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評論的作文集合4篇

作文3.03W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對作文都再熟悉不過了吧,根據寫作命題的特點,作文可以分為命題作文和非命題作文。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評論的作文5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評論的作文集合4篇

評論的作文 篇1

東漢末年,從黃巾之亂到東吳滅亡,晉朝統一中國;在這將近一百年的歷史裏,是中國歷史最動盪的年代。那是一個硝煙瀰漫的時代,但恰巧驗證那句古話--“亂世出梟雄”,在這段歷史時期,湧現出了大批傑出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他們各顯神通,在這個紛亂的時代裏書寫自我人生最輝煌的那一頁,這就是三國時期。

大家喜聞樂見的三國人物名字很多,如奸詐狠毒的曹操,足智多謀的諸葛亮,赤膽忠心的關羽等等;其中也會提到蜀漢的開國皇帝劉備,但大家對他褒貶不一,有人説他識人善用;也有人説他是個性情懦弱的小人。我想,他本人在眾人心目中的地位恐怕遠遠不及曹操,但這種觀念存在一定的誤解,我覺得,在中國歷史,劉備這個人絕不是一個泛泛之輩,而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其雄略絕對不亞於曹操。

《三國演義》中記載他原是一個以編草蓆為生的小商販,但他並不甘心貧苦,心裏盤算的卻是建立一番蓬勃成功的事業,恢復漢朝的繁榮。因為少年家境貧寒,所以在行事上,劉備考慮更多的是百姓的疾苦,這種禮賢下士的作風在一般的貴族家庭長大的人是無法辦到的。他能以一種尋常人的眼光來看待所有人,這種思想境界是當時所有的諸侯,包括曹操也無法做到的。劉備的部下多半是被他的仁德所感動,而曹操的部下多半是投名利而來,這是兩者根本上的區別。曹操自我就是一個很傑出的軍事家,因此他在人才上更注重培養武將;而孫權自幼生在豪門之家,對下層勞苦大眾並不大關心,歷史記載,他所統治的東吳境內常常發生民亂,也正是這種心理作祟才使他轟走前來投奔他的龐統。就我來看,劉備在人才的發掘和利用上是遠遠超過曹操,孫權等人的,不然他一個貧寒起家的人怎能平步青雲的成為一代帝王呢?:853;

劉備是個德才兼備的人,能屈能伸,胸懷大度,善於交際,心地善良,這是他的優點,但他過於仁義,不然他就不會在關羽死後,放着絕好的滅魏的機會不打,而興兵伐吳了,他人生的一大敗筆就在這裏體現。但在三國諸多的人物當中,我還是非常欣賞劉備的,他雖然不是一個好皇帝,一個好政治家,但絕對是個蓋世英雄,一個胸懷坦蕩,鐵骨錚錚的亂世梟雄。而他才是真正的劉備。

評論的作文 篇2

曹雪芹的《紅樓夢》中人物眾多,男男女女,老老少少多達四百八十人,賈寶玉,林黛玉,薛寶釵毋庸置疑佔據文章的重要位置。但是書中也塑造了很多其他出色的人物,其中劉姥姥和賈母這兩位上了年紀的老太太則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同的家庭環境造就了她們氣質上的差異,但是相似的年紀,豐富的人生閲歷又使她們具有某些相似點。總之這兩位老太太的形象是鮮活、生動的,沒有單純的好也沒有單純的壞,她們是不同環境下人性最真的寫照。

劉姥姥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老嫗,一個上了年紀的寡婦,不僅貧寒,而且卑微,膝下無兒,孤苦伶仃,在小農社會裏,香火不繼,這是很危險的信號。因為女兒女婿的孩子無人照看,才被接來一起生活,可歎的是女兒女婿家也是一貧如洗,吃飯都是大問題,看書寫字對劉姥姥而言更是不可能的事。當劉姥姥第二次來到大觀園時,她的幾句行酒令讓大家都笑開了花“大火少了毛毛蟲”,“一個蘿蔔一頭蒜”,“花兒落了結了個大倭瓜”。鄉村的風情養育了她,泥土賜予了她農民最淳樸的氣息。相比而言賈母在氣質修養上都與劉姥姥呈現出很大的差別,賈母出生在名門——生在“阿房宮,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個史”的“世勛史候”家裏,一出孃胎就是錦衣玉食,等到了長大又嫁給“賈不賈,白玉為堂金作馬”的榮國公之子賈代善為妻,鐘鳴鼎食,且又兒孫滿堂,可謂人人生大贏家,高貴的出身,富有的家庭造就了賈母與眾不同的氣質修養。賈母是一個很有審美品位的老太太,在賈母帶劉姥姥遊大觀園時,經過黛玉的瀟湘館,看到窗上紗的顏色久了,便和王夫人説:“這個紗新糊上好看,過會就不翠了,這個園子裏他又沒有桃杏樹,着竹子已是綠的,再拿綠紗糊上,反倒不配了。我記得咱們現有先有四五樣顏色糊窗的紗吶。明兒給他把這窗上的換上。”鳳姐説庫裏有好幾匹銀紅蟬翼紗,賈母笑鳳姐不識貨,説“那不是蟬翼紗,叫“軟煙羅”,看賈母如何描述這軟煙羅的顏色“那軟煙羅只有四種顏色,一樣雨過天晴,一樣秋香色,一樣鬆綠的,一樣就是銀紅的。要是做了帳子迷糊了窗屜,遠遠看着,就似煙霧一樣,所以叫軟煙羅。”從賈母的這段講解描述中,我們就能看出賈母的眼光不俗,就連一個小小的紗窗都有這麼大的學問,對於色彩搭配,賈母也精通此道,正所謂“桃紅配柳綠”才是絕搭。

