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合集九篇

作文1.49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9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合集九篇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1

“新年到啊!新年到啊!祝福大家新年好……”,一聽到這首歌就知道新年到來了,其實每年過年都一樣,但是一聽到過年,歡叫的是孩子們,苦叫的是大人們。

許多人説:“臘七臘八,凍死寒鴉”。可是,在湖南,這裏卻是20度的温度,我看啊,是“臘七臘八,熱死寒鴉”。許多地方在這一天要喝臘八粥,可是我們這兒吃臭豆腐的,整個房間裏都有這臭味,這便又來了一句:“臘七臘八,臭死寒鴉”。

除了這些,那就是“姑娘愛花小子要炮”。姑娘都拉着親朋好友買新衣服,在商場裏不停地試衣服,看看這兒,看看那兒,有些衣服鮮豔奪目,有些衣服非常潮流,這下可難住姑娘們了。小子們就整天放炮,這段日子放炮連電腦遊戲都拋到腦後去了。

過年之前,大人們忙,孩子們也忙。大人們忙着大掃除,買東西。孩子們就忙着吃喝玩樂,大人們買來除夕吃的,都被孩子們給試吃個遍。走在街上,你便能聽見孩子們唱:“過年了過年了,我放個鞭炮穿新衣,吃堆餃子去睡覺”。

除夕就更熱鬧了。每家每户都在吃團圓飯,門上貼上了春聯,還有門神,姑娘們把新衣服穿起來,放炮的小子們也被拉去穿新衣,不停地放鞭炮,放煙花,看春晚時還不停地用手機搶紅包。

正月七年級,許多人都奔向一個地方-----岳陽樓!在岳陽樓裏有廟會,孩子們可歡喜了。那些賣玩具的和賣小吃……這下可有大收穫了!

正月十五,家家都在吃湯圓,在家裏和家人們一起欣賞花燈,大人們聊一些家長裏短的事情,談一談今年的計劃,孩子們爭着誰吃的湯圓最多,他們吃得狼吞虎嚥。這場景真是美好。

這便是我家鄉的春節,每家每户都是紅紅火火,真是分外熱鬧。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2

家鄉的春節從臘月就開始了。臘八到了,用各種米,乾果熬成臘八粥喝。這一天除了喝臘八粥還要打臘八冰。早上人們到山上找泉水結的冰,打到冰後把冰裝進瓶子裏,融化後喝了它,據説來年不感冒。

過了臘八,大家就開始忙了,炸饊子,麻花等。還要殺豬,宰雞,買菜,買雜拌兒,準備過年吃的招待親戚的。還要掃房子洗牀單,好在過年顯示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不久臘月二十三小年到了。這天是要祭灶神的,還要吃餃子。天一黑鞭炮響起,已有了過年的味道。

小年之後人們更忙了。要蒸饅頭,還要把肉、雞等都煮好,涼菜泡好,就等待着過年了。

除夕真熱鬧,家家貼上紅紅的對聯和喜慶的年畫。豐盛地擺上一桌,到處都是酒肉的香味。除夕夜燈火通宵,鞭炮聲響起,人們穿上新衣,一家子坐在一起,有説有笑地吃着團圓飯。吃完飯後大家一起唱歌跳舞,小孩子們磕了頭就能拿上壓歲錢。十二點家家都放炮接神迎接新的一年。

七年級早上人們吃完飯後,就去給長輩拜年了。家家都滿懷好心情給親戚端上去做好的肉菜吃。從初六就有社火來演出了,人們都到指定的地方去看社火。敲鑼打鼓無處不洋溢着喜慶和熱鬧。

元宵上市,春節的又一個高潮到了。處處張燈結綵,整條大街像辦喜事紅火而美麗,街道上人山人海,都是看花燈的。晚上燈亮了人更多,每個花燈都簇擁着許多人,小孩子們放花炮,把天空裝扮成彩色的。家裏也掛着燈,那各型各色的燈把農家小院點綴得無比温馨美滿。除此這天還要吃元宵,祝願來年團團圓圓過完每一天。

正月十六春節就結束了,人們又照常做事,學生們也該去上學了。

這就是我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3

按照我們家鄉的慣例,春節差不多在臘月初旬開始了。這段時間,家家户户都要醃製臘製品,無論你走到哪家的陽台下,抬頭向上看,都掛滿了薰得蠟黃的年貨。什麼都有:臘肉,香腸,醃雞……讓人一見就生愛慕之心。在農村,有的人家還會宰殺年貨,或是蒸糯米粑粑,花樣繁多。不僅僅是吃,大人還要忙着給我們小孩老人準備過年的新衣,新鞋,好在過年時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大人們忙碌着,孩子們也沒閒着。一天到晚在心底裏盤算着:過年放多少炮,賣多少小玩意兒,讓爸媽送什麼禮物,得多少壓歲錢,這些錢這麼花……好在新年時玩個痛快。總而言之,整個城市都被節日的喜慶籠罩着。

