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傳統節日作文15篇

作文1.16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通過作文可以把我們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塊。作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統節日作文,歡迎閲讀與收藏。

傳統節日作文15篇

傳統節日作文1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我最喜歡春節。

每年過春節,大街上都掛滿了紅紅的燈籠,家家户户貼上了紅紅的春聯。每個人臉上都洋溢着節日的喜悦。但你知道春節人們為什麼要這樣呢?其實這裏有一個很神奇的故事,現在讓我來説給大家聽聽。

從前,有一個村子,村子的後山上有一隻害人的動物叫“年”,每到除夕就會下山害人,有一年除夕前,人們都收拾好東西準備離開這個村子到城裏去避難,這時來了一個乞討的老人,老人家對大家説:“不要怕,‘年’最怕紅色與響聲。”人們聽後都在自家的院子裏堆一些竹子,點燃後砰,砰,砰幾聲,“年”就被嚇跑了,從此人們過上幸福美滿的人活。就這樣這個故事就一傳十,十傳百,一直流傳到現在。

啊!中國傳統文化真是光輝燦爛,我們做為祖國的下一代應該把我們中國的傳統文化發揚光大。

傳統節日作文2

賽龍舟是端午節的一項重要活動,在我國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當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龍神的一種祭祀活動,其起源有可能始於原始社會末期。

賽龍舟是中國民間傳統水上體育娛樂項目,已流傳兩千多年,多是在喜慶節日舉行,是多人集體划槳競賽。史書記載,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而興起的。由此可見,賽龍舟不僅是一種體育娛樂活動,更體現出人們心中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龍舟船的大小因地而異。比賽是在規定距離內,同時起航,以到達終點先後決定名次。我國各族的龍舟賽略有不同。漢族多在每年“端午節”舉行,船長一般為20?30米,每艘船上約30名水手。

我愛端午節

每年的陰曆五月初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端午節。

這一天有很多有意義的活動:吃粽子,賽龍舟,掛菖蒲,喝雄黃酒等等。聽大人們説,吃粽子和賽龍舟,是為了紀念我國著名的詩人屈原,因為就在這一天,屈原為了自己的祖國,跳江自殺。

我很喜歡端午節,因為我喜歡吃粽子,端午節到了,我就有粽子可以吃啦!

我家鄉的端午節

七年級吃糕;

八年級吃粽子;

九年級吃螺;

初四持艾草;

初五吃一天。

唱着這首不很和諧的童謠,又迎來了端午節。

端午是傳統節日,在莆田就有這麼一首不和諧的童謠,五月七年級便拉開了端午節的序幕。從七年級開始,家家户户都開始忙碌起來,準備端午節的用品,雖然不是很多,其中最讓人眼饞的自然要屬端午中的美食了。

一提端午節,最先想到的應該就是粽子了。粽子長得玲瓏可愛,有鹹味的和甜味的。我對於肉粽子不感興趣,卻對糯米粽情有獨鍾,尤其是裏面大大的棗子,家裏自己做的總是包的大大的。糯米的濃香夾雜着縷縷蛋草葉子的清香沁人心脾,咬一口,含在嘴裏,越嚼越有滋味。逢過端午,奶奶動要包上N個粽子讓我這隻饞貓大飽口服。街上也有到處吆喝的,不過賣的粽子比家裏的要小很多,卻很貴,糯米粽裏的棗子也不大,貌似插倆花生。

傳統節日作文3

中國的傳統的節日有很多很多,這是我們這個經歷了幾千年文明民族的寶庫,有:春節、端午節、清明節、元宵節等等,其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記得去年我在外婆家看春節聯歡晚會,晚會裏面的小品逗得我們一家人哈哈大笑。看着看着,突然有兩聲砰砰、砰砰的聲音在我耳邊響起。我就迫不及待地跑去陽台一看,呀!真是好美阿,原來是煙花!

