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精選20篇)

作文3.15W

在我們平凡的日常裏,大家對作文都不陌生吧,作文可分為國小作文、中學作文、大學作文(論文)。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閲讀。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精選20篇)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1

我喜歡在紙上畫圓圈,一個又一個。一條曲線緩緩延伸,經過了一圈,又回到起點上。圓是一種很平凡的圖形,卻藴含着不一樣的哲理,若將人生比作圓,將圓點作為起點,就會發現人生開始於哪裏最終還是會回到哪裏。站在世界的分界線上,我到處眺望,尋找各種各樣的圓。只到最後我才發現,原來自己身上也套着個大大的圓圈。

人生也許就是一個圓,它圈住了種種疲憊與無奈的心。每一天是一個點,一個月是一條弧,努力是直徑,圓心是夢想,一生是一個圓。於是,生命裏,一輪月與一輪日的周而起止,是一個又一個點與點的複合交接。

人生雖然曲折,但前景卻風光無限,無論人生,無論歷史,都是在曲折中前進,挫折、低谷,只是前進中之“小插曲”而已。人生路上既留有得意時的歡欣,也淌過失敗時的淚水;既有順利的喜悦,又有受挫的苦惱。在人生道路上,一帆風順的幸運兒,或許會有,但也是寥寥無幾。正由於人生像個圓,生命才變得充實而有意義。當一個人走完了自己的坎坷旅程而驀然回首時,他定會為自己留下的曲折而執著的印跡而欣慰,對大千世界報以滿意的一瞥……

想跳出圓圈,勇氣就是支持力。有的人,看到了其它的圓圈,想走其它的路,卻沒有勇氣;即使有了,也要處處受挫,又回被迫回到原來的圈中,走所謂正常人的道路,但有的`人不同:

史蒂芬·威廉·霍金,1942年1月8日在英國牛津出生,當天正是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他在21歲時就不幸患上了會使肌肉萎縮的盧伽雷氏症,所以在輪椅上坐了46年,演講和問答只能通過語音合成器來完成。但他並沒有向命運低頭,他通過不懈努力成為了英國劍橋大學應用數學及理論物理學系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家,是本世紀享有國際盛譽的偉人之一,被稱為在世的最偉大的科學家,還被稱為“宇宙之王”。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因此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 理專家

“圓”是相對的,“缺”是絕對的;“圓”是暫時的,“缺”是永恆的;“圓”是最終的夢想,“缺”是無法逃避的過程……世界上充滿缺憾,我們不能一直逃避,應該試着勇敢對待,只有這樣,我們的人生才會完美。“圓”與“缺”永遠在我們身邊,因此我們在前進的同時也別忘看看沿路的優美風景。

我的生活就是一個圓,一切都在周而復始的進行着。每天經歷着重複的故事,做着相同的事情,按照不變的模式生活。不過,我又在試着朝圓外邁出一小步,因為我知道,只有跨出,才有另一個世界,一個更大的圓圈會等着我。會有我從來沒見過的生活、驚奇、知識和絢麗。

只有超越痛苦,跳出人生現有的圓,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蓋西伯拘而演《周易》;孔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司馬遷受宮刑而作《史記》……能正確着待人生,成功面前不驕傲,挫折面前不氣餒,能經受得住生活中種種遭遇和艱難的人,倒往往會贏得成功。

我喜歡在紙上畫圓圈,一個又一個。一條曲線緩緩延伸,經過了一圈,又回到起點上。在白色的紙上,我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圓裏有一輪明亮的太陽,太陽的身旁有一對潔白的羽翼……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2

我從來就很喜歡月亮,愛月亮的皎潔,愛月亮的陰晴圓缺。期末考試成績下來了,我的科學竟差了超乎想象的地步。“成績總是一波三折,明明很有信心的,可是……”我一拳打在牆上,憤憤得想“還是輸了……”結果那天我的心情很差,借“酒”消愁,兄台她似乎瞭解我,她問我:“月亮的陰晴圓缺代表什麼?”我愣住了,代表什麼呢?代表自轉公轉的結果?沒想到,這一問題整整困擾了我一個暑假,卻還是毫無頭緒。新的學期又開始了,我深吸一口氣,加油啊!像往常一樣開始報劇社,而卧,莫名其妙的進了英語劇社,結果,必須用英語自我介紹且才藝展示。我準備了好久吶!我害怕失誤,害怕表演時出差錯。

曾經,在很小的時候,我為自己編織過一個多彩的夢,曾經為自己搭建過夢想的舞台,然而隨着時間的退役,已經漸漸淡忘了,只是腦海中依稀浮現記憶的輪廓。此時,英語劇社就是一個舞台!我向來很膽小,從不會去主動參加什麼比賽,甚至準備班幹部競選,然而這次,我卻朝着舞台中心走去。看吧!我的確很膽小,表演過程中,我失誤了3次,才3分鐘的表演吶!我當時肯定可以感受到臉有多紅,多燙。然而在那種情況下,我竟還能鎮定,歲月的磨練真的是我長大了嗎?新學期的第一場考試,出乎意料的,我的分數有事那麼的不可思議,人生,真的是變幻莫測吶!週末,我陪兄台去服裝市場,她説,她很迷茫,不知道該不該考高中。她嚮往與闖天下,我知道。而我驚訝:“我們還要一起考高中的,你可不能毀約吶!”我的心在着急。

