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生活在別處作文(10篇)

作文2.3W

在日常生活或是工作學習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作文了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那麼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該怎麼寫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生活在別處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生活在別處作文(10篇)

生活在別處作文1

科技的發展帶來了一個虛擬的世界——網絡

我覺得這是一個陰暗的世界,看不到陽光,摸不到邊際。好象漫無邊際的星空,讓人琢磨不透而感到茫然。

但我喜歡這樣的世界,彼此都是陌生的。彷彿隔了一條寬大的河。但有是無羈的。所以人在這個世界裏會表現出靈魂的深處那温暖的泉水或是那枯萎的花朵。

比如我跟同學聊天的時候不喜歡説出自己的名字。讓彼此的心靈靠在一起。這樣就能感覺到她的心。或是熱情或是冷漠。而現實中,我想我們都是很好的演員。是一貫的沉默或是靈活,不管怎樣,我想在不同人面前肯定有不同的自己。

在同學面前,沉默;在朋友面前,無羈;在親人面前,循規蹈矩……

好象一條偽裝的變色龍,在不同的環境裏有着不同的膚色。

在網絡世界中,我想人們都是真實的,好象脱掉硬殼的赤裸的蝸牛。

可能虛偽的人仍會虛偽,曖昧的人仍會曖昧,狂妄的人仍會狂妄,寂寞的人仍會寂寞。

我想我應該是寂寞的。

一個人在沒有陽光的房間裏穿行,好象一條孤獨的魚,迷惘。當我感到寂寞時,我就會上網。我不打遊戲。不是因為遊戲不好玩,只是受不了現在的遊戲商不惜一切誘惑無知的人來騙取利潤。而在那些網吧裏,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在打遊戲,好象一羣被束縛着的兇猛的狗。

我會選折聊天。

説話時會發出真人的聲音,而聊天時會發出敲擊鍵盤寂寞的聲音。我更喜歡後者。不帶語氣,卻帶精神。

打出的文字是略帶憂傷的。然後與好友談天説地。時間會被遺忘,而不僅僅是時間,還有吃飯,做作業等。

下網的時間是很難打發的,想打開門出去,但由於長期在陰暗處而不適應外面刺眼的陽光。所以我會拿出稿紙寫下支離破碎的文字。然後再到一個不起眼的地下網站去發表。

回覆總是很多。記得有個人説,頹廢是要殺人的。

我的心一顫,如痙攣般痛。眼淚是發泄物,但我不會使用它。所以我只能用心承受。

我會聽音樂

因為他和我的文字一樣。他是一種能直刺人心的武器。好象一位絕世的殺手,無形的使你停止呼吸,流出那刺眼的鮮血。有的震耳欲聾,有的悠長深情。但不管什麼形式,他都是一種有隱的毒品,越陷越深。

好象與上網相似。

我會離開現實。

生活在別處。

生活在別處作文2

木秀於林,隨性自由,成為乾柴又如何?與其湮沒於茫茫人海,我更願隨性追尋。生活在別處。

無論是“寶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的陶淵明,還是“冷處偏佳,別有根芽”,不願做人間富貴花的納蘭容若,他們都在富貴之地追尋着屬於自己的自由。與其千篇一律地活着,不如活出自己,活得隨性。正如周國平所説“吟無用之詩,醉無用之酒,讀無用之書,鍾無用之情,終於成一無用之人,卻因此活得有滋有味。”隨性而活,豈不樂哉?

曾有一個傳奇的女子寫下這段文字“不要問我從哪裏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三毛將自己的一生用於追尋,隨性地流浪。她會在學生時代自由叛逆,也會在成年之後流浪於撒哈拉沙漠。她的生活永遠在別處。“抗命不可能,順命太輕用,遵命得認真,唯有樂命,樂命最是自由自在。”她樂命,她隨性。縱使生命短暫,卻依舊如夏花般絢爛。她,真正活過。

三毛愛生活,愛流浪,隨性而自在。相信如果讓她選擇,她也一定會成為一棵隨性生長的樹,縱使結局只是一堆乾柴,也勝過那些毫無活力可言任人觀賞的樹。生命是一個過程,我只關注如何而活,隨自由,至真至純,才不會白活一世。

我們許多年輕人本該充滿激情與活力,然而當面向社會,面對未來極大的不確定時,卻表現得極為“老成”。他們只想找一個穩定的工作,平平凡凡庸庸祿祿地活着,按固定的時間表工作,拿着固定的

工資,然後娶妻生子,一轉身便湮沒在茫茫人潮之中,無跡可尋。可是《海上鋼琴師》中的一句話卻擲地有聲:“一個人可以窮得一無所有,但他要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若人們能挖掘自己的本心,隨性追尋屬於自己的生活,在自己的天地中摸爬滾打,那麼當他們走到生命的終點,定不會為自己的一生感到遺憾,因為他們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故事,因為他們真正活過。

不要怕在跌倒,不要怕受傷,“累累的創傷,就是上帝給予我們最好的禮物”。從今天起,順着自己的本心而活,隨着自己的興趣而活,活得隨性,活出自己。

隨性而活,生活在別處。

生活在別處作文3

黯淡的黑夜。我苦苦的問自己:你為什麼總是不如她?

