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華】高中春節的作文合集4篇

作文2.94W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嘗試過寫作文吧,作文一定要做到主題集中,圍繞同一主題作深入闡述,切忌東拉西扯,主題渙散甚至無主題。你知道作文怎樣寫才規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高中春節的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精華】高中春節的作文合集4篇

高中春節的作文 篇1

盼啊,盼啊,春節終究到臨了,伴跟着時鐘的敲響,我們又送來了夸姣的保守佳節—春節。我滿懷衝動地呼叫招呼着:“新年到了!新年到了!”啊!新年何等夸姣啊!我興奮地正在家中來回地跑着,不住本人喜悦的表情。

當我跑到陽台邊時,俄然,煙花飛空,正在一霎時,炸開了,天上禮花朵朵。有的像銀色的流星,有的像五顏六色的花兒,有的像橙色的大衣,還有的像金色的太陽,把大地照得好像白天一樣。美不堪收!

過年前,家家户户門前張燈結綵,我家也不破例。一大早,爸爸媽媽就忙得不成開交,。只見媽媽利索地擦洗着桌椅、門窗、地板,房子的裏裏外外都被媽媽擦洗得閃閃發光,最值得驚訝的是玻璃擦得亮堂堂的,看上去像沒有隔着玻璃似的。再看看爸爸,不寒而慄地用通明膠布把對聯貼正在大門的牆上,不偏左不偏左,更不偏斜,可不,爸爸貼對聯的手藝可是一流的。坐正在旁邊的我,看着爸爸媽媽的行為都傻了眼。紛歧會兒,家裏就面目一新。

大年三十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吃年飯,代表歲歲團聚。家人的團聚往往令家裏的長輩們正在上獲得撫慰取滿腳,白叟家眼看兒孫合座,一家大小共敍明日親,過去的關懷取扶養後代所付出的心血總算沒有白搭,這是多麼的幸福。而年輕一輩,也正能夠藉此機遇向父母的養育之恩表達感謝感動之情。吃完年飯,一家人聚正在一路,慶賀新一年的到來。大年三十的晚上更是火樹銀花不夜天,家家燈火通明,處處禮花朵朵,鞭炮聲聲。大師一路守歲,辭別如水似已逝去的歲月,憧憬對新一年的但願。正在大年三十的晚上還要放一掛鞭,叫做“出行”,代表踏上一年的腳步。

七年級,八年級各家就要走訪親戚,四周問好,賀年,串門子。晚輩起牀後,要先向長輩賀年,祝願長輩健康長命,萬事如意。長輩受拜當前,要將事先預備好的“壓歲錢”分給晚輩,代表歲歲安然。賀年也是親戚伴侶之間互相表達祝福的一種體例。正在七年級的晚上還要放一掛鞭,這是掛開門炮,是個開門爆仗,為了祈求竹報安然,圖個吉利,代表開門紅。

啊,春節!夸姣的春節,歡愉的春節,人人喜愛的春節,我眼中的春節,我愛你啊!你實的很出色!

高中春節的作文 篇2

大家都知道,春節是中國人最重要的節日,其隆重程度不亞於外國人的聖誕節。中國各個地區的春節習俗都與眾不同,有着自己的傳統色彩。今天我將要與大家説説關於我的故鄉——彩雲之南的春節習俗。

雲南的春節習俗與北京的春節截然不同,從大年三十到元宵期間才是春節,元宵過了,春節也便完結了。雲南沒有臘月之分,也不吃臘八粥,因此我至今都沒有嘗過北京的臘八粥和臘八蒜的味道。

先來説説大年三十這天吧!這天早上我們必須去集市趕集,購買年貨和做團圓飯的食材。小孩去山上撿松葉。下午要把棉被、衣服洗了,還有把渾身上下都洗乾淨, 由於我們那裏有個禁忌——從正月七年級到正月九年級都不能洗衣物和洗澡。大年三十晚上便是除夕夜,這是過春節的高潮。大家忙做團圓飯,每家每户的煙囱直冒白煙。團圓飯做好後,大人把孩子們撿的松葉鋪在地上,當孩子們看見自己的戰利品被大人誇獎時,總是要驕傲地手舞足蹈。吃團圓飯前我們還得燒紙錢祭祖,飯後才把紙灰倒掉。等這一切準備好了,大家席地而坐,毫不拘束地享受春節的團圓飯。吃完後,大人忙着撿碗,收桌子。小孩子歡歡喜喜的開始他們的“鞭炮大戰”,大人圍坐在電視機前守着春節聯歡晚會,不想看春晚的大人就擺桌子打麻將。這其樂融融的景象持續到深夜十二點,昏昏沉沉的人們點燃爆竹,震耳欲聾的鞭炮聲響徹雲霄,迎來新的一年。鞭炮放完了,忙活了一天的人們倒牀而睡。

