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工作總結

【精品】護士年終工作總結四篇

總結是在某一時期、某一項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後進行回顧檢查、分析評價,從而得出教訓和一些規律性認識的一種書面材料,它能夠使頭腦更加清醒,目標更加明確,快快來寫一份總結吧。但是卻發現不知道該寫些什麼,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護士年終工作總結4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品】護士年終工作總結四篇

護士年終工作總結 篇1

一、胃鏡室工作制度

1、嚴格執行衞生部制定的《內鏡清洗消毒技術操作規範》。

2、室內工作人員應換鞋,穿戴工作衣、帽,操作者要戴手套,應一人一換。

3、進入內鏡室護士應嚴格執行操作規程,認真做好查對制度。

4、內鏡室護士協助醫生做好內鏡檢查及治療的一切準備工作,並在檢查中密切觀察病人的情況,遵醫囑及時處理,並詳細填好記錄及登記。

5、檢查前認真瞭解病史及檢查要求,嚴格掌握檢查適應症和禁忌症。

6、病人做內鏡前應做好相關檢查,若為傳染性疾病病員應安排最後檢查。

7、非本室人員禁止入內,保持室內肅靜和整潔。

8、凡HBV、HCV病人或病原攜帶者及結核陽性者要安排最後檢查,檢查完畢後嚴格消毒所有使用過的器械和用具。

9、內鏡設有專人負責保管,內鏡置清潔的專用櫃保存。專用櫃每天清洗、擦拭、紫外線消毒,各種器械保持備用狀態,保證病人安全。

10、室內一切物品按要求定點放置,標籤清楚,無菌物品有無菌日期。

11、工作人員在清洗內鏡及附件時應,穿防護衣、戴防護面罩、戴手套,加強自身防護。

12、內鏡室護士做好標本管理工作。認真執行查對制度。

13、內鏡室系精密儀器,使用前後要先熟悉內窺操作規程後,才能使用。

14、各項操作按消毒隔離要求執行,防止交叉感染。

二、內鏡室儀器保養制度

內鏡是一類精密、貴重的光學和電子儀器,使用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切實執行其保養維護制度,具體做到嚴、查、細、淨、衝、存。

1、嚴:即嚴格的管理制度。建立儀器的操作規程,建立儀器的使用維修登記檔案,並由專人負責;禁止不熟悉儀器性能者使用儀器。

2、查:即術前要對電路各部分及儀器各部件集資細緻檢查,看電路、導線接觸是否良好,電壓是否合乎要求,儀器各部件性能是否正常,內鏡是否有滲漏

現象。使用中要嚴格按儀器操作規程使用;使用後要依次關掉各電源開關,最後要加蓋儀器防塵罩。

3、細:即細緻。在進行安裝、操作、洗滌內鏡時須輕拿、輕放、輕取輕操作;洗滌內鏡時要穩當,切勿讓內鏡碰撞與過度扭曲,以免損壞內鏡。

4、淨:即潔淨。內鏡及其附件要嚴格按20xx版清洗消毒規範要求清洗消毒或滅菌儲存。

5、衝:即沖洗。內鏡及附件在“淨”的基礎上,為了防止氣水堵塞,要儘可能多衝洗送氣、送水管道。對做完胃瀦留、腸道清潔不良、消化道出血、活檢患者、內鏡檢診時間較長者勿必徹底進行沖洗。對做完一般病人也要儘可能多衝洗,最多3—5個病人要衝洗一次。

6、存:即保存。內鏡使用後要規範保存。要求當天使用後,內鏡均要在徹底清潔、消毒、乾燥、保養(測漏、頭端無水酒精擦拭、鏡身無水酒精擦拭、按扭上油等)後儲存於專用內鏡櫃(懸掛、穩妥),並定時開啟紫外線消毒。

