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薦】感受節日作文9篇

作文2.12W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感受節日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薦】感受節日作文9篇

感受節日作文1

在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高度發展的當今社會,節日已經成為人們社會生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密切”地融入了我們的生活,豐富着我們的社會文化。

現在我們天天都在過節日,剛剛過完了元旦,元宵急急而來,不久,清明又如約來到;清明還餘緒未斷,端午又要到了;端午才結束,“五一”“五四”連袂而來……可是,這還不能算是節日已經融入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因為它“融入”得還不夠完美,它只是融入了我們的物質生活,還沒有融入我們的精神生活、文化生活。而要真正地使節日融入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那恐怕還要走一段更長的路!我們牢牢地記得在元旦晚會上一定要與親友們狂歡,吃團圓飯,卻不曾想過花上幾分鐘心平氣和地解讀“元旦”的內涵;我們可能會記得在清明那天一定得跟父母長輩登山上墳,給故去的親人友人寄託思念之情,卻不肯記得到人民英雄紀念碑前擺上一束花;我們可以記得在五月初五那天萬萬不能耽誤吃粽子,看龍舟競賽,卻往往忽略了兩千多年前屈原怎樣的肚腸寸斷……所有的這一切都在以無聲的方式提問我們:要何時才能真正懂得去感受節日?

什麼是一個民族文化的縮影?是節日!什麼是一個有着悠久歷史的民族精神的象徵?是節日!什麼是一個社會高度文明經濟高度發達的見證?還是節日!特別是我們這樣一個有着五千年燦爛文化的文明古國,國家的興衰榮辱,文明的傳承變遷,可全都寫在節日裏,毫不誇大地説,如何過好一個節日也是該民族文明程度的真實寫照。它須要我們記得,但它更須要我們去用心感受!改用歐陽修的一句話來説“節日之樂,感受在物質上而領會在文化層面上”。每一個節日都是一種文化的符號,而每過一次節日都是在傳遞一回文明。它不止於大操大辦,大吃大喝,然後一鬨而散,這就叫作“過節日”,而在於通過過節讓我們的人民從中接受洗禮,進而弘揚中華文明和精神。精神,就是我們每一個民族傳統節日的魂。我們不能就那樣膚淺地過完了罷,而是深刻一點去理解它到底傳達的是一種怎樣的思想,然後思考它,感悟它,甚至“批判”它!

現在,有的節日過得有點扭曲了,它成了達人貴婦們揮霍的日子;它成了心懷不軌的人們勾搭的日子;它成了妄想發達的人們走捷徑的便捷之門……我們的節日有些沉淪了……

不過我相信,一個真正屬於我們民族的人,它早晚會懂得如何在節日裏去收穫些真的感受!

感受節日作文2

洋溢着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發着勃勃文采精華的氣息,閃爍着古國文明的燦爛輝煌……它是節日,它陪伴着小小的你我快樂成長……

每當提及節日,我的心中免不了會有些激動。節日的背後,該有着怎樣美麗而神奇的傳説,有着怎樣豐厚深邃的文化底藴,有着怎樣美好甜蜜的嚮往與期盼。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伴隨着一聲聲爆竹的炸響,又迎來了一個新春。春節是歡樂祥和的象徵,每一個春節都向我們呈現出一個嶄新的面容;每一個春節過去,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春節到來了,便是我們人生的又一個新陳代謝,又一次除舊佈新。生命在成長,世界在變遷,年的遠去又重來,就像接力似的又開始了下一段賽程。所以,在春節時節,人們的臉上總是掛着笑容,不管錢多錢少,不管順境逆境,感受春節,感悟那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的激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一個感情豐富的節日,人們懷着傷感懷着思念為故者上墳,虔誠地祈願逝者在天國能夠過得快樂,也祈盼他們在天有靈,給活着的人以精神的庇廕。感受清明,緬懷那些駐留天國的靈魂!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只為屈原的那縱身一躍,只為那位聖賢的瞬間壯舉,便有了這個壯烈的節日,“波濤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為不忍見大好河山斷送在奸佞之手,卻又無力迴天,何不一死了之,換個眼不見為淨?“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滿腔憂國憂民的熱血無處濺灑的悲愴!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大人説七夕便是年青情侶約會的時間,並且告訴我們,在七夕那天夜晚,靜靜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你要真聽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間愛情的甜蜜。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月圓人團圓,深深勾起客遊異地他鄉的人們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一個漫漫長夜,蘇東坡長歎一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唉,故國啊,親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國,牽掛親人的情思。

“逝者如斯”,年年歲歲去去來來,每一次的感受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如詩如畫。感受節日的文化,感受節日的温馨,感受節日的美好,但願人生天天如節日,歲歲如今天,每一個人都懷揣着同樣一個美好甜蜜的夢,在感受中得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實現!

