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童年的冬天作文(2篇)

作文7.83K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寫過作文,肯定對各類作文都很熟悉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相信很多朋友都對寫作文感到非常苦惱吧,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童年的冬天作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童年的冬天作文(2篇)

童年的冬天作文1

一轉眼20xx年就過完了,這幾天氣温驟降,騎車走在路上,寒風吹得臉如刀割一般,不過也好,終於能讓人體驗一番真正冬天的感覺。

可是,當走進有暖氣的房間,就感覺頭昏腦漲,渾身的不舒服,説實話,我特別懷念那童年的冬天。

35年前的中國還處在改革開放初期,記得那時百姓們剛剛解決温飽問題。至於我們那些無憂無慮的孩童們,放學後可以盡情地玩耍。特別是冬天下了大雪,我們那個瘋啊!堆雪人、打雪仗,有的撿根樹枝當筆,在平坦廣袤的雪地上練習寫大字,比賽誰寫的好,相比我獲勝的次數較多,夥伴們便會把我高高的抬起來然後在雪地上笑啊跑啊,累了,就把我往雪堆上一撂,然後又一鬨而散,雪地裏玩的時間長了,棉鞋濕透了,小手凍紅了,帽子溻濕了,才跑回家扒下來在灶火前熥烤,沒少被一旁的媽媽即責怪又心疼地嘮叨。

難忘的是爸爸放年假回來,他會買上一些羊肉,外搭上一副羊骨架,回家後放在一口大鋼精鍋裏,在煤火爐子上慢慢地燉,接着配些葱段、薑片,幹辣椒等大料,然後又加上一些蘿蔔塊兒和白菜幫兒。很快,整個房間裏瀰漫起羊肉特有的鮮香味兒,我和妹妹饞得直流口水,眼巴巴的期待着爸爸起鍋。終於能吃了,爸爸就給我們分別盛上滿滿的一碗肉,他和媽媽卻盛了蘿蔔和白菜,也津津有味地吃了起來,我好奇地問爸爸為什麼不吃肉,他説這蘿蔔白菜在湯裏一煮,羊肉的香味都滲進蘿蔔裏邊了,吃起來比肉還香。看着爸媽大口吃菜的樣子,其實,我還是能明白是他們不捨得吃。三十多年過去了,那滿屋子的肉香卻每每飄蕩在我的每一個寒冬裏,也飄蕩在我童年的記憶中,揮之不去。

由於天冷,我們一家人喜歡圍在爐子旁取暖,爸爸會選一些較勻溜兒的紅薯擺在爐子口周圍,然後把一個很大的琉璃瓦盆扣在火爐子台上方,將紅薯和爐子口一起罩住。接着,爸爸就給我們輔導作業,或者講故事,當聞到濃濃的烤紅薯的.香味兒時,爸爸起身把瓦盆掀開,露出了一塊塊兒被烤的焦黃的冒着熱氣兒紅薯,我便迫不及待地拿起一塊兒,沒想到卻被燙的兩隻手來回替換着還拿不住,妹妹在一邊樂的哈哈大笑,爸爸連忙接過去放回到爐子台上,衝我瞪眼:“你慌啥!小心把手燙壞了。”過一會兒,紅薯不燙了,晚飯也做好了,媽端上來了香噴噴的玉米粥和熥的焦黃的醬豆餅,一家人好不温馨。

那個時候,農村大部分還沒有通電,放學後忙趁天還沒黑搬個凳子趕緊寫作業,鄰家的孩子們也會跑來我家一起寫,或蹲或坐,相互交流着不知不覺就完成了。晚飯後我們又會相約跑到街巷做遊戲,如老鼠轉圈了、老和尚開閘門了、鐵錠子軋犁鏵了、做藏姆了等等。玩熱乎了,玩累了,半個月亮也下去了,才依依不捨地跑回家,牀也被媽媽用熥罩熥的熱乎乎的,鑽進去不一會便進入了夢鄉。

