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精選國中節日作文8篇

作文1.02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都經常看到作文的身影吧,藉助作文可以提高我們的語言組織能力。為了讓您在寫作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國中節日作文8篇,歡迎大家分享。

精選國中節日作文8篇

國中節日作文 篇1

我喜歡的傳統節日是春節,因為春節可以放炮,可以吃餃子,可以收紅包,還可以看春節聯歡晚會.......我最喜歡大年三十的晚上,因為可以放炮。吃完飯我出去放炮了,我小心翼翼地把炮點着,一,二“嘣”炮炸了。我趕緊躲到一邊,“刺”炮又噴出彩色的光芒,像個飛碟一樣。我又點着了一個炮,“嗯,它怎麼不炸呢?”我自言自語地説,就上前用手摸了摸。突然,“刺”炮噴出了彩色的火焰。“啊”我嚇的大叫一聲,扔下炮就跑。我還想放炮就再放一個,我把炮放在地上,點燃它的線。我不敢再摸它,只好慢慢的等了兩分鐘,又等了兩分鐘,還沒動靜,我鼓起勇氣向前去看了看。哦!沒着,我只好又重新點一次,“啾”的一聲炮飛上了天。炮在半空中炸開,成了一朵美麗的“花”...... 啊!放炮真有趣,我真想天天放炮呀!

中秋之夜 農曆八月十五是中秋節,是一家人團聚的日子。這一天,媽媽請來了外公、外婆,一起過這個傳統節日。

晚上,爸爸燒了一桌豐盛的菜,有筍乾燒肉、糖醋排骨、清蒸魚、海蟄頭、青菜、爆魚??真是色香味俱全。我們一家人邊吃邊談,盡享這天倫之樂。我最愛吃糖醋排骨,酸酸的,甜甜的,很好吃;爆魚也不錯,又香又脆,我一連吃了好幾塊,吃得肚子滾圓滾圓。

晚飯後,我們開始品嚐月餅和瓜果。我吃了一個"雪月餅",好像在吃奶油冷飲似的,嘴裏涼涼的,爽爽的。

最後,我們一起來到南市橋上賞月。我偎依在媽媽懷裏,仰望天空,月亮像一個大銀盤,高高地掛在空中,圓圓的,亮亮的,把大地照得如同白晝。"每逢家節倍思親!"望着如鏡如銀的圓月,我不僅想起了上海的大姨一家,特別是表哥金吉吉,我倆一起玩"三國演義"遊戲的一幕幕情景又浮現在了我的眼前。

端午節

我今天非常高興,你知道麼?今天是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端午節是我們中國的一個傳統節日,據説是為了紀念古代楚國大忠臣屈原的。他是投江而死的,當地居民趕來營救,撈了半天也沒撈到,大家就把粽子投下去餵魚。漸漸就成了風俗,端午節也就有了吃粽子、賽龍舟的習俗。聽爸爸説,我們這裏的習俗是端午節吃粽子、喝雄黃酒、掛艾草和菖蒲劍。我還和爸爸一起在門口掛了艾草和菖蒲劍,聽説是驅邪的。 奶奶要做粽子了,我連忙跑去觀看。奶奶做的是蜜棗棕,她先準備好箬葉,然後再把糯米放進裹成錐形的箬葉裏,再在糯米中間放顆蜜棗,最後把葉子包起來,緊緊地紮上線就可以了。把裹好的粽子放進鍋裏煮,我就開始耐心等待了。

粽子煮好了。我接過粽子就是一口,啊!又甜又軟,真好吃!我吃了好幾個,肚子都快撐破了!

每當我看到人們過春節那喜洋洋的照片和節目時,我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今年初五我乾的一件“傻事”。

初五也叫“破五”,是送年的意思,傳統的送年也要吃餃子,而且餃子裏還要包上錢、棗、糖,每樣包上6個。意思是:如果吃到帶錢的餃子,這一年就會發財,如果吃到帶棗的餃子,這一年就會好運早來;如果吃到帶糖的餃子,這一年就會過的“甜甜蜜蜜”一家人就會和和睦睦。6是吉祥的數字。雖然這只是人們對新年的期望,但我們家還是繼承了這種傳統。

