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信仰作文(7篇)

作文1.17W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寫起作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關於信仰作文,歡迎大家分享。

關於信仰作文(7篇)

關於信仰作文1

有人説我們的民族沒有信仰。

西跨過高大的喜馬拉雅山脈傳來的佛教高高在上佔據了中國三分之一的名山,歷史上許多帝王也為其修寺建廟,仰仗着佛祖來安天下,甚至連四大名著中佛教都是有着金燦燦的招牌。而後來的“洋教”為農民起義的第一次成功作了不成熟思想基礎。(這裏指太平天國)而我們本身的道教,卻只得獨善其身,好則清靜隱居山中羽化登仙,爛則行走江湖坑蒙拐騙。丹藥,八卦,太極,每一件似乎都披上了無用的外衣。林語堂曾言:“中國人在得意的時候信儒教,失意的時候信道教、佛教。”

我百思不得其解,我們的信仰到底是什麼?中國上下五千年文化就難道只有這樣作為信仰文化飄忽不定的終結?

歷史的車輪緩緩轉動,當圖騰被畫在一塊巖壁上,被繡在一段布料上,被刻在一片磚瓦上,被繪在一件瓷器上時。輕輕碰觸,感歎着,痴醉着,內心裏有一個聲音緩緩告訴我,我們信仰着並不是哪一種具體的宗教,而是祖先帶給我們的滲透在每一個角落的文化。宗霆鋒説:“我的故鄉臉孔金黃,身體裏流着圖騰的血。”歷史上無論中國人怎樣流亡生存,怎樣苟且偷生,都是不會忘記帶上祖先牌位的。那是祖先靈魂所在,是子孫血脈所繫。著名的衣冠南渡,不忘的是祖先的衣冠與文化典籍,還有近現代赫赫有名的客家人,有句訓言:寧賣祖宗田,不捨祖宗言。堅守着對土地的承諾,堅守着對祖先的遺訓的保留。這是家族文化的傳承,也是中華宗教信仰的重要組成。因為華夏所有的姓氏,所有的家族,都可以追溯到一個共同的祖先一個共同的人文始祖。《尚書》所謂: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義之大,謂之夏。是讚美華夏有美麗的衣冠服章,文明盛大禮儀之邦的意思。儒家的《中庸》解釋:“不偏謂之中,廣用謂之庸。”中華是個尚中的民族,中華文化是崇尚時中,陰陽制衡,隨機應變的文化。

有人曾説:“權則信,卑則仰”確實,常常的歷史畫卷上刻的全是權力與戰爭的硝煙。中國人常常為權力而低頭,也常常在權力壓迫下反抗。信仰在民族文化裏總是顛來倒去。王朝興衰,多少更替卻都躲不過文化在悄悄滲透。小到服飾花紋,大到國家祭祀,不管統治者怎麼樣都無法逃過祖先傳承的文化。一件黃袍,一片龍紋賦予帝王無限的權利與榮耀,一“仁”字,一“德”字概括統治者的終極治國夢想,這又怎不是祖先帶給我們的。

東西方文明的地域分類,以華夏族羣創造的中華文明為代表的大河流域的華夏文明,至少照引領了人類四分之三的歷史進程。進入現代史,統治階級的盲目自大與歷史的必然形式日趨勢落,隨後而崛起的西方文明洶湧的卷襲全球。中華文化似乎也如流星般隕落,但真的是這樣嗎?中華文化依然被炎黃子孫自覺不自覺的傳承和保留。

關於信仰作文2

外婆信佛。已經記不得跟着外婆參拜過多少寺廟了,只知道每去一個地方都會去那裏的廟裏拜拜,卻並不燒很名貴的香。就像外婆曾對我説的:拜佛並不是去投錢的。我還想在這句話後面加上一句:拜佛時的跪拜是一種信仰的傳遞與堅定,是世間最聖潔最美麗的肢體語言,更是錢所不能代替的。