睡到近午夜三點時,人們又得陸陸續續從牀上爬起來,做飯吃飯。這是四點鐘的“迎春飯”,由於正月七年級是一年中的第一天,因此要吃飯迎接。吃完飯人們又回到被窩,一覺睡到大天亮……

正月七年級不能去別人家,只能到外面逛逛,這也是雲南一大奇怪習俗。八年級我們就去逛縣城,就跟逛北京的廟會一樣,縣城裏琳琅滿目的商鋪和千奇百怪的玩意兒讓我們留戀不已。元宵節大家不吃湯圓,照樣好酒好菜,不掛燈,但照樣熱鬧,一家人去山上跳腳,也看別人跳腳。

春節過後,該幹活的幹活,該回深圳的回深圳。熱鬧過後的鄉村,又恢復了往日的平靜、和諧。

高中春節的作文 篇3

梅花歡喜漫天雪,捷報飛傳又一春。伴着漫天飄舞的雪花,新年近了,年味濃了。這新春佳節,多像一組協奏曲,給我們生活增添韻味兒!

第一樂章 新春序曲

不知不覺中,豬年接近了尾聲,鼠年悄然來臨。按舊曆習俗,臘月二十三是祭灶,也叫小年。據説,舊時差不多家家都設有“灶王爺”的神位,神位兩旁貼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對聯。聽長輩講,人們為了不讓“灶王爺”向玉皇大帝告自己的狀,就在這一天用芝麻糖粘住他的嘴,以保佑全家人的平安。這種芝麻糖俗稱“灶糖”,吃灶糖的習俗沿襲至今,更多的是對來年幸福生活的期盼。

過了祭灶,春節就正式拉開了序幕: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炸豆腐,二十六燉大肉,二十七殺只雞,二十八把面發,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熬一宿。

第二樂章 親情之歌

農曆一年的最後一天,俗稱年三十兒。這一天,家家都要貼春聯、貼“福”字、掛燈籠、換新衣、包餃子,忙得不亦樂乎,處處洋溢着喜慶的氣氛。你看,這“福”字的貼法還很有講究:要倒着貼在門兒中間。取其“福到家門”之意,也是對美好未來的祝願。

晚上的餃子,熱鬧的春晚,是難忘的年夜飯。下午三點,我們全家總動員,開始包餃子。和麪、盤餡兒、擀皮兒、包餃子、搗蒜蓉、備香醋,一道工序都不能少。看着自己包的餃子,樣子歪歪扭扭,躺在那兒耍賴一般,還有點不好意思。管它呢,能包成啥樣兒是啥樣兒,圖的是一家人同台演藝,憶過去,話新春,其樂融融歡喜和諧的節日氣氛。下鍋了,呼呼啦啦,熱水飛濺。不一會兒,餃子端上來,那個香啊!

和着餃子的香味,屋外響亮的鞭炮聲此起彼伏,斑斕的禮花不時綻放,屋內三代同堂共賞春晚的精彩節目,感受着華夏同樂的幸福與美好,歡聲笑語,早已飛出了窗外。那種感覺,毛孔似乎都張開了。

第三樂章 新年圓舞曲

當新年的鐘聲敲響後,就算是大年七年級了。這天,人們都早早起來,穿上最漂亮的衣服,打扮得整整齊齊,出門去走親訪友,拜年祝福。認識的,不認識的;身邊的,遠路的;男的女的;老的少的,個個笑逐顏開,相互拱手祝福,把新年歡樂祥和的氣氛推向了高潮……

春節組曲伴着悦耳的鞭炮聲,在飯桌前濃濃的親情裏,在鄰里鄉親美好的祝福中,在國泰民安的祥和裏奏響,一年又一年。

高中春節的作文 篇4

自從跟爸爸回老家過了兩次春節,我漸漸對春節有了更多的認識,也開始慢慢理解了平日裏忙碌的爸爸,為什麼每逢春節都要擠出時間奔波兩千多公里回趟老家?原來爸爸的年味在老家,我的快樂也在老家——那兒是爸爸的根,是剪不斷的情,是孩子們的天堂。