初五晚上,我們吃餃子送年。爸爸在吃第一個餃子時,只聽見“咯噔”一聲,第一個錢被爸爸吃着了,他露出了得意地笑容。這時,媽媽也學着爸爸的樣子説:“你猜這個餃子裏有沒有東西?”我想:媽媽一向愛開玩笑。自信地説:“沒有!”結果第一塊糖又被媽媽吃着了。現在就我還沒有吃着東西呢!我非常着急。最後,我吃了20個餃子,只吃出了3塊糖,媽媽吃了25個餃子,吃了4個錢,2塊糖,爸爸吃了30個餃子,吃出了2個錢,1塊糖和3個棗,現在只剩下了10個餃子,我不甘心落後想:這10個餃子裏肯定有3個棗,雖然,我已經吃的很飽了,但還是抵不住棗餃子的誘惑。我揉了揉肚子,不由自主的又吃了兩個餃子,可還是沒有吃到棗餃子。我看了看一向爭強好勝的爸爸和媽媽,他們悠閒的吃着別的菜,好像並不在乎我是否把剩下的3個棗吃出來。我不管那麼多,又吃了5個餃子,還是沒有吃到棗餃子。我開始懷疑他們是不是已經把剩下的3個棗吃出來了?我看了看他們的“戰利品”沒有多呀?就在這時他們不約而同的來夾這3個餃子,我看了他們的動作,想:這最後的3個棗,一定就在這三個餃子裏!我連忙拿起筷子夾起這三個餃子就往嘴裏送,一咬,怎麼一個棗也沒有。這時,爸爸笑着説:“廚房裏還有一盤餃子沒煮。”我跑到廚房一看,果然

還有一盤餃子沒煮呢,我後悔不已。恰好這3個棗就是不在這10個餃子裏。

每當我想起這件事,我就會時刻提醒自己,無論幹什麼事都要考慮周到,不要盲目行事。

國中節日作文 篇2

洋溢着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發着勃勃文采精華的氣息,閃爍着古國文明的燦爛輝煌……它是節日,它陪伴着小小的你我快樂成長……

每當提及節日,我的心中免不了會有些激動。節日的背後,該有着怎樣美麗而神奇的傳説,有着怎樣豐厚深邃的文化底藴,有着怎樣美好甜蜜的嚮往與期盼。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伴隨着一聲聲爆竹的炸響,又迎來了一個新春。春節是歡樂祥和的象徵,每一個春節都向我們呈現出一個嶄新的面容;每一個春節過去,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春節到來了,便是我們人生的又一個新陳代謝,又一次除舊佈新。生命在成長,世界在變遷,年的遠去又重來,就像接力似的又開始了下一段賽程。所以,在春節時節,人們的臉上總是掛着笑容,不管錢多錢少,不管順境逆境,感受春節,感悟那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的激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一個感情豐富的節日,人們懷着傷感懷着思念為故者上墳,虔誠地祈願逝者在天國能夠過得快樂,也祈盼他們在天有靈,給活着的人以精神的庇廕。感受清明,緬懷那些駐留天國的靈魂!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只為屈原的那縱身一躍,只為那位聖賢的瞬間壯舉,便有了這個壯烈的節日,“波濤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為不忍見大好河山斷送在奸佞之手,卻又無力迴天,何不一死了之,換個眼不見為淨?“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滿腔憂國憂民的熱血無處濺灑的悲愴!“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大人説七夕便是年青情侶約會的時間,並且告訴我們,在七夕那天夜晚,靜靜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你要真聽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間愛情的甜蜜。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月圓人團圓,深深勾起客遊異地他鄉的人們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一個漫漫長夜,蘇東坡長歎一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唉,故國啊,親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國,牽掛親人的情思。“逝者如斯”,年年歲歲去去來來,每一次的感受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如詩如畫。感受節日的文化,感受節日的温馨,感受節日的美好,但願人生天天如節日,歲歲如今天,每一個人都懷揣着同樣一個美好甜蜜的夢,在感受中得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實現!

國中節日作文 篇3

我們中國是一個古老的國家,我們有着許多的節日和習俗。沒一個節日都有它的由來,其中都有一個精彩的故事。中秋節就是其中之一。

中秋節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節日,節期為農曆的八月十五,是三秋之半,故名中秋節,也就仲秋節。又因為這個在秋節,八月,故有稱秋節,八月節。關於中秋吃月餅還有一個故事。

相傳當時中原人不甘受蒙古人統治,有志之士皆起義抗元,然欲整合反抗力量卻苦於無從傳遞信息,所以劉伯温便想出一個計策,散佈有瘟疫流言,要人們於中秋節買月餅回家吃,結果大家切開月餅一看發現裏面有一個紙條要人們起義推翻元朝,月餅便成了應景美食之一了。

