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有關詩和遠方作文六篇

作文2.59W

在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那要怎麼寫好作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詩和遠方作文6篇,歡迎閲讀與收藏。

有關詩和遠方作文六篇

詩和遠方作文 篇1

在祖國廣袤的西北大地上,矗立着一座古老而神祕的城市—敦煌。在這次九天甘肅之行的最後,敦煌緩緩走來,一層一層掀開了她厚厚的面紗,展現在我們面前的是她最珍貴的寶貝—莫高窟那如詩如畫般的美貌。

那天小雨淅淅瀝瀝,絲毫阻擋不了我們如火般的急切心情。千年莫高,似一顆璀璨的明珠,坐落在一片渺無人煙的荒漠中。密密麻麻的洞窟星羅棋佈,錯落有致地排列在斷崖絕壁上。舉頭仰望,那古老文明散發出的神聖而莊嚴的氣息將所有人包圍、籠罩,沐浴其中,陶醉其中。穿過洞窟前曲折的迴廊,“吱呀—”鑰匙微轉,洞門應聲而開。漆黑之中,一股濃濃的但又不刺鼻的味兒撲面而來,顏料味嗎?不像!泥土味嗎?不像!呵,想必,這就是歷史的味道了吧!“各位遊客,請隨我來,”我們隨着講解員有序地步入洞中。只見兩尊大佛迎面端坐於佛龕中,眼睛微閉,神態安詳,嘴角掛着滿足的微笑,那樣親切,那樣和藹。菩薩、弟子伺立於兩側,好像正在認真聆聽佛祖講解佛法。高聳的洞頂中央,繪着一朵惟妙惟肖的青蓮花。那青蓮已完全盛開,片片花瓣奮力伸展向四面八方,似乎有裊裊幽香陣陣飄來,沁人心脾。

啊,壁畫!順着講解員手電筒的光亮,一幅幅的壁畫驚豔呈現。我細細欣賞着。五彩斑斕的色彩和輕盈通透的線條,繪出了一幅又一幅巧奪天工的壁畫,繪出了一場又一場栩栩如生的景象,繪出了一個又一個美豔絕倫的飛天。壁畫上的內容豐富多彩,有解釋佛教意義的,有反映民間生活的,有描摹自然風光的……應有盡有,宏偉瑰麗,令人嘖嘖稱奇。壁畫上最引人注目的,則是那成百上千的飛天了。瞧,飛天多麼千姿百態吶!有的臂挎花籃,採摘鮮花;有的反彈琵琶,金雞獨立;有的倒懸身子,從天而降;有的綵帶飄拂,漫天遨遊;有的舒展雙臂,翩翩起舞……我靜靜地望着,感慨萬千,就像步入了一個燦爛輝煌的藝術殿堂。

看着看着,我不禁想起了對於敦煌莫高窟保存至今至關重要的一個人—常書鴻。他與敦煌莫高窟,有着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1935年秋天,常先生在法國看到了由伯希和編撰的《敦煌圖錄》,他驚訝萬分,方知祖國還有這樣一個藝術寶庫存在,內心被深深震撼了。為了好好研究並不使她再受破壞,他毅然決然放棄國外優越條件回國,建立了“敦煌藝術研究院”,成為其首位院長。但常先生考察莫高窟時,條件異常艱苦,經歷了重重艱難險阻,也遭遇了妻離子散、家破人亡的不幸,但他義無反顧,一旦決定絕不回頭,將一生奉獻給了敦煌藝術,終於獲得了寶貴的歷史資料,並引領一批又一批後來人為保護敦煌莫高窟持續的努力。常先生這種為藝術、為祖國奉獻的精神,永遠值得用詩來讚美,用歌來頌揚。他,難道不是我們有理想的當代人的榜樣嗎?

如今,敦煌依然昂首屹立在遠方,她如詩般的千年歷史和輝煌文化,在無垠的祖國大地上熠熠生輝。啊,敦煌,我眼中的詩和遠方,我不會忘,也不能忘!

詩和遠方作文 篇2

願我們都能找回屬於自己的詩和遠方。——題記

浮躁的社會如塵器籠罩的沙海,湧動着叫做“慾望”的暗潮,人們拋棄先前堅守的一方淨土,轉身投向了紙醉金迷的虛擬世界:帶着對無望生活的怨恨和對老闆的不滿,發泄在麻痺精神的“抖音”中;將學習與考試的壓力傾吐於“網遊”裏,在一方小屏幕中背離自己的初心,與那夢想的岸,漸行漸遠……