“人生是,難預測,我的成績並不像你那麼好,就算眾口,最多也只能讀職高,那有什麼意義呢?”她歎了一口氣,我無語了,人生吶……10月長假,又是一個我向往的日子。我打算去香爐峯,和母親一起。計劃好了,在最初的'幾天,我瘋狂的做作業,只為了一天的放鬆而已。可是那天,母親説家裏太忙了,去不了。我絕望了,人生不如意的事怎麼那麼多?“嘿,老二。你還記得我上次問你的問題嗎?”“恩?什麼?”我和兄台伏在窗口,她問我。“就是月亮的陰晴圓缺……”“哦,我想起來了!”“是什麼?”“不知道。”這回,輪到她驚愕了。“這麼簡單的題目你竟然……”她一臉懷疑的看着我。“月有陰晴圓缺,代表人生之路一波三折啊!”“啊,是啊。我竟然沒想到……”我愛月亮,二我的人生就如月亮一樣,是啊,考試失敗算什麼?新月過後還有滿月……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3

過去月亮是圓的。事實上,在我的生活中,我還沒有看到任何真正圓的東西。煎餅不夠圓,鎳幣不夠圓。如果用高級顯微鏡觀察,即使是由圓形平面圖繪製的圓形也不可能是完美的圓形。

真正的循環存在於想法中,但在現實世界中,我們只能是一個複製品在這個圈子裏。在實際操作方面,指南針上的鉛筆芯在畫圓的起點和終點時有不同的厚度。

所有天體從遠處看都是球形的,但它們不是絕對圓。地球近似橢圓形。

即使我們承認月球的近似圓光也是圓的,它也是“圓的時候是正方形的,也就是説,當它不存在的時候”。就像十二點鐘的鐘聲。當你聽到鈴響時,已經不是十二點了。

此外,我們可以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説滿月和月亮是被我們有限的視野所欺騙的。改變的是月亮,而不是月亮本身。月亮既不圓也不短,但它總是像地球一樣圓;它的圓不是很圓。

每天花時間是很好的.,但真正的賞花人卻不能在任何時候欣賞這些花。當新生的綠芽嬌嫩羞澀時,花朵就藏在那裏。當柔軟的樹枝在空氣中試探性地伸展手腳時,花兒就藏在那裏。當花蕾悄然生下時,花兒就在那裏。當花瓣憤怒地張開時,花朵就在那裏。當香變成紅色和黑色,變成泥時,花還在那裏。雨後,當我看到一叢綠肥時,花還在那裏。當果實成熟時,花朵總是在那裏。即使果核被深埋在地下,花仍然在那裏,或者沒有。花總是在那裏。月亮總是在那裏,無論是圓的還是短的。不要做一個賞花的人!不要做一個徹夜的月球觀察者!當生活不完美時,我們什麼時候應該崇拜、欣賞和歡欣,因為我們愛滿月,讓我們也愛月亮的缺失;他們是同一個月亮!

今晚我獨自坐在窗前。一輪孤獨的月亮掛在荒涼的天空,月光也灑在我孤獨的身軀上,我發現城市的人羣是那麼擁擠,而城市的夜空是那麼孤獨。幾千年來,人們一直在問:為什麼吳剛的樹總是被砍掉?但是誰見過嫦娥臉上的淚水呢?月亮總是給人一種淒涼的感覺。是因為吳剛的無助嗎?不,是現實讓人們不敢面對,給了人們逃避的理由。正是因為這種缺失,他們才美麗。事實上,月亮是最美麗的。沒有人可以摘下它,但它的月光灑在每個人身上,不管你是窮是富。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4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蘇軾這首《水調歌頭》充滿幻想。“月有陰暗圓缺”,既巧妙地比喻了人間的悲歡離合,義説明了古人對月相變化早就有了重視。那麼,月亮怎樣會有“陰晴圓缺”的呢?

這個道理很簡單,讓我們來做個實驗。請你帶個朋友進入暗室,打開一隻手電簡固定在台上,你對準手電筒站好,讓你的朋友手裏拿着一隻皮球,按照固定的方式繞着你旋轉。你自我必須在原地慢慢自轉。當於電筒的光把皮球對着它的部分傘照亮時,照不到的地方傘是黑影。這時由於你在自轉,所以,皮球有時被照亮的整個面都朝向你,有時一部分向你,有剛只能看見一條亮亮的細彎線。月亮的陰睛圓缺也和這個實驗一樣,手電筒就像太陽,你好比地球,你的朋友手中的皮球好比月亮。你看到的皮球卜被照亮部分的變化,就是月桐變化。

月相變化的規律是怎樣的呢?一個同學在觀察日記中這樣寫道:“農曆七年級前後,月亮躲起來了,怎樣看也看不見月亮。過了兩天,月亮開始露面,但彎彎的像掛帳子的金鈎。初五的月亮,變得殼多了,但仍然彎彎的,像把割麥用的鐮刀。初七、初八這兩天,月亮露出了半個臉兒。十一、十二日,月亮越來越亮,成了大半個圓。十五時,月亮最圓,好像一個銀盤予。第二天晚上是看不出自什麼變化,到了十八、十九日,月亮又成了大半圓,二卜二、二十三口月亮又剩卜半個臉兒。二十五曰,月亮又成了鐮刀形。二卜七曰,月亮又像九年級那樣,只剩下一個細鈎子。二十八日以後,月亮又逐漸看不見了。”

關於月桕變化民間很甲就有許多趣味的傳説。人們説,從前朋個裁縫,給月亮做衣服.八年級給它量了尺寸,初八做完了,給月亮‘試穿,太小了,再重量。他這次做得更好了,等到月半時給月亮一試穿,把他嚇杲了,月亮變得又大義圓。最終他無可奈何地走了。其實,那裏講的一個月的.月亮:月亮隱而不見,叫晦;初七、初八或二十三、二十四日月亮呈半圓形,叫弦;十五、十六日的月亮,叫望。

此刻,科學在發展,人們發現月相變化對地球的影響很大,它不但影響地球上的潮汐變化,還影響到人們的情緒。總之,隨着科學事業的飛躍發展,月相變化中更深的奧祕必須會在不久的時間內被人們徹底解開。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5

