分到三個學年,逐步培養學生的讀書能力。學年不同,訓練的目標不同;學段不同,訓練的目標亦不同。各技能項的達標程度,由各節課的練習檢測;各學段或學年的達標程度,由各學段或學年的訓練項的組合試卷檢測。一經檢測達標通過,則教學就向下一個目標進軍。如此依序進行,漸次推進,三年結束,學生拿到一篇文章,就能分析,就能理解。

我們以培養學生閲讀記敍文的能力為例,來看看潘老師是如何確定各階段目標,並如何根據教什麼測什麼的原則來對教學結果進行檢查的。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2

時間如流水,一個學期的教育教學工作轉眼間就要結束了,回顧一個學期來的語文教學工作實踐,我們本着“以生為本”的教育教學理念,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中,較好地完成了教學任務。現將具體工作總結如下:

一、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

我們在平日裏常常説的一句話“興趣是孩子們最好的老師”,其實國小生對待學習,往往偏重於興趣,興趣能激發學習的積極性,增強求知慾望,增強克服困難的信心,而興趣又不是天賦的,是在後天環境和教育影響下產生和發展起來的,尤其是教師本身對學生的影響。在新課改的大背景中,學生的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已成為我們關注的熱點,討論、交流、探究等學習方式已成為課堂的主流。我在語文課堂教學中,力求做到讓學生變得鮮活,讓學生學得興致盎然,使學生在語文學習中享受學習的樂趣,我常常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解決問題,在教學每一篇課文中我總要設計這樣一個環節:學生把自己發現的問題或自己不懂的問題提出來(可以是詞語、句子等),如果你知道就可以幫助同學解決問題,如果學生解決不了我在解答,通過一個學期的訓練,孩子們從的語文素養得到了發展和提高,就連平時不愛説話的孩子也能問一兩個簡單的問題了。

(一)、注意新課導入新穎。 在課文的導入教學中,我也十分注重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譬如,在導入新課,讓學生一上課就能置身於一種輕鬆和諧的環境氛圍中,而又不知不覺地學語文。我們要根據不同的課型,設計不同的導入方式。可以用課文插圖展示課文的'內容讓學生進入情景;也可用講述故事的方式導入,採用激發興趣、設計懸念引發設計,比起簡單的講述更能激發學生的靈性,開啟學生學習之門。

(二)、培養積極探究習慣,發展求異思維能力。 在語文教學中,學生對語言意義、語言情感、語言技巧的感悟,在很大程度上與孩子們的生活經歷、知識積累、認識能力、理解水平有關。為此,在思考討論中,我常常在旁邊穿針引線,巧妙點撥,使孩子們得到語言的昇華和開發。

二、重視朗讀品評感悟,讓課堂教學活起來

我們課本中的每一篇課文都是文質兼美的佳作,其語境描述的美妙,語言運用的精妙,思想表達的深邃,見解闡述的獨到,都是引導學生感悟的重要內容。而由於課堂教學時間的有限,課文中的精彩之處沒有可能引導學生一一感悟。為了使這些精彩之處給學生留下整體印象,我在閲讀中抓重點,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反覆誦讀,以悟出語言豐富的形象內涵,意義內涵,情感內涵。如在《霧凇》的閲讀教學中,我是這樣引導學生感悟課文的:“學習了這篇課文,你認為霧凇是怎樣形成的?形成霧凇需要什麼條件?請你選擇其中的一點説一説。”此時的學生充分表述他們的真實感受,“霧凇,俗稱樹掛,是在嚴寒季節裏,空氣中過於飽和的水汽遇冷凝結而成。”,形成霧凇的兩大條件:A、嚴寒季節;B、空氣中有過於飽和的水汽。這樣引導學生選擇自己閲讀感悟的精華,進行具體表述,讓他們在各自品讀中進一步昇華認識從而達到我的預期目的。

三、注重課內外結合

在課程改革實踐中,我也比較注重課內外結合。首先,我讓有條件的孩子閲讀《水滸傳》、《三國演義》等課外書;通過這些收集與閲讀,提高孩子們的閲讀能力。 其次,重視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如:學習《九色鹿》後,組織學生編演課本劇。學習《春聯》後讓學生收集對聯,領略我們中華民族的民俗民風,開闊自己的視野。此外,注意學科間的整合。讓學生從不同角度,採用不同的途徑獲得知識,培養能力。