錶盤上快速旋轉的針,不會因任何理由放你一馬,它只會無情地捲走從未被你珍惜的年華,捲走明麗的詩意,悄然消隱於歲月的盡頭。

但是,即使身處千里冰封下的深淵,也總有尋覓第一抹霞光的人。

他們,是如歌歲月中一朵清香的蓮,是似水流年裏一柄鋒刃的載。穿透混沌的天空,在只屬於自己的桃花源裏,尋覓心靈深處的詩和遠方……

“人生自有詩意,詩意美在四季。”最近熱播的《中國詩詞大會》使不少網友紛紛表示“被董卿圈粉"。她自信的姿態、不凡的談吐無疑是詩詞盛宴中最絢爛的一道光。當被問起“你老了想做什麼”,她微笑迴應:“我只要一間屋子,一壺茶,一本書。”彷彿一位超凡脱俗的隱土,前塵往事若過眼雲煙般隨風而逝,在茶香氤氲間翻動書箋,夕陽西下,倦鳥歸林,皓月當空,詩意融觸。

若説董卿心中的詩意是遍經世事磨礪後的淡然,那麼這個女孩心中的詩意就是與詩書共舞的恬淡與快樂。

她是武亦姝。那句“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躲蜂入我牀下”,讓許多人都記住了這個來自復旦附中的女孩兒。她一路過關斬將,最終拿到了《中國詩詞大會》第二季的總冠軍,那一刻,她綻放出灼灼其華,讓自己不悔的年華在青春的原野上熱烈地燃燒着。寒後她坦言:我喜歡在詩詞的世界中暢遊!

枯燥無趣的生活需要詩意來調劑豐富的色彩;輾轉難眠的夜需要詩意來安撫躁動的靈魂;陷入迷茫的目光需要詩意來喚醒內心深處最真的渴望。

也許你人生的繁華時期已然落幕,也許你心中的明月早已被雲霧覆蓋,但請不要忘記:塵埃盡頭是繁花,守得雲開見月明!

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願我們,都能踏上通往遠方的詩意小徑。

詩和遠方作文 篇3

青春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的田野。彩色的青春不能等待別人來安排,要自己爭取和奮鬥;不論結果是喜是悲,可以慰藉的是:我們不枉青春一場。

清華學子張薇的演講給了我心靈不小的衝擊,她雖然來自貧困縣,對未來的希望是她永遠的財富;也許她會失敗,但她那不畏艱難險阻的`精神將是她永遠的動力。

從她那簡短又樸素的演講中,我彷彿看到了自己的未來,也從她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還記得自己總是有那麼一段時間拼命的讀書、背書,只為了在拿到那幾張試卷時可以問心無愧的説:“我盡力了。”

我成功過,亦失敗過;成績好過,也壞過。同學間不乏每次成績出來後的對比,我告訴自己:考好了,管住自己的嘴,不去張揚;考壞了,及時調整心態,積極面對問題,不能表現出一副很差的表情。總是告訴自己,既然沒有淨土,不如靜心;既然沒有如願,不如釋然。

我的詩和遠方既然是我選擇的,那就只能靠自己一步步走下去,儘管外面是漂泊大雨,它可以淋濕我的身體,卻永遠也澆不滅我對詩和遠方、對成績單上的數字、對自己理想學校的嚮往!

為了我的詩和遠方,我迷茫過,我疑惑過,因為學習的事情,我與老師談話不止一次,糾結於自己為什麼要堅持自己的學業,有那麼多的人都不曾看好我。因為詩和遠方,我哭過、懊惱過、憤怒過,但我相信永遠不會出現了三個字,那就是“放棄過”。

詩和遠方是我一生的摯愛,也許我會被生活磨平了稜角,但這恰恰促進了我前進,我們永遠都可以轉身,但從不回頭,因為詩和遠方讓我們知道要大步朝前走,不要錯過生活中的美好。

詩和遠方作文 篇4

“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這句話打動了許多人,已成為網絡上的流行語。

它源於高曉鬆在一篇文章中寫的一段話:“我媽説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我和我妹妹深受這教育。誰要覺得你眼前這點兒苟且就是你的人生,那你這一生就完了。生活就是適合遠方,能走多遠走多遠;走不遠,一分錢沒有,那麼就讀詩,詩就是你坐在這,它就是遠方。”

看看現在的人,被“事情”給捆住了,很難脱身到我們祖國的大好河山去轉轉,但是我的身邊就有一位“騎”遍天下的人。

他曾騎到阿拉善沙漠,見到過無私奉獻的胡楊,他曾騎到尼泊爾,體驗了什麼叫“窮遊”,他曾體驗過什麼是最難騎的路,他曾用一架自行車騎遍世界各地,他就是我們熟悉的喬老師,從他身上我明白了一個道理:詩和遠方雖然美妙,但前提是你要有一個充滿知識的頭腦,不然你會一問三不知,喬老師怎能騎到過那麼多的地方,就是因為他有很大的知識量,有能支撐起的資源,如果你連學習都學不好,你還想追求詩和遠方嗎?你會被人笑的!

