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小吃作文600字彙總6篇

作文2.66W

在學習、工作乃至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作文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實現文化交流的目的。還是對作文一籌莫展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家鄉的小吃作文600字6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鄉的小吃作文600字彙總6篇

家鄉的小吃作文600字 篇1

每個地方都有風味小吃,如湯包、酸梅湯……其實,在我的家鄉也有一個獨特的小吃——蘿蔔絲餅。

對於蘿蔔絲餅,你可能還很陌生,什麼是蘿蔔絲餅呢?味道可口嗎?今天就由我帶領你們去揭開它那神祕的面紗吧!

由於我對蘿蔔十分厭惡,看見蘿蔔就想吐,奶奶見我不肯吃蘿蔔,就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辦法:把蘿蔔做成美味可口的蘿蔔絲餅。起初,我還覺得蘿蔔絲餅油很多、很膩,吃了還可能會發嘔,但是,當我看見奶奶、妹妹、媽媽、爸爸都説好吃,內心很矛盾,到底吃還是不吃?最後,我只好硬着頭皮吃了一口。哇!這甜中帶鮮的味道讓人回味無窮。只見那個口子裏包着許許多多金黃的蘿蔔絲,那樣子真是別提有多誘人了!我又一口氣吃了好幾個。奶奶一遍洗碗一邊説:“慢點吃,彆着急!”

等我吃完了,我好奇地問:“奶奶,蘿蔔絲餅是怎麼做出來的,這麼好吃?”奶奶領着我來到一大碗麪粉前説:“等會兒你就知道了,現在跟奶奶一起做吧。”不用説,做蘿蔔絲餅的步驟還是挺繁瑣的。當我做到包餡兒時,各種問題迎面向我撲來。我先學着奶奶把麪糰揉捏得像碗一樣,然後把餡到中間。不過,你可別以為不過如此。當我以為要把包餅的裂口“縫”好時,裂口就像地震時的山洞一樣慢慢裂開,裂到一半的時候,便停止了。可我試了好幾次,結果依然沒有改變,這可使我受到了沉重的打擊。這時,坐在我旁邊的奶奶似乎看出我的心思,一邊給我做示範,一邊叫我耐心觀察。在奶奶細心地指導下,我第一次做出了還很不錯的餅。接着我按照奶奶的方法又試着做了幾個。結果還是超出我預料的好。

然後,奶奶把做好的餅放在鍋裏熱了大約五分鐘,掀開鍋蓋,一股香氣撲鼻而來。我嚐了一口,哇!自己做得格外濃香,太棒了!

學習就像做蘿蔔絲餅一樣麻煩,不過只有我們認真努力,就會讓學習變得輕鬆、快樂。

家鄉的小吃作文600字 篇2

“小小紅水晶,酸酸甜甜好味道!”大家猜到是什麼了嗎?沒錯,正是宿遷的美味產品,水晶山楂糕!

説到水晶山楂糕呀,不得不提起項羽這個人物,據説,在項羽烏江自刎後,同他出行的26個貼身侍衞仍對他衷心耿耿,發誓一定要為項羽報仇雪恨。在路上,他們收集了一種名為山楂的野果,分給村裏的鄉親們吃。第二年,被扔在地上的山楂核長成了許多樹,人們又一時吃不完,就把山楂磨成漿,發明了山楂糕,後為了紀念項羽,起名“霸王糕”,又怕引來殺身之禍,改名為“”水晶山楂糕。

水晶山楂糕,猶如一塊半透明的紅水晶,它的味道酸酸甜甜的,好吃極了,只要你一嘗,就會停不下來,然後回味無窮……

傳統做出來的山楂糕並不是全透明的,上面還點綴着顆顆黑紅色的小鑽石,那是山楂的果皮和果肉,放在書上,能看見書的字,咬一口,你會發現它並不是想象中的那麼甜,反而酸酸的,口感很細膩,沙沙的感覺,讓人垂涎三尺!

水晶山楂糕,不僅色澤明亮,酸甜可口,而且擁有許多醫療作用,它具有健脾、開胃、化痰等功能。宿遷有句老話:“要想多吃兩碗飯,就先吃吃山楂糕”這顯然很誇張,但恰恰説明了它開胃的功能。這樣美味的山楂糕,做法並不簡單,首先,我們要將山楂放入水中煮10—15分鐘,然後撈出加水搗碎成泥狀,加入白砂糖,最後放入盒子中,冷卻,凝固,定型,這樣,美味的山楂糕就完成了。

山楂糕獨特的味道,正是家鄉的味道,當人們在異國他鄉吃到水晶山楂糕,思鄉之情便會油然而生!