新世紀的語文教學面臨很大的挑戰,我們要注意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放手發展他們的個性和潛能,變學生的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本學期我雖然盡了自己的責任和能力去完成了教學工作任務,也有了不少的收穫,但尚差甚遠,今後我將繼續加倍地努力工作,對自己負責,對學生負責。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3

我校高度重視語言文字工作,按照市語委要求,積極貫徹國家語言文字工作方針、政策,認真執行語言文字法規和標準,認真貫徹教育部提出的“三納入一滲透”,將普及普通話和語言文字規範化的要求納入培養目標,納入教育教學和學生技能訓練的基本內容,納入學校工作日程和常規管理,滲透到德、智、體、美和社會實踐等教育教學活動之中。

(一)建立領導機構,制定工作計劃,健全規章制度。

推廣和普及普通話必須建立強有力的組織機構,加強領導,嚴格管理,20xx年,我校召開了推普工作專項會議,制定了推廣普通話工作計劃和實施方案,各項工作責任到人,收到良好實效。

1.我校專門成立了校語言文字規範化領導小組,學校領導掛帥,由學校辦公室、教務、政教、工會、團委、總務等各部門通力協作,共同推進這一工作。

2.學校和相關科室在計劃和總結中把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作為一項重要工作。

3.學校將語言文字規範化工作納入教學要求。從教師的講課、板書、作業批改,到學生的作業、課堂發言、平常的交流,都要求講普通話、用規範字,並作為教學檢查的重要內容。

4.加強對教師的基本功訓練測試,把板書和普通話作為兩項重要內容。

5.將語言文字工作與教職工的業務考核相結合,始終把它列為教師考核、聘任、晉升和業務評優的條件之一。積極鼓勵督促教師參加市統一舉辦的普通話水平測試。

(二)加強校園文化建設。

1.設置警示性標牌和條幅

2.開闢宣傳專欄,“校園網”經常推薦推普文章。

3.開展推普專項活動,舉行規範校園日常用語活動。

4.堅持教師持普通話等級證書上崗制度,堅持“推普”與教師基本功訓練有機結合。規範教案寫作,學生能正確書寫所學的規範字,作業、作文用字規範。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4

本學期,我在教育教學工作中,能夠始終做到堅持黨的教育方針,面向全體學生,教書育人,為人師表。教學工作上,始終貫徹以培養學生主動發展為中心的教學思想,注重因材施教,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發展。本人工作責任心強,服從領導的分工,積極做好本職工作,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教學相長”,自己的教學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並順利地完成了本學期的各項教育教學任務。

一、師德方面:

本人一貫擁護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努力學習馬列主義、思想和理論。熱愛教師職業,忠誠黨的教育事業。工作中,能夠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努力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養合格人才。能夠模範遵守國家的法律、教育行政法規和學校制定的各項規章制度,認真學習《中國小教師職業道德》,不斷加強修養,積極參加學校及有關部門組織的政治學習和政治活動,不斷提高自己的思想政治覺悟,並記下了三萬多字的政治筆記。平日的工作裏,能夠尊重領導,服從分配,團結同志;嚴於律已,寬以待人,任勞任怨,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熱愛學生,關心學生,用愛心滋潤學生心田,真正做到了為人師表,教書育人,不辱人民靈魂的工程師這個光榮而偉大的稱號。

二、工作紀律:

工作中,我從不遲到早退,並能堅持早到校上班。我能夠按時參加每週一的升國旗儀式,有課時能堅持“候堂”制度。作為班主任,我能夠做到學生集會時堅持跟班;有晚自習時,常常督促學生洗漱、就寢並安定下來後,才簽字離開。工作上堅持有病有事先請假。我熱愛自己的事業,並積極運用有效的工作時間做好自己分內的工作。在工作上,我嚴格要求自己,工作踏實肯幹,並能完成學校給予的各項任務。

三、業務能力:

