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實用的清明節的作文600字3篇

作文2.21W

在平時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少不了接觸作文吧,作文根據體裁的不同可以分為記敍文、説明文、應用文、議論文。那麼一般作文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的作文600字3篇,歡迎閲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實用的清明節的作文600字3篇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1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我親愛的曾祖奶奶,你為何一去不復返了呢?

去年十二月,我的曾祖奶奶躺在牀上安詳地走了。幾天後,我們把曾祖奶奶葬在了山上的墳墓裏。冬去春來,清明就到了。

以前的記憶中,清明節是一個好玩的節日。小孩子們比賽誰能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目的地,找到墳墓,誰就是最厲害的人,可是今年我一點也沒有這樣的心情,反而心裏很沉重、難過,因為我從曾祖奶奶去世了的陰影中剛剛走出來,又要去觸碰這一切。雖然她走了,但她的音容笑貌依然浮現在我就在我眼前。

我們來到墳墓前,有的拿掃把掃去落葉灰塵,有的拿鋤頭除去灌木雜草,使墳墓能幹淨一些。小孩子們擺上鮮花。在此同時,我看見了曾祖奶奶的照片,陷入了哀思:“我親愛的曾祖奶奶,您在天國還好嗎?因為我們知道您喜歡熱鬧,並且喜愛小孩子,看到我們小孩子就笑眯眯的,所以我們小孩子都來了,我們來看您了!”想着想着,兩行淚不由自主地落了下來,從悄悄落淚到放聲大哭,媽媽安慰我説:“沒事,沒事,天國裏沒有悲傷,也沒有病痛,曾祖奶奶在那裏會很快樂,不要傷心了,沒事的,沒事的,曾祖奶奶也不希望看到你哭啊!”聽了這番話,我漸漸地停止了抽噎。

打掃時,我在旁邊默默幫忙;整理時,我在邊上遞東西;下山時,我久久不願離去;在路上,我時不時地回頭看曾祖奶奶的墳墓。

回到家裏,我想了很多很多:人在世界上真的是很虛空,我的曾祖奶奶享年96歲,還不是要歸於塵土,有些人會説96歲!那她不是很幸福了啊!其實96年一轉眼就過去了,人生畢竟是短暫的,要學會珍惜。

清明,一箇中國的傳統節日,我願託你把我的哀思寄往天國,寄給我最最親愛的曾祖奶奶。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2

每年臨近清明的時候,心中總會有絲淡淡的莫名的哀愁,不甚強烈,卻也揮之不去,就這樣在心頭繞着、糾纏着。這幾天的天氣很是不錯,不知道,清明節那天,紛紛的細雨是否會如期而至。彷彿有了這雨,清明才更能顯得出它淡淡悲涼

跟絲絲憶念的味道來。是清明成全了這場雨,更是這雨襯托了清明。望着飄灑的細雨,才更能引得人們心中那種淡淡的哀愁跟思念。

回味少年時,清明節跟雨,在我的印象中只是一幅優美的畫卷。隨風飄灑的細雨中,一位騎着馬趕路的清貧詩人,俯身向着一個小牧童,牧童站在道旁,一手握着鞭子,一手遙遙指着間草房。草房上空,一面紅色的酒幡在薄薄的細雨中時隱時現。這大概是源於《清明》這首詩吧。“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在我無憂的歲月裏,這首詩所給予我的'就是這樣一種恬美的意境。

少年無憂的時光總是短暫的,就似童年放起的一隻風箏,掙斷了線,便消失的無影無蹤,到處也尋覓不到了。漸漸地,清明對於我,便多了一絲淡淡的哀愁,愈來愈重,特別是外公離去後,這感覺更加強烈了。在我的印象中,外公是一位慈祥的老人,對我特別的好,可能是我比較乖的緣故吧。外公走後,每年的清明跟他的祭日,我心中都會很哀傷。有人説,對別人的思念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越來越淡。我想,或許對於至愛親人的思念恰恰與之相反吧。即使過了再長的時間,在每次憶起他們音容笑貌時,我們的心中總會有些酸酸涼涼的感覺吧。哪怕是十年、幾十年,這種感覺也不會減弱、消失,反而會變的更加強烈。正因如此,清明節才會成為一個流傳千年的日子;清明時節的細雨,才會綿綿不絕地紛紛而至,這大概是對於人們心中哀愁的感應吧。

又是清明瞭。“男兒有淚不輕彈”,我不能流淚,那只有拜託清明的細雨了,希望她如期而至,就算是世人慾流而難流的淚吧!

清明節的作文600字 篇3

坐着汽車上了高速公路,一路飛奔着。路兩旁高大的香樟樹撞進眼簾,目不暇接。我們一家將要去花山,祭拜祖先。車上的空氣是凝固的,是安靜的,深沉的呼吸聲在車中迴響,我們的心一刻也停不下來,隨着各種聲響,到達了目的地。

下車後,奶奶手中提着蛋糕盒,裏面也不知是什麼玩意兒;媽媽拎着一大箱子,重量卻很輕,我想應該是些紙錢吧!我身上挎着包,裏面塞滿了各種物品:水,零食,藥品等。

我們爬到了半山腰下,向後拐,第一個是爺爺的墳。這墳是08年安的,還是嶄新嶄新的,像爺爺生前愛惜他的每一樣物品似的。奶奶把蛋糕盒打開,裏面是用一個個一次性飯盒盛滿的青菜、豆腐、雞蛋、菜團、紅燒肉、紅燒魚,那色澤,香味,讓人垂涎欲滴。我想奶奶一定很用心地做着每一道菜,希望爺爺吃飽喝足,吃好穿好,享受另一個世界的歡樂、美好、幸福。媽媽提的箱子裏是用錫箔和黃紙疊成的“金(銀)元寶”,那是給爺爺用的,爺爺上輩子缺衣少食,生活艱苦,下輩子一定要過上富人的生活,好好享受。接着我們在墳前點上了香和蠟燭,讓它永存、永不熄滅!

隨後,我們依次磕頭。我們家對磕頭祭拜的禮節是非常講究的:女性跪下,兩膝合攏,雙手合併,彎腰,手逐漸分開,放在兩膝之前,頭磕於雙手之間,要聽見“砰”的輕聲,方可行第二次禮,總共需行三次禮,最後手着地,人慢慢立起來,手漸漸離地放在胸前,合攏,鞠躬,仍行三次禮。男者則把手着地,不必將頭磕着地,其餘一樣。

最後還要用彩紙做成的“飄墓紙”貼在墓碑的右上方,讓它隨風飄揚,顯得更加豔麗。

在回去的路上,回首那座墳墓,我看到了彩紙的鮮豔,蠟燭的火熄了,而點燃的香燭,卻輕煙裊裊,飄向上空……

下午,我和家人還去了烈士陵園,參觀了徐霞客、劉氏三兄弟、曹穎甫等江陰名人故居。

清明時節,人動,心動。

標籤:清明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