家鄉的小吃作文600字 篇3

我的家鄉是武漢,有好多好多好吃的東西,比如説熱乾麪,豆皮,湯包,鴨脖子……

熱乾麪是武漢人過早的首選小吃,從外地來過武漢的.人,他們再次想起武漢,多半是因為想起了武漢的熱乾麪。熱乾麪對武漢人或者在武漢呆過一段時間的朋友以及像我一樣離開了武漢的人來説,不僅是一碗熱乾麪,而是一種思念。

熱乾麪的來歷其實很簡單:大概是30年代,一個為賣涼粉和湯麪為生的的武漢人怕沒賣完的面發餿變質,便把麪條煮熟了撈起來攤在案板上,不小心碰到了麻油壺,將麻油灑在其上。第二天,他將這些大致已熟的麪條在開水裏燙幾下,放在碗裏,加上葱花等佐料後,結果味道居然十分鮮美。就這樣,他無意中就製作了聞名全國熱乾麪。

鴨脖子,又名醬鴨脖或醬鴨脖子,屬於醬汁食品,早起源傳於清朝洞庭湖區的常德,經湖南流傳至四川和湖北,近年來風靡全國。醬汁類食品通過多種香料 ,然後經過風乾、烤制等工序精緻而成,成品色澤深紅,具有香、辣、甘、麻、鹹、酥、綿等特點,是一道佐酒佳餚。小的時候我怕辣,可又愛吃,所以總是放一碗白開水,涮涮再吃,媽媽總説我浪費了鴨脖子的好滋味。現在我長大了,終於也可以直接拿着鴨脖啃了,吃完看着眼前一堆小細骨頭很有成就感呢!

因為鴨脖子太好吃了,連不愛吃辣的廣州人也接受了它,現在久久鴨脖店在廣州的連鎖店讓我不用回到武漢就可以嚐到鴨脖的好滋味,真是爽啊!

當然武漢的小吃不僅僅是品嚐它的滋味,還有吃它的氣氛,武漢人愛熱鬧,那種大傢伙聚在一起的歡樂氣氛,讓人不由自主就會味口大開。

如果你有空去武漢品嚐美味小吃的話,户部巷、吉慶街可是你絕對不能錯過的好地方。寫到這裏我都恨不得插上翅膀飛回去了!

家鄉的小吃作文600字 篇4

説到家鄉的小吃,最讓我垂涎三尺的還是那圓圓的、扁扁的麥鼓頭。

記得那時候,媽媽和奶奶揉粉剁餡,做大麥鼓頭,我就在旁邊幫忙,做小麥鼓頭。那一個個硬幣大的小麥鼓頭,一口一個,也能品出菜癟的香味。

漸漸的,那硬幣大的麥鼓頭隨着年齡的增長,越變越大了。每逢媽媽做麥鼓頭,我也摻和着一塊兒做。奶奶將韌白細膩的小麥粉和少許的糯米粉揉成一團,媽媽則忙着炒餡,那剁得細細的菜癟碎、臘肉丁和炊皮,在鍋裏翻來覆去,雖然顏色並不好看,聞着卻十分噴香誘人。

先將一塊麥粉搓成球形,再做成一口小碗狀,就可以往裏面夾餡了,用羹勺盛一些菜癟來裝滿“小碗”,然後封住口子,再揉一揉,用木滾棰將它卷得圓圓的、薄薄的,就可以放在平底鍋上烤了。要是稍有不慎卷破了粉團,還可以用筷子蘸一些預備好的粉漿塗在上面。

當鍋燒熱了以後,媽媽就會把火候調小,免得熬糊了麥鼓頭。當軟軟的麥鼓頭變得微黃髮硬,臉上冒出一個個黑色的“雀斑”時,再稍烤一會兒就可以出鍋了。若是它像只大青蛙似的鼓起圓溜溜的肚皮,就説明你做麥鼓頭做到家了。

鍋裏飄來一陣陣香味,媽媽揭開鍋蓋,只見我做的麥鼓頭像只大皮球似的躺在鍋中,眼看就要炸開了,媽媽忙關了火,取出了麥鼓頭。再瞧瞧另一隻鍋裏的麥鼓頭——天哪,一股難聞的焦味竄了出來。放在蒸簾上一看,麥鼓頭已經焦得不成樣了。奶奶笑話道:“怎麼跟包公的臉一樣黑呀!”我插口道:“這是媽媽做的,嘻嘻,還是我的手藝好!”

