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描寫的作文(精選4篇)

作文5.85K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寫作文可以鍛鍊我們的獨處習慣,讓自己的心靜下來,思考自己未來的方向。一篇什麼樣的作文才能稱之為優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描寫的作文4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描寫的作文(精選4篇)

描寫的作文 篇1

在現在的社會裏,許多的獨生子女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我也不例外。

家長對我寄望很高,希望我做一個有用的人。我從小是一個很能幹的小女孩,例如,在我6歲那年,我參加“萬家樂”少兒歌唱比賽,取得了最佳颱風獎;從幼兒園開始跳舞到現在都是主角,而且成績優秀,這些都是我的能幹。

但是我覺得我並不是最能幹的地方,我覺得自己最能幹是能幫媽媽忙。最近,媽媽開了一間燒烤店,我每逢放假都會從中午一點鐘幫媽媽工作到凌晨三點多。你們一定以為我在撒謊吧。哪裏有那麼多工作呀?才不是呢,燒烤店才多工作呢。要穿雞翅膀、雞腿,又要穿八爪魚、尤魚,還要穿魚丸、香腸。這還不止呢。我還要幫忙洗青瓜、茄瓜、玉米,幫忙切雞爪、海帶,工作可多呢!但是,我一點兒也不覺得辛苦,因為我這樣做既可以增強我的廚藝、刀法,又可以讓我鍛鍊眼力和手的靈活性,還可以分擔一下媽媽的工作,真是一舉多得啊!

我的好朋友常常對我説:“你家裏那麼富有,你幹嘛自討苦吃呢?在家裏吃東西、玩電腦,不是更舒服嗎?”於是我便對她説:“是,我家境是好,但是父母賺錢很辛苦的.,我們有空就要幫幫他們,再説,你是雙親家庭,而我卻是單親家庭,情況就不一樣了。”她聽了後,説也要幫家人工作。

其實人就好像玉石一樣,玉石未經加工前是一塊不值分文的黯淡無光的破石頭,但是一經細心琢磨,就會發光發亮,成為各種各樣價值連城的首飾和裝飾品,人也是一樣,不是一生出來就精通天文地理,他們也是通過學習和實踐,才變得聰明、能幹。

我也是想從實踐中學習到更多生活的經驗,來充實自己,讓自己變得更聰明、能幹!

描寫的作文 篇2

停下作業,放下筆,我走到屋外,仰望夜空。

真美啊!

夜裏,月亮出來了,又大又圓,真美!好像要在元宵節給每家每户掛上了一個大燈籠啊!

夜裏,星星們也來湊熱鬧了。那幾顆星星好像在給黑幕“裝扮”似的!

夜裏,是那樣的.寂靜,只是偶爾傳來幾聲狗的叫聲。那是在提醒人們可以睡了嗎?

夜裏,家裏的燈光下,媽媽在拖地,爸爸在洗碗,而我卻想起爺爺奶奶了。

現在,我真想變成一隻小鳥,飛呀飛呀,飛回到家鄉去。

飛回到爺爺奶奶身邊,看看奶奶忙碌的身影,聽聽爺爺爽朗的笑聲。

現在,我真想變成一隻小鳥,飛呀飛呀,飛回到家鄉去。

告訴爺爺奶奶,離開家鄉的時候我還很頑皮,現在我是多麼的想你們。

描寫的作文 篇3

風和日麗的一天,我照常揹着書包去學校。

上課時,老師手捧着書正全神貫注地講着課文。正講到精彩處,同學們準備記筆記時,我的鼻子突然一癢。仰着頭打了個噴嚏!全世界都彷彿安靜了一下:窗外的鳥也不叫了,風姑娘也停下了手中的工作,連老天爺也陰沉了臉。同學們停下筆,轉頭目光齊刷刷地看向了我,老師投過來的眼神也帶着一絲鋭利。

我在心裏默默詛咒:這該死的'噴嚏早不打晚不打,偏偏這個時候打,這害我呢。臉色火辣辣的,把頭悄悄埋進了衣領裏,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身體哪哪都不自在,手腳放哪都不舒服,眼睛也不知道該看哪。垂下眼眸,瞄見課桌上的紋理也扭曲成了一張無聲嘲諷的臉。

在接下來的時間裏,我都心不在焉,連呼吸都放輕了。這對我來説十分的煎熬。平時只有四十分鐘的課堂。我卻感到“度秒如年”。老師講課都彷彿刻意放慢了速度,我的額頭上都冒出了細密的汗。

終於,下課鈴如願以償地響了起來,那一瞬彷彿一道聖光將我籠罩,解脱了,我趕緊出了教室,獨自走到操場吐出了一口濁氣,使勁甩了甩頭,似乎把這沉甸甸的尷尬也甩掉了不少。

描寫的作文 篇4

周作人先生住北平西城八道灣,看這個地名就可以知道那是怎樣的一個彎彎曲曲的小衚衕。但是在這個陋巷裏卻住着一位高雅的與世無爭的讀書人。

我在清華讀書的時候,代表清華文學社去見他,邀他到清華演講。那個時代,一個年輕學生可以不經介紹徑自拜訪一位學者,並且邀他演講,而且毫無報酬,好像不算是失禮的事。如今手續似乎更簡便了,往往是一通電話便可以邀請一位素未謀面的人去講演什麼的。我當年就是這樣冒冒失失的慕名拜訪。轉彎抹角的找到了周先生的寓所,是一所坐北朝南的兩進的平房,正值雨後,前院積了一大汪子水,我被引進去,沿着南房檐下的石階走進南屋。地上鋪着涼蓆。屋裏已有兩人在談話,一位是留了一撮小鬍子的魯迅先生,另一位年輕人是寫小詩的何植三先生。魯迅先生和我招呼之後就説:“你是找我弟弟的,請裏院坐吧。”

裏院正房三間,兩間是藏書用的,大概有十個八個木書架,都擺滿了書,有豎立的.西書,有平放的中文書,光線相當暗。左手一間是書房,很爽亮,有一張大書桌,桌上文房四寶陳列整齊,竟不像是一個人勤於寫作的所在。靠牆一幾兩椅,算是待客的地方。上面原來掛着一個小小的橫匾,“苦雨齋” 三個字是沈尹默寫的。齋名苦雨,顯然和前院的積水有關,也許還有屋瓦漏水的情事,總之是十分惱人的事,可見主人的一種無奈的心情。(後來他改齋名為“苦茶庵”了。)俄而主人移步入,但見他一襲長衫,意態 然,背微佝,目下視,面色灰自,短短的髭鬚滿面,語聲低沉到令人難以辨聽的程度。一僕人送來兩盞茶,日本式的小蓋碗,七分滿的淡淡清茶。我道明來意,他用最簡單的一句話接受了我們的邀請。於是我不必等端茶送客就告辭而退,他送我一直到大門口。

從北平城裏到清華,路相當遠,人力車要一個多小時,但是他準時來了,高等科禮堂有兩三百人聽他演講。講題是《日本的小詩》。他特別提出所謂誹句,那是日本的一種詩體,以十七個字為一首,一首分為三段,首五字,次七字,再五字,這是正格,也有不守十七字之限者。這種短詩比我們的五言絕句還要短。由於周先生語聲過低,鄉音太重,聽眾不易瞭解,講演不算成功。幸而他有講稿,隨即發表。他所舉的例句都非常有趣,我至今還記得的是一首松尾芭蕉的作品,好像是“聽呀,青蛙躍入古潭的聲音!”這樣的一句,細味之頗有禪意。此種短詩對於試寫新詩的人頗有影響,就和泰戈爾的散文詩一樣,容易成為模擬的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