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每節課前,我都要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課程標準、基本思想,哪怕是每句話、每個字我都要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等。還注意瞭解學生原有知識技能的儲備,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在課堂上,我注重搞好組織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激發學生的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國小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還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要特別注意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貫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或幫助整理衣服等等。熱愛學生,平等的對待每一個學生,讓他們時時感受到老師的關心,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特別是和差生交談時,應該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總之,良好的師生關係能夠促進學生的學習。

四、工作績效:

本學期,在“課內比教學”活動中,我執教的低段識字教學《兩隻小獅子》一課,受到了校內同行的一致好評。我撰寫的綜合實踐活動課論文《讓學生動起來》,被選送到省級教研部門去參評。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5

本學期,本人堅持認真備課、上課、聽課、評課,及時批改作業、講評作業,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廣泛涉獵各種知識,形成比較完整的知識體系,嚴格要求學生,尊重學生,發揚教學民主,使學生學有所得,不斷提高,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思想覺悟,並順利完成教育教學任務。下面是本人的教學經驗及教訓。

1、要提高教學質量,關鍵是上好課。為了上好課,我做了下面的工作:

⑴課前準備:備好課。

①認真鑽研教材,對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話、每個字都弄清楚,瞭解教材的結構,重點與難點,掌握知識的邏輯,能運用自如,知道應補充哪些資料,怎樣才能教好。

②瞭解學生原有的知識技能的質量,他們的興趣、需要、方法、習慣,學習新知識可能會有哪些困難,採取相應的預防措施。

③考慮教法,解決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傳授給學生,包括如何組織教材、如何安排每節課的活動。

⑵課堂上的情況。

組織好課堂教學,關注全體學生,注意信息反饋,調動學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對穩定性,同時,想方設法創設教學情景,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情感,使他們產生愉悦的心境,創造良好的課堂氣氛,課堂語言簡潔明瞭,克服了以前重複的毛病,課堂提問面向全體學生,注意引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課堂上講練結合,佈置好家庭作業,作業少而精,減輕學生的負擔。

2、要提高教學質量,還要做好課後輔導工作,六年級的學生愛動、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學習上不能按時完成作業,有的學生抄襲作業,針對這種問題,就要抓好學生的思想教育,並使這一工作慣徹到對學生的學習指導中去,還要做好對學生學習的輔導和幫助工作,尤其在後進生的轉化上,對後進生努力做到從友善開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頭等。從讚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談時,對他的處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還有在批評學生之前,先談談自己工作的不足。

3、積極參與多媒體教學設計交流,觀摩優秀課件及教案,虛心向同行學習教學方法,博採眾長,提高教學水平。現在我利用業餘時間學習,不但提高了自己相關的業務技能,同時也為全體小語教師提供了很好的課件交流服務。

4、認真學習新課標要求,勇於從事語文教學的新嘗試,併成功的運用電腦多媒體課件上了一節語文公開課《兩小兒辯日》,藉以帶動現代語文教學工作的創新。

5、“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教學工作中難免有缺陷,例如:授課時重點突出不夠明確,平時對於學生整體照顧不夠等。現在,我也正在不斷改正中。

總之,在本學期的各科教學工作中,我都力爭嚴格要求自己,無任何有悖教學大綱和新課改要求的做法,並能做到為人師表,語言健康得體,舉止文明禮貌,以身作則,注重身教。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仍將一如既往的要求自己,努力工作,發揚優點,改正缺點,開拓前進,為我校的建設與發展奉獻自己的力量。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6

一、培養提出問題的習慣,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

科學家愛因斯坦指出:提出一個問題比解決一個問題重要。因為解決問題也許僅是數學上或實驗上的技術而已,而提出新的問題,新的可能性,從新的角度去看舊的問題,卻需要創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標誌着科學的真正進步。我首先注重問題意識,即學生面臨需要解決問題時的一種清醒、自覺,並伴之以強烈的困惑、疑慮以及想要探究的內心狀態,即學生常問為什麼。強烈的問題意識隱藏着強烈的求知慾望以及自覺主動的探究精神,它們往往使人的注意力特別集中,洞察力異常敏鋭,思維更加活躍,從而快速、準確地發現問題的所在。

