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關於大學生作文彙編4篇

作文2.6W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人們可以反映客觀事物、表達思想感情、傳遞知識信息。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大學生作文5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關於大學生作文彙編4篇

大學生作文 篇1

其實對於良心,我還是懵懵懂懂,似懂非懂,兒時媽媽問我良心是什麼,我回答説:是稱一下心的重量嗎?

國小的時候我對良心的認識是這樣的。

一次我在點電視上看着那些有錢人對自己的爸爸媽媽是百般不孝,有是打有是罵還亂髮脾氣,不僅是不孝還是把自己的爸爸媽媽當成狗來使喚。媽媽看了之後對我説如果我是那樣的人的話,我就是沒良心的壞蛋。所以媽媽又對我説了一個關於良心的故事這樣有利於讓我分辨 有和沒有良心的人,故事的內容是在一個遙遠的貧困山村,故事的主人公是一個乖巧懂事的小女孩,雖然她只有9歲但在她們的村子裏不僅是品學兼優,要樂於助人,因為家裏能幹活的只有爸爸,她的媽媽因為幾年前下大雨是回家摔倒了而導致雙腿殘疾,所以一到週末他就去山上打草和砍柴,不管走多遠的路,不管有多累都沒有向任何人訴説,只是默默地一人哭泣,在班級上積極回答,下課了給學習不好的同學輔導。

放假了,不僅給自己家裏幹活,還給自己的好朋友家裏幹活,就這樣換來了永遠的友誼。我聽了這個故事就明白了良心是每個人應有的美好品質。

但是不要的事情就這樣發生了,我上了國中。和一些朋友出去玩到凌晨4點才回家我以為爸爸媽媽不知道,所以我悄悄的像我一直在家裏一樣睡着了,睡到早上才起來,早上時爸爸媽媽很傷心以為他們知道我晚上出去玩了,毫不知情的我,還高高興興的玩電腦,最後是哥哥告訴我説爸爸媽媽知道我出去了,我想起了媽媽對我講的的那些故事,我良心發現,對媽媽爸爸説了對不起。後來我一直對媽媽們有是逛街又是説話。

我才知道有良心才是真正的好人。

大學生作文 篇2

似乎才剛剛走進大學校園,轉眼,又要離去。四年的生活就在不知不覺中從身邊飛過。在這四年裏,我經歷了許多從未經歷過的生活,得到了許多使我終身受益的經驗教訓,擁有了稱得上“鐵桿”的朋友…在最後的時間裏還找到了一份很不錯的工作。然而,如果有人問我:“你在大學裏最遺憾的是什麼事?"我將毫不猶豫地回答:“看的書太少了。”每學期除了專業書籍外,我大概只看了二十餘本課外書籍,如果我的大學可以重來,我決不僅僅看這一點點課外書籍。

古往今來,論讀書的文章有如大海里的浪花,數也數不清。

杜甫高歌“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陸游作詩“歸老寧無五畝園,讀書本意在元元。燈前目力雖非昔,猶課蠅頭二萬言”;陳繼儒曾言“吾讀未見書,如得良友;見已讀書,如逢故人,';南宋有位詩人更是説“飢,讀之以當肉;寒,讀之以當裘;孤寂而讀之,以當朋友;幽憂而讀之,以當金石琴瑟”。

讀書是交友的延伸。我們交友只能以人為對象,數量有限,時間地點限制,還需花不少精力選擇維護。但是靠了書籍,我們可以廣交異時異地的朋友,而選擇就更自由了。讀一本好書就如同接觸了一個最健談的人。他可以帶你到不同的世界裏去,與你討論一些你從來不知道的學問或生活問題。

也許你要説,在學校裏整天讀講義看課本不就是在讀書嗎?講義課本是為了平均發展基本知識,不可不讀,但若以為讀講義看課本便是盡讀書之能就大錯特錯了。學校功課門類雖多,圖書館相關書籍也不少,但範圍終究狹窄了些。你的天才也許與學校所有功課都不相近,你自己得去課外研究,發現自己性之所近的學問,才能培養讀書的興趣。

林語堂説過:“我們智能上的趣味像一棵樹那樣生長着,或者像河水那樣地流着。只要有適當的樹液,樹便會生長起來,只要泉中有新鮮的泉水湧出來,水便會流着。當水流碰到一個花崗巖石時,它便由巖石的旁邊繞過;當水流碰到一片低注的溪谷時,它便在那邊曲曲折折地流一會兒;當水流湧到一個深山的池塘時,它便恬然停駐在那邊;當水流衝下急流時,它便向前湧去。這麼一來,雖則它沒有費什麼力氣,也沒有一定的目標,可它終究有一天會達到大海。”他告訴我們,讀書是要符合時間地點環境的。讀書的藝術在於隨勝,有那種心情的時候便拿起書來讀。讀書,只有出於自然才能徹底享受其中的樂趣。天氣晴朗的日子裏,抱着幾本書,哲學、經濟、詩歌、傳記等,約上好友,來到河邊草地,躺下,閒逸地拿起書來翻翻,興起時和友人聊幾句讀書心得,休憩時看看藍天白雲。這便是陳繼儒描寫讀書的情調“古人稱書畫為從箋軟卷,故讀書開卷以閒適為尚”。

