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2022冬殘奧會開幕式的觀後感600字

作文3.02W

當觀看完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體會呢?需要好好地對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觀後感了。為了讓您不再為寫觀後感頭疼,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2022冬殘奧會開幕式的觀後感600字,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2022冬殘奧會開幕式的觀後感600字

冬殘奧會開幕式的觀後感600字1

3月4日晚,北京2022年冬殘奧會開幕式在國家體育場舉行,時隔幾天,至今還有許多畫面讓人印象深刻。其中,主火炬點燃的過程讓所有人動容:

最後一棒火炬手——田徑運動員、兩枚殘奧金牌獲得者、視障運動員李端,高擎火炬走上“雪花”,多次嘗試將火炬擺放到正確位置,均未能成功。就在這時,一聲響亮的“加油”聲帶動全場觀眾自發為他吶喊鼓勁。開幕式臨近結尾的這一幕,生動詮釋了永不放棄、頑強拼搏的體育精神,也成為當晚最温情的一幕。最終,在全場觀眾的加油聲下,李端將火炬穩穩放在“雪花”中心。

在開幕式導演沈晨心中,這也是當晚最精彩的一幕,真正體現了主創團隊創意——殘疾人通過自身努力,完成突破,衝破阻礙,最後到達彼岸。“那一瞬間就是開幕式的名稱——生命的綻放瞬間。”

同時,這一幕也體現了主創團隊一直想呼籲的殘健共融、團結友愛。“那一瞬間,我們也很緊張。我想,運動員也是聽到這聲加油和大家對他的鼓勵,激勵他突破了自我——這就是團結,這就是大家共同完成的壯舉。”

沈晨坦言,邀請一位盲人點火,是“最大膽的方式”。“到目前為止,還沒有過盲人點火的先例。”他説,“用盲人來完成點火風險會比較大,但是在經過場地訓練以後,還是有一定把握。所以開幕式那天晚上,我們所有人很激動,也很緊張,特別為這一棒運動員驕傲,他真正完成了一個壯舉。”

除了台前的感動,沈晨的感動更多來自幕後。在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的演員中,殘疾人比例佔到約30%。比起“殘疾人演員”這個稱呼,沈晨更願意叫他們“殘疾人朋友”。在整個排演過程中,這些朋友給他帶來了太多觸動,把最美好的樣子留給了舞台。

讓沈晨記憶猶新的畫面有很多:比如2月22日那天,因為時間緊張,排練持續到深夜。演出人員中有老人和孩子,考慮到身體原因,沈晨請他們到旁邊休息,但每當聽到“再排一次”的指令時,每當燈光大亮一瞬間,老人和小朋友還是迅速到位,堅持訓練。這樣的故事在整個排演過程中還有很多,每一個都讓沈晨潸然淚下。

沈晨説:“我知道他們和我們一樣,每個人都在為冬殘奧會而努力,他們不想因為身體原因而對排演造成阻礙。這也是一種突破自我,一種自強不息。正是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才最終收穫了開幕式的勝利榮光。”

冬殘奧會開幕式的觀後感600字2

3月4日晚,舉世矚目的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成功舉行,但關於主火炬點燃細節,直到儀式開始後依舊對媒體記者們保密。直到最後一刻,高擎火炬的中國運動員李端走到“雪花”中心,點燃主火炬。正如開幕式導演沈晨所説:“我們用了最大膽的方式,邀請一位盲人來點火。到目前為止,在我所瞭解的`殘奧會和冬殘奧會中,還沒有過盲人點火的先例。”

更令人動容的是儀式當晚的小插曲——由於不可避免的視障原因,李端在點燃主火炬的過程中多次讓火炬錯失點位。然而,現場在短暫的沉默後,突然迸發出熱烈的掌聲。全場觀眾開始自發為他鼓勁吶喊,這温馨而勵志的情景成就了開幕式上經典的畫面,在一聲聲嘹亮的“加油”聲中,李端將火炬穩穩嵌入,北京冬殘奧會火炬成功點燃,熊熊燃燒!回憶起這一切,李端説:“(點火)這個任務交給我,我有信心有決心把它完成好。”