冬天儘管冷,村裏隔三差五仍會放露天電影,我們小夥伴們便會早早吃了晚飯去搶位,裹上大人的厚厚的棉大衣,戴上火車頭棉帽,最好是能搬了小板凳坐在放影機的前面,這樣不但看能看得清熒屏,同時還能趁放映員更換膠片空隙,把我們的小手掌以各種手型通過鏡頭自豪地投到前面的熒幕上。那些如《小兵張嘎》、《智取華山》、《鐵道游擊隊》、《上甘嶺》和後來的《少林寺》等百看不厭的影片,都給我的童年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和小夥伴們就是模仿着那裏面的英雄人物一天天成長起來的。即便沒有電影看,街上也常來説書賣唱的。即便聽不出戲裏的門道兒,至少也能湊個熱鬧。總算很開心。

這就是我的美好的童年的冬天,一片片美好的冬天的回憶。現在的生活條件好了,有空調和暖氣了,但是,總感覺現在的冬天咋就沒有了那麼一抹子韻味兒。孩子們玩的沒那麼野,也沒有那麼自在。

別了,我童年的冬天!別了,我童年的夢!

童年的冬天作文2

室外天寒地凍,室內暖意融融。週末,我在廚房做粘粥給兒子喝,誰知,兒子見了我用玉米麪做的粘粥,説不好喝,大吵大嚷,我很生氣,現在的孩子,咋不懂得過日子呢?生氣傷心之餘,不禁想起了許多我們小時候的事情。

小時候,我們教室的窗是木頭窗稜的,沒有木頭課桌,兩邊夯土,上邊擱上一塊水泥板—那就是我們的課桌,冬天冰冷冰冷!為了禦寒,老師讓我們每人交一分錢,買5分錢一張的白紙把窗户糊上。沒有漿糊,老師就讓我們每人回家帶一點麪粉用來打漿糊。當時,家裏都很窮,沒有白麪,多數家長都給包了一小包玉米麪、地瓜面什麼的,老師拿着瓢在門口收集,每人到了教室,把自己帶的紙包打開,面子灑進瓢裏,老師用面子打成漿糊,封好窗,抵擋冬天的寒冷。

現在想來,當時的教室應該是黑黑的,可兒時咋就沒覺得黑呢?教室裏沒有火爐,上學時,我穿着兩個棉襖,小棉襖外面再套一個大棉襖,腿上穿着棉褲,腳上穿着媽媽做的厚厚的棉鞋。就這樣,冬天,我的手上、腳上、甚至臉上、耳朵都是滿滿的凍瘡,寫字,都要帶着半截手套。天冷,凍瘡硬邦邦的;天暖,凍瘡癢得難受,忍不住,就用手撓,一不小心破皮了,凍瘡便開始潰爛,回家,手套都揭不下來,我的左手中指至今還有凍瘡潰爛留下的傷疤。

冬天,最留戀的是家裏暖暖的炕頭。媽媽在冬天來臨之前,打上一堆煤餅子,到了冬天,晚上,就生上炕爐子,我們做完作業,一家人圍着煤油燈扒花生,一邊扒花生,媽媽一邊出口算題給我們做,感覺真好。扒花生不但能掙錢,扒下的花生皮還可以燒火,真是一舉兩得。

在我很小的時候,一到秋天就跟着姐姐去拾柴火,姐用小耙拾草,我就用媽媽做的竹籤去串樹葉,竹籤上拴一根長長的線,穿滿了,就把樹葉擼下來,再去串,媽媽經常誇我們懂事,説我們小小年紀就懂得幫媽媽幹活。

再看現在的孩子,真是温室裏的花朵,凍不着、餓不着,飯來張口、衣來伸手。讓他們幫忙做家務,動不動伸手要勞務費,還説什麼經濟社會。考個好成績呢,要求物質獎勵!想當年,我們小時候,放牛、打草、餵豬、養雞,成績不好?還得捱揍!現在的孩子,打一下,離家出走,真不懂,現在的孩子是咋的了?

童年的冬天,天很冷,人很凍,可我們卻在嚴冬裏懂得了生活的艱辛,學會了堅強,像冬天的松樹愈發挺拔。現在的孩子就像温室裏的花朵,經不起風吹雨打。

寫下上述文字,就是希望孩子們能瞭解我們當初的艱辛,珍惜現在的幸福生活,真誠祝福孩子們能健康茁壯地成長,成為祖國的有用之材!

標籤:童年 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