在中秋節一家人在一起吃一頓團圓飯,在月下賞月,吃着月餅,這本是常事,而在當今有些家庭這已是遙不可及願望,因為兒女都天各一方,都外出打工,與父母離很遠,即使父母很希望兒女回來,但由於工作原因都不能回來,只能藉助手機給父母説一下自己不能回來,空留老人徒悲傷。

或許孩子們都想和父母“千里共嬋娟”,雖不能回家,但在這中秋佳節裏和父母賞一下月也好。但這一次天空不作美,天一直陰沉着,似乎故意不讓人們借月解鄉愁。哎,天空你為什麼這樣,為什麼板着臉,陰沉着,為什麼不讓月亮出來。

哎,這或許就是“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吧!即使想開了,但心中總有一些憂愁、有一些淡淡的煩惱、心中總是感覺到缺了什麼,有一種心好累的感覺。

在這個節日裏,希望每一個人,每一個家庭都能團團圓圓,倖幸福福的。

國中節日作文 篇4

中秋節是為了紀念嫦娥奔月,中國的傳統節日。在這個普天同慶的節日裏,我沉浸在了書香中。

我在不知不覺中喜歡上了閲讀,它充實了我的精神生活。

當我翻開書時,思緒也隨着書中的情節上下波動着。我跟着書中的人物經歷了很多傳奇故事:我跟着賈寶玉體驗到賈府的豪華;我跟着馬可·波羅參觀了世界各地;我跟着安妮享受了生活的美好……

當別人在看電視、玩電腦的時候,我卻在家獨自捧着書閲讀,甚至到了忘我的境界,媽媽不止一次説我快成小書蟲了。

有位作家説:“好書是會讓人的眼睛出現畫面的。”真是不假,當我讀《少年特種兵》的時候,眼前真的好像出現精靈鳥與蠍子打鬥的情景。我體驗到了少年特種兵的勇敢厲害。當精靈鳥將蠍子甩出去時,我彷彿真的感到了勝利的喜悦,而蠍子要繼續攻擊時,我又彷彿變成影子魚説:“641,你輸不起嗎?輸不起就不要裝花木蘭。”天哪,我真是完全融入書裏裏了!

在房間待了一下午後,媽媽又叫我去吃飯,這時我才不情願地放下書,與家人吃起了團圓飯。在飯桌上,我還不忘與大家分享剛剛看過的書,大家都笑稱“掉書堆去了”。而我還特別高興地接受了。

讀書已漸漸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離開樹的我就會迷失方向。節日的人們或許玩了電腦,看了電視,但我還是喜歡讀書!閲讀伴我成長!

國中節日作文 篇5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寒食節,也叫三月節,是二十四個節氣的其中一個,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xx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xx年被正式確立為節假日。

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在二十四個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它的原意是大自然已經到了轉暖的時候,開始復甦,可以春耕播種了。中國古代將清明分為三候:“一候桐始華;二候田鼠化為鵪;三候虹始見。”意即在這個時節先是白桐花,接着喜陰的田鼠不見了,全回到了地下的洞中,然後是雨後的天空可以見到彩虹了。清明節更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是一年一度中國人對自己祖先表達與感謝之意的節日。

清明節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

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特殊氣氛。在中國,祭祖是和孝道綁定在一起的。若是不參加祭祖,就是一個不孝順的人,一個忘記祖先的人。

清明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凝聚着華夏的民族和民族情感,承載着中華民族的文化血脈和思想精華,它不僅是一個遠足踏青、親近自然、催護新生的春季儀式,更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的紐帶。

國中節日作文 篇6

今天,我們學校的學生們,老師們都在忙着佈置元旦的.一個活動,我們聽了這一個消息後,我們非常非常的開心,也非常的興奮,特別是我們四年級的同學們,我們打扮的五彩繽紛、色彩斑斕。還發現我們班級的黑板上還寫着“慶祝元旦的黑板報,黑板上還有各種各樣的五彩繽紛的氣球,有紅色,有白色的,可壯觀了。

我們一來到學校裏,我們就發現我們的教室非常非常的美麗,然後,老師來到了教室裏,叫我們自己一個人在教室裏玩一會兒,然後我們就在教室裏玩了一會兒,然後,老師叫我們排着整整齊齊的隊伍,來到了我們的大操場上,舉行了入隊的儀式,因為一年級的同學們還沒有加入我們少年先鋒隊,所以我們學校才要舉行入隊儀式,我們只看見六年級的大同學們拿着那些鮮豔的紅領巾給一年級的小同學們一個個的帶上,這樣從此,一年級的小同學們就也是我們少年先鋒隊的了,我們看了之後,我們都在底下笑了。