感受節日作文3

感受節日——學習西方優秀文化,傳承發揚民族傳統

全球化進程日益加快的今天,隨着各國之間的往來日益密切,各國文化間的交流也愈發頻繁。這引發的改變,離我們生活最近的一個,就是我們過的節日了。對於“舶來”的節日,我們該不該過,人們的看法見仁見智:一些人認為我們應該過西方的主流節日;另一些人則認為我們先過好自己的傳統節日。

有一些西方的節日在中國一直都是有爭議的。比如,聖誕節。這個節日,最初大概是基督教為了慶祝耶穌誕辰而設的吧。這一天,西方的很多基督教國家人們都熱烈的慶祝,演變成了西方的新年。通過影視作品,青少年一代深深地迷上了冰天雪地裏的聖誕樹、半夜可能驚現屋頂的聖誕老人、清晨意外收到的聖誕禮物……於是聖誕節在中國流行開來。

然而,中國的主流人羣中,信奉基督教的不佔多數。且我們已經擁有了自己的“春節”來過年。我認為,這樣的節日,感受氣氛可以,沒有意義的崇拜、追捧倒不值得。

另外一些外國節日是我們應該大力普及的。母親節、父親節便是典型的例子。這個節日,雖然在不同的國家有不同的日期、起源及內涵,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一樣,就是這兩個節日,表達了子女對父母的愛。人們可以在這天為自己找到向父母示愛的理由。

不過令人擔心的是,這兩個節日在國內並不是非常“流行”。據媒體調查,很多人不知道母親節的日期,甚至還有些人不知道有“父親節”!比起“看起來很美”的聖誕節,母親節和父親節在國內的待遇就不免顯得有些寒酸了。這樣的體現“孝道”的優秀節日,比起聖誕、萬聖等節日,難道不更值得大家推崇、歡度嗎?

還有我們自己民族的傳統節日,是可以被推廣到全世界的。春節就是一個不錯的前車之鑑。如今,越來越多的國家過中國的春節,一些國家甚至把春節定為了法定的假日。世界各地的朋友們愛上了可口的餃子,學會了剪窗花、貼春聯……

各種語言各種膚色的人們,通過過春節,學到了更多的中國文化,使得中國的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走向了世界。這是我們都希望看到的。端午節、中秋節等富有中國特色的民族節日更是值得我們向全世界介紹。瞭解了我們應該為擁有這樣富饒的精神財富深感自豪和驕傲!

感受節日,我們可以感受各地豐富的節日風情,瞭解、學習環球的優秀文化。

感受節日,我們懂得了推廣本國的精彩節日,弘揚中華民族悠久、深邃的民族傳統!

感受節日作文4

清晨,在做美夢的我不禁盼起新一天的開始,也許今天又是一場學習戰,狂做習題?也許今天又是一次大掃除,拼命打掃?事實上夢中的藍天已經在向我預示着今天將使我難以忘記。我要等待這一天。

一陣呼喚聲攪了我的好夢。媽媽一下子把我從牀上拉下來,催着我做穿衣洗臉等一系列必做的事情,就拉着我出了門。如此閃電般的速度使我有些困惑:媽媽怎麼那麼急?

路上,我説:“今天怎麼了?” “元宵節到了呀!”我慢慢的説:“元…宵…這字眼好像聽過。”“唉,你呀,你可是中國人呀!連元宵節都忘了!元宵節吃湯圓!”我一聽到“湯圓”兩個字,記起了今天是啥日子,不禁笑了。

媽媽無愧是美食主義者。我本以為在樓下超市買兩包龍風湯圓就行了,但萬萬沒有想到媽媽拖着我換了兩部車,步行一小時,才到了媽媽想到的地方——美新店。據媽媽説這家店的歷史得從她小時侯開始。在那時媽媽才十歲,她家與這家店的距離不到一千米,所以她常來這家店吃包子之類的點心。今天我來到店門前實在是榮幸。媽媽倒是悶悶不樂,她説:“買湯圓的人太多了!”我定睛一看,人們的隊伍像龍一樣長,而那些包湯圓的阿姨即使一定會把所有面料包成湯圓也不能讓所有人滿載而歸。我對媽媽説:“為什麼要買現成湯圓呢?”媽媽一皺眉:“不就是元宵嗎?買現成的就夠煩了,還要包?”媽媽為了消磨時間一會兒翻揹包,一會兒發手機短信,一會兒看看進展如何……過了半小時後媽媽吃夠了苦頭,買了剛揉好的糯米粉和芝麻帶我回家包湯圓去了。