1978年出生的李端是位東北漢子,具備不錯籃球天賦的他曾兩次入選國青男籃。然而,就在備戰1996至1997賽季CBA聯賽時,因為一場意外,李端不幸失明。磨難襲來,他也曾有過頹廢放棄,但很快便從黑暗中站起,走上了人生的新賽場。雖然告別籃球,但他開始學習盲文和盲人按摩,很快就掌握了盲文基礎知識,掌握了運動康復技能。此後,他更在各級殘聯的推薦幫助下,重啟了運動生涯,考慮到自身所具備的職業籃球運動員彈跳好、下肢長的特點,最終將三級跳遠定為主項。

“練跳遠必須要跑得直,而且步點要準,步子大了,踩過起跳區就犯規了,步子小又沒進起跳區,歪了還跳不進沙坑。”談及三級跳遠,李端覺得與開幕式的火炬點燃十分相似,既要精準,又要膽大心細。正是在這種精神的鼓舞下,李端從2000年到2012年,在參加的4屆殘奧會中奪得4塊金牌,並以高超的競技水平征服了賽場,征服了觀眾,用實際行動詮釋瞭如何掌控自己命運的人生“三級跳”。

當晚,作為開幕式最後一棒火炬手,和全場9萬名觀眾高唱國歌,李端感到特別自豪。他的話中既帶着榮譽感,也有責任感:“我不只是代表自己,我代表所有的運動員和殘疾人運動員,我要把這些運動員和全國8500萬殘疾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展現出來,我特別激動,也特別有信心。”早先接受媒體採訪時,李端還曾説過“受傷的戰士還是戰士”,奔跑不息的他,也將繼續綻放光芒。

冬殘奧會開幕式的觀後感600字3

在北京冬殘奧會開幕式上,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浙江省殘疾人藝術團、北京體育大學的90名演員,身着雪白的服裝,跟隨《冬殘奧圓舞曲》的音樂,在國家體育場幻化成一朵朵閃亮的雪花,舞動出流動的冰雪世界。

2月13日深夜1點,距冬殘奧會開幕還有19天,北京順義中國殘疾人體育運動管理中心依然燈火通明,臨時搭建的10米高台上,編導裴雲不斷喊着指令,90名演員在手語老師幫助下調整着自己的位置。編導李文倩來自中國殘疾人藝術團,這次借調到導演組參與《圓舞曲》的編創,她非常興奮地一路小跑來到場邊的空地,在地上用一根根牙籤擺出了各式各樣的雪花造型,“每根牙籤就代表一名演員,我們最初想了100組雪花造型。”李文倩説。

《圓舞曲》的排練結束時間總是很晚,藝術團舞蹈一隊聾人演員魏菁陽打着手語:“我們通常是早上9點排練到晚上11點,如果是在這個模擬場地排練就會更晚些。”模擬場地是三個訓練場館中最大也是最冷的,演員都穿着厚厚的長羽絨服,舞蹈中有很多翻滾動作,需要演員躺在地上完成,一晚練下來,地面都乾淨了。

兩個多月的排練下來,大部分演員的舞蹈鞋都磨破了,魏菁陽用黃色膠布把自己的紅色棉舞蹈鞋纏住繼續排練。“你可以看看劉巧的舞蹈鞋。”藝術團三隊演員徐可心捂住自己的腳指頭調皮地説。舞蹈三隊演員劉巧的舞蹈鞋已經可以開口“説話”了,她和隊友都是藝術團附屬學校2015級學生,現在一起就讀於長春大學舞蹈專業。藝術團新買的舞蹈鞋早早就到了基地,沒有人去換新鞋,“都不想換,磨損得太快,這樣節約一些。”這一雙雙破損的舞蹈鞋,也是演員們為冬殘奧會開幕式奮鬥的戰績。

《圓舞曲》需要演員通過旋轉椅子完成舞蹈動作,椅子和人如何協調一致,如何控制好旋轉是關鍵,也是訓練難度最大的環節,這需要長時間不斷練習和磨合,才能形成人椅一體。魏菁陽説:“我們剛開始練,身上被椅子硌得到處是淤青,感覺身體都不是自己的,睡覺都能疼醒。”艱苦的訓練、身體的疼痛並沒有阻擋大家訓練的熱情,最後都堅持了下來,沒有人退出。

“鳥巢”的夜晚,他們用希望和堅持舞出了一副流動的冰雪美景,讓冬殘奧之花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