哪裏有問題,哪裏就有思維。一篇課文就是由若干個大小問題組成的。教讀課文就是要教學生髮現問題,提出問題,也就是要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自己提出問題。我們以往的傳統教學重知識積累輕反思質疑。總認為:沒有問題的課堂教學就是好的課堂教學,沒有問題的學生就是聰明的學生。我們往往幫學生解決問題,以為這樣就算完成了教學任務,殊不知,這種讓學生深思的唯一動力也被磨滅了。新課標的理念使我們意識到:沒有問題的課堂不能算作成功的課堂,沒有問題的學生意味着失去思考,失去創新,成為一味接受他人觀點的知識容器。這樣教出來的學生往往因循守舊、墨守成規,成為缺乏創新意識的人。

一般語文課堂出現的情況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幾乎看不到有學生會主動提出疑問。學生的回答亦往往被引導到一個標準的答案上,偏離標準的答案都被一一否定。標準化、統一化的結果讓學生習慣了往一個方向作被動的思考,慢慢地,學生也就失去了獨立思考,獨立感受的自由。學生視書、視老師為權威,不善於問為什麼或是這樣、可以那麼樣等問題?一味地接受,被動地思考,最終也就喪失了提出問題的主動權。問題意識是創造性思維最起碼應具備的意識,沒有問題意識意味着主動思考的喪失,也最終意味着創造性思維的萎縮。學生千人一面,如此的學習狀態培養出的學生是沒有競爭力的。

可見,培養問題意識意義重大,問題意識的強弱直接影響到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在語文學科中,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吸納,並不需要刻意追求結果的統一,不必像數學、物理等理科那樣以追求唯一答案為目的。這樣,人們可以多渠道、多角度、多層次地進行思考,從而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深刻性、批判性和創造性等思維品質。如何建立並強化學生的問題意識呢?我認為主要有如下三點:

(一)把發問權交給學生。教學實際表明: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但更應該鼓勵學生自己提問,鼓勵他們把異議説出來,還學生主體地位。初始,學生會對自己的主動提問感到不適,不敢發問,但只要教師一步步耐心引導,給他們表現的機會,讓他們形成發問的習慣,問題意識就能逐漸強化,學生缺少的往往是一個機會。每個學生都有求知慾、創造欲,都想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見解。只有把主動權交給學生,才能還學生的問題意識。

(二)鼓勵學生大膽質疑。一個人若要有所創造,就應該有超越常規的勇氣和意識,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課堂本身就是出錯的地方。教師應當鼓勵學生用自己的知識結構,來審視前人認識問題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大膽詰問現成的東西。事實證明:大膽的質疑能讓人的思維異常活躍,各種想法層出不窮,問題意識強的學生往往有所作為。

(三)鼓勵學生儘可能多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發現的問題是學生自己發現的,這個問題也許前人已有所探討,但對於學生本人來説卻是新的發現,這種問題的提出已經顯示了學生可貴的探索精神,應給予鼓勵。而有價值的問題是指前所未提的問題,這是一種創舉,更應該給予肯定。

要使學生意識到:經常發問會讓思維更加敏捷,反應更快,理解更透徹,能力提高更快。

建構創新意識,形成學生的創造性思維

二、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

問題意識並非教育的最終目的,它只是為創造性思維打開了一扇大門,至於如何通向這扇大門,發現別有洞天的世界,還需要創新意識的參與。問題意識是創新意識的體現,創新意識是問題意識的深化。建立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他們的創造性思維才是教育的最終目的。語文課堂應在學生能夠提出問題的基礎上,讓他們能創造性地發現問題和創造性地解決問題。

創造性思維最重要的特徵是求新,求異。創造意味着從無到有,它不是模仿,不是重複,也不是繼承,而是實實在在的創新。沒有創新意識很難產生新的觀念,新的想法,創造性思維的培養只能成為空口號。提倡創新意識,才能指引學生破除舊的觀念,打開多條思路,進行多層思考,發展創新思維。創新意識淡薄,意味着創造欲、求知慾、好奇心的低下,勢必會萌生定勢思維,於是不考慮,往往在未對問題進行深入分析與瞭解的情況下就被根深蒂固的觀念駕輕就熟地運用於問題的解決過程。很多學生寫作時的思路被侷限在一個小框裏,跳不出來,寫出來的文章缺乏新意,人云亦云。這是由於學生沒有養成求新求異習慣,創新意識淡薄的原因。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7