有人説:“月有陰晴圓缺”,我説:“家有陰晴圓缺”。

——題記

“你看你啊,又犯這麼低級的錯誤……”爸爸很生氣地在教育我呢。我頂了一個句:“又不是我想犯的,不就是上次考試忘記帶筆這次又忘記了,有必要這麼生氣嗎?哼!”爸爸聽後更火了:“你還有理?真是不知悔改呀!這麼丟三落四的以後成個什麼樣的人?”説着把一本書用力地摔在地上,這時家裏的氣氛變得緊張嚴肅起來,那空氣彷彿一吹就能燃燒。我無聲地流着後悔的淚,媽媽也不敢出聲,生怕給爸爸火上添油。整個屋子都陰沉着臉,就連電視屏幕裏也只敢播放多雲轉雨的天氣預告,只有爸爸在那裏轟炸個不停,不時摔東西配音。哦,爸爸,我的上帝!女兒知錯了!

“爸爸,我的數學測驗得了滿分!”“哈哈!我真不愧是爸爸的`女兒,真能幹!爸爸給你做個好菜吃!”“爸爸,我要吃糖醋排骨。”“行!”我和爸爸正在聊天,媽媽跑過來湊熱鬧了:“哎!我跟你説一件好玩的事,有一天,某一家的女主人不小心踩到爛雞蛋摔了一跤,成了一個四腳朝天的烏龜,引得那家人都哈哈大笑。”我們聽了不由得捧腹大笑起來。原來,媽媽為了驅走我們一天的疲勞,在説她自己的事讓我們開心呢!

“哦!兒童節到了!我要做個拿手的炒雞蛋給爸爸媽媽吃,讓他們高興高興。”我在心裏盤算着。“噢!開飯了!吃飯囉!”爸爸、媽媽、我,我們大家圍在一起吃飯,餐桌上有我為爸爸媽媽做的黃澄澄的炒雞蛋,有爸爸為我們做的滷雞翅,有媽媽為我們做的清蒸魚。飯,熱氣騰騰的;菜,熱氣騰騰的,我們互相讓着菜,勸着吃,親親熱熱,和和美美的,好不幸福!

“爸爸媽媽呀!你們在外面平安吧?你們吃得好吧?你們什麼時候回來呀?”我含淚叫道。這是為什麼呢?原來,這幾天爸爸出差了,媽媽中午也不能回家,我天天中午都是吃泡麪,我都快成泡麪妹了!我一進家心裏,看不到爸爸媽媽,聽不到歡聲笑語,心裏就空落落的,整個人就像丟了魂似的,電視也不好看了,電腦也好玩了,真希望爸爸媽媽馬上出現在門口。嗨!真是望穿秋水呀!

不過,家庭生活正是有了這“陰晴圓缺”,才會豐富多彩,那濃濃的親情,就在這“陰晴圓缺”中暢快地流瀉。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6

月有陰晴圓缺,世人悲喜因之而生,但月亮還是那個月亮。

月之變

黛玉詠海棠“偷來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縷魂”,認為海棠花最是婉約動人;有人卻言海棠又名斷腸花,最是不吉利。人們因為主觀的感受而產生完全不同的想法,但海棠還只是那朵海棠。

誠然,世界是變化的,日升月落,物換星移,人世就像一個漩渦,不斷翻滾湧動;而萬物又都是不變的,月缺月圓,天晴雨落,而月亮“卒莫消長也”,天也依舊是那片天。從細微處見,月亮變了,月亮又沒變。

翻過一頁頁史書,踏過歷史的繁蕪,從不乏文人騷客對景抒懷。從宋玉“歲忽忽而遒盡兮”的悲秋到易安“綠肥紅瘦”的喟歎,從屈原的淚灑汨羅到魯迅的“以血薦軒轅”,心境變了,人事變了,而他們所悲所悼之景、之物,卻成了永恆,在歷史的長河中奔流不息。

對着同一個赤壁,客曰:“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而蘇子卻説:“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則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與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客與蘇子,一個細膩敏感,一個豪邁不羈,感慨也就隨之而變。對懷念故鄉渴望團圓的蘇軾來説,“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便是他闊大胸襟的寫照,對懷念亡妻寂寞悲傷的蘇軾來説,他卻只有那“明月夜,短松岡”的一番愁腸。月亮還是那個月亮,而觀月詠月之人的心境發生了變化,也就是所謂的“情隨事遷,感慨系之矣”了。

人都有悲觀消極的'一面,也都有樂觀豁達的時候。可能是在面對那半杯水時發出不同的感歎,也可能是在接到那張診斷書之後的不同的生活方式。就像那玫瑰與日日春的故事,一個認為只在春天開花,一個卻想着開花時每天都是春天,不同的想法決定了不同的態度,不同的態度決定了不同的命運。

泰戈爾的《飛鳥集》中有這樣一句話:“玻璃燈因為瓦燈叫它作表兄而責備瓦燈,但明月出來時,玻璃燈卻温和地微笑着,叫明月為‘我親愛的,親愛的姐姐’”。對於同一種處境,玻璃燈卻給予了不同的迴應,事物的變與不變也由此可見了。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7

古往今來,無數文人墨客留下了對人與自然關係的思考。千變萬化的自然事物常常會撥動他們的心絃。蘇軾在中秋之夜酩酊大醉時望着那一輪圓月,心中想到的卻是它全部的陰晴圓缺,於是他提筆寫下了傳頌千古的《水調歌頭》,送給他的親弟弟蘇轍。同是那個月亮,推窗舉頭的李白見了,不由黯然垂首,在心中想着故鄉的模樣,寫下了家喻户曉的《靜夜思》。放眼遼闊無盡的蒼山原野,岑參寫下了“三軍大呼陰山動”的豪壯詩句;而秋來塞下那一地的白霜,讓范仲淹彷彿看到了“將軍白髮征夫淚”。他們曾站在相似的風景之前,但他們的筆底湧起的卻是不同的波瀾。