在讀書的過程中,我認為選擇書籍是一件十分關鍵的事。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就喪失了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必須慎重選擇。走進一個圖書館,可以看到千本萬木的書卷,但是其中真正能夠稱得上是“書”,值得去看的就不知道有沒有十本百本了。只有真正適合你去讀的書才能給予你較準確的知識,傳播大學者治學的精神和方法,震撼你的心靈,促進你的思考。那該如何選書呢?各人有自己的方式。我看書先看文字,文字不好的就不讀了,文字清楚思想才不會混亂。當然有些文字過於清楚的,內容又過於淺薄;有些文字不夠清楚,內容卻有深度,比如許多哲學著作就是如此。但以我現在的知識水平,要去讀那些著作就有些費力了。若是僅僅看不懂倒還好,就怕把自己的思維攪混了,連以前有的一點淺薄認識也找不回來了。所以我選書的第一步依然是文字是否清楚。

選書最怕的是趕潮流。選書不比選衣,選衣趕潮流是時尚,選書趕潮流是傻子。當今的網絡小説非常暢銷,往往是街談巷議,大家一窩蜂地去買;或是某某學生作家棄學從文,引得一干厭學的學生紛紛吹捧。這些個作者自身的文學修養也就是半桶水,加上這些讀者的盲目去精取粗,也就不知利弊孰多孰少了。基本上那種所謂“人手一冊”的書,我是絕對不會買的,當然有時借來噹噹“廁所文學”倒也不妨。往往在被忽略的角落裏或許會有幾本思想好文采佳的書。

選書最重要的是選適合自己的書。現在許多人選書一看新舊,非新書不看;二看名氣,非近日廣為宣傳的書不看。弗朗茨曾説過“我從不讀同時代作者的作品”。同時代作者作品中除了思想深邃、風格獨特者外確沒必要看。我總覺得這些所謂的青年或少年“文學家”多半是在發牢騷,無病呻吟。除了當時會產生一種“有同感”的想法,過後就什麼也沒留下了。

我最愛讀的是古詩。要考驗一木書是否是智慧之書,最可靠的試金石當然是時間。曾有一位老師説“現在那些所謂的文學作品,哪怕最好的,也可以在古文中找到相似的思想脈絡”。古人的經典之作是經過時間的鑑定了,而今人的`卻有待考察。而在古文中,詩又是最耐讀的。雖然詩極短,卻常常一覽不盡,使人百讀不厭,是值得讀的智慧之書。對於這些書自然是當反覆誦讀的。

讀書是需要時間的,很多同學“忙”,忙交友,忙兼職,總是覺得沒有時間讀書。曾經我也因兼職等瑣事耽誤了讀書,後來總是後海沒有抓住讀書的時機。畢業後就沒有圖書館裏眾多書籍供我選擇了,亦沒有這麼多時間來讀書了,雖在工作之餘能擠出些許時間,但終無學生時代的閒適心情。讀書,還是得抓住時機。所以,在此敬告各位師弟師妹:切莫因瑣事誤了讀書。

大學生作文 篇3

放假前夕把暑假想象得充實而繽紛,把兼職看得神聖而富有餘韻,把自己看得太強悍,錯、錯、錯,把社會看得好簡單,把“大學生”看得好重,錯上錯!

報紙上127名大學生被困在東莞車站那麼醒目,湖南五所大學的學子就這樣在世人無知、天真或者愚蠢的恥笑指點聲中默默承受着,出校前那份熱情滿懷、***澎湃的創業之始,暑假體驗之夢,自力更生之臆想徹底破碎,敗落一地,拾不起一絲堅定。滿地無奈隨風紛飛,刮進你我般天真大學生的眼裏,好痛!睜不開了....

似乎當家教成了大學生尋求兼職的優選,可是無數次電話那頭中介的聲音異樣清晰,而當自己踏破鞋底,自薦信填滿大街小巷,終究無人問津,汗水與淚水那時彼此交融了......

也有堅持住的一兩個,任憑頭頂無理挑剔,不管腳下水泡猖獗,拿着微薄到不夠別人一杯茶錢,手疼。

大學生作文 篇4

我不想長大童年就像棉花糖,甜甜的,我彷彿就在糖果屋;童年就像風箏,美美的,彷彿帶我看遍世界;童年就像隨風逐浪的小帆,飄飄蕩蕩的,彷彿承載着我們的希望與夢想。童年這麼美好,誰願意長大呢?噼裏啪啦,噼裏啪啦,鞭炮聲在空中迴盪盤旋。一切都是喜氣洋洋的,因為過年了。

家家户户張燈結綵,有的提着大包小包的禮包去拜年,有的坐在家裏圍着一桌子色香味俱全的年夜飯糰聚,有的趴在窗邊觀賞夜空的美景。我開開心心的隨媽媽一起來到親戚家,見到親戚了。我可高興了,樂滋滋地想:又有過年錢了,太好了。

走進門,媽媽和表姑們就嘮起了家常。我的心似乎都打起了架,坐在椅子上一會左移移,一會右移移,就好像屁股是尖的,怎麼也坐不穩。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可就是不見表姑有發過年錢的意思,我再也穩不住了,拽起媽媽的手一股勁把她拉走。表姑見了,笑嘻嘻地對我説:哎呀,來來,別慌,表姑還沒發紅包呢。話音剛落,表姑就從包裏掏出來200元塞進了我的褲袋。頓時,我紅起了臉,既興奮,又緊張。顫顫巍巍地回答表姑:謝謝表姑,祝表姑新年快樂,萬事如意。説完,便不好意思的匆匆跑下了樓。手裏捏着紅紅的票子,腳下彷彿踩着一朵幸福的雲,美妙無比小時候,睡在外婆的搖籃,躺在媽媽的懷抱。

小時候,不僅可以收到零花錢,還有父母的疼愛,有親戚的關心,有小夥伴的打鬧玩耍。可我們都會長大,我悵望灰天,似乎看到了童年的歡樂,我想朝天空大聲吶喊:我不想長大,不想長大。

標籤:彙編 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