賈母與劉姥姥都有七八十歲的高齡,可以説人世間的風風雨雨她們已經有有了深刻的體會,當人以上了年紀她們對生命的體會比年輕人要深刻得多,她們對生命意義的理解更加深入。在她們身上表現出了寬容,善良,樂觀豁達,她們對自己都能與較為深刻的認識,都充滿了人生智慧。她們都是心底善良的老太太,劉姥姥為了全家人的生機,能鼓起勇氣來到賈府謀出路,打秋風。有人會説劉姥姥臉皮厚、沒自尊,但是我們試想一下封建社會下的貧民百姓在吃飽穿暖都是問題的情況下談自尊是不是有點不符合實際哪!生存對於她而言才是最重要的是,劉姥姥能鼓起勇氣來到賈府謀出路,她的勇氣就值得我們敬佩,她是自信的老太太。,她第二次進賈府,完全抱着感恩的心而來,她從大老遠帶着新鮮的瓜果蔬菜感激賈家的救命之恩,在賈府敗亡的時候,人們唯恐避之不及,連累到自己,可是隻有劉姥姥在危難時刻再次來到賈府,就出了巧姐,可以説劉姥姥是個非常善良、知恩圖報的人;”賈母雖説長在大富大貴之中,卻如平兒説的“我們老太太最是憐老惜貧的。”例如在劉姥姥二進賈府時,她聞知變請倒身邊説話,領着劉姥姥遊玩大觀園,不讓鳳姐捉弄劉姥姥,還幾次把自己的飯菜送與姥姥吃,對劉姥姥非常掛心。

儘管兩位老太太的身份地位不同,一個為貴族大家長,一個是農村老婦人,二者無論是身份地位,氣質性格都存在很大的差距,但是從人性的觀點出發她捫都是平凡的老人家,都有一顆善良的心,都疼愛自己的兒孫,都有屬於自己不同的人生智慧,賈母貴為一家之主,懂世故而不弄世故,能經得住富貴,也能在危機的時候力纜狂瀾;劉姥姥生在泥土鄉野之中,大自然養育了她,她有着莊稼人的勤勞勇敢,有着底層百姓的忍辱負重,知足常樂,但她身上也不免有着小老百姓在社會生活中歷練出的狡黠。總之,這兩位老太太的形象是立體的、多面的,我們很難分析出誰優誰略,誰是單純的好人誰是單純的壞人。曹雪芹把真實作為他創作的準繩,他筆下的賈母和劉姥姥是忠於生活,忠於實際的,她們身上有着人性的複雜和真實,都有可喜處和不可喜處,應當説兩位老太太各有各的美。

評論的作文 篇3

春天到了,花園中百花爭奇鬥豔。人們的眼睛應接不暇。有國色天香的牡丹、有潔白如雪的梨花、有十里飄香的桃花……咦?那邊怎麼了?我走過去一看,還不是人見人愛,花見花閉的桃花?還有身穿粉袍子的迎春花呀!她們怎麼吵起架了呢?

原來,她們不知道誰更美麗,就吵了起來。桃花説:“你看我,身邊有這麼多人來欣賞我優美的身姿。而你呢?像一個小杯子,還是一個連一丁點兒水都裝不進去的小水杯呢!哈哈哈——”桃花為自己幽默,笑的合不攏嘴。“什麼?你敢説我是一個連一丁點兒水都裝不進去的小水杯,告訴你吧!我不是一個小水杯,我是一朵身穿粉袍子的花兒。”“你還算是一朵花兒嗎?”迎春花反駁道:“我看你才像是一個小水杯。”“我……你……”桃花氣得説不出話。“哈哈,説不出話來了吧!你就承認吧!”迎春花大聲地説。

……

説到後來,在一邊聽着的杏花説:“讓我來説兩句吧!”頓時,她倆停了下來,興華又説:“你們都是美麗的,美麗並不是看外表,而是要看內心。”聽了杏花的話,迎春花和桃花都不由自主地紅着臉低下了頭。

每種花兒都有自己的特點、種種優點與缺點。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更沒有十全十美的動物與植物。