一過臘月二十三,家家都要大掃除。我們要拆洗窗簾,沙發,被單;擦一擦傢俱,拖一拖地;有的人家甚至還要粉刷牆壁……當然,這種關係到整個家庭的事,也少不了我們小孩子。我們會幫大人一起收拾茶几,抹一抹桌子。好用一個全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

大年三十到了,這是大人最忙碌的一天。這天,家家都要準備年夜飯還需在門外貼上紅紅的對聯,辣椒或燈籠;在屋內掛上一條金燦燦的魚,預示着年年有餘。空氣中也瀰漫着一股濃濃的酒肉香味兒。

除夕夜,家家燈火通宵,不需間斷。一家人圍坐在飯桌前,吃着香噴噴的年夜飯,在外邊做事的人,除非萬不得已,必定趕回家來。飯後,一家人又坐在沙發上,一同觀看春節□。大家一起討論着一年裏發生的趣事。孩子們樂得合不攏嘴,三五成羣地東跑西躥,放些小鞭炮,歡聲笑語不絕於耳。

午夜十二點,新年的鐘聲敲響了,煙花爆竹響徹雲霄。空中五顏六色的煙花,有的如同一朵朵盛開的牡丹;有的如同流星劃過深藍的夜際中;有的如同從銀河上落下的瀑布;有的如同閃亮的星星向我們眨着眼睛……美麗的煙花把漆黑的夜晚照得如同白晝一樣明亮,同時也打扮着我們的神州大地,預示着祖國的經濟,科技等的方面都蒸蒸日上,繁榮昌盛。我們的生活也會像這五彩繽紛的焰火一樣多姿多彩。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4

在中國,春節是一年當中最重要的節日,在這天人們會很快樂,很高興地慶祝它的到來,當然我的家鄉也不例外。“一年之計在於春”,在我國農曆中,春節作為新的一年的開始,是我國所有傳統節日中,最受重視的一個。

過年又是個親人團聚的節日,這一點和西方的聖誕節很相似。離家的孩子這時要不遠千里回到父母家裏。真正過年的前一夜叫“除夕”,又叫“團圓夜”,“團年”。 在春節來臨前的一個多月裏,人們會積極的為它籌備,而且在外學習的人和在外打工的親人都會回到這裏和家人們一起過春節,所以平常很冷淡的村子裏,變得格外的熱鬧。(春節的由來與習俗)

從前回到家鄉時,只是呆在家裏,而春節時每天都和朋友在外面完。在春節的前幾天,人們會打掃房子,掃塵。在春節那天,人們會很早起來,為了午飯做準備,吃過早飯,人們會放鞭炮(春節放鞭炮和拜年的來歷)來慶祝春節的到來,人們會貼對聯(春節話春聯),做午飯,雖忙碌,但很快樂,吃午飯時,一家人會圍在桌子前,邊説邊聊,熱鬧極了,而且這是孩子們也可以得到壓歲錢,午飯後,人們匯聚在一起娛樂或去親屬朋友家拜年,歡聲笑語不斷。到了晚上人們會包餃子,看春晚,每當吃晚飯前,媽媽都會端一盆水來給我洗手洗臉,説是洗去黴運,然後我便會出去看爸爸籠火,放鞭炮,然後吃飯,看春晚來守夜,來等待12點鐘的敲響,新年的.到來。

傳統的慶祝活動則從除夕一直持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喜慶氣氛要持續一個月——這就是我家鄉的春節。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5

新年是中國最隆重的節日,這一天中國人民同歡喜共度過,雖然各地的習俗不同,但歡樂仍在每個人的心中盪漾。

除夕那天,孩子們穿上新衣服,歡天喜地地和夥伴們一起玩耍,大人們也忙裏忙外,全然一片忙年的繁榮景!。時間過得真快,轉眼就到了快天黑的時候。媽媽的廚藝在我們家中可是最好的了,所以肯定要品嚐她為我們準備的豐盛晚餐啦!面對着一桌子香噴噴的飯菜,我們一大家子圍坐在桌邊,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我真的感到了“生活比蜜甜”的滋味呢!