回頭一看鍾,原來已經十二點了,這時聽到外公在樓下大喊一聲,説:“我們也快點放鞭炮和煙花吧!”我匆匆忙忙地跑到樓下去,看到鞭炮已經掛起來了,像一條紅色的大蜈蚣,鞭炮掛在二樓,一直垂到一樓地上。這時我看見姨丈手拿着一根香,然後和我們一起異口同聲説:“1、2、3。”數完之後,鞭炮聲音就震耳欲聾的響起,我高興的大喊起來説:“新年到嘍,新年到嘍。”我和妹妹一人拿着一枝煙花,插到地上,點起煙花,一會就有煙花衝向天空,五彩繽紛的煙花漂亮極了。

這就是我國的傳統節日-春節,是不是很有趣?

傳統節日作文4

中國有許多傳統節日,有熱熱鬧鬧的春節,有吃粽子,賽龍舟的端午節,掃墓祭祖的清明節,而我最喜歡元宵節。

元宵節的這一天,我們家早早開始包湯圓,媽媽告訴我首先要做一個湯圓皮,再用勺子放上一勺餡,最後把它裹成球狀。就這樣我下子包了十多個呢!包好後就把它們放進鍋裏,一個個又圓又嫩的湯圓像一個個跳水運動員,齊刷刷地跳進了鍋裏,媽媽用湯勺把湯圓來回攪拌,這樣湯圓才不會粘在鍋底。湯圓們在鍋裏翻滾着。好似在跳着舞,不一會兒,湯圓變浮了上來,好像在説主人,我熟了,快來品嚐一下吧!″

湯圓出鍋了,那香甜的味道饞得我口水直流,我把他們,沉靜了碗裏終於可以開動了,我們全家人坐下來一起品嚐湯圓。這湯圓的皮可直是晶瑩細膩。我迫不及待的咬了一口。柔軟無比呢!細看看原色澤不同,原來媽媽做了各種口味的湯圓,有隻貓喂有紫薯味,有杏仁味的……爸爸説道:“什麼東西這麼硬,咬的牙疼,媽媽笑盈盈的説恭喜你中了彩頭,我放了幾個硬幣進其中幾個湯圓裏,吃到的人會平安幸福!″

晚上,我們來到大朗體育館,這裏可熱鬧了,到處都是人山人海,街上有許多節目的舞龍。賞花燈。有五一表演,道路兩旁的樹上掛着許多燈籠,燈籠上面寫着。很多燈謎,人們圍繞着燈謎猜着廣場中間有正在表演着豐富多彩的節目,熱鬧的。鼓敲起來。五彩的金龍舞起來歡樂。歌聲迴盪在月色下。天越來越黑了,人們陸續回家了,我們也玩得精疲力盡,只好依依不捨的回家了。

今年的元宵節給我帶來了許多歡樂,也給所有的人們帶來了歡樂,真期待明年的元宵節呀!

傳統節日作文5

今天是端午節,媽媽要教我包粽子。

一大早,我就把媽媽叫醒。“開始啦!”我歡呼着。一開始我看着媽媽包。其實我早就躍躍欲試了。我看着媽媽包的粽子又好看又好吃的樣子,可羨慕了。現在,終於輪到我包了。媽媽説讓我先做一個小的練練手。於是我立刻一手拿着一片粽葉,一手拿着勺子。首先我往粽葉裏放了一勺糯米。可是,我剛把糯米放下去,它灑的滿地都是。媽媽説:“要先把粽葉像這樣這一下,我們再勺一勺。”媽媽的鼓勵讓我振作起來。於是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又勺了一勺米,把它輕輕地放在粽葉上。這次終於沒有灑出來了,我開心極了。接下來,我在媽媽學習了捆粽子,雖然很難,但我相信通過不斷的練習,肯定能包得像媽媽好。

粽子包好了,但不知道吃起來怎麼樣。於是我就叫媽媽把它們煮了。終於煮熟了,媽媽把它們一個一個地拿了出來,我把我做的粽子打開咬了一口“太難吃了!”我大叫起來。原來我把紅棗和肉放進一個粽子裏面了。

傳統節日作文6

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可多了,有團團圓圓的中秋節,有熱熱鬧鬧的端午節,有祭祀親人的清明節,但我最喜歡的要數喜氣洋洋的春節。在這個長長的節日裏,人們除舊迎新,走訪親人,談天説地,其樂融融。