人生是短暫的,自然則是永恆的。登上泰山,腳下冷硬的石階可以承載一個“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詩人的重量。史鐵生坐在地壇的老柏樹下,猜測自己是園神見過的第幾個失意的人,猜想未來他拄着枴杖走下去的山坳裏會不會跑出一個歡蹦的孩子來。自然以其亙古不變的厚重與淡然震撼了每一個詩人,也震撼了每一個懷着尊崇的心仰望它的人。所以,康德會臣服於他頭頂的燦爛星空,海子面對大河時會無限慚愧。

如果説蘇軾、李白他們正觸景生情,那麼康德與海子則已然忘情。但無論怎樣,此時彼時,他們都與自然相對無言。但他們內心都渴望活得像自然那樣,那樣思考、那樣為人。

對大自然思考之後,有付諸行動的人嗎?當然有。當我們將目光投向兩千多年前的思想界時,我們便可以發現,有一個叫老子的人説:“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看到我們一頭霧水,他的衣缽傳人莊子更有耐心地宣講:“你記得風穿過山林石孔的聲音嗎?你用人的'耳朵去聽,就聽到了悲懼哀愴各種心情,卻沒有聽到大地的簫聲;你聽過大地的簫聲,卻聽不到天的簫聲。”他給天的簫聲起了一個非常好聽的名字,叫“天籟”。同樣的,在那位解牛的庖子那兒,十幾年只用一把刀,不是為了省錢,而是為了目中有牛又無牛,然後去發現自然。

是的,人若能順應自然,從自然的立場處世為人,那麼很多事情就簡單得多了。還是那個老子,他説:“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我想,不如把這中間的一些文字省卻,叫作“人法自然”,不知可好?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8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這句千古名句不僅文學造詣頗高,而且暗藏玄機,句中指出了“月相”的存在。古代沒有先進的工具,古人是怎麼觀測得這麼準確的呢?我也想學習一下古人用肉眼觀察的方法,但是現在環境越來越差,大氣污染越來越嚴重,我們經常見不到月亮,要實現這一觀察目的可比原來難多了。

既然要學習古人觀月,那肯定要用古人定下的日曆了。七年級那天,天氣晴朗,沒有云朵遮掩的夜幕上空蕩蕩的,沒有星星,也看不見月亮。直到九年級開始,月亮才漸漸地探出頭來,起初只能見着一點兒月牙,隨着時間的推移,月牙兒一天比一天粗壯起來。到了初七、初八的時候,月牙兒就差不多長成了半個月亮,並且這兩天觀測到月亮的'時間比之前更早,幾乎太陽剛下山,半個月亮就爬上來了。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了,月亮一天比一天膨脹起來,越來越接近圓形。臨近月圓的時間,氣候變得不好了,天氣陰沉沉的,雲層太厚無法觀測“月相”了。只能按照時間推算,連估帶猜,畫個大概了。

幾天後,天氣逐漸放晴,但是月亮的樣子和之前比沒有什麼明顯變化。我更加仔細地對照之前畫下的月相草圖,終於,月亮的細微變化被我找出來了,它與月圓前的缺損是相反的,它由圓形慢慢變成類橢圓形,再漸漸收緊一邊的圓弧直至成為半圓,身材越來越細,升起越來越晚。

我的月亮變化圖已經快完成了,我合上了觀測本。但七年級晚上空無一物的夜空一直讓我很迷惑,我返回房間求助百度百科和自然科學類書籍。“哈哈!”我笑了,我的觀察沒有錯,記錄的草圖和書上的圖片八九不離十。七年級的月亮為“朔”,它幾乎與太陽同時出沒,由於太陽光線太強,所以肉眼看不見。初八的月亮為“上弦月”,露出來的月亮正好有一半。十五、十六就是“滿月”,這時候的月亮最圓。在此之後月亮又會一天天變小,二十三這天又會變回半個月亮,稱為“下弦月”。看來我也能像古人一樣用肉眼觀察月亮。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詩詞間不失情感,也不脱離現實,古人的智慧當真無窮無盡!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9

於喧囂中覓一清幽之地,不在人間在心間;於細節中擷取些許美麗,用文字炫麗那蒼茫歲月。瑣瑣碎碎的日子,仿如一條流淌的河,綿長不息。而,九月早已拖曳着裙裾,飄然遠去,屬於九月的篇章來不及細細描繪,指尖流淌的時光是一條灑滿落花的清溪,攜帶着初秋的第一枚落葉潺潺流向下一季。

每每,感覺時光飄飛,我心有惆悵,怕此生真的是一別天涯,永不再見,或再見時,已然面目全非,人羣中成了擦肩而過的陌生人。此心如明月,筆端生煙霞,字裏行間便有了晃動的影子燦然如昔,翩然來去。所幸的是,生活,一如天邊那輪皓月,或圓或缺,只把清輝輕灑,始終靜美如昔。俗世歡喜,諸多美好值得我記上一筆或兩筆,實在不應拋了光陰,又把暖意棄,一再擱淺心底,任其流失。

用影像留在瞬間,將美好定格成永恆。一併留存的不僅僅是那一刻觸動心扉的美好景物,彼時情景交融,歡愉或哀愁,難以言喻。情意流轉,因景而生,已非光與影所能定義。時過境遷,此時與彼時的心情,迥然不同,亦是無法一一説與他人知。喜歡天空的顏色,已非一兩天的事。説不上幾時開始,或是在童年時期,我已愛遙望天空,靜靜看雲朵變幻萬千,看夕陽西下,倦鳥歸家,彩霞滿天,只把天空看成一匹五彩錦緞,把漫天星辰看成是調皮的精靈,就這樣,望呀望,直把一彎明月望成白玉盤。