在除夕晚上,我們一羣小朋友,手裏拿着鞭炮,在大人們的帶領下放鞭炮,在天上炸開時,一朵朵七色花鑽出來,像彩虹一樣,五彩繽紛;又像仙女撒花,送給人們幸福,好漂亮!放完鞭炮我就和爸爸媽媽去看新年晚會。家家燈火通明,熱鬧極了。

在第二天,天沒亮,媽媽就催促我快點起牀,我起了,爺爺奶奶他們都起了。媽媽把昨天包好的包子,放到盤子裏,我們有説有笑地吃起了包子。不一會,天亮了,人們都穿上新衣服去走親訪友給長輩拜年去了。我們家也不例外,我和爸爸媽媽都穿上了新衣服,爸爸顯得更英俊瀟灑,媽媽變得更年輕美麗!“噼裏啪啦”,陣陣鞭炮聲迎來了大年七年級,我和爸爸,媽媽一起去給親戚們拜年。走着走着,我們來到老奶奶家。爸爸一見老奶奶就想跪下給老奶奶磕頭,可是被老奶奶攔住了!“唉,你説你磕什麼頭呀!來快吃點瓜子,抽根煙!”“不用不用,我不抽煙!”。拜完老奶奶家,我們又去給大媽家、叔叔家拜年!不久我們終於給各家各户拜完了年!

一眨眼到了年初八,新年就結束了,人人都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該上班的上班,該上學去上學了。新的一年開始了,人們紛紛向新的生活、新的目標進發、努力了!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6

二月四日這一天,我和爸爸拿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風風火火地來到金橋汽車站,準備搭乘快班車回奶奶家過個團團圓圓的新年,此時我的心中無比的興奮。

經過兩個小時的路程,終於來到了目的地——上林,一個熱鬧的縣城。在那裏"熬"了幾天,終於到了年三十晚。

這一天,我們家殺雞殺鴨,很早就用餐了,桌面上盡是美味佳餚,等我們吃飽了喝足了,剩下的時間我們就自由活動。到了晚上,家裏的女人都要按照習俗去包粽子,把粽子包好後,再把它們放進大爐裏煮熟,一煮就是好幾個小時,一直到天亮為止。家裏勤勞的女人整晚都要守着它,一直到煮熟了才離開。另外家鄉還喜歡在春節的時候煮黑糯米飯,因為呀,在當地人看來糯米煮得越黑,今年你們家的運氣就越好。煮好了家裏的每一個人都要嘗一嘗,沾沾運氣。

光是煮粽子和煮黑糯米飯還不能表達新年的氣氛,最重要的是年三十晚的那天晚上。一到12點鐘,家家户户門前的鞭炮點燃,"噼哩啪啦"的響聲不停地在耳邊響起,不一會兒天空上邊佈滿了五彩繽紛的煙花,象一朵朵夜間綻放的花兒,縱橫交輟着,用自己的光芒照亮大地。天空中有絢麗的禮花,地上又有什麼呢?咦,那黃黃的,長長的是什麼呀?原來那是"舞龍",舞龍團所過之處就會看見很多鞭炮隨之而響,因為人們在戲弄"龍王爺"呢!此時的上林縣真美麗。我完全被這樣的情景迷住了。

這種場景一直持續到凌晨兩點多。

家鄉人過年的方式真特別,只見禮花不停地升上天空,展現自己的風采,增添無限魅力;"舞龍"人穿過大街小巷,增添許多生機。回憶起那晚,簡直是象看了一幅合諧,絢麗的畫卷喲!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7

我的老家在民勤縣西渠鎮,臘月二十日我就跟隨爸爸媽媽來到爺爺家準避過春節,家鄉的春節作文。

到爺爺家吃過飯後,就陪同爺爺奶奶 做油果子、饊兒、麻花等應時點心。臘月二十三日,我們祭過灶君,就等待着除夕了。到了 除夕,大年正式開始了,這一天活動多、講究 也多。清早起來,打掃完庭院,爺爺給騾馬等 牲口拴上紅布條。中午,我們吃過黃米飯,貼 好對聯和年畫,將列祖列宗的牌位擺放整齊, 獻上供品。待一切就緒後,我們全家一起上墳 燒紙。燒紙回來後,首先要鞭炮,然後到各位 祖先的牌位前磕頭致禮。到晚上,我們通宵不 眠,有着‘熬壽’的意思,還要點三柱香,向 神靈和祖先祈福。正月七年級天還沒亮,爺爺就 把我們一家叫醒,就去迎接喜神,我們把這叫 做“燎天蓬”。出門之後,找一塊寬闊的地方 ,點燃一大堆火,爺爺、大爹、二爹等長輩領 頭,從火上跳躍而過。爺爺讓我跟着他,他便 説起了祝詞:“東去東成了,西去西贏了,騾 馬成羣了,牛羊滿圈了,糧食滿倉了,好人相 逢了,百病消散了,空懷出門了,滿懷進門了 。”每念一句,我們繞火堆繞一圈,從火上跳 躍而過。祝詞説完後,磕頭禮拜,恭迎喜神進 家。天亮後,我們又找人唱小曲。正月八年級走 親訪友,祝賀新年。正月九年級打醋炭??用勺子 盛醋,醋中到一點香油,將燒紅的石頭放在鐵 勺裏,把每個角落蒸薰一遍,表示驅邪降魔。 到正月十五,民勤小曲在集市上演出,有《下 四川》、《小姑賢》等傳統曲目,人人耳熟能 詳,就連孩子們也非常喜歡。晚上觀燈會,大 街上人山人海、熱鬧非凡。