我和外婆見過的或大或小、或華麗或破敗、或聞名遐邇或名不見經傳的寺廟應有上百座了吧,但最愛的還是一座不知名的山頂古寺,寺名裏應該有個雲字。雲,多麼隨意而樸素,就像那座寺廟一樣。廟裏只有一間屋子,只有二個和尚,只有三座佛像。和尚師傅在桌子旁邊寫着什麼,桌子上有一瓶籤。小和尚閉着眼睛在佛座邊一下一下地敲着木魚,蹬蹬蹬……

外婆用右腳跨進廟門,在佛前的墊子上慢慢地跪下了。她雙手合十,舉在胸前,掌心留空,緊閉雙眼。第一拜屈身九十度後,再將雙手攤開在身體兩邊,頭扣在地上,沒有睜一絲眼。再如此反覆拜了兩拜。三拜後,終於睜開了雙眼,直視了佛祖三秒,好象在道出心底的願望。很多人都是先許願再叩拜,彷彿是為了讓佛祖實現他們的願望才拜的。外婆卻不一樣。或許她的姿勢不是最標準的,但她卻用行為告訴了我:要先尊敬佛,最後才説出心中所求。這就像西藏的藏民們先不遠萬里一路跪到布達拉宮,再説出想對佛説的話一樣吧?

心誠則靈。外婆一直都是走到哪兒拜到哪兒,執着而不辭辛苦。這讓我想到了一種人生態度,一種讓我望而卻步的態度。我跟本無法想象做一件事竟然能堅持幾十,幾十年如一日,如此心平氣和。儘管佛祖常常違背外婆的心願:先是姨媽出車禍,再是表哥輟學。不過我們還是幸運的,因為全家人都還快樂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還能在每年春節其樂融融地吃團年飯。這就是佛祖最好的恩賜吧!

聽説現在社會上還有很多專門騙人錢的假和尚。他們可知道他們不僅欺騙了社會,還玷污了佛祖?其實,他們更玷污了一個普通老人心中最深最深的信仰。

像跪拜一樣信仰信仰一種精神,信仰一個人,信仰一句話。將收穫一生的寄託,一生的執着。

關於信仰作文3

氣喘吁吁,腳痠腿軟,我終於把兩百多級台階拋在身後,爬到最上面的大平台。

佛在平台中央,端坐在蓮花台上,安詳凝重,慈眉善目,俯視着腳下來來往往的善男信女。我似乎被佛手心淨瓶中的仙露洗去塵埃與疲勞,頓覺神清氣爽。一股莊嚴神聖的氣息圍繞着我,我心底泛起敬畏的波瀾,不禁肅然起敬。我默默地看着眼前的人們來來往往,在煙霧繚繞中,虔誠地拜佛點香……

我拿了三根香,有些躊躇和迷茫。

走到這裏才發覺,是母親改變了我,我開始崇尚佛教。母親對佛教有一種空前的敬畏,信仰佛法,相信本真,淡泊名利。每天早晨,她在在院子裏鋪上紫色的地毯,對着天空跪下磕頭又念拜,來來回回不厭其煩地做了一百零八次。她確實很有毅力,皈依真,皈依善的信念始終不變。她念唸叨叨着謎一樣的神語,唱着佛歌,彷彿這就是她每天早上起牀後小小的享受。每次外出,一見到佛像,母親就拉我連忙跪下,恭敬地磕三個大頭,塞點錢進功德箱。我照貓畫虎,拜了三拜。起身仰望佛像,覺得在佛是神聖的,充滿善與真,是不可欺瞞的。

現在,母親不在身邊,我仰望着佛,卻久久猶豫,那香要不要點?我尚不大懂拜佛的一些重要禮節,只有母親在我身邊我才能夠坦然一些,但心中不知為什麼卻又困惑——我似乎沒那麼善,沒那麼真,也會追逐一些名利,也會口不擇言講些不該講的話。庸俗氣息拂之不去,那佛還會覺得我是個雅人嗎?