一到家我和媽媽便迫不及待地分工幹活。我負責搓芝麻餡——把所有的餡做成小圓球。媽媽則把芝麻球包入糯米粉裏。開始我也不好意思:芝麻球大大小小,讓媽媽手足無措。緊接着我的手藝慢慢提高,可媽媽卻急了:她發現糯米粉像膠水一樣粘,一些糯米粉粘在她手上去不掉。無奈,只好加上些粉後再包。

晚上,嘗着自己的“戰利品”,我對湯圓的味道讚不絕口,而家裏的其他人覺得太淡了。不過我知道我的舌頭可沒出問題,只是我明白這一個個湯圓都經過我的雙手才製造出了特殊的美味。

感受節日作文5

洋溢着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發着勃勃文采精華的氣息,閃爍着古國文明的燦爛輝煌。它是節日,它陪伴着小小的你我快樂成長。

每當提及節日,我的心中免不了會有些激動,感受節日。節日的背後,該有着怎樣美麗而神奇的傳説,有着怎樣豐厚深邃的文化底藴,有着怎樣美好甜蜜的嚮往與期盼。 作文網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伴隨着一聲聲爆竹的炸響,又迎來了一個新春。春節是歡樂祥和的象徵,每一個春節都向我們呈現出一個嶄新的面容;每一個春節過去,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春節到來了,便是我們人生的又一個新陳代謝,又一次除舊佈新。生命在成長,世界在變遷,年的遠去又重來,就像接力似的又開始了下一段賽程。所以,在春節時節,人們的臉上總是掛着笑容,不管錢多錢少,不管順境逆境,感受春節,感悟那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的激情! 作文網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一個感情豐富的節日,人們懷着傷感懷着思念為故者上墳,虔誠地祈願逝者在天國能夠過得快樂,也祈盼他們在天有靈,給活着的人以精神的庇廕,中學生作文《感受節日》。感受清明,緬懷那些駐留天國的靈魂!

“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只為屈原的那縱身一躍,只為那位聖賢的瞬間壯舉,便有了這個壯烈的節日,“波濤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為不忍見大好河山斷送在奸佞之手,卻又無力迴天,何不一死了之,換個眼不見為淨?“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滿腔憂國憂民的熱血無處濺灑的悲愴!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大人説七夕便是年青情侶約會的時間,並且告訴我們,在七夕那天夜晚,靜靜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你要真聽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間愛情的甜蜜。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月圓人團圓,深深勾起客遊異地他鄉的人們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一個漫漫長夜,蘇東坡長歎一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唉,故國啊,親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國,牽掛親人的情思。

“逝者如斯”,年年歲歲去去來來,每一次的感受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如詩如畫。感受節日的文化,感受節日的温馨,感受節日的美好,但願人生天天如節日,歲歲如今天,每一個人都懷揣着同樣一個美好甜蜜的夢,在感受中得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實現!

感受節日作文6

感受節日國中作文

洋溢着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發着勃勃文采精華的氣息,閃爍着古國文明的燦爛輝煌……它是節日,它陪伴着小小的你我快樂成長…… 每當提及節日,我的心中免不了會有些激動。節日的背後,該有着怎樣美麗而神奇的傳説,有着怎樣豐厚深邃的文化底藴,有着怎樣美好甜蜜的嚮往與期盼。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伴隨着一聲聲爆竹的炸響,又迎來了一個新春。春節是歡樂祥和的象徵,每一個春節都向我們呈現出一個嶄新的面容;每一個春節過去,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春節到來了,便是我們人生的又一個新陳代謝,又一次除舊佈新。生命在成長,世界在變遷,年的遠去又重來,就像接力似的又開始了下一段賽程。所以,在春節時節,人們的臉上總是掛着笑容,不管錢多錢少,不管順境逆境,感受春節,感悟那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的激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一個感情豐富的節日,人們懷着傷感懷着思念為故者上墳,虔誠地祈願逝者在天國能夠過得快樂,也祈盼他們在天有靈,給活着的人以精神的庇廕。感受清明,緬懷那些駐留天國的靈魂!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只為屈原的那縱身一躍,只為那位聖賢的瞬間壯舉,便有了這個壯烈的節日,“波濤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為不忍見大好河山斷送在奸佞之手,卻又無力迴天,何不一死了之,換個眼不見為淨?“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滿腔憂國憂民的熱血無處濺灑的悲愴!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大人説七夕便是年青情侶約會的時間,並且告訴我們,在七夕那天夜晚,靜靜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你要真聽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間愛情的甜蜜。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月圓人團圓,深深勾起客遊異地他鄉的人們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一個漫漫長夜,蘇東坡長歎一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唉,故國啊,親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國,牽掛親人的情思。 “逝者如斯”,年年歲歲去去來來,每一次的感受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如詩如畫。感受節日的文化,感受節日的温馨,感受節日的美好,但願人生天天如節日,歲歲如今天,每一個人都懷揣着同樣一個美好甜蜜的夢,在感受中得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實現!