我們一回到教室裏,老師就在教室了給我們舉行了很多很多的遊戲,我們玩的非常非常的開心,不過我最喜歡的就是玩搶椅子的這一個遊戲了,老師叫徐偉喧同學在黑板的前面畫了一個大圈圈,然後,老師又拿了四張椅子放在這一個大圈圈裏,跟我們説明了遊戲規則,規則是:在大圈圈裏放了四張椅子,你們圍着那些椅子轉,我喊停的時候,就坐下來。我們玩的時候,老師喊了一個停。我一坐正好坐了下來,然後,老師就給了我一束小花 今天,我非常非常的開心。

孫昕晟 指導老師:施老師

國中節日作文 篇7

春節是中華民族開心而又神聖的日子,代表着萬象更新。是個非常喜慶的日子。在這一天什麼樣的倒黴的事彷彿躲起來了。

十二月二十五早上我早早的就來到我爺爺奶奶家,我來這麼早來,是因為我的哥哥回來了,就住在爺爺奶奶家,所以我去就是找他玩的。還有一個原因,那就是我想明天和哥哥、爺爺、奶奶去接山買對聯。

早上,我來到爺爺奶奶家時,在院子裏我看見我那天被我不小心折斷的一支花,可我看見那支花時我的心彷彿漏跳了一拍。“爺爺是個愛花主義者,要是讓爺爺看見我肯定死了。幾月後,我發現我居然忘了扔掉。”我望着那隻花想。可當我走到那盆花面前把它拿起時發現它居然生根了,我當時想:“這隻花的生命太頑強了,連它的根都能長成為一棵新的生命,我不如把這一枝花帶回家。反正爺爺沒有看見。”

我把這支花裝在一個袋子裏,然後放在我騎來的車子裏。我弄好就去玩了。時間一點一點的過去了,一會就到傍晚了,我就騎車回家去把這支花栽上。栽好我就又去奶奶家。

從此以後我從以前討厭花的‘部落’變為愛花一族,現在才體會到花是那麼美麗。從此我從這花成為我住喜歡的花。這支花雖然沒有牡丹那麼鮮豔,但她用它頑強的生命力征服了我。

這支花是唯一一朵讓我喜歡上的花,我心中想學習這朵花,要向命運抗爭,而且不輕易向命運低頭。

國中節日作文 篇8

感受節日國中作文

洋溢着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發着勃勃文采精華的氣息,閃爍着古國文明的燦爛輝煌……它是節日,它陪伴着小小的你我快樂成長…… 每當提及節日,我的心中免不了會有些激動。節日的背後,該有着怎樣美麗而神奇的傳説,有着怎樣豐厚深邃的文化底藴,有着怎樣美好甜蜜的嚮往與期盼。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伴隨着一聲聲爆竹的炸響,又迎來了一個新春。春節是歡樂祥和的象徵,每一個春節都向我們呈現出一個嶄新的面容;每一個春節過去,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春節到來了,便是我們人生的又一個新陳代謝,又一次除舊佈新。生命在成長,世界在變遷,年的遠去又重來,就像接力似的又開始了下一段賽程。所以,在春節時節,人們的臉上總是掛着笑容,不管錢多錢少,不管順境逆境,感受春節,感悟那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的激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一個感情豐富的節日,人們懷着傷感懷着思念為故者上墳,虔誠地祈願逝者在天國能夠過得快樂,也祈盼他們在天有靈,給活着的人以精神的庇廕。感受清明,緬懷那些駐留天國的靈魂!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只為屈原的那縱身一躍,只為那位聖賢的瞬間壯舉,便有了這個壯烈的節日,“波濤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為不忍見大好河山斷送在奸佞之手,卻又無力迴天,何不一死了之,換個眼不見為淨?“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滿腔憂國憂民的熱血無處濺灑的悲愴! “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大人説七夕便是年青情侶約會的時間,並且告訴我們,在七夕那天夜晚,靜靜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你要真聽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間愛情的甜蜜。 “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中秋月圓人團圓,深深勾起客遊異地他鄉的人們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一個漫漫長夜,蘇東坡長歎一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唉,故國啊,親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國,牽掛親人的情思。 “逝者如斯”,年年歲歲去去來來,每一次的感受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如詩如畫。感受節日的文化,感受節日的温馨,感受節日的美好,但願人生天天如節日,歲歲如今天,每一個人都懷揣着同樣一個美好甜蜜的夢,在感受中得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實現!

標籤:國中 節日 精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