魅力,《新華字典》上解釋為“很能吸引人的力量”。教學的魅力,即是教師在教學實踐活動中對學生有強烈而持久的人際吸引力、精神感召力和智慧的啟迪力。它能夠激勵、鼓舞學生汲取知識的信心和力量,不斷向新知識殿堂奮發進取。

語文教師的教學魅力,應該是由多種因素結合而成的,其中最主要的是:完善的人格力量是教師教學魅力的基礎。

任何一個優秀的教師,經過長期陶冶的思想情操,磨鍊的精神氣質,積累的知識能力而形成的個人修養,無疑是教學魅力的基礎。所以,只有長期勤奮好學,不斷日積月累,認真地完善自己的教學,才會有其魅力的豐富底藴。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教學中對教材的爛熟於心,對知識的旁徵博引,上掛下聯,縱橫捭闔,以其談笑風生的教態,充分調動起學生高昂的情緒,濃厚的興趣,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有人聽了一節課後問他,你備這節課用了多長時間,他耐人尋味地説:“我的前半生。”

由此看來,語文教師必須樹立終身學習觀念,不斷提高自己的知識層次,進行“自我充電”。變原來的“一桶水”為“長流水”,繼而昇華為適合學生需要的“甘甜水”。將學生的“知識杯”與教師的“專業桶”都彙集到知識的大江大河上。變由師到生的知識單頻振動為師生共振,變“教學”為“學教”,確信教學不僅相長,而且互補,把學生放在主體位置,從而使授者和受者同步歡悦,同時長進。

語文教學工作總結 篇8

在本學期中,我不斷研討教學方式方法,並積極進行課堂教學改革嘗試,有所收穫,當然對於語文實踐活動實施也有一些尚未解決的問題。現在將這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總結如下:

一、加強教研,創新有為,提高業務素質。

素質教育要求搞好教研教改。要求每一名教師都要不斷提高業務素質。為此,我積極探索,大膽實踐。我積極向教師們學習,努力實施創新教學,積極發揮每一名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讓他們真正嘗試到成功的喜悦。在教學中,我努力鼓勵學生敢説敢為,引導學生能説會做,不斷促進學生各方面素質的提高。為了更好地促進教學,我認真備課、上課、輔導和批改作業。每一環節我都精心設計,力求做到學生願學。在集體備課中,我認真記錄,積極發言,虛心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同時闡述自己的見解。

二、依託語文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提高學生的知識積累。

本學期的努力方向是學生的古文誦讀。在教學中,針對我的學生的實際,充分激發他們的古詩文誦讀積極性,每天早上,我都堅持在黑板上抄寫優美的古詩文和學生一起誦讀。激發學生背誦古詩文的興趣。為了更好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我一直要求學生堅持寫閲讀筆記,並且鼓勵學生大膽展示自己的閲讀成果,通過手抄報等形式進行展示。

三、抓科學研究,閲讀教學的主旨性的研究有一定的認識。

本學期,我的科研目標是對研究閲讀本課教學目標的研究。我認為首先應加強學生基本技能的培養。學生的基本技能的形成以基礎知識的全面掌握為前提。我們在四年級語文組將大力加強語文基礎知識的教育教學,進而不斷鞏固基本技能。抓好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讓探究性學習方法真正為教師們所掌握並靈活運用。注意發展學生的能力,強化好奇心,啟發學生敢於想象,勇於質疑,鼓勵學生逆向思維、發散思維、求同思維、求異思維,努力開發學生思維的深度與廣度。教學中始終堅持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教師的創新建立在此基礎上。搞好創新,積極實施探究性學習方法的研究,讓每個學生都成為探究性教學的主體。

積極創設情境,讓學生在探究性學習中培養興趣,激發好奇心和求知慾。我們使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認真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獨立思考,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改革教法,注重學法。變滿堂問式教學為學生自由發展式教學。教師加強學法指導,給學生學習充足的時間與空間,讓學生充分體驗學習的艱辛與喜悦。教師適時加以點撥,迸發學生好學的火花。總之,經過一學期的語文教學工作,我的教育理論水平有了進步,課堂教學能力也有了提高。但也存在不足,今後會立足實際,開拓進取,不斷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