遲疑片刻,打電話詢問母親,她卻奇怪:“你應該有自己的想法啊!”便掛斷電話。

腦中思想鬥爭了一會兒,畢竟也隨母親拜過佛,我還是拜三拜吧。我顫顫巍巍地拿着香,點燃,跪下,仰望,閉眼,許下願望。

許完願,我在蓮花台下的大平台來回走動。耳畔,禪意濃郁的佛教音樂似有似無,香火輕輕縈繞,檀香味很濃。我站在平台邊欄杆處,眺望遠方,視野一下子就開闊了,滿目綠意葱蘢,霧氣朦朧,彷彿處在仙境。我油然而生隔絕於世俗之外之情,是因為我身處此地?還是我的心已然靜謐?這大約就是佛教聖地能洗滌人靈魂的緣故。在那一刻,所有的迷茫和躊躇好像跑走了,心靈靜悠悠的。

時間靜悄悄溜走,等我醒來,平台上的人已三三兩兩拾階而下。

該回去了。

看着台階上的人羣,從四面八方來到這裏祈願。也許祝福是家人平安健康,也許是誠心求子,也許是祈求官運亨通,仕途發達,也許是求學業有成,金榜題名……求佛賜福,求佛保佑。佛法無邊,普渡眾生,滿足人們的各種心願。忽然覺得,紅塵裏的凡夫俗子不都是為了自身的利益來尋求保佑,卻永遠做不到虔誠的境界。若能放下,也許就沒那麼多欲求了。真正像佛祖一樣,追求靈魂的站立,豈不是要達到一個很高的道德層面?

俗人不可能放下擁有的一切,聖人才會放下功名利害,逍遙灑脱。

抬頭挺胸,清風悠盪而來,檀香撲鼻,清風撫動秀髮,我的心境敞亮敞亮的。

走下台階,回頭,仰望一眼這尊佛像,高大莊嚴。

關於信仰作文4

放學回家,正準備倒在牀上休息,奶奶就急匆匆地跑到我的房間裏,喊着:“囡囡,這個字怎麼讀?”我起身看了一眼小簿子,回答道:“‘數’。”她便連忙在旁邊標記。我眼睛一瞥,只見她在“數”字旁邊畫了一棵小樹苗,我不禁笑出聲來。她看見了,連忙向我炫耀:“我這個方法是不是很好……”我抬起頭,望着奶奶額頭上舒展着的皺紋,內心平靜的水面微微盪開了波瀾。

奶奶是信佛的,但她沒有上過學,不認字,所以原來她念經都只嘴巴上跟了幾句。最近,她又不知從哪得來了一本佛經,她便開始了學字。每天晚上,她就戴一副鑲金邊的老花鏡,在燈光下,認真地用鉛筆在紙上寫字。她的背是馱着的——在我的印象裏,她一直是馱着背的,用她那寬大有力的手掌持筆,鉛筆頭在紙上摩挲,留下一條條帶着光澤的紙條,在燈光的照耀下,有些耀眼。

有幾次雙休日,無聊時就陪奶奶坐在牀頭邊,看着她寫字,看着那隻粗糙又温暖的大手在紙上搖動。有時,我會抱怨她寫的字太醜,就用我的小手扶住她的大手幫着她寫下一筆又一筆。

會了一些簡單的字後,她也學寫她的名字。有一次,晚上放學回家,奶奶來接我。我習慣性地走去傳達室簽名,但她笑眯眯地攔住我説:“名我已經簽好了。”我以為是同班家長幫奶奶籤的,但當我看見那張牙舞爪的幾個大字後,才知道那天奶奶剛新學了寫自己的名字。奶奶有時會比我還忙,夜晚挑着燈練字,我説得洗漱了,她常回答我“等我寫完”。

練了一段時間下來,奶奶的字雖然還是張牙舞爪的,但已可以看得清了。我有時想着:奶奶老了,但她卻時常精神充沛地在自己的房間練着字,也從不覺得累。她因為念佛而去習字、學字,即使她已經有六十多歲的高齡了。

因為目標,更為信仰,年齡就看起來無關緊要了。在這個信仰缺失的時代裏,突然覺得信仰是多麼的珍貴。它給予了人們方向和力量,那是源源不斷的來自於生命的力量,它使像奶奶一樣的人重獲“新生”,感受到活力。因為有信心,因為有信仰,我們不懼前方。