三、內鏡護士工作職責及要求

(一)職責

在科室主任的領導下協助醫生作好檢查、內鏡治療的術前準備、術中配合、術後的清洗消毒、消毒滅菌效果監測、資料登記等工作。

(二)要求

1、提前準備好醫生檢診所需用品,如彎盤、口圈、幹紗布、酒精紗布、注射用水、活檢鉗等;調配、檢測消毒液濃度,確保達到消毒要求。

2、正確連接電路,規範清洗消毒內鏡,安裝內鏡,開機備用。

3、接檢查申請單時,核對病人姓名、檢查或治療目的;瞭解患者是否做好了術前準備;初步瞭解其有無禁忌症;根據診療目的備好所用器材,若為內鏡治療病人應準備好相應器材,如息肉摘除須準備圈套器、高頻電等;做好心理護理,消除病人緊張情緒。

4、協助病人擺好體位,胃鏡一般採用左側卧位,兩腿自然彎曲,取下假牙妥善保管。進鏡時囑病人全身放鬆,插入後若有噁心,囑其做深呼吸。腸鏡一般採用左側緊屈大腿側卧位進鏡,必要時變換體位。

5、術中既要協助醫生做好護鏡、扶鏡、送鏡、退鏡及活檢等工作;又要注意患者的不良,胃鏡檢查時特別要注意患者嗆咳與誤吸;腸鏡檢查時要特別注意心血管不良反應。

6、完成一例檢查或治療後,按順序關閉主機→冷光源,分離連接器與注水瓶、吸引管,取下內鏡,按“內鏡清洗,消毒規範20xx”進行清洗、消毒與登記,以備下一病人檢查。

7、完成全天檢查治療後按順序關閉主機→電視顯示屏→冷光源→吸引器;分離連接器與注水瓶、吸引管,取下內鏡按“內鏡清洗、消毒規範”進行終末清洗、消毒;並將各種器械物品歸位整理,內鏡要穩妥懸掛儲存於專用內鏡櫃內;內鏡櫃每週消毒一次。

8、診療結束後,整理申請單和報告單,按要求登記檢查結果及統計相關報表(如日、月、季、年工作量等)。

四、內鏡室護士每日工作流程

1、着裝整齊,持牌上崗,上班要提前相當時間做好檢查前的相關準備如儀器的準備,一次性用品及清洗消毒等準備。

2、按秩序安排患者檢查,接患者申請單時,先要詢問患者是否做好了術前準備如胃鏡的空腹或腸鏡檢查的清腸是否願用術前藥物如胃鏡膠等;並做好籤署患者知情同意書等相應準備。

3、協助病人擺好體位,寬衣解帶,胃鏡時取左側卧位躺於診查牀上,頭部與户成一水平線,頭下墊一治療巾,嘴對彎盤,下肢屈曲,張嘴咬住牙墊,做深呼吸的動作。腸鏡時按相應的體位及相關配合。

4、術中協助醫師插鏡,取活檢、息肉摘除及各種內鏡治療;隨時注意觀察患者情況,發現異常及時報告,協助醫師處理病人。

5、完成一例檢查或治療後按順序關閉主機→冷光源,分離連接器與注水瓶、吸引管,取下內鏡,按“內鏡清洗,消毒規範”進行清洗、消毒。

6、收集病理標本並及時送檢。

7、完成全天檢查治療後按順序關閉主機→電視顯示屏→冷光源→吸引器;分離連接器與注水瓶、吸引管,取下內鏡按“內鏡清洗、消毒規範”進行終末清洗、消毒。

8、把消毒好的內鏡穩妥的懸掛放在儲鏡櫃內,整理用物,關水閘。儲鏡櫃應每週消毒一次。

9、關閉電腦、打印機、顯示屏,切斷電源、開紫外線消毒內鏡室1小時、門窗安全上鎖。

10、相應資料的登記歸檔。

五、內鏡室清洗消毒滅菌制度

1、內鏡室內要合理分區:應分為清潔區、檢查區、清洗消毒區等;不同部位內鏡診療應分室進行,不同部位內鏡的清洗與消毒設備應分開並分室進行。

2、使用合格消毒液與消毒器械,並應按規範使用、檢測與登記。

3、嚴格遵守內鏡及附件的清洗消毒與滅菌原則。對穿破粘膜的內鏡附件如活檢鉗等須滅菌;對進入人體消化道的胃腸鏡要高水平消毒。

4、嚴格按內鏡及附件的清洗消毒步驟、方法及要點進行。如當天工作前對要使用的內鏡再次消毒;每檢診一位病人要按規範(擦拭、水洗、酶洗、清洗、消毒、沖洗、乾燥)程序清洗消毒。當日不再繼續使用的內鏡行終末消毒。內鏡附件如活檢鉗等在按規範清洗、乾燥的基礎上行滅菌處理。