麥鼓頭做好了,媽媽又泡了些菜湯,我抓了幾個麥鼓頭送去給鄰居們嚐嚐,甭提有多開心了。

寧溪的麥鼓頭,不僅家鄉人對它情有獨鍾,許多外地人也都喜歡帶幾個回去嚐嚐鮮,總讓他們讚不絕口、回味無窮。

家鄉的小吃作文600字 篇5

你知道美味的開封小籠包嗎?你知道包子裏怎麼會有美味的湯汁嗎?今天我將告訴你!

我的家鄉,開封,是一座擁有悠久歷史的古城!風味小吃眾多:有花生糕,桶子雞,炒涼粉,醬牛肉,小籠包。其中小籠包就是我的最愛。

開封小籠包又稱灌湯小籠包,是開封最有特色,也是最有名氣的小吃之一,號稱‘東京汴梁第一’。它的主要特點就是皮薄陷大,灌湯流油,軟嫩鮮香,潔白光潤,提起像燈籠,放下像菊花,吸引了大批開封市民和中外遊客,當然,我也不例外。

小時候,我就對它垂涎三尺。那時候,我總是扯着爺爺的衣角,問這問那,爺爺就會有聲有色的給我講小籠包的的來歷和它的整個加工過程,我總是聽得津津有味的:用死麪制皮,用白糖、味精為餡提鮮,通過“三軟三硬”和麪,使麪皮盤筋韌光滑,不漏湯,不掉衣,整個過程也要用不少時間,也可算是一項繁瑣的工程了。

小籠包不僅有一個完美的工程,味道也很不錯呢。俗話説得好:“輕輕移,慢慢提,先開窗,後喝湯。”不過我餓管不了那麼多,望着那麼美味的小籠湯包,我的口水早就“飛流直下三千尺”了,我顧不得什麼淑女形象,抓起包子就往嘴裏塞,好燙,我捂着嘴巴叫了起來,這次我吸取教訓,先輕輕地咬一口皮,頓時,汁兒湧進了我

的嘴裏,好醇,好潤,好香,我沉浸在美妙的世界裏,待我反應過來,我又迫不及待地往嘴裏塞湯包了。

每到一個地方我都會品嚐當地的風味小吃,不管是甜的、辣的,還是酸的、甜的讓我和小籠包在一起做選擇,我都肯定會告訴你,我選擇的是:小籠包。

這就是美味的開封小籠包,快來嚐嚐吧!

家鄉的小吃作文600字 篇6

每每提及家鄉,我總是忘不了那家店、那個人、那張煎餅。

——題記

“老闆娘,來兩張煎餅!”“好嘞!”隨着吆喝聲,煎餅店裏走出一位笑容滿面的女子,她個子不高,身材纖細,小臉清瘦,柳眉彎彎,眼睛一笑便成了月牙,散發着無限活力。沒錯,她就是我口中的老闆娘。只見她走到爐子旁,戴上手套和口罩——是個很講衞生的人呢!一邊同我嘮着家常,一邊手上忙個不停。我是這家店的常客,她做煎餅的過程我看過不少次,卻每每都能驚豔到我。不信你瞧!

她先是用油刷在鐵板麪上刷上油,“滋滋”的悦耳聲隨之響起。緊接着,將麪糰擀成薄餅狀,平鋪在鐵板上,那餅子像是圓規畫出來的,圓的出奇,可見她手法高超。又拿出一個雞蛋,快速利落的磕開打在麪餅上。幾分鐘後,她用鍋鏟將煎餅來個180度大翻身,“啪”!完美落地!只見露在上面的那一面已被煎得金黃,令人垂涎三尺。一段時間過後,兩面都已煎好,她便將準備好的配料拿出:培根,花生碎屑,芝麻,葱花……應有盡有。當然,最少不了的是她的獨家配料,聞起來那叫一個香!她把配料均勻地撒在煎餅上,無一處遺落。料,夠足,味兒,也夠香!

煎餅出鍋了!

我迫不及待地下口,想要一嘗其味,卻被燙了嘴,果真是“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啊!待它稍微冷卻,我便開始大快朵頤。金黃悦目,外酥裏嫩,果然是煎餅中的極品啊!我的味蕾被它深深吸引,胃口大開,不一會兒兩張煎餅都已下肚。

煎餅事小,但滿盈家鄉的味道,人已長大,但難忘家鄉的人情!

標籤:小吃 彙總 家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