詩和遠方聽起來很美好其實……

就在前幾天我們騎行大潵原,騎行固然是詩和遠方,但你們不知道的是,在詩和遠方背後還藏着痛苦、累,我們從耕讀書院騎到大潵原,我們熱身推了30分鐘,之後才開始騎,一上車感覺那股勁一下就上來了,飛快的騎着,但是到一個大大的坡一個一個都像“慫包”一樣跳下車推着上,最後到達大潵原我們才體會到什麼叫遠方。

詩和遠方是很美好,但如果你不付出你就不會嚐到這種美好,凡事都要付出才有回報。

詩和遠方作文 篇5

從不曾忘卻那些讀過的詩,那些夢想過的遠方。

小時候讀詩,是唐詩的歡快、輕盈,與母親的輕聲細語,父親獨到的見解;入學後讀詩,是宋詞、元曲的深沉、悲歡,佐以老師的細心講解,同學討論的熱鬧。

而長大以後,詩是不斷深化的情,由作者,及他人,再到自己。

汪國真的詩,是清遠、閒靜的,卻難掩深處的沉重與悲傷,“如果,你是湖水/我樂意是堤岸環繞/如果,你是山嶺/我樂意是裝點你姿容的青草”。而郭沫若的是,有着歡快,但深處卻擁有的是對光明的追求和胸懷天下的大士情懷,“我眼前來了的滾滾的洪濤喲!不斷的毀壞,不斷的創造,不斷的努力喲!”

他們的詩,給我思考,給我理想與追求,也給我一個可以嚮往的遠方。

讀詩越多,越覺得自己對詩的理解,輕得像鴻毛一般。我曾崇拜過李白的詩,我感慨的是李白的詩的狂放、高傲,使人熱血沸騰,而不是追問李白那裏來的這股傲氣,能揮灑出這般酣暢淋漓的詩篇。我想懂,可無奈人生的閲歷與歲月的積累太短太少,所以我選擇等待,等待漸漸走近。

遠方,另一個很遠很遠的詞。小時候,以為遠方就是夢想,懵懂,幼稚,憧憬着成為了不起的大人物,亦或是揚名世界的科學家。而長大以後,我理解的遠方,是追求的代名詞。我追逐自由,追逐夢想,渴望有一雙鳥的翅膀,健壯有力,飛翔在自己的藍天下。

我曾淺見過別人的遠方:杜甫,名字擁有草木之美的詩人,他的遠方是人民安定,生活充實,“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蘇軾的遠方是建功立業,“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或能做一個“閒人”,能常見“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我也曾打算過自己的遠方,想象中,我和古仁人一樣,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或和隱士一樣,無絲竹亂耳,無案牘勞形。

遠方,很遠很遠,因為有了詩,又變得很近很近。

詩文,自有更深的詩文;遠方,更有更遠的遠方。成長的路上,一直陪伴我的詩和遠方,我會永遠把你們珍藏,直到有一天,到達屬於我的詩和遠方。

詩和遠方作文 篇6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

——題記

北京作為我國的首都,是一個令所有國人所向往的地方,去看看,去感受,總能給人沉思。他充滿了神祕色彩,它被無數年輕人的夢想籠罩着,帶着對這片土地的嚮往,帶着五味思緒,我來了……

夢想學院

清華北大,是多少學子夢寐以求的地方,我們一行人浩浩蕩蕩的來到了清華大學,清華大學並不是想象中的那樣豪華,反而十分簡樸,站在那裏彷彿就能感受到百年清華的傳統氣息和他的博大精深,行走在校園中,可以看見來往的學生手中總會捧着書本而不是做低頭一族拿着手機。看着校內景色,一顆心就這樣安靜了下來。沉默的感受着這所百年名校的魅力,細細品味着“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的校訓和“行勝於言”這幾句話。在清華大學內還有一塊石碑,上面刻着“嚴謹勤奮,求實創新”。我在心裏暗暗把這立為自己學習和做人的標準。最後我們在這合照留影,離別前不捨的望着這所學校,真希望能有幸成為其中的一員!故宮

故宮,提起它就會想起中國漫長的古文化,就會聯想到雄偉壯觀這樣的形容詞。説實話這次遊學之旅我最期待的便是這裏,從午門走進去,就不禁感歎:真是巧奪天工!這讓我對古人又添一分敬佩之情,一路上,聽着導遊姐姐慢慢訴説着幾百年來的故事,瞭解着每一處地方的來由或是發生在此的小故事,慢慢了解着後宮的悽苦,雖説這故宮豪華雄偉,實際上這地方如同困着鳥兒的金籠。這不論妃子或者宮女,都極其孤獨的老死在這裏,在這漫長的歲月中,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在這裏消磨,那些難以訴説的故事就這樣埋沒在這裏,時間給這裏留下不可磨滅的痕跡。宮殿中沒有改變的擺設,彷彿重新回到了那年,閉上眼,就好像可以看見這宮殿主人在這裏所經歷的喜怒哀樂,想伸出手去觸摸卻又感覺他離我們很遠。一下午的時間過得很快,我還來不及記住這裏的故事我們就將離開。

帶着回憶,我們踏上回家的旅程。我不曾説再見,因為我知道以後我們總有一天會重新來到這個神奇的地方!

標籤:六篇 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