5、規範清洗、消毒及使用內鏡診療相關用品m治療單、檢查牀單、枕套、口圈、彎盤、活檢鉗、內鏡注水瓶及用水、注射器及注射用水、清洗紗布、吸引瓶與吸引管、清洗槽、酶洗槽、沖洗槽、內鏡貯存櫃。

6、工作人員在操作、消毒內鏡時應做好個人防護。

六、內鏡的清洗與消毒規程

每次鏡檢結束後立即用濕紗布擦去外表污物,並反覆送氣送水(10秒以上),然後取下內鏡送清洗消毒室清洗與消毒。

清洗消毒的步驟、方法及要點:

1、水洗:用槽式流水沖洗、一次性紗布擦洗鏡身、操作部;用清潔毛刷清刷各按鈕及活檢通道與導光軟管的吸引管道;用吸引器及全管道灌流器反覆抽吸。內鏡附件用後先放入清水中,用小刷刷洗鉗瓣內面和關節處,洗後擦乾。

2、酶洗:將水洗後且擦乾的內鏡與附件放入酶洗槽中一人一浸泡(多酶洗液的配置及浸泡時間見説明書),用注射器抽吸100ml酶洗液沖洗送氣送水管道;用吸引器吸引酶洗液以酶洗活檢與吸引管道。

3、清洗:將酶洗後的內鏡用水槍或注射器徹底沖洗各管道及鏡身外表以去除殘留的多酶洗液及污物,然後用50ml注射器衝幹各管道水分,以免稀消毒劑。

4、消毒:一般病人用2%鹼式戊醛浸泡10分鐘以上(泡前內鏡要擦乾水分、各孔道用注射器注滿消毒液、非全浸式內鏡操作部必須用清水擦拭後再用75%乙醇消毒)即可;結核桿菌等特殊感染病人使用後的內鏡要浸泡45分鐘以上。當日不再使用的內鏡應延長消毒時間至30分鐘。附件的消毒:活檢鉗等要一用一滅菌(壓力蒸汽滅菌或2%戊二醛浸泡10小時以上);彎盤、敷料缸等用壓力蒸汽滅菌;非一次性口圈、注水瓶、連接管可用高水平無腐蝕化學消毒劑消毒,消毒後無菌水沖洗乾燥備用;注水瓶用水為無菌水,每天更換。滅菌後的物品按無菌物品儲存。

5、沖洗與乾燥:內鏡從消毒槽取出前,清洗消毒人員更換手套,用注射器向各管道注入空氣以去除消毒液;然後將內鏡放於沖洗槽,反覆用流水沖洗與抽吸;再用紗布擦乾內鏡外表,抽乾各管道水分,取下清洗時用的各種專用管道及按扭,換上診療用的各種按扭及附件即可用於下一病人。

6、儲存:每日診療結束後行終末消毒(2%戊二醛浸泡30分鐘),最後用75%的酒精對內鏡各管道進行沖洗、乾燥,存貯專用潔淨櫃內(懸掛、穩當);鏡櫃每週消毒一次。

7、其它:吸引瓶及吸引管清洗後,用500ml/L含氯消毒劑浸泡消毒30分鐘,刷洗乾淨,乾燥備用;清洗槽、酶洗槽充分刷洗後,用500ml/L含氯消毒劑擦拭。每日工作前,必須對當日使用的內鏡再次消毒(2%鹼式戊醛浸泡20分鐘以上)。方可用於病人檢查。