夏夜,在體育場的跑道上散步,看着暮色四合,灰藍天際,那輪彎月日漸豐盈,夜夜相伴。朗月清照,我悄然收藏了幾縷清輝,繫上萬千深情與祝福,遙寄千里,送給另一個城市,萬家燈火下那個與我同看一輪明月的人。看着浩渺天際那一輪圓月,缺了又圓,從一月到九月,圓了又缺,又漸圓,我的心忽然被拉得很遠。想起童年的.那輪明月,永遠皎潔的掛在碧藍澄澈的夜空,月光下的雞蛋花散發淡淡幽香。

月有陰晴圓缺,過往的人和事,卻是一去不復返了。我們深愛的人,一個個終將離我們而去,有的來不及告別,有的已永遠無法再見。唯有天邊那輪明月依舊柔情似水,清輝不減,歲歲年年承載着千古幽思,人間萬般相思。或許,白月光,亦有照不到的地方吧。人們只管一廂情願將情思託付,明月不知道,人間情絲千絲萬縷,有時真的是,剪不清,理還亂啊。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10

一首名為《落花情》的歌中這麼唱到:“一種相思花自飄零水自流,兩處閒愁獨自寂寞上心頭。”歌好聽,詞也是古色古香,但聽者有時會有疑惑:落花如何有情?

別説聽者有惑,我想就連落花本身也是滿肚子的委屈:“我好生生地生長、飄落,應四時之變,怎麼就與相思離愁扯上關係了?”這麼説來,倒是歌詞荒謬了?

我不這麼認為,須知藝術和科學有時是死對頭,不能用科學來解釋藝術的浪漫,因為科學是理性的,而藝術是感性的。

説及感性,沒有誰比詩人更明白其中的祕密了。中國詩人向來感性十足,一旦在塵世中勞累,就山水寄情,抒懷人生,“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的深深情意,“花開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的婉然感慨,“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的動人愁思,無不釋放人生的失意。古人講究天人合一,從某種程度上來説,這是一種可貴的生活智慧。在自然中感悟人生的起落,其實就是一種天人合一。詩人既有了憫物傷己之心,也便擁有了一種更廣闊的關懷:推己及人。

黛玉葬花,為花立冢,感性十足,卻也十分動人,叫人抑制不住地流淚。我們常人可能也會賞花,到了興頭上也能吟詩作對,卻很少會留意到腳下沾染了塵埃的、零碎的落花,更別説與它同情、為它傷感了。黛玉心之細膩,常人恐不能及,但我們可以試着學習這種推己及人的情懷,必然能為生活增色不少。

其實,無論是感性,還是理性,都是人的正常的情愫。如此,我便可以迴應落花的`疑惑了:“非你有情,是見着你的人有意,是人在你的身上發現了他自己。”人區別於其他動物的最大特點,就在於人是富有情感的。文學,就是人學,更多時候美的文學,就是情感的洋溢,這不可以用死板的邏輯來框定。

我們寫詩也應該飽含情感,需在真實的事例上加以藝術的改造。當然,擁有感性並不意味着胡編亂造,信馬由韁。完全拋棄事物本身的特性,那是信口開河,虛空蹈舞;也不可無病呻吟,看見大雁就説思鄉,這是矯揉造作,弄巧成拙。懷着美好之心,以機敏的目光傳達真實的情感,才是應有的做法。

落花無情人有意,既然上帝賜予了我們以多愁善感,又將這自然萬物打磨得如同我們的情感,那麼我們何不欣然接受,與月的陰晴圓缺同悲喜,過一種有情趣的生活呢?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11

團圓時,月是圓的、是明亮的;分離時,月是缺的、是陰暗的;

兒時,我們一家子就是一輪明月,有時是圓的,有時是缺的。

從我有記憶開始,在我的印象中,我們一家子就像一堆廢桌椅——缺胳膊斷腿,總是少了一個人,這種現象明白我讀書的時候才徹底消失。

記得五歲的時候,爸爸媽媽出外謀生,把我留在老家,讓奶奶照顧。而姐姐“命好”跟隨他們出去在城市讀書,這使我既羨慕又嫉妒。

白天的時候還好,能夠跟夥伴們在地裏玩耍。可是,到了晚上就不得不在窗前看月亮、數星星了。因為奶奶告訴我:“晚上有鬼,不能出去玩”,看着窗外黑燈瞎火的,遠處也不時的傳來蟬叫聲,不知不覺的渾身發抖。

當我望着那如小船般的月亮時,我問奶奶:“為什麼月亮有時是圓的有時是彎的呢?”奶奶説:“等月亮變圓、變明亮的時候,你爸爸媽媽就會回來了。”奶奶的話,我深信不疑,便嘀咕着:“為什麼你此刻不是圓的、不是明亮的,你什麼時候才要變,我什麼時候才能見到爸爸媽媽……”

此時,一顆顆璀璨的珍珠從我的眼中落下,月光射進我的眼中,閃閃發光……

就這樣日復一日,我熬啊熬,盼啊盼,月亮最終被我“盼”圓了,爸爸媽媽總算回來了。

爸爸媽媽和姐姐回來了,只見爸爸手中還提着我最愛吃的'月餅。我立馬奔過去依偎在爸爸媽媽的懷裏,眼淚奪眶而出沾濕了他們的衣服。緊之後,爸爸媽媽一大串關心的話語過去了,我們一家人吃着月餅、看着月亮,月是那麼的圓,那麼的亮。

此時,我嘴裏嚼着月餅卻不如心裏那份甜蜜來得甜!

