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四篇

作文1.41W

在平日的學習、工作和生活裏,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是人們以書面形式表情達意的言語活動。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4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四篇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 篇1

時間真的過得很快,一轉眼之間,又到了一年的中秋佳節,還記得上一次中秋節的時候,大家一起吃月餅的時候,這一晃又是一年。

中秋節是我們中國人傳統的一家人團聚的日子,我們家也是非常注重這個節日,僅次於春節之後。每年的中秋節,我們家都會有一個特別的風俗。那就是,一家人坐到一起吃月餅,猜燈謎。

吃月餅猜燈謎,這也是中華民族傳統的風俗習慣,只不過是我們家把它延續得更加的細緻。每次到了中秋節的時候,我們一家老老少少加起來大概有10多個人,都會擠到一間屋子裏,然後桌子上擺着各種口味的月餅,然後每一個月餅裏面都包着一個燈謎,誰吃到了什麼樣的燈謎就要猜出來,如果猜不出來,就要接受懲罰,而且不能夠反悔。這樣的傳統在我們家持續了好幾年,每天到了這個時候,我們一家人都會玩的很開心。

今年也是一樣,在今年的吃月餅猜燈謎的活動中,我沒有猜出來燈謎,一家人都讓我唱一首歌曲。我非常的不好意思,最後羞答答的給大家唱了一首《十五的月亮》,儘管唱的歌詞不是那麼準確,音律也不是很對,但是仍然受到了大家熱烈的掌聲,我們一家人真的很開心。

我喜歡中秋節,更喜歡中秋節大家坐到一起團聚的時候。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 篇2

農曆八月十五日是中國相傳已久的傳統節日—中秋節。在這一天,人們都要賞月吃月餅,為月餅象徵着快樂、美滿、和諧。

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經過我上網調查,還有這樣一段動人的傳説。相傳,七仙女(化名小七)回填宮時給有着正義董永留了一個兒子。後來有一年農曆的八月十五日,那孩子看到同村的小夥伴們在村頭桂花樹下玩耍,也想過去湊湊熱鬧,哪知道不但沒人理他,還罵他是個沒媽、沒教養的野孩子。他委屈極了,便號啕大哭。哭聲驚動了天神吳剛,吳剛便悄悄拿出登雲鞋,對孩子説:“如果你想媽的時候,就穿鞋圓月下吧。”

董永的兒子在月光下穿上了登雲鞋,飛到了天宮,七仙女見了自己的兒子,又悲又喜,便親手把嫦娥送的桂花蜜糖,拌上花生米,核桃仁,做成餡兒,按圓月的樣子,做成香甜的仙餅,給兒子吃。玉皇大帝知道此事後非常生氣,命令麒麟把董永的兒子馱回人間。

後來,董永的兒子當了官,就叫各州各縣的人們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都來仿做他在天宮時吃的仙餅,擺在月亮下,表示對親人的懷念。由於這種餅子就像月亮一樣,所以後人便稱做中秋餅。

直到今天,每年的八月十五日的晚上,當一輪圓月掛在蔚藍的夜空,人們一邊吃月餅,一邊賞月,心中總會憧憬。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 篇3

中秋節吃月餅是我國傳統的習俗,月餅的種類繁多,我最愛吃的是藍莓月餅,除此之外還有蓮蓉月餅、水果月餅、冰皮月餅......

説起中秋吃月餅,還有個古老的傳説。在古代,人們在中秋節吃月餅拜月神時,把月餅當作供品。不過那時的月餅叫小餅、宮餅、團圓餅,就是不叫月餅。到了漢朝,皇帝派了一個叫張騫的使節出使西域,他帶加了芝麻和胡桃做餡的圓形餅,叫做胡餅。唐朝的時候,據説有一年中秋晚上,當月亮升起的時候,唐玄宗和楊貴妃在皎潔的月光下一起賞月吃胡餅。吃着吃着,唐玄宗忽然説:“這個胡餅的名字怎麼這麼難聽呢。”在一旁的.楊貴妃為了討皇上歡心,望了望天上的明月隨口回答道:“那把它叫月餅吧!”所以,月餅這個名字就流傳開了。

今年中秋節我和家人一起吃月餅和賞月。呀!那天的月亮真圓啊!這時我想起一首詩:小時不識月,乎作白玉盤。又疑瑤台鏡,飛在青雲端。賞月之後,我們去吃飯。哇!我的親朋好友都來了,桌上擺滿了熱呼呼的、香甜可口的飯菜,我的口水都流出來了。正當我們吃得津津有味的時候,爸爸舉起杯子大聲説:“乾杯!”我知道,他這是要為團圓乾杯。

中秋節吃月餅代表着一家人團團圓圓。我不會忘記中秋節吃月餅這個中國的傳統習俗。

中秋節吃月餅的作文400字 篇4

八月十五,是我國古老傳統的節日中秋節。自古以來,多少文人雅士為中秋佳節寫下了千古流傳的優美詩篇,在這“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地意境中,抒發感歎着“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別樣情懷。

然而在這,我並不是抒發離別愁緒,也不是感慨悲歡離合,而是要“歎月餅”。

吃月餅一直以來都是中秋節裏必不可少的一項。想一想,一家人圍坐在一起,吃着香噴噴的月餅,甜滋滋的水果,望着天幕上皎潔的明月有説有笑,那是多麼的幸福!然而現在的月餅卻吃出了另一番滋味。

以前的中秋節,人們吃的是“意藴”,而現在的月餅,吃的卻是“面子”。走進超市和商店,眼前的月餅令人大吃一驚:豪華的外包裝令人目眩,金光閃閃,鍍上了一層“氣派”,鍍上了一層“面子;再看價格,呵,幾百到幾千元不等,有些更豪華的,價值過萬呢!待拆開一看,一樣的質量,一樣的味道,相差的卻只是那一層層數不清的“紙盒子”。這等“面子”老百姓可撐不起,倒是給“走後門”和“開後門”的人撐起了一條“捷徑”。比如我家對樓的某局局長,他可是收足了“面子”。

中秋節這陣子,前來送禮的人絡繹不絕,各個都是小心翼翼的彎着腰進去,眉開眼笑地挺着胸出來,而且手中的月餅盒子一個比一個大,一個比一個豪華。也不知這樣的月餅還有什麼滋味,這樣的中秋節還有什麼意思?當然,月餅越做越上檔次也是社會進步的一個應證。但中秋節裏吃月餅嘗的是一家人團圓的喜慶,若把它當成是一種“辦事”的“工具”,那這個中秋節還有什麼“意藴”可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