那天,我還在睡夢中,就聽見外面鞭炮“噼裏啪啦”的響聲,彷彿在説:“春節到啦,春節到啦!快起牀,快起牀!”而正是這個聲音提醒着我,把我的起牀氣都抹去了,我從牀上蹦起來,因為知道這天是我最喜歡的節日——春節。

我剛吃完早飯,就迫不及待地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拜年了,祝您“新年快樂”,“工作順利”,“健健康康”等話語在我嘴邊不停地道出。拜完了年,數了數那天的壓歲錢:900元。我心裏想:今天真是賺翻了。心裏高興得像喝了蜜一樣甜。

好不容易到了晚上,菜都擺上了桌,各盤菜都有各自的寓意,每道菜都藴含着對新一年的祝福,對新一年的期待。魚,是富貴典雅的象徵,紅燒魚就意味着紅紅火火、喜氣洋洋了,代表着年年有餘;雞,是一個討口彩的,希望一整年都能大吉大利。

吃完年夜飯,爸爸和我一起到小區的樓下放煙花。煙花發出的火光多麼像一顆顆五顏六色的星星,是那麼的美麗,那麼的明亮,那麼的迷人,將烏黑的夜空打扮得格外明亮,這真像一幅美麗的畫。

午夜的鐘聲敲響了,鞭炮聲震耳欲聾,家家户户伴隨着鞭炮聲、祝福聲、歡笑聲過完了這個意義非凡的春節!

我之所以喜歡春節,是因為春節是新年中的第一個節日,也是最隆重的節日,在這節日裏,每個人都能和親人團聚,也能收到許多祝福,還能拿到很多壓歲錢,所以我很喜歡它。

同學們,你們最喜歡的是什麼節日呢?

傳統節日作文7

在北方,有一個隆重的節日,叫春節。

在春節那天,每家每户都吃年夜飯,年夜飯是餃子,每年媽媽包餃子時,都會在其中一個裏面面放一個硬幣。

這一年,我們家和其他家不一樣,因為我們的餃子裏面放的是棗兒。

這次有福氣的人換成了哥哥,你還不知道什麼是有福氣的人的意思,對嗎?我來告訴你,意思是誰吃到餃子裏面放的東西,誰就有福氣,而這一年換成了哥哥。

吃完年夜飯,我們去拜年了,我看到了一個小孩兒已經從一家出來了,他捧着一個血紅血紅的紅包,那個小孩兒的笑容,像是在説:“看看我手中的大紅包!”我看到了他的紅包,心裏想着快點兒得到紅包。一會兒,我們到達一個“地點”。我和哥哥、姐姐、弟弟和妹妹興奮不已,眼睛都快要眯成一條縫。得到了紅包,我們又去了許許多多的地方領得紅包。我們在路上聽着別人放鞭炮的聲音。

我們都知道為什麼要過春節,因為呀,過春節,提醒着我們新的一年要開始了。

我喜歡春節,你呢?

傳統節日作文8

俗話説,爆竹聲聲辭舊歲,敲鑼打鼓迎新春。雖説如今的城市禁止燃放煙花爆竹,少了那份驚天動地的熱鬧。可是滿大街的大紅燈籠,家家户户喜氣洋洋的紅春聯、令人垂涎欲滴的美味年貨,依舊掩蓋不住那濃濃的年味!新年裏的集五福搖紅包,螞蟻森林、螞蟻莊園的熱火朝天,似乎已經成為了如今迎新年的一種標配;家庭羣、朋友羣的紅包雨大戰,給這個己亥年的豬年春節增添了一份別樣的熱鬧。

伴隨着這份濃濃的年味,我踏上了行走的春節之旅。沒錯,我的春節一直在路上。從蘇州到北京,從北京到泰山,從泰山到濟南,從濟南到青島,從青島到上海,從上海到蘇州,我徜徉在祖國的地鐵、高鐵、民航路上,累並快樂着,也深深地為自己走在這新時代的復興之路上而感到驕傲和幸福!