而今,每當我念到蘇軾的“……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這首詩時,腦子裏就會浮現出兒時那段既心酸又甜蜜的往事,彷彿是昨日的事,還是那麼清晰。最終,祝願天下所有的家庭幸福美滿。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12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哪是爺爺才能夠回來呢?

以前的中秋節,我的心思都在盤子裏的月餅上,我覺得最好吃的是一種鹹蛋黃蓮蓉餡的,吃在嘴裏甜有鹹,鹹中有甜,可現在的中秋節就是天上的月亮是圓的,但在我心裏的月亮似乎缺了口,無論用多好的東西,多好的手藝,用九牛二虎之力去補,也補不回來了,因為那個口子是我爺爺,是誰也替代不了的。

我吃月餅時覺得月餅不如以往的美味誘人,似乎還有點難吃,味道中帶着點苦澀,悲痛與思念。思念爺爺在時,與我在一起時間的點點滴滴,美好的時候。果然啊,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啊!

一想到他,我的'眼淚就會像關不住的水龍頭那樣,眼淚嘩嘩嘩地流了下來,淚水中帶着我對他的思念和對自己的後悔。

我想那時,那是我爺爺死去的那一天,也是我最悲傷的那一天,那時我看見了爺爺的他安詳的躺在棺材裏,我震驚了,我從沒想到他會離開我,我看着他,他似乎在説,考個好成績,我後悔了,我為什麼不在爺爺死去之前,多跟他説説話呀。為什麼呀,現在再也不能和他一起説話了,我的眼淚一直在眼睛裏打轉,我不想讓他看到我十分脆弱的樣子,我想讓爺爺不要因為我傷心。

可不知為什麼,我的眼淚流了下來,裏面包含着我對他的思念,也許當時我和蘇軾的感情是一樣吧。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對呀,不思量,自難忘。那我還是盡情地思念吧,讓我覺得能離他近一些。

千里孤墳,無處話淒涼。是啊,想對他説的千言萬語,卻因為看到他之後因為傷心過度,卻什麼也沒有説出來。那是有點像楊花落儘子規啼的樣子,無處不透露着我對她的思念與悽慘之美。

我知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13

重聚時,月圓明亮;分離,月短,黑暗;

小時候家裏是一輪明月,時而圓時而缺。

從我記事起,在我的印象中,我們家就像一堆廢桌椅,缺胳膊斷腿,總少一個人。這種現象在我讀書的時候完全消失了。

我記得我五歲的時候,父母出去謀生,把我留在家鄉由奶奶照顧。姐姐“好命”跟着他們出去城裏讀書,讓我既羨慕又嫉妒。

白天,我可以和我的朋友在田野裏玩。但是,到了晚上,我還要在窗前看月亮,數星星。因為我奶奶跟我説:“晚上不能出去玩鬼。”看着窗外的黑暗,遠處不時傳來知了的叫聲,我不自覺的顫抖起來。

當我像看小船一樣看月亮時,我問奶奶:“為什麼月亮有時圓有時彎?”奶奶説:“等月亮變得又圓又亮,你爸媽就回來了。”我對奶奶的話深信不疑,於是嘀咕道:“你怎麼現在不圓不亮了?你什麼時候會改變?我什麼時候能見到我的父母……”

這時,明亮的`珍珠從我眼中落下,月光照進我的眼睛。

就這樣,日復一日,我努力向上,期待着。月亮終於被我“希望”了,父母終於回來了。

媽媽爸爸姐姐回來了,才發現我最喜歡的月餅在爸爸手裏。我立馬跑過去依偎在我爸媽懷裏,眼淚就出來打濕了他們的衣服。然後,父母一系列關心的話就過去了。我家吃月餅,看月亮。月亮又圓又亮。

這時候嘴裏嚼月餅還不如心裏甜呢!

……

如今,每當我讀蘇軾的詩”。人有喜怒哀樂,月有陰雨。希望人活得久一點,一起遠行”,腦海裏會浮現出童年的悲喜回憶,彷彿是昨天,還是那麼清晰。最後,祝天下所有家庭幸福。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14

“月,闕也”那是一本兩千年前的文學專書的解釋。闕,就是“缺”的意思。

那解釋使我着迷。

曾國藩把自我的住所題作“求闕齋”,求缺為什麼為什麼不求完美

那齋名也使我着迷。

“闕”有什麼好呢“闕”簡直有點像古中國性格中的一部分,我漸漸愛上了闕的境界。

我不再愛花好月圓了嗎不是的,我只是開始瞭解花開是一種偶然,但我同時學會了愛它們月不圓花不開的“常態”。

在中國的傳統裏,“天殘地缺”或“天聾地啞”的説法幾乎是毫無疑問地被一般人所理解。也許由於長期的患難困頓,中國神話中對天地的解釋常是令人驚訝的。

在《淮南子》裏,我們發現中國的天空和中國的大地都是以往受傷的。女蝸以其柔和的慈手補綴撫平了一切殘破。當時,天穿了,女媧煉五色石補了天。地搖了,女媧折斷了神鼈的腳爪墊穩了四極(多像老祖母疊起報紙墊桌子腿)。她又像一個能幹的主婦,掃了一堆蘆灰,止住了洪水。

中國人一向相信天地也有其殘缺。

我十分喜歡中國西南部某些民族的.神話,他們説,天地是男神女神合造的。當時男神負責造天,女神負責造地。等他們各自分頭完成了天地而打算合在一齊的時候,可怕的事發生了;女神太勤快,她們把地造得太大,以至於跟天沒辦法合得起來了。可是,他們最終想到了一個好辦法,他們把地摺疊了起來,構成高山低谷,然後,天地才虛合起來了。