秋風蕭瑟,路上行人寥寥無幾。透着朦朧的月光,我可以隱約分辨清前進的方向。稀疏的樹葉隨着淒涼的秋風發出“簌簌”的響聲,不禁增添了黑夜的恐怖,時不時還聽得見幾聲怪異的鳥叫聲,令人髮指……我惶惑,併為此感到不安。

她是一個優秀的女生,學習成績總是名列前茅。然而作為競爭對手,我是一直不怎麼服氣的……因為她看上去不怎麼刻苦,而且也不會佔用自己的課餘時間去複習功課,但每次考試成績下來後,她仍然是佼佼者。為什麼,為什麼我那麼努力還不如她?就這樣,我一路上不知問了自己多少個為什麼,卻苦苦不解。我彷彿丟了自己,丟了生活。

黑夜,秋風蕭索依舊,路人稀少依舊,我的困惑依舊。但我遠遠的看見幾根屹立在小區門口的路燈:一根、兩根、三根、四根,只是這麼幾根,微微發出昏暗的燈光,猶如奄奄一息的老人,在生命垂危之時,掙扎着最後一口呼吸。那幾根燈柱就孤獨的杵在那兒,任憑寒風掠過、黑夜籠罩,卻毫無怨言。他們會去羨慕那些安裝在金碧輝煌的雲霄樓閣中和雄偉壯觀的摩天大廈中的璀璨耀眼之燈嗎?

不會吧,我想不會。他們不是正安分守己的用微弱的燈光為行人照亮前行的路嗎?然而我呢?我丟了自己,丟了生活:一味的陷沒於和別人比較,仰望別人的成功和幸福,無形當中卻拋棄了屬於自己的風景。釋迦牟尼曾説:“無論你遇見誰,他都是你生命中該出現的,都有原因,都有使命,絕非偶然。他一定會教給你什麼。”是的,競爭對手教給了我樂觀和尊重,寬容和自省;還有,那四根路燈教會了我學會堅持不懈的做好自己。

生活不在別處——生活不是和對手一味競爭而丟了自己,生活不是不斷質疑自己而放棄自我,生活在心中!生活不在別處,不在別處的才是生活。只要有所感,有所悟!

生活在別處作文4

每個人都有自己嚮往的生活,就像彩虹一般,看得見,摸不着,很美好,也很夢幻。生活在現實中,人們常常會不自主地去想那遙不可及的“彩虹”,而這往往會讓你分不清現實和幻想的實質區別是什麼。

就好似“別人家的孩子”總是最優秀的,別處的生活也總是最美好的。人的思維也總是在不斷地進取,設想一下:倘若你現在已經生活在自己最嚮往的生活中,你還會想改變嗎?

會,一定會。隨着時間的推移,又有許多缺點顯露出來。到那時,你又會開始不滿足於當下的生活。所以,沒有最好的生活,只有更好的生活。在人的某些時間段,總會不滿足於現狀,因為眼前有更美的彩虹。

當太陽下山了,彩虹還會在嗎?這就要看你的心是否足夠堅定。不要想着不切實際的生活,因為最終一切都會像夸父一樣倒下,心中的烈火卻未平息。因為青春,我們有資本去尋找自己所向往的,並朝着目標一點點地改變現狀。最終歇腳的地方不一定是最好的,卻是最合適的。

生活,在別處。對於一些人來講,他們永遠也無法跨上那層高台階。因為他們不夠堅定,台階也就顯得即若即離。在世界盡頭的某個角落,終會有屬於他們靈魂棲息的地方。

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要做最堅強的自己,不要被旅途的磨難打倒,恰恰要利用它收穫成長。

你看那個遠方是什麼模樣?也許只有等到你去了那裏才會有答案,也許現實並非你所想那樣,那裏的生活比起眼前的生活並沒有愜意多少,只不過是因為距離遠了,產生了美感。

遠方是相對應而存在的,你的遠方,你所渴望的別處,對他人而言不過是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重複的生活,他們也厭倦了這樣的生活,想着逃避到遠方的遠方去。