在這一路中,令我印象最深刻要數北京之旅。大年八年級一大早,我們一家便踏上了北上的列車,來到北京。已經是第二次踏上這片熱土,北方的冬天有一種別樣的美麗,車水馬龍的王府井大街熱鬧非凡、年味十足,到處洋溢着春節的味道,讓人流連忘返……

大年九年級的清晨五點,寒風凜冽,我們一家鬥志昂揚地來到天安門廣場,準備觀看神聖而莊嚴的升旗儀式。我發現像我們這樣的一家三口很多,還有很多扶老攜幼的家庭也都來到了天安門廣場。這是一個莊嚴的地方,會讓人自然而然的肅然起敬。從寥寥幾人到整個廣場人山人海,從清晨5點到7點18分,只為等待那神聖的一刻。在那一刻,看着武警戰士威武的身姿,耳邊迴響着莊嚴有力的國歌,我心裏激動萬分,感覺到心臟在胸膛裏撲通撲通地跳動,我為自己是一箇中國人而感到無比的自豪。當五星紅旗伴隨着雄壯的國歌聲冉冉升起時,整個人羣都沸騰了。是的,大家都有一顆赤誠的愛國之心!

我遙望對面雄偉莊嚴的中國國家博物館,“偉大的變革”五個大字格外醒目,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鼈,多麼的蓬勃大氣啊!我愛你,中國!

短短的7天春節之旅眨眼就結束了,我意猶未盡,我的春節快樂又圓滿!

傳統節日作文9

深厚的傳統文化,我們中國人的根,中華傳統節日,是這個根上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今天我就帶領大家看看我們中華傳統節日—春節,是怎麼過的吧!

我們春節要做的事情許許多多,古時候,有一些人在包餃子的時候,在餃子裏放一個銅錢,誰吃到了,就會明年發大財,有的貼春聯,有的放鞭炮……各種春節的習俗,數都數不清。

還記得那次在老家過春節的時候,有一次,爸爸和姐姐準備去貼春聯的時候,我拽住了爸爸,對爸爸説:'爸爸,我也想去幫你和姐姐去貼春聯,爸爸説:'好吧!我站在了椅子上,可是還是夠不到,爸爸見了對我説:'你幫我拿着膠帶,我説:'好,我把膠帶撕成小片片,遞給爸爸,春聯馬上就貼好了。

我喜愛春節,過了春節,我又長大了一歲啦!'

傳統節日作文10

我知道中國的傳統節日有很多:春節、元宵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但我最喜歡春節,它最隆重、最熱鬧,也最紅火!

有關春節,也叫過年,那麼,你知道嗎“年”的故事嗎?我講給你聽吧!傳説在遠古時代的時候,“年”是一個大怪獸,居住在深海里。每逢新年的頭一天,它就從海底爬出來吃人們養的雞、鴨、鵝、狗……人們非常害怕“年”。每次“年”跑到村子裏,人們都慌亂扶老攜幼地往山裏趕,有的還帶着雞鴨鵝狗……等着年走了,第二天才再回到村子裏。有一次,出現了一位老爺爺,他穿着一身大紅衣服,大人讓老爺爺趕往山上跑,老爺爺説:“你們去吧,讓我在這睡一晚,明天你們再看看我還存活不。總得找個辦法對付年啊!”説着人們就匆匆上山了。年真的又來了,老爺爺點上紅蠟燭,貼上紅對聯,屋子裏亮堂堂的,還燃起一堆柴火,年還沒走到近前,忽然看見紅色亮光,和響聲嚇得逃走了。第二天人們回到村子裏,村子裏依然安然無恙。人們問老爺爺:“這老頭兒用了什麼法術呀?”人們七嘴八舌地議論着。老爺爺説:“我沒用什麼法術,我只是穿着一個大紅衣,點上紅蠟燭放上,其實,‘年’最害怕紅,燃起了柴火,還敲了幾下破銅盆,亮光和響聲就把年嚇跑啦!”所以每次年來的時候,人們就用這個方法對付他。之所以人們可以對付年了,人們説這是過了關卡,後來傳襲下來叫“過年”,"年關“。

現在年再也不敢出來了,那個紅紅火火的節日,它可能早就把年這個獸嚇死了。

為了慶祝取得勝利,人們一代又一代紀念這個特殊的日子,作為一個節日了,所以每逢過年,總有很多習俗來增添節日氛圍,天南海北的人們總要在過節時刻回到家吃上熱汽騰騰的餃子,家人在一起團團圓圓過年,大人小孩都穿新衣,互相拜年,往往孩子們總能拿到長輩給的壓歲錢,家家户户,喜笑顏開看春晚節目,人們都沉浸在美好,幸福的祥和中……

傳統節日作文11

我國的傳統節日很多,比如:春節,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不過,我最喜歡的節日當屬中秋節啦,因為這個節日是團聚的節日,是個豐收的節日!

