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名人作文600字四篇

作文1.33W

在現實生活或工作學習中,大家都接觸過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名人作文600字4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關於名人作文600字四篇

名人作文600字 篇1

我的家鄉柳州是一個美麗的地方,説他人傑地靈肯定也不為過,因為柳州真的有很多的名人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是我們每個人都很尊重的人。最出名的,我想應該要數著名的文學家、思想家和政治家——詩人柳宗元吧!相信你一定也聽説過,但是肯定知道的不多,沒關係,聽我慢慢為你介紹吧!

詩人柳宗元是山西省永濟市虞鄉鎮人,詩人柳宗元曾擔任唐朝禮部員外郎,但因參加政治革新失敗被貶,晚年居官柳州。詩人柳宗元在柳州的時候,幫助了很多人,他使已被淪為的奴婢,仍可以用錢贖回,使一些貧窮的老百姓過上了幸福的生活,並且親自領導他們自己勞動,為國家做出有益的貢獻。詩人柳宗元和劉禹錫是詩文方面互相欣賞的好朋友,唐代順宗永貞年間,二人共同參與王叔文集團的政治改革。到了任上,詩人柳宗元寫信給同樣貶謫的劉禹錫,説:“我遠離家鄉被貶到這個土地荒蕪瘟疫橫行的地方,將自己放逐于山林湖澤之間,倍感壓抑窮困煩悶,只好將全部心思都放在賦詩作文上了。”劉禹錫就時常寫信給詩人柳宗元,以自己樂觀的情緒鼓勵安慰他。和十年,詩人柳宗元又被調職任柳州刺史,劉禹錫則再次被貶謫到播州,詩人柳宗元知道播州是一個十分貧困偏僻的地方,於是他上書給皇上,希望皇上可以看在劉禹錫年邁的老母親的份上,讓他去柳州,自己則替換他去播州,大臣們被詩人柳宗元所感動,紛紛給劉禹錫求情,最後,皇上批准讓劉禹錫改去聯州。

詩人柳宗元雖然活了不到50歲,卻在文學上創造了光輝的業績,在詩歌、辭賦、散文、遊記、寓言、小説、雜文以及文學理論諸方面,都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的貢獻是我們都永遠銘記在心的。

這就是家鄉的名人——詩人柳宗元,怎麼樣,通過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對他更加敬佩了?那就讓我們一起向名人致敬吧!

名人作文600字 篇2

在這國慶節的假期裏,我讀了一本名為《名人傳》的書,讀完這本書之後,使我感受很深。《名人傳》的作者是法國的羅曼羅蘭,這本書先寫《貝多芬傳》、《米開朗琪羅傳》《托爾斯泰傳》。

貝多芬是一個耳聾裏的音樂家,他沒有知音,甚至沒有朋友。他在肉體和心靈雙重的痛苦下保持着不屈不撓、高昂的鬥爭精神,任何時候都不向命運低頭。

米開朗琪羅在行動和思想上,他優柔寡斷,生性膽怯、謹小慎微,所以使他一生飽受折磨,但他的'創造藝術卻是無與倫比的。他的憂鬱是高尚的。

托爾斯泰是一個具有博愛精神的英雄,他很早就擁有了財富、榮譽和地位,而他卻離家出走,飽受折磨,最後客死荒郊。

讀了這篇的文章後,我的感受是:古今之成大事業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我們不得不反省,他們在人生的道路上,要經歷那麼多的風吹雨打。可他們面對生活的困難,他們不屈服,卻是用自己那頑強的毅力戰勝一切。他們好不容易迎來了一點陽光,可暴風雨隨後也跟來了。而我們有時候總是抱怨學習苦、學習累。一點事不如意,就不高興。有什麼困難就找別人幫忙。相比他們,我們要幸福得多,不用擔心沒錢用,不用擔心吃穿住。還享受着優越的生活。

在《名人傳》中,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正是三位人物的人生總結吧。作者用三個故事給我們描述了人類生命裏的各種洗禮和超越常人的磨難。我感受到了他們那種崇高的精神。我們應該學習他們那種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勇往直前的精神。

名人作文600字 篇3

我的家鄉在無錫,這裏人傑地靈,有很多家喻户曉的名人:有“乒壇健將”蔡振華,有“枱球王子”丁俊暉,有“中國奧運之父”何振樑……其中,我最佩服的還是一名畫家——徐悲鴻。