感受節日作文7

節日像流水,毫不停息地流着,從遠古流到現在,又將從現在流向未來…… 我感激你,節日,因為你的愛意融融給曾經幼年的我創造過無盡的歡樂;我感激你,是因為你的超凡脱俗給現在正在求學的我增添了豐厚的內涵;我感激你,是因為你的成熟穩重給我帶來了無限的回味!

有了感激,就要盡畢生之力回報! 你是水,滋潤着我這顆幼小的心靈!你是風,為我拂去世事的繁雜和生活的紛紛擾擾!你是山,葱葱郁郁,博大精深,使我忘憂銷愁!你是海,是路,是船,是帆,是槳……孩子的每一步成功,都有你的關照! 因為你,我會用心去銘記生活的點點滴滴!因為你,歷史就會變得悠遠而又親近,渾厚而多情!因為你,人世間變得脈脈含情,多姿多彩!因為多彩,所以幸福;因為幸福,所以友愛和諧! 你,就是那温和的春風,給我注入了奮鬥的力量;你,就是那遼闊無際的天宇,給我帶來了美妙的遐想,你,就是那巍峨的山嶺,讓孩子認識了愛的永恆與堅定。 你,從來沒有牡丹的雍容華貴,婀娜多姿,也從來沒有瀑布飛流直下的磅礴氣勢,更沒有雷霆般震耳欲聾的怒吼,但你柔情似水,温暖如春,香甜如蜜,曾給孩子以多少的興奮和感動,孩子從來不知道什麼是痛苦! 你如同一泓潺潺的清泉,洗滌着我的心靈;你如同一縷柔柔的陽光,照亮了我心之黑暗;你如同一陣輕輕的楊柳風,拂拭了我的悲傷的淚痕。 你是大海,接納了我的不足;你是鮮花,裝飾了我的夢;你是陽光,編織着我的幸福,在我的節日裏,是你為我成長的天空粉飾了一層誘人的光彩。

節日本是無色彩的,只是被熱情着色,被真愛點染,或絢麗,或清淡,或平凡,可那全都是愛的色彩。 我的每一天都是節日。因為有爸爸媽媽的愛,孩子的每一天都像過節一樣的快樂!

【簡評】

文章初讀時讓人有些不知所云,待讀完全文後,才明白是怎麼回事:“有爸爸媽媽的愛,孩子的每一天都像過節一樣快樂!”哲理一樣的話,很是值得玩味。原來作者是在讚美父母之愛,可又寫得如此含蓄深沉,真是不太多見。 本文所寫的.“節日”就不是一般意義上的節日,而是一種特殊意義的節日。文筆輕靈歡快,語言駕輕就熟,顯得成熟老練,可見小作者的文字功底不弱。字裏行間,都是真情的自然流露,文末才點明題意,好!

感受節日作文8

有一種文化,穿越歷史,歷經滄桑,因為久遠,所以厚重,所以永不褪色。

——題記

感受節日,捧一曲流觴月,漾在心中,追尋那埋沒在心底的記憶。

人需要記憶,但記憶常常會沉睡,美好的記憶,總需要某些事物來喚起……彷彿是昨日,我還在捕捉隨風飛舞的柳絮;追逐藏入花叢的蝴蝶;聆聽春雨潤萬物的聲音。

但不經意間,耳畔便響起了節日那跫跫的腳步聲。接下來便是良辰、美景、賞心、樂事,觥籌交錯,歌舞昇平,花燈弄影,煙火飛舞……

端午節,這個與春節、中秋等同隆重,在中國綿延了20xx多年的傳統節日,在我們的記憶裏,除了龍舟競渡助威鼓響,很大程度上恐怕只能隱隱定格於粽子飄香了。

記得小時候,端午節那天家裏的各個門上要插柳枝、插艾藥,孩子們都要在手上系五色的絲線、身上帶裝着雄黃等藥物的荷包,據説這樣可以辟邪和預防蛇蠍、蚊蟲的叮咬。端午節前後,適逢家鄉麥收的時節,母親不只是包粽子,還緊忙着用新磨出的麪粉炸油糕、油餅給我們吃。現在想來,那時的端午節不只有粽子香,還有混合着陽光、汗水味道的麥香,以及民俗的節日氛圍。