8、內鏡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及登記制度

1、內鏡室要做好內鏡清洗消毒的登記工作,登記內容包括病人姓名、使用內鏡型號、清洗時間、消毒時間、清洗人等事項。

2、消毒劑嘗試必須每天定時監測並做好記錄。保證消毒效果。

3、消毒後的內鏡應當每季度進行生物學監測並做好記錄。消毒後的內鏡合格標準為細菌總數(20cfu/件,不能檢出致病菌;滅菌後的內鏡合格標準為無菌)。

4、監測方法:

(1)採樣方法:監測採樣部位為內鏡的內腔面。用無菌注射器抽取10ml含相應中和劑的緩衝液,從待檢內鏡活檢口注入,用15ml無菌試管從活檢出口收集,及時送檢,2小時內檢測。

(2)菌落計數:方法略。

護士年終工作總結 篇2

xx年8月,我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來到急診科,因為剛剛進醫院工作的我沒有多少工作經驗,又習慣了婦產科單一的工作環境和流程,很多急救知識和急救技術及急救設備都不熟悉,我怕自己很難擔起急診科護士的責任,但是,在護士長及其他姐妹的耐心教導與幫助下,我漸漸適應和融入了這急,忙,雜的工作環境中,從第一次為病人插胃管手還顫抖,到自己當班獨立搶救危重病人,我看到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時光如水,xx年在一陣陣煙花爆竹聲中悄然走來,而我也要認真的總結一下過去一年裏自己成功的經驗和失敗的教訓,好的方面繼續發揚,不足的地方努力改進,來迎接新一年的挑戰。

過去的一年裏,我覺得自己做的好的方面主要有以下幾點:首先在工作作風方面,我自覺遵守醫院及科室的規章制度,服從管理,準時上下班,和同事關係融洽,和諧相處,團結合作,保證工作順利完成。其次,在護理工作方面,我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一切以病人為中心,記得南丁格爾説:護理工作不僅需要精湛的技術,更需要藝術。在工作中,我學了會觀察,只有細心觀察才善於發現問題的存在,包括對病人病情、心理、需求及家屬的觀察。例如:有些患者家屬對護士的行為百般挑剔,卻對自己患者液體輸完都渾然不知,像這樣的家屬我們就應該在每次更換液體時都耐心的提醒他液體輸至什麼地方時應該叫護士,與此同時我們也應該按時巡視病房,多觀察液體的進展,這樣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因為液體沒有及時更換了與患者家屬產生矛盾。在工作中我還我學會了溝通,人與人的相互尊重和信任是建立在溝通的基礎上。對於來急診就診的病人,我們應該積極主動地詢問,熱情的為其引導。例如:對於行動不便的患者我們可以予以攙扶或協助其用推車送至診室,為其測量生命體徵,對於需要做檢查的患者,我們可以為其細緻的指明需要去的位置,避免患者跑“冤枉路”。而對於患病時間長而並不危重的'病人我們可以建議他去門診就醫,耐心而細緻的告知其門診的位置和就醫的時間,便於患者的安排。雖然,一個微笑的表情,一個攙扶的動作解決不了患者身體上的疼痛,但是,卻能迅速縮短護患距離,有效滿足病人需要被照顧的心理需求,也可以減少患者及家屬留下“不被重視”、“急診不急”的錯覺,保證自己工作的順利進行。最後,在業務水平方面,我通過理論及操作考試,不斷的提高了自己的水平。但是我在工作中仍存在許多不足之處,我覺得工作缺乏靈活性和整體性,尤其是在搶救病人時,這就需要我在以後的工作中不斷積累經驗。我還要加強理論知識,把常用的搶救藥品的劑量作用及用途不良反應牢記在心裏。我還應該加強技術水平,如小兒頭皮針及各項搶救儀器的使用。

今天我坐在桌前寫這份總結,回想來急診科這幾個月工作生活的點滴,不禁感慨萬千,曾為了打中一個頭皮針高興過,曾為病人及家屬一句謝謝而滿足過,曾為經常不能準時下班而抱怨過,也曾為病人及家屬的不理解而傷心流淚過,但是,無論是成功的喜悦還是失敗的痛楚,xx都已經劃上了句號,也成為了記憶,我們每個人都應該以一個全新的自我。