評論的作文 篇4

我的文章被閲讀了,又有人下了評語,我總會很高興——推己及人——讀別人的文章,並給文章下上評語,別人也一定很高興。看到別人對我文章的評語是褒獎的,我一定很高興;看到別人對我文章的評語是貶損的,心裏自然會不舒服。上述這兩種情況都是人之常情。

發現有人評了我的文章,我總要到別人的文集裏去看一看,也下上一條評語。我認為這就像熟人見面,別人打來了招呼,自己是理當迴應一下的。

想來我是個平常作者,不是名家,也不是編輯,也沒有什麼值得稱道的作品,給自己文章評論的也不多,對評論者一一回復,也不是什麼難事。如果自己有點名氣,對自己文章評論者甚眾,回覆自然會成為棘手的問題:個個都回復,時間從哪裏來?如有的不回覆,那就欠下了人情。其實,就是不是名家,由於種種原因也難免有不能及時回覆的情況。我就有幾次被別人邀評,自己也答應一定去看一看,而沒有看成的。想來總是覺得有點內疚,有點對不住朋友,違背了禮尚往來的交際規則。還有兩次是寫長篇的朋友,邀我到他的文集裏去看一下。翻開他的作品,看了一章二章,並沒有生髮出深刻的`感想,也就打消了下評語的念頭。想到:下次再來時,能看出點什麼的時候再説吧。然而後來並沒有再進去過,最終也沒有下上什麼評語。只是覺得進去了一下,也算打了招呼,便覺得有點心安。然而在虛擬空間裏,你在那裏沒留下任何“蛛絲馬跡”,博主怎麼會知道呢?便埋怨自己做事做不夠數,後悔自己,當初為什麼不好歹下個評語呢?

也有給別人下了評語,別人不加搭理的情況。當時自己也很有點不舒服。後來一想,反覺得是自己的可惡了:做好事都不圖回報,下個帖子就希圖別人回覆,也太有點小家子氣了。況且做文章到底不是應酬人情世故,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世俗的、世故的想法呢?別人給自己下了評語,自己就一定要回個帖子;給別人下了帖子,就希望索取別人一條評語,這實在是應付人情世故的做法。別人給自己下了評語,就像是給了自己一個束縛;給別人下了評語,就想要約束別人,豈不是弄得雙方都不自由了呢?

其實給你下個評語,是起不到多大作用的。一個褒獎的評語不能把你吹到天堂,一個貶損的評語也不會把你貶到地獄。杜甫在世時,名氣並不太大,《圍城》初版時,也沒有轟動效應,當初名噪一時後來默默無聞者,也大有人在。機遇、環境等很多因素都是由不得人的。不過好的東西終究是掩埋不住的。把希望寄託在一個評語上豈不可笑。

説實在的,自己傾心寫出來的東西,往往總認為是不錯的,否則怎麼又膽量公佈於世呢?不過這並不是什麼壞事,起碼可以增強自信心。我總認為這是百花齊放景象,在人心根植的土壤。如果不比牡丹美的花都不開了,牡丹也便沒有那樣美了。小草雖然沒有牡丹美,但小草的美牡丹也是代替不了的。小草是小草,牡丹是牡丹。對小草再吹捧也吹不成牡丹,對牡丹再貶損也貶損不成小草。既然如此,又何必要斤斤計較什麼評語呢?

不寄希望於評語,不斤斤計較於評語,是不是評語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呢?非也。我認為評語應該有兩個作用:

首先是為了提高自己。別人的文章是自己的一面鏡子,看別人的文章可以知道自己文章的不足,可以採集別人的長處,排除自己的糟粕。其次是為了提高別人。看別人的文章,找出優點增加別人的自信;找出不足,免於自己出現同樣錯誤,同時也向別人提出忠告,自然是利於別人揚長避短的。

我認為,寫帖和回帖可以看作是“幾句話”的文學評論。忠懇誠摯的褒貶是既利於他人又利於自己的。

看看網絡上的評語大都不是上面説的兩種目的,大都類似應付人情世故的回覆:或問好,或支持,或問候,或看都沒看就敷衍了事。當然,寫或回個有質量的帖子,也不是容易的事。問個好,聯絡一下感情也是可以的。只要不譁眾取寵,不故弄玄虛,不附炎趨勢,不庸俗吹捧,不言過其實,都是無可指責的。

不管是批評的帖子還是褒揚的帖子都應當以鼓勵為主,特別是批評的帖子要堅持“責勿過嚴”的原則,要考慮對方的承受能力。什麼都有一個成長和衰亡的過程。文章寫的好的,未必就能一路都是好文章;寫的不好的,未必將來就沒有好文章問世。

下評語不僅對自己的作品有好處,對他人的作品有好處,對自身素質和他人素質的提高也是有好處的,實在是應該提倡的事情。但必須實事求是,公正客觀,褒貶懇切,與人為善,不寄託奢望,也不束縛自由。保持這樣的態度彼此方能悠哉,樂在,益哉。

但願能看到更精彩的評論;但願朋友在評論中學習,在評論中成長;但願紅袖不斷誕生有實力的作品。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