老家的春節,充滿了閏土式的'質樸、純真和濃郁的鄉土味。對孩子們來説春節放炮是快樂的,老家有位小我幾個月的頑皮堂弟,他的快樂不僅是放炮還有玩火。春節前一天,爸爸帶我們去集市去買爆竹,在琳琅滿目的爆竹攤裏挑選了三盒大禮花和三掛鞭炮。我們無精打采地跟在後面,望眼欲穿地看着散炮,爸爸看出我和弟弟不滿的小心思,便慷慨解囊地給我們每人二十元的小費,但要求只能買散炮而且不重樣。我們終於任性了一把,心滿意足地挑到了自己喜歡的散炮,回到家裏就迫不及待地開始放炮了。

我們策劃了不同的放炮方式,不同的玩法:把炮塞到拖拉機扶手上的一個小孔裏,可以製成一把只會冒煙的,隨着幾聲槍響,大伯的拖拉機扶手被炸得滿是焦痕;一會兒我們把炮扔進大鐵皮油箱裏,弟弟嫻熟地拔引線、點火,然後飛一般貓身卧倒,轟隆轟隆的爆竹聲響徹雲霄;水潭裏、礦泉水瓶裏、磚縫裏、枯井裏都記錄了我們的斑斑劣跡。弟弟説玩的就是心跳啊。但弟弟還覺得不過癮提議説:我們去燎山吧(在山上燒枯萎的地皮草),我也就好奇地隨便了。

於是我們就躡手躡腳地逃出大人的視線朝山上跑去,一路上好奇、激動、忐忑一直充斥着我的內心,爬到半山腰時,我們衝進了一塊空曠的樹林裏,弟弟衝我做了一個鬼臉説:就在這放吧,我也欣然地默許了。説時遲那時快,只見他左手熟練的拿起一個紙筒,右手拔了一把乾草塞進紙筒裏,然後點着後嘴對着一吹,火瞬間蔓延開來,我們急忙拿起棍子打,挖土埋。點一堆心驚一陣,點一堆肉跳一陣,真是刺激過癮。

等我們或到家時,大人們一下子就看穿了我們的祕密行動,原來我們的臉上、鼻子上、衣服上都留下了足夠的證據,特別是弟弟的頭髮上還有一撮焦發。燎山的快樂侵入了我的每一個細胞,大人們的叮囑聽着也是雲裏霧裏地繞。而最能體現春節氣息的莫過於家家户户隆重的春節祭祀活動了,這既是尋根、哀思也是家風家規。

年三十太陽快落山時,家家户户都要去接先人(家中已故的老人)。也只有男性才能參加這樣的祭祀活動,長輩們在前面拿着紙幣、香和蠟,我們小輩們在後面拿着一卦卦爆竹,在村口燒紙、點香、磕頭行禮,迎接先人。此時,全村爆竹聲此起彼伏,禮花滿天。先人接來之後要恭恭敬敬地供在每家客廳正面靠牆的供桌上,所有的孝子向先人磕頭、作揖和行禮。整個儀式大概要花費一個小時左右。

年三十晚上,孝子們要在供奉先人的房子裏守歲。據奶奶講一夜不能睡,一家人在一起吃酒、划拳、打牌、聊天不過現在一般熬到兩三點就睡了。我一直陪着奶奶睡在大伯家的正房,從除夕到九年級每天凌晨四五點天色朦朧時,奶奶都要早起,去蒸熱供桌上的祭品,然後再行禮供上新的。接下來的一連三天,每天早晚大伯、爸爸、我、弟弟都要去做祭拜,爸爸的堂兄弟共四家都有已故老人,所以我們每天早晚都要去這四家祭拜兩次,三天下來,爸爸説他的腿都已跪的痠痛不已了。據爸爸説,因去年他的兩位叔叔去世了,我們都是帶着孝的,一年內不能去村裏其他人家串門或祭拜,不然全村五六十户人家都要一一去磕頭祭拜的。

這種祭祀習俗一直到正月九年級晚上七八點左右,每家每户都要舉行送先人大禮,村裏又開始沸騰起來了,早上曬炮,下午分紙、分香、分蠟。飯後向先人行禮後,家裏的長輩端上一些供品,所有的孝子跟在後面,去先人的墳上送紙幣、放炮,大人和小孩都要磕頭行禮,春節的祭拜儀式才算結束。快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還沒有來得及感受最具年味的社火,就匆匆踏上了返程的路。看着奶奶站在村口久久不願離去的身影,感受着爸爸在車裏的沉默,我似乎理解了鄉愁與鄉情。

爸爸説:路上奔波的人們就像是一枚枚風箏,不管他們飛的多高多遠,引線永遠在媽媽手裏,這也許就是爸爸每年春節回家探親的原因吧。

標籤:精華 高中 春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