首先,月餅是必不可少的主角兒,月餅分很多種,有蛋黃餡兒的、棗泥餡的、五仁餡的、蓮蓉餡的……我最喜歡的是蓮蓉餡的月餅。

中秋節,人們大都喜歡賞月,我給媽媽要了一個月餅。我們一邊吃,一遍賞月。我也情不自禁的唱起了《中秋歌》:“中秋節啊月兒圓呀,也有為我大閲兵呀”。爸爸説:“今天的月亮好圓啊”,我接着回答説:“圓的像個大玉盤”,哥哥吃着月餅笑着説:“恩,今天的夜空好亮啊,我彷彿看到了嫦娥在跳舞,玉兔在玩耍”。

晚上,我們一家人帶着甜蜜的笑容進入了夢鄉!

這就是我最喜歡的傳統節日,中秋節!

傳統節日作文12

過年,一個人們常常提起到的詞語,一個聖神的詞語。它是中華民族的風采,是中華民族歷史的代表。

什麼是過年?過年是中國民間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傳統節日,也是最熱鬧的一個古老節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七年級,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陰曆年,俗稱“過年”。但在民間,傳統意義上的過年是指從臘月初八的臘祭或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七年級為高潮。在過年期間,中國的漢族和很多少數民族都要舉行各種活動以示慶祝。這些活動均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舊佈新、迎禧接福、祈求豐年為主要內容。活動豐富多彩,帶有濃郁的民族特色。

今年過年,我去了我的老家——太陽系地球村亞洲中華人民共和國浙江省衢州市龍遊縣。那裏住着我的外公外婆、弟弟妹妹、舅媽舅舅等好多個親戚。

過年,我去了好幾個地方,比如江南名族院。那裏的風景可真是美,我一進去就被牢牢的吸引住了。一開頭,我們觀賞了許多名氏的住宅,我發現這裏的屋頂上都有個洞,下面都有一口缸。經過仔細觀察我才發現這的用處——其實它的原理十分簡單,每當下雨天,它就可以接到最自然的'水啦!接着我們觀賞了人們的“多媒體教室”——演藝廳。人們在裏面觀賞京劇、歌戲等。然後,我們看了舞獅子、觀賞了雞鳴塔(恨,真可惡,竟然不讓我們上去)最後,我爬了一下二戰碉堡(那才叫過癮呢)不知不覺,已過黃昏,我們這才高高興興、屁顛屁顛的回了家。

可惜,這美好的時光,很快就過去了,光陰似箭,過年過去了,而向我們迎來的是下一個學期的艱苦奮鬥、努力學習。

傳統節日作文13

月出於東山之上,蘇東坡如是説。

生活在這個屬於太行山餘脈的小城,看見月亮在東山或西山上懸掛,遊移,是司空見慣的。

而今天,九月中秋,月亮緩緩的升起在東山之上,靜靜地揮灑着薄涼的清輝。仰視着她的靜默,她的沉着與淡定,心忽然揪了一下;雖然兒子代表我去看望了他的外公外婆,畢竟我沒去,心裏的牽念依然;雖然通了電話,幾句家常,心裏還是過意不去。

我的家鄉是平原,記得小時候,到處是望不到頭的田野,看到的都是莊稼和樹木,對山沒有多少概念,直到國小時離開家鄉,來到這個很少有平地,除了上坡就是下坡的小城,山的概念才漸漸清晰起來。