是不是西南的崇山峻嶺給他們靈感,使他們想起這則神話呢

天地是有缺陷的,但缺陷造成了皺褶,皺褶造成了奇峯幽谷之美。月亮是不能常圓的,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當我們心平氣和地承認這一切缺陷的時候,我們忽然發覺沒有什麼是不能夠理解的。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15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是宋代詩人蘇軾的千古名句,其中的“嬋娟”説的便是那一輪當空的皓月。

人人都説,十五的月兒圓,所以一到農曆八月,我就為即將到來的八月十五做着準備。左盼右盼,最終把八月十五給盼來了,夜初,那輪月兒仍躲在黑雲之後,彷彿一位少女,忸怩地提着玉盤燈籠走在黑夜中。憑着微弱的燭光,那朦朧的月亮伴着炊煙裊裊升起,隔江千萬裏,直飄到那黑黢黢的夜空,月光柔似水,隱隱約約,那團黑雲散去,一輪皎白如玉盤的月兒露出了廬山真面目。那輪明月灑下一片銀光,青瓦之上,山野之間,河畔一旁,世上萬物都鍍上了銀光,樹木也泛起銀灰的潤澤……

好婆祭月的火光仍在調皮地跳着,我望着那遠在天邊又在眼前的'一輪明月,靜默着,我似乎嗅到厚重而又古樸的韻味……

但月總有陰晴圓缺,月兒不可能一向都是圓的,這正如人生的路,人不可能一向是一帆風順,遭遇挫折也是生命中的一種美。

其實月缺也有一番風味,那殘月有時似一把彎彎的鐮刀,有時似農夫手中的砍刀,有時像那黃瑩瑩的香蕉……千姿百態的月缺真令人浮想聯篇!

從古至今,月亮都代表着團圓完美的寓意,在我眼中,她是一道門,穿過她,看見那遠在天邊的父母親人,穿過她,摸見那淡淡的鄉愁……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16

中秋節過去了,心中卻總感覺有些缺憾。每逢佳節倍思親,更何況中國傳統團圓的中秋節呢。

作為藝人,飛來飛去,越是節假日,活動越是繁忙。與家人的團聚,可望而不可即。中秋之夜,望着天空懸掛的一輪明月,遙想着家人的音容笑貌,與家人千里相隔共賞明月

。這就是“千里共嬋娟”的意境吧?

月有陰晴圓缺,月亮之美,也正是體現在這裏。天空中,薄薄的'雲層隨風飄動,月亮在雲層中忽隱忽現。晴空萬里之時,月光皎潔四射;烏雲密佈的話,月亮似乎像個害羞的小女孩,躲起來不讓人見。隨着時間的靜靜流淌,月亮會由盈轉虧,再由虧轉盈。盈虧轉換,節奏平緩,為時間留下滑過的痕跡。

小時候,天空不像現在這樣被污染,城市中也沒有那麼多燈火,沒有過多的光污染,夜空總是那樣清澈,星星眨着眼含笑閃爍,即便是彎彎的月亮,光亮也顯得很充足,如果是月圓之夜,整個大地像是撒上了一層白霜,皎潔的月光,非常美麗。圓圓的月亮中,似乎真的可以看見寂寞嫦娥在翩翩起舞。

起舞弄清影,東坡先生這個佳句真是傳神,後來我走上舞蹈之路,似乎也是受到這個佳句的啟發吧?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看來古人今人都會有同樣的煩惱缺憾。如此説來,缺憾有時也是一種美,有了缺憾,才會更讓人感覺到圓滿之美吧?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17

昨夜,一輪皎潔的明月似銀盤高懸在夜幕之上,我拿把椅子,斜坐在窗外,望着這輪美奐美倫的明月,心中湧起一種説不清,道不明的憂愁。

記得那些月亮未圓的夜晚,總是被天上那條彎彎的潔白的弧線所吸引,總是去想像那層暗灰色的面紗下,到底隱藏了些什麼。可是當月亮完完全全地呈現在眼前,卻又為月亮

失去了那層神祕的色彩而感到惋惜。

有人説:“如果和月亮相比,那漆黑的夜幕太醜陋了!”但我覺得在“夜幕”和“月亮”這兩者之間真正高尚的'是“夜幕”。設想一下,如果沒有夜幕的襯托,又怎麼能出現

這般皓月當空的景象。我敬佩夜幕,敬佩它的這種淡泊名利,它才是真正的“高人”。可人們卻往往將月亮誤當做夜晚的焦點,忽視了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夜幕,這難道不是本

末倒置?

抬頭望月,努力將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那個迷人的圓球之上,就是這輪明月引得無數離家遊子為之悲泣;就是這輪明月讓天地兩頭的人們魂牽夢繞;就是這輪明月伴杜甫創作

出了那句温婉縈繞的千古名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

這輪明月就似一杯烈酒,那苦澀的味道,在心中盪漾;這輪明月就似一卷華美的絲綢,輕拂過內心最深處的地方;這輪明月就似一句温暖的話語,滋潤了心中的半畝方田。

恍惚中好像看到明月之上,伴着嫦娥的舞蹈,輕紗飄揚,那玉樹下的兔子,淚濕眼眶。

昨夜雨疏風驟,沉睡不知酒醒,試問卷簾人,卻知海棠依舊.......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18

因為今日讀了一篇悲傷的“夢幻”故事,由感而發,搬個椅子到門外去看星星看月亮,朦朧的月夜很美麗,但今晚的月亮是缺的,彎彎的“傷口”像是被咬了一口,不禁又有些失落,缺月畢竟不如滿月欣喜,陰月畢竟沒有晴月明亮,可是,似乎事實就是那句:“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烏雲飄過來,遮住了那僅存的月,像蒙了一層薄紗似的,望着那“紗幛”後的月亮,思緒萬千。

不期望月陰,不期望月缺,但結果往往不隨我意,因為厚厚的雲隨時會飄過來,就像每個人都期望人生的`道路上暢通無阻,而並不是那麼美滿一樣。在決定做一件事的時候,或許已經定好的宏偉的目標,畫好了美麗的藍圖,就等着一個圓滿的結果,但一路上的荊棘,有的人,先苦後甜的得到了想要的圓滿,有的人,卻不能得到那個夢想的圓滿,他們失落,可是他們想過嗎?那些得到了圓滿的人們,是真的圓滿嗎?