徐悲鴻原名徐壽康,出生於1895年,於1953年去世。他是我國現代畫家,也是美術教育家。徐悲鴻擅長畫人物、走獸、花鳥,他作畫講究光線、造型,注重對物體解剖結構、骨骼的準確把握,並強調作品的思想內涵,他的畫在當時的中國畫壇影響十分巨大。徐悲鴻之所以聞名於世,是因為他畫的奔馬栩栩如生,好像能看到羣馬疾馳時塵土飛揚的壯觀場面。

徐悲鴻學畫十分刻苦。1919年他赴法國留學,考入巴黎國立美術學校學習油畫、素描,受教於弗拉芒格先生,開始接受正規的西方繪畫教育。徐悲鴻每日樂此不疲地進行西洋畫的基礎訓練,他上午在巴黎美術學校仔細聽講,認真學習;下午拿着畫本去展覽會臨摹大畫家們的作品。由於北洋政府一度中斷學費,徐悲鴻不得不轉至消費水平較低的德國柏林去。在那裏,他仍然不放過每一個學習的機會。他求教於畫家康普,併到博物館觀摩著名畫家倫勃朗的畫作,還經常去動物園畫獅子、老虎、馬等動物,在動物園一待就是大半天。當徐悲鴻重新獲得留學經費後,立即從德國返回法國繼續學習。他抓緊每分每秒,孜孜不倦地努力鑽研,他的繪畫水平因此日漸提高。

徐悲鴻不僅學畫刻苦,還十分熱愛祖國。在他剛去法國留學時,有一位外國學生瞧不起中國,説了許多辱沒中國人的話。徐悲鴻知道了,義正詞嚴地對那個學生説:“你既然瞧不起我的國家,那好,從現在開始,我代表我的國家,你代表你的國家,到畢業時我們來一比高下。”那位外國學生被徐悲鴻的氣場震住了,但又怕丟臉,只能弱弱地説了聲:“好。”從此,徐悲鴻更加努力地學畫,終於成了一名聞名中外的畫家。那位外國學生對他刮目相看,心悦誠服地向他道了歉。

看,這就是我家鄉的徐悲鴻,我真為家鄉有這樣的名人而感到自豪。

名人作文600字 篇4

在這個寒假裏,我讀過不少課外書,寒假讀《名人故事》有感。其中,令我深受啟發的一本書是《名人故事》,這本書裏的一個個故事,讓我百看不厭、受益匪淺。

《名人故事》裏的小故事—《樂壇“拼命三郎”》講敍了我們最喜歡的音樂家聶耳的故事。聶耳自幼喜歡音樂,二十世紀三十年代初,他考上了上海明月歌舞劇社,成了一名小提琴練習生。當時,劇社條件非常艱苦,但愛好音樂的聶耳卻十分知足。聶耳知道自己基礎差、起點低,於是在大家去逛商店,或看雜耍的時候,聶耳卻抓住這寶貴的時間,勤加苦練,每天至少要練上七八個小時。因此,被人們稱為“拼命三郎”。正是憑着這股勤奮和拼命勁兒,聶耳在他短暫的一身中,留下了許多光輝的作品。《墨池的故事》講述了著名的書法家王羲之的故事。酷愛書法的王羲之每天勤學苦練。有一次,他在書房練字,書童給他送來饅頭和蒜泥,勸他趁熱吃,而他心思全在練字上,母親來書房看他,卻見王羲之右手拿着筆,左手拿着半個饅頭蘸着墨汁往嘴裏送,讀後感《寒假讀《名人故事》有感》。王羲之每次練完字後,總要到門口的池塘邊清洗毛筆和硯台。起初,池塘裏的的水還很清澈,可由於他不停地練習書法,不停的清洗筆和硯台,天長日久,清澈見底的池塘竟變成了黑黑的墨池……

讀完《名人故事》這本書,使我悟出了這樣一個道理:一個人的成功並沒有什麼捷徑可走,也沒有天上掉餡餅這等好事,所謂“寶劍鋒從磨礪出”,只有經過一番磨礪,付出比別人更多的努力,勤學苦練,不斷的探索,才能向成功的道路一步步邁進。

標籤:四篇 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