關於信仰作文5

信仰,對於人類來説是一種不可缺少的的東西。它像是精神糧食,像是黑暗中的指明燈,引導着迷惘的我們走向目標。人們的信仰都各有不同。有的人的信仰是那些可以寫出令他欣賞的文學家﹔有的人的信仰是對於這個世界來説是毫不起眼的人,但對於他來説基本可以算是他的全部的人﹔還有的人的信仰是一種植物,一處風景,一個物品……甚至是不存在的虛構的人物。而我的信仰,就是那最後一類,一個作家筆下的一個虛構的人物。

我的信仰,他既不偉大,也不渺小。既有很多的人認識並且很喜歡他,也有很多的人連聽都沒有聽説過讓他。他是一本小説中的一個角色︰南派三叔的盜墓筆記中的小哥張起靈。張起靈他只是一個名氣不算很大的作家筆下的一個虛構的人物,怎麼看我都沒有什麼理由將他認為是我的信仰。或許是在小説中看到他為了朋友不惜生命的挺身而出﹔或許是看到他承擔着天大的責任和光陰的洪流,卻毫無抱怨之言,依舊默默地付出﹔還是看到他為摯友入青銅門整整十年的黑暗獨自一人闖。我不知道是為什麼,或許都有一些原因,但是,現在我明白的是,張起靈就是我的信仰。

我的信仰,是盜墓筆記中張家最後一個起靈。是盜墓筆記中的靈魂人物。他有失憶症,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遺忘之前的記憶,為此他一直穿梭於各大古墓之中尋找着被自己遺忘的記憶,永不停歇的這樣輪迴着。應該是命中註定,他遇到了改變了他命運的摯友—吳邪和王胖子。他可以為了他們而去做那些極具危險的事情,甚至不惜犧牲生命。正也是這種為朋友可以付出一切的精神打動了我,他成了我唯一的信仰。

我的信仰,他很強大,知識也很淵博。可他雖強大,卻很容易讓人感到心疼。他沒有家,也沒有家人,確切的説,張家只剩他一個人了。他獨自一人在時光的洪流中苦苦掙扎,努力的尋找着過去。他從沒抱怨過生活,沉默寡言的他時常望着天空發呆,不知是在想他逝去的家人還是在拼命回憶着過去。

我還想説很多很多,但是千言萬語也終歸不過一句話︰“你是心臟,也是信仰。”

關於信仰作文6

沒有永恆的孤獨和絕望,有黑暗的地方,必定有光。那束光,是信仰,是靈魂最原始最熱烈的追求,它在心中某處,在失意之時給人最耀眼的火光。

梭羅信仰自然,他迷戀大自然的神韻,毅然離開了紛擾喧囂的塵世。一壺酒,一竿綸,世上如梭羅這般快哉有幾人?居住在瓦爾登湖旁自制的一間小木屋內,梭羅享受自然帶給他的一切。在瓦爾登湖垂釣滿天星河,梭羅的信仰使然,而他也從中獲取凡塵千載都難以悟出的哲思。

一個人應當有信仰,更重要的是他要追求他的信仰。人無信仰則躁,在人生中一路荊棘一路風雨,信仰是航燈,使人不至被燈紅酒綠迷惑了眼,不至被紙醉金迷迷亂了心。

與時間對峙,與荒蕪對峙,與冷漠對峙,與世態炎涼對峙,需要我們的信仰。在物慾橫流的這個時代,“權力”和“財富”成了越來越多人的信仰,這是國家的危機,民族的危機。

因為這種信仰,社會充斥着欺騙和冷漠,人與人之間逐漸形成一堵高牆,每個人都成了自己世界中的國王,飛揚跋扈。“小悦悦”事件以後引起的'道德反思,各類食品問題帶來的國民恐慌……在經濟的騰飛無法帶動道德的昇華時,我們究竟得到了什麼?