人有所追求,有所向往,總是好的,這就是人的本性,不滿足於過去,才會創造美好的現在,然而在追求之時,思考別處的意義所在,到底是不是適合自己也應該是必須具有的覺悟。

青青草地,一座小橋,一條流水,一個温馨的家……我們不能一味地去追求,而不懂得珍惜,不然到頭來才發現,最適合的生活已經被自己親手“拋棄”了。

就讓生活在別處成為一種動力,如果那切切實實是個美好的存在,那就去追求,如果那別處太過虛幻,就讓我們將其潛藏心底,珍惜當下。

生活在別處作文5

米蘭·昆德拉曾道:“真正的'生活永遠在別處。”的確,我們常常厭倦眼前的平淡,嚮往遠方,嚮往一次風雨兼程的心靈旅行,可當我們踏上這旅途,當我們被新世界的玫瑰刺傷手時,我們也許會對這一直憧憬的生活有了怨言,甚至懷念起被自己摒棄的從前。但生活卻在這循環往復的憧憬,追尋與平淡中完整而充實。它或許是大多數人嚮往的“仰首是春,俯首是秋,月圓是畫,月缺是詩”般温暖平靜,或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轟轟烈烈,或許如弗羅斯特所説的“一片森林裏分出兩條路,而我卻選擇了人跡更少的一條”般孤寂,但這些生活都修築着通向靈魂的道路,平衡的生活沒有偉大與渺小之分。

平衡的生活有時需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或“幾瓢”飲,其他的淺嘗輒止就可,我們不可能把每一件事都做到完美。甚至有時候,人生的平衡點就在某一件事裏被我們找到了——比如桑德斯上校對炸雞的執着。但這不代表平衡的生活不能是五彩斑斕的。我依舊崇敬那些在波瀾中找到生活平衡的人和那些勇於開始每一次冒險的人。

而另一種平衡的生活,用網絡流行語來説便是“貓吃魚,狗吃肉,奧特曼打小怪獸”一般簡單而温馨。簡單到一杯下午茶,一次大汗淋漓的奔跑,一本尋找已久的書,一抹陽光——這些東西都能用幸福的魔法讓我們擺脱疲憊與煩躁,重新回到生活的平衡處來。“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我們都是百代之過客,在這匆匆溜走的時間裏,我們何必去在意一個目標是否渺小呢?“就想開家小小咖啡館”“就想搭車去柏林”,這些不都是人們在尋找自我平衡時實現的平凡而偉大的夢嗎?

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精美。生活就是在這樣的平衡中才不顯單調,每天早晨太陽升起時,我們離開了叫“昨天”的那一站,在“今天”暫時停靠了。我們每天都可以“生活在別處”,張開雙臂,擁抱這世界的酸甜苦辣。

生活在別處作文6

生活在別處。蘭波的這句詩被昆德拉引用世人皆知,大多數人用來標榜自己的不同。可我還是寫下了這個標題,這種感覺温情而有些悲哀,難以言説。

漫長的時光像是一條黑暗潮濕的悶熱洞穴。青春如同懸在頭頂的點滴瓶,一滴一滴地流逝乾淨。是的,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上上個月的今天,祖母故世,我還清楚地記得燃燒冥幣的場景,是滅了?還是化作了灰燼?

死亡總是稍縱即逝的事情,容不得人思考或是回憶。因為短暫激烈,所以殘忍。我常自責,責備自己返校離家時沒有多凝視祖母一眼,就匆匆告別。那是種極真實的感覺,原本飽滿的生命忽然硬生生多出大片空白,心底荒涼無限衍生卻無能為力。如同無法掙脱蛛網的昆蟲。宿命如此,難以更張。

一些關於哀傷和陰鬱的往事,漸漸地模糊了。以往毫無意義的一些生活元素歸復平常。有時候忽然在想,我似曾愛過的那個走路晃晃斜斜的女孩她究竟是叫什麼名字。我們認識過?素未蒙面還是隻是熟悉的陌生人?記憶如此虛浮,毫無牢靠。就像出現於生命的一些傷口,結痂,然後癒合,最後找不到一點痕跡。我們習慣了站在現時忽視以往。安妮寶貝曾説,“以為有過那一剎那,感受到的深情與寵愛,就可以用一輩子的時間,送你離開。”我確信,她是往事,亦如煙花。

只有走過峽谷才聽得到風的聲音,只有路過三月才看得到櫻花華美。並無心去探究什麼,可一些劃痕卻難以抹擦,如同小時候被火星燙傷的腳背。這麼多年過去,歲月的刁難依舊無力。

考試,複習,應對監考老師凌厲目光,生活就這樣被繼續,那日送朋友出去,她忽然説一句,“你終會淡漠在我的記憶裏,畢業,然後很少聯繫,再見時已是各自領着兒女。”這是個現實的問題,只是一些傷感襲湧上來,而我什麼也沒説。