護士年終工作總結 篇3

在本院內二科實習一個月下來,感受最大的一點就是:作為實習護士,開始真正的動手做各項操作。比起之前見習階段,多了一份責任心。見習時,完全就是“眼看手不動”,都是跟着帶教去看各項操作,除了晨護外,根本就沒動手的機會,也很少接觸病人。而在這個月實習期間,眼看一個星期後就開始動手操作的。有鈴響也是第一時間想到動手去做,但每次都會先“請示”帶教老師。這一點,從心裏上就感覺很不一樣,覺得自己開始具備作為一名護士最起碼的責任。

在本院內二科的兩大塊就是:神經科和呼吸科。住的幾乎是老病號,兩三天下來就認識了他(她)們,但是每項操作時“三查七對”都少不了,也不能少。每次操作老師都對我們説的一句話:對好姓名、牀號……(三查七對)。有時候有些病人就會問:“那麼久了還不認識我嗎?”我解釋道:“不是不認識,這是我工作的需要,也讓我們的操作不會出差錯。希望您能配合”……

這個月以來,認真遵守科內的各項規章制度。上班不遲到,下班不早退,不礦工。認真及時地完成老師給我的任務認真完成各項操作。工作中耐心細緻的對待病人,及時向帶教反應病人的需要,認真吸取各項操作的經驗。每次接到任務時心裏都特高興,但是有時候遇到一些病人時心裏還是會緊張。每當這時候我的帶教老師都用鼓勵的話語、信任的眼神給了我信心,讓我找到自信!

在護長、總帶教的教導下,帶教老師的細心耐心講解指導下,我學到了不少,掌握了一定數量的臨牀護理操作。雖然有些操作做的還不夠“完美”,但我會繼續努力的!

護士年終工作總結 篇4

20xx年是護理改革的攻堅年,眼科在護理部和大外科的領導下,在科主任的業務指導下,緊緊圍繞醫院和護理部的工作方針,結合眼科具體實際情況,把以“病人為中心”的人文理念融入具體護理工作中,在創建優質護理服務過程中,結合“三好一滿意”活動要求,重視護理安全管理和護理環節質量管理,強化內涵建設,把提高眼科護理技術水平,提升社會效益、經濟效益和患者滿意度為工作目標,為患者營造了一個安全、舒適的良好住院環境,現將一年來的護理工作總結如下:

一、護理工作及指令性任務完成情況

1、按護理部、大外科工作計劃完成指令性任務,支援其他科室16天,參加全院性護理質控工5次,參加外出保健2人次。完成“百萬貧困白內障復明救助患者”手術護理110例。

2、至11月止,收治病人1239人,同期比增加31%,出院1223人,同期比增加17%,病牀使用率89.2%,增加17%,眼科住院病人手術枱數812台,增加34%,lasik手術枱數492台,減少19%,眼底熒光造影226例,增長43%,眼底照相792例,增長54%,輸液增加26%。

3、經濟收入方面:至9月份為止,同期比眼科業務總收入增長15%,總結餘增長12%。

二、培訓考核方面

組織護理人員以多媒體形式進行業務學習12次,參加人次134人,組織護理查房12次,參加人次134人。進行三基理論考試12次,參加人員112人次,合格率100%;操作考核164人次,合格率100%。

三、狠抓護理質量,各項護理質量達標(詳見眼科護理質控手冊)

(1)落實一級質控工作:組織進行了一級質控24次,召開了護理質量反饋會44次。

(2)正確對待二級質控、三級質控、行政查房、護士長夜查房等存在問題,重視質控人員指出的自身未發現的問題,借鑑其他科的經驗教訓,定期組織分析存在問題的原因,討論制訂整改措施,落實護理工作。

(3)去針對存在問題制訂整改措施,改進護理工作8項。

四、護理安全方面

1、針對眼科患者特點,繼續落實眼科患者滑倒、墜牀的意外事件的預防措施,做好患者身份識別、藥品管理、藥物使用後不良反應的觀察和處理程序等工作,全年對13例跌倒、墜牀高危患者進行了風險評估,落實相關措施,防止了安全事件發生。