國家無信仰則亡,民族無信仰則衰,社會無信則亂,我們現在的所謂信仰,不過是被慾望包裹,失去最初的光亮。我們要做的是瓦解心牆,對於物慾僅是追求而非迷戀,只有每個國民有着自己最初的信仰,那麼這股力量將會讓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

正如梭羅信仰自然,那是孩童般純真,是未雕飾的玉一般純潔。被生活洋流推着走的人們,也許該停下來找回原本的信仰。那才是人生的光。

“且放白鹿青崖間”是太白豪邁內心的信仰;“安得廣廈千萬間”是少陵心憂天下的信仰;“一蓑煙雨任平生”是東坡豁達樂觀的信仰……信仰是水,有着生命力,生生不息;人則像魚,沒有信仰這股清流難以存活。

又如國人的信仰迷失,是因為繁雜的人間污染了原本純潔的信仰,可迷途知返,給自己一雙慧眼,看清紛擾世間,便會尋得本真。

柳永曾渴望功名,後也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李煜在位時沉淪放肆,後才知“一綸繭縷一輕鈎”才是自己想要的……他們迷失過,有的尋回了,有的一世長歎,所以我們更要學會守護自己的信仰。

信仰,是心中的歌,是夜間的夢,是感動與温存。但願風再起時,信仰不再因為俗世而奔馳,珍貴歲月中,她是心中的詩,神聖如斯。

浮生如此,人生如斯,信仰之始必與身體一同就於木中。即便在靈柩,它依舊閃亮着光……

關於信仰作文7

信仰,是一個專有名詞,是有思維有語言的高等動物---人類所特有的。

信仰,是人之所以為人而又超越一般動物的“區分劑”。

清晨,我悠閒地漫步在居民區的小徑。小徑兩旁被黃草覆蓋着的土地上,杏樹高高聳立。瞥視間,一片耀眼的金黃將我吸引住——那是一顆鬱璧鬱璧的絲瓜藤,自杏樹的梢垂下,宛若綠色的秀髮。粗細不一的藤蔓緊緊繾綣,大大小小的綠葉層層疊疊鋪展開去,黃色小花在綠意的映襯之下,光彩奪目。風輕輕吹拂,藤蔓盈盈漾動,自然灑脱,大有君子之風。啊!這是多麼旺盛的藤呀。

這裏沒有紅葉,沒有秋菊,似乎唯一可以欣賞的就是這絲瓜藤了。每一條藤都在競發向上,在陽光的哺育中茁壯成長。這裏時近金秋,沒有蜂圍蝶陣,絲瓜花門前洞若涼亭,顯得卑微了許多。“不打緊!”它仍然默默地孕育着新的生命。它不像菊花那樣開得潑潑灑灑,也不如紫藤蘿花一樣開得張揚無忌,更不同於君子蘭那般鄙視流俗,孤傲清高。它是質樸的,質樸中帶着樂觀,樂觀中顯着堅強,堅強中透着信仰。它來得悄然,去得悄然,之後於這悄然中化作了春泥,留下了可口的絲瓜。

一天,我聽到樓下傳來了“嘩嘩”的聲音,開窗一望,原來是園林工人在刈草。下午,我路過絲瓜藤,——它變了,萎縮的藤蔓上,殘留着幾片乾枯的葉子。我難過極了,從此之後,我就再沒有關注過絲瓜藤了,直到有一日,我又路過那兒,欣喜地看見枯藤上抽出了新芽,如剛落地的孩子,向着那温煦的陽光,恣意地生長,重複往日的容顏。我很高興。

後來,我突然間又發覺,那新芽不見了,也不知道哪裏去了,只餘下一條憔悴的蔓逶迤在地上,還有幾片老葉在月葉柄的撐託下伶俜搖擺。我一下子對它近乎絕望了,但我還天天去觀察,希望能在這藤上尋得生命的跡象。終有一日,一條鮮活的嫩藤攀附上了杏樹,翹起油綠的新葉,金黃的花朵向天空演奏着生命之歌。隨着時光的流逝,它一天天長大,慢慢地,再現了昔日的風采,甚至比先前長得更茂盛。

絲瓜藤之所以能夠頑強地生長,是因為它對生活有着無限的追求,永不放棄生的希望。它每一次的重生都是帶着生命的信仰出發。

標籤: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