這個世界上沒有滿分,就如同“學無止境”“學海無涯”社會在提高,人類在發展,如果這個世界上有了真正的滿分,那麼反而説明這個世界的停滯不前,如果這個世界在前進,那就像我們在學習一樣,沒有滿分。沒有盡頭。

同樣,因為那裏沒有真正的圓滿,所以我們沒有必要為“假”而停滯不前,正因為有遺憾,所以才有不斷的努力去填補它,才有人不斷去探求,使世界前進。

這時,烏雲散了,可是,這已經不重要了。因為我明白:

因為月缺,人們才盼望月圓,因為月缺,人們才能領略到滿月的美麗。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19

從未有過圓滿的東西,或盈或缺,有些事總要獨自面對,走過人生。

——題記

走過這一路,回首才發現,許多事最終都沒有盡善盡美,過去的也要過去,要來的也要去面對,即使是過眼雲煙。

多少年前,我們進入了幼兒園。父母牽着我們的手,我的緊緊的,拽着我們在人海里東奔西跑,像海鷗在波濤中飛竄。我們的手仍然在父母的手心裏攥着,温熱的掌心包裹着那顆幼小的心靈。不知過了多久,父母放開了手,我的手冰冷了,冰冷得一下躥到心裏。

隔着人海眺望,彷彿隔着時間長河在凝視。人生的第一次分別,竟是那麼的艱難。

白駒過隙,又是三年。我們長大了一些,上了國小。滿教室的人擁堵着,簇擁着一股令人窒息的空氣。一張張陌生的面孔,父母不再長期陪伴,這一次分別,是獨自面對。望着門外的人們,又彷彿是時空的交匯。

在國小,我們有結成了新的.“我們”,聚在一起,成為了新的夥伴。

又一年夏天,我們畢業了,經過六年,同學間的音容笑貌都飄散如煙。曾幾何時,我們歡聚在一起。霧散識途,夏夜,那顆最亮的星成了每晚我掌中凝成的光火。我們開始微笑,開始追逐。

窗外傳來幾聲清脆的鳥啼,打斷了我的思緒。玻璃窗映出鬱鬱葱葱的垂柳,叫人想起辛稼軒的那聲長歎:啼鳥還知如許恨,料不啼清淚長啼血。誰共我,醉明月?多少年來,人生才剛剛開始,又有了多少次分分合合?人的悲歡離合,恰似月的陰晴圓缺,自古難以圓滿。

一路走來,卻從未遇見過完美的結局。“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千秋雪。”回憶起來,多少次聚,多少次散,卻是用喜怒哀樂來表達。

多少次抱怨離別,抱怨“時運不濟,命運多舛”,可那時的我們,又何曾明白,一件事的畢業,總是另一件事的開始。也許當一件是結束時,是滿含愁緒的離別,但人生路漫漫,有些事過去了,終究要捨去;有些事要面對,哪怕是獨自面對,也要如獲至寶,慢慢品嚐。

哲學裏的“捨得”,要敢去舍,才有得。人生亦是如此,美好的或殘缺的,失去了不必去追;未來的,總會到來,是荊棘,是寶藏,也要去面對。正如花開花落,月盈月缺,總是交替的,其中的過程,再苦也要去品味。

或見或不見,花總在那裏;或盈或缺,月也總在哪裏。或圓滿或殘缺,有些路總要去走,總需要自己走過。

月有陰晴圓缺國中作文 20

“換作白玉盤,清輝滿人間。又到月圓時。”

——題記

我是億萬繁星中央的月亮,千年來,我高高懸掛在這寂靜的空中。如果可以我願化作一個平凡的人。千年來,我看到了蘇軾“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對團圓的渴望;看到了白居易“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對手足兄弟濃濃的懷念;看到了李白“永結無情遊,相期邈雲漢”狂蕩不羈的曠達胸襟……

一顆流星劃破黑夜的寂靜,東風繾綣着伊人的思念,凝望人間種種,又到月圓時了。

悲歡離合總無情

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享受團圓,在海的一端,我看到了一個出門在外的遊子,從他黑色的眼眸中,我讀到了他眼中的疲憊與渴望家的温暖。然而在海的'另一端,也有牽掛他的人兒。那是一個老人,歲月使她眼角生出了道道皺紋,染白了她的鬢角。老人手邊放着一碟月餅,嘴巴里不知唸叨着什麼,或許是那個在海另一端的那個遊子吧;或許是在祈求他的兒子平安歸來吧;或許是……

在這裏我看到了人間“悲歡離合總無情”的無奈。

人月團圓總生情

在穿過無數星星點點後我看到了無數幸福美滿的家庭。一家人其樂融融的坐在飯桌旁,吃着甜甜的月餅,一起坐在安靜的小院子裏凝望着我。孩子們在一起嬉戲,人世間最天真的笑容在他們臉上綻放;老人們享受着這最美好的天倫之樂,渾濁的眼眸中充滿了幸福;年輕人們嚼着月餅,月餅裏的青紅絲兒是那麼動人……

在這裏我看到了人間“人月團圓總生情”的美好幸福。

海外的遊子們啊,希望你們能從我的光輝中讀到親人對你的呼喚,常回家看看吧,不要再去為了那些所謂的錢財背井離鄉了。

換作白玉盤,清輝滿人間,又到了月圓時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