2、繼續利用護理工作缺陷登記本作為科內人員工作交流平台,全員本着防患於未然的大局精神,立足本職,紮實做好每一件事,踏實完成每一項工作,形成護理質量人人把關的工作氛圍,全體人員主動參與科室的護理安全管理,工作中互相補台,及時消除了工作中的安全隱患10件,消除10件,改進護理工作5項。

3、重視不良事件帶來的教訓。上半年發生一例因發藥不規範的護理差錯,發生差錯後,組織全體護理人員進行討論,查找科室安全隱患,整改護理工作,進一步規範我科藥療服務行為,做好用藥告知服務,保障病人安全用藥。同時借鑑其他科的安全問題和不良事件,在科內進行舉一反三的討論,從中吸取經驗教訓。

五、簡化護理文書

在《廣西壯族自治區醫療機構病歷書寫規範與管理規定》的框架下,根據護理部的要求和眼科科病人特點,按分級護理制度落實患者病情觀察及護理,使用表格式護理記錄單、眼科巡查記錄單、大批患者入院資料收集表單等,保證護理文書真實、客觀、及時、正確、完善,縮短了護理人員的書寫記錄時間,增加了牀邊護理時間。

六、醫院感染控制工作方面

1、組織學習院感知識和眼科醫院內感染控制重點的常識,明確眼科醫院感染控制的目標和重點,落實消毒隔離制度。

2、醫療廢物管理、處理、轉交、記錄工作落實。

3、一次性無菌物品計劃領取,管理規範、無積壓。

4、做好準分子激光治療室的監控管理工作,完成lasik手術492例,無感染事件發生。

5、認真對待護理部及感控科對科室感控工作提出的寶貴意見,及時整改檢查中存在問題。

6、護理人員職業防護意識增強,衞生工作落實,針和其他利器損傷能及時上報。

七、探索、改變護理工作模式,實行責任包乾制,紮實開展“優質護理服務示範工程”活動,護理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1、修訂完善各班崗位職責及眼科患者健康教育內容。根據科室眼科病人、護理人力情況及護理質控存在問題,不斷修改完善護理人員崗位職責,把患者的部分基礎護理工作落實到班次及個人;根據優質護理服務質量考核標準,把質量考核標準中的一些內容穿插到患者的健康教育中。

2、實行責任包乾制,每名護士分管一定數量的病人,為患者提供連連貫、全程的護理服務,責任護士主動向患者介紹自己,告知患者“我是你的責任護士,有困難請找我”,使患者住院生活更舒心,護理服務更貼心,通過責任包乾制,責任護士的責任心增強,做到密切觀察患者病情,隨時與患者和主管醫生溝通,掌握所管患者的基本情況,為醫生診療提供第一手資料,為患者開展健康教育和康復指導。提問護士們,對所管患者的病情知曉率提高,

3、按分級護理要求,把基礎護理工作落實到責任護士,職責明確,提高責任護士的責任感。以往護理質量檢查中,健康教育工作落實不到位,病人不熟悉責任護士,責任護士不瞭解病情、病人指甲、鬍子長、頭髮髒等難題基本得到解決。

4、拓展服務內涵,做好住院及近視眼手術患者電話回訪工作。在完成繁忙的護理工作的同時,陳玉梅、李映麗同志出色完成了眼科患者的電話回訪工作,三位同志工作認真負責,通過電話回訪,及時瞭解患者出院後康復及其對醫療護理服務工作的評價信息,同時給予相應的康復指導,督促安排時間回醫院複診,收到良好的社會效益。住院病人電話回訪率93.6%,近視眼手術病人回訪率75.4%。

5、眼科門診在開展優質護理服務活動中,在人員缺編的情況下,韋葵仙、吳偉波同志立足本職,主動做好門診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為患者提供嫻熟的專科護理技術服務,得到病友們的肯定。

6、總結改進護理工作,建立護理績效考核制度,提升服務質量。每月通過召開護士會議,總結“優質護理服務”工作的進展情況,改進護理服務,對患者評價高的護理人員按制度給予了經濟獎勵。