家鄉的春節真熱鬧啊!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8

綺麗的崇武半島,在歷史發展的過程中,其民風習俗在閩南文化的大範疇下,獨自較多的特點。這反映出一種濃厚的封建觀念。

談起家鄉的春節。從農曆十二中旬開始,大人們就忙着買年貨。大年三十早上,家家趕做年菜,到處是酒肉的香味,門外貼上了紅紅的對聯,還掛上了桃符。傳説有一隻年獸,他頭生獨角,血紅的嘴巴,非常的可怕。他一年都在沉睡,到了臘月最後一天,它才甦醒一次,出來掠食吃人。在長期的實踐中,人們發現他有“三怕”--怕聲.怕光.怕紅顏色。為了驅趕他,人們用紅顏色的桃木做成牌子,掛在門口,稱為“桃符”。還有人燃燒砍伐來的青竹子。發出噼噼啪啪的聲音和光,這就是爆竹的來歷。年獸見了“桃符”,聽到爆竹響,嚇得趕快逃跑,這樣大家就安然無恙了。

晚上,媽媽把買來的稻草點燃,一團很旺的火焰出現了。我好奇地問媽媽:“媽媽。為什麼除夕夜要點燃稻草呢?”媽媽看着我一副可愛的模樣,耐心的對我説:“這叫‘跳火盆’”,是我們家鄉春節的傳統習俗。跳過去是把今年的晦氣送出去;跳過來,是希望來年平平安安、生意興隆。這一夜,家家户户通宵燈火,鞭炮聲徹夜不絕。

大年七年級的景象與除夕截然不同。男女老少都穿上了漂亮的新衣服。走出家門,到親朋好友家去拜年。同時也到城裏城外廟裏去燒香,小孩子喜歡上街買鞭炮和心愛的玩具,他們個個樂開懷。這就是家鄉的春節。

改革開放以來,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文化水平提高,不少陋習被摒棄。但是,歷史形成的習俗不少在日常生活中,仍一直被沿用。

《家鄉的春節》作文600字 篇9

按照家鄉的老規矩,過春節差不多從臘月就開始了。

臘八這天,人們要喝臘八粥。臘八粥是由五穀雜糧做的,它們是玉米、小麥、大米、花生、綠豆、芸豆、別看這不起眼的臘八粥,悄悄告訴你呀!這可是我們祖傳的,必須得喝。

日子過得真快,轉眼到了二十三,二十三就是小年了聽奶奶説:“二十三這天送灶,要把灶神送到孃家去,到三十才能回來,所以二十三的灶糖是必不可少的;這時候我們小孩可高興壞了。嘴上不停的説:“過年了,過年了。”

眼看到了除夕,除夕可真熱鬧呀!家家趕着做年菜,酒肉的香味在天空中久久的迴盪着,到了正午時分,按照家鄉的習俗,有男的去祖墳上把老祖宗請回來,然後回家貼對聯、年畫,等做完這些事,就能放鞭炮、迎新年了,而小孩則高興的竄前跳後,喜悦的心情是無法言表的,在這時候,無論是在外上班的還是打工的人,都必須得趕回來,吃團圓飯。到了午夜十二點,所有人都要放鞭炮,迎新年,聽着震耳欲聾的鞭炮聲,新的一年開始了;這一夜,家家燈火通明,我們老家還有一個古老的傳統,就是在三十晚上,家家都得到廟上上香。祈禱來年風調雨順、事事順心。

大年七年級景象可不一樣,人們都會出去拜年,年少的給年長的拜年,孩子們會得到很多壓歲錢。大人們坐在一起划拳喝酒,忘掉了所有的煩惱,盡情的暢飲。

很快,元宵節到了,花燈是必不可少的。而最講究的則是吃元宵,家家都要煮。為得就是一家團圓,甜甜蜜蜜。

到了正月十六,家鄉的春節也就結束了,無論是上班還是種地的,都開始了他們忙碌的生活。

標籤:九篇 春節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