那一刻,我常常手拿一隻口琴,外加幾冊連環畫書和幾隻醇香的粽子,或躺或在坐濃密的樹陰下,看書看得累了,便胡亂地吹奏一些不成調的音符,或吃一口粽子。生活的艱辛在我幼小且無憂無慮的心靈留下了記憶的痕跡。現在回想起來,那時的情景多麼帶有朦朧的詩意,是那樣的温馨,且耐人回味。

是誰,給我們緊繃的心放了一個假當然是節日!她聽到了我們吟詩,看到了我們作畫,還有我們的放歌,撫琴。酒正酣,興正濃,我們那一張張緋紅的臉龐,

燦爛的笑靨……這一切,它都見證了。

她像是一片燦爛的星空,每點星光,都閃爍着親人的叮嚀與囑咐;

她像是一本多彩的畫冊,每種色調,都流淌着朋友的祝福與歡笑;

她像是一曲悦耳的歌謠,每個音符,都充斥着生活的激情與夢想……

因為她的到來,那天的荷花一定開得別有韻致;那天的樓閣一定有着別樣的風景;那天的雲彩一定塗着格外迷人的紅暈……

而今天,節日裏的往事早已成回憶。眼前讓人迷茫的是,不知何時才有那樣的相聚,才又聽見那樣的笑語響起,還能找到當初我們那樣的依依等待,下一個節日的到來!

感受節日作文9

我母親的家鄉是一個小村莊,也不過是十幾户人家。母親常帶我去玩,所以這也是我的第二個家鄉。也許是因為人數不多,村莊裏的人大多都認識彼此,所以在這村莊裏,許多過節日的方式都不一樣。

最特別的應是中秋節了,説是中秋節,還不如説是一場聚會——我們並不會像其他人那樣,一家幾口地呆在家裏,圍着飯桌吃一頓團圓飯,而是會整個村莊的人都聚在祠堂吃上一頓,在席間談天説地, 老的談談當年的社會,年輕的就説説現在的經濟,年幼的就在一起打鬧。那桌吃上一口,那桌也吃上一口,開心極了。我還記得有一次黃奶奶在酒席上笑哈哈地説着自己兒子——李叔叔第一次受到女生 寫的情書時害羞得樣子,惹得大家鬨堂大笑,誰知李叔叔聽到後就叫了起來:“可惡,媽,你怎麼連這個也要説啊!”令大家笑得更開懷了……

吃過飯,大家都會從屋子裏搬出凳子到村裏的球場上坐,開始村裏每年中秋的例行表演會。只見村長穿得不太正式地站到了中間,拿着用紙捲成的“麥克風”,笑得有點傻,他這樣子又引出了一陣笑聲 ……“各位聽我説,今年那個‘誰誰誰’偏要説要特別一點,所以我就決定用抽籤的形式讓人出來表演。剛才大家都把名字寫好放在紙箱了吧?我現在要開始抽啦!”只見村長把手伸進小箱子,然後一 抓,就拿出了一張小紙條,一看,説:“哎呀,我抽到我們村的老壽星。”話聲剛落,李奶奶就站了起來,她今年已是90高齡,但走路還很穩,她站好了,大聲説:“我給大家唱只歌吧。”奶奶唱得可 真是中氣十足!後來又抽了五六位,大家都興奮極了。終於到了最後一位了,村長拿出紙條一看,説:“呵,我抽到了城市來的小夥子啦!”“哥,你的小提琴我拿來了。‘可愛的表妹笑着説。哥哥看 着周遭的人,發現已無退路,只好硬着頭皮上,匆匆地拉了一曲就走了,也許村裏人沒聽過提琴演奏,所以聽得特別認真。哥直説倒黴,其實是我和姐多寫了幾個哥的名字,不抽中才怪呢……

雖然現在已經很少機會在家鄉過中秋節了,但那時歡樂的笑聲我應該一輩子也忘不了。

標籤: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