八、教學、科研工作

(1)接收實習護生54人,組織進行小講課10次,教學查房10次,共96人次參加,實習鑑定及時完成。

(2)全體護理人員上交護理論文6篇目,省級刊物發表1篇。

九、護理管理工作注重“人文關懷”,為護理人員創造良好的工作氛圍。

1、結合科室工作量情況,在目前人員緊缺的情況下,做好彈性排班,首先滿足工作需要,在為患者提供滿意護理服務的前提條件下,關注護理人員身心健康,對護理人員提出的排班要求儘可能給予調整滿足,使護理人員能舒心開展工作。

2、實行民主排班管理模式,凡涉及護理人員的大小事情改動,均在科內討論,通過討論,採納大多數人認為可行的意見,讓護理人員感受到,科室是一個大家庭,每個人都是科室的主人,科室工作質量的提高必須依靠全體成員的共同努力,大家都要共同呵護這個小團體,讓護理人員心中充滿愛、工作充滿激情,使病房充滿温馨!

十、其他工作

1、建立眼科儀器設備維修記錄本和病區保潔制度,指定人員定期清潔工作場所,清點保養科室儀器設備,護士長定期做好儀器、設備的檢查工作,發現儀器、設施存在安全問題,及時維修,並做好記錄,保持儀器、設備的完好。

2、全年召開工休座談會13次,協調、處理、解決病友問題6件。

3、推出護理特色新舉措:

(1)實行責任護士包乾制,並把基礎護理服務工作落實到個人,提高護士責任感。

(2)配合試行牀邊結帳工作,方便患者。

(3)推行全員參與質控的質控方法。讓科室的護理人員無論年齡和資歷均輪流參與一級質控工作,通過這一舉措,使全體人員瞭解和熟悉各項質控標準,發現工作中存在問題,提升自身業務能力。

4、組織進行眼科病區火災、地震等突發事件情景演練,通過演練,完善《眼科病區突發事件時安全疏散方案》,提高護士護理風險防範意識。

5、完善、落實老年性白內障臨牀路徑的各項護理工作及護理管理工作,11月止配合完成199例護理臨牀路徑工作。

6、加強貴重耗材管理,做好使用記錄,及時檢查耗材收費情況,避免漏收費現象。

十一、存在問題:

1、各種護理記錄如皮試本、一般護理記錄首頁有項目漏填現象。

2、人員缺編,未完全做到責任包乾制。責任護士參與倒班,對患者的治療護理服務未做到專人負責的全程護理服務,仍有部分護理工作未完全到位,如對患者的康復指導工作欠到位,部分患者對責任護士不熟悉,基礎護理不到位,病人指甲長、鬍子長,病人的生活護理工作存在依賴家屬現象。

3、科內醫、護勞務分配存在爭議,嚴重影響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

4、臨時醫囑藥物發放不規範(一次發放多次藥物),發生一般護理差錯1例。

十二、整改措施:

1、組織護理人員對薄弱環節及存在問題進行討論,分析原因,完善工作制度及職責,彈性排班,落實工作。

2、護士長及質控人員加強存在問題的整改督查,確保相關制度職責落實到位。

3、加大護理安全督查力度,積極排查護理安全隱患,保障護理安全。

4、爭取20xx年護理人力得到補充,實行真正意義上的責任包乾制,讓眼科門診和住院患者得到全程、優質的護理服務。

十三、明年設想及建議

(一)明年設想

1、貼心護理服務:問卷形式徵求患者對醫院管理及服務的意見,並以此作為改進護理工作的依據,為患者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2、更新眼科健康教育資料。

3、調整排班模式,落實責任制護理。

4、落實眼部用藥管理。

(二)建議:

1、增加護理人員,解決護理工作壓力,提高服務質量。

2、優質服務如能在全院醫療、醫技同步進行,經濟、社會效益更顯著。

3、加強後勤服務,減少護理人員外勤工作如領藥、領物等,緩解護理人員缺編壓力。

4、醫、護人員是醫院的服務主體,是合作伙伴,建立良好的關係利於醫院發展,建議醫院做好科室勞務分配引導和管理,減少利益衝突,避免影響醫療護理服務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