家鄉的月亮總是從屋頂或樹梢上升起 ,很大很亮,月光如水,清澈明媚,感覺很近,彷彿上到房頂或爬上樹就可以夠得着。

每到中秋這天晚上,家鄉的習俗是祭拜月神。一張小供桌放在庭院西側,上面擺上自家蒸的月果,以及蘋果,梨等水果。媽媽會一直注意着東邊的天空,看月亮是否上來了,可以看到了。當月亮在屋頂剛一出現,如水的月光傾瀉下來,照亮了院子的一切,媽媽就會虔誠地跪在供桌後,雙手合什,衝着月亮祭拜,口中喃喃有詞。現在想來,雖然那時不知道媽媽唸叨些什麼,一定是乞求即將到來的秋收會有一個好的收成。之後我們就可以吃掉那些供品,因為據説,吃了上供用的祭品可以去災祛病。

後來,月餅代替了月果,但這個習俗依然傳承至今。有時趕到中秋這天回家 ,晚上上演着多少年來延續下來的對月神的祭拜,一家人在一起,歡聲笑語不斷,在靚麗的月光裏,樹影婆娑,親情無限,愛意濃濃,月圓人圓。

今天,九月中秋,月光如水,拉長我的影子,也拉長我的思念......

傳統節日作文14

端午節是中華傳統節日,習俗都有賽龍舟,吃粽子,放風箏,拴五色絲線,喝木蘭湯等好多習俗。我們家鄉主要是吃粽子和賽龍舟。那你們知道端午節的來歷嗎?

戰國時期,秦國又要打楚國了,屈原就幫國王想了一個辦法,可國王不願意聽,還把屈原發配到很遠的地方去了,屈原覺得自己沒用,於是跳汨羅江自殺了。百姓們為了紀念屈原,就在每一年的這一天用竹葉把吃的包起來,扔到江中,為了不讓魚蝦去吃掉屈原的屍體。人們還把船雕刻成龍的樣子,就變成了龍舟。

我每年過端午節的時候,爸爸都會給我買五色絲線和香包,姥姥還會給我包粽子,給我準備一大堆好吃的。到了晚上,爸爸會帶我去北龍湖看賽龍舟,我會把我的五色絲線扔到湖裏去,媽媽説這種方法可以辟邪哦!

你的家鄉都有哪些端午節的習俗呢?

傳統節日作文15

今天是端午節了,已經習慣了在早上看新聞的我,早上起牀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打開電視,今天新聞節目上的互動話題就是“端午節”,主持人也就是微笑着回憶了自己小時候在家鄉里過端午節時候的事情。

説到端午節,其實自己並不怎麼熟悉,而且我總覺得北方對這種節日好象並不象中秋節那樣隆重,反而是南方比較重視一些,也會舉辦一些活動,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龍舟競渡、吃粽子、喝雄黃酒的風俗;以此來紀念愛國詩人屈原。這麼説來,這個節日反而是多了一些懷舊的色彩,這麼多的傳統節日中,好象端午節就是唯一的一個紀念古人的節日?看來,中國人確實是對古人很是尊重,或許這就是中國人的傳統吧。

早上,下起了雨,好象今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是有雨,雨水很舒服,儘管沒有帶任何的雨具,想想難得在這種天氣裏感受到這麼清涼的空氣,不禁抬頭深呼吸了幾下,真是舒服,雨天的空氣就是最純淨的,手機上早上收到了朋友發來的祝願,也為自己的心情上添加了一抹美麗,今天一出門就是這種温馨,想想一天都是美好的心情吧。印象中,以前是寫過很多關於雨天的文章,很喜歡雨天的感覺,雨水輕輕飄落下來,僅僅打濕了自己的頭髮,反而體會到了一種春風的感覺。

今天在一個朋友的博客中看到了一幅漫畫,雨天中的風景,看到這個時候,第一的印象就是一個安靜的心情,因為在雨天中不是任何人都能夠欣賞到風景的,雨天中的風景需要自己用心去感受,不僅要去接受這雨水中的朦朧還要接受這雨水中的泥濘,而這些一旦進退到自己的視線中成為了風景時,就會忘記所有的泥濘,就好象是端午節的粽子一樣,想想,都已經好象聞到了撲面的香味了。

端午節的雨水中,祝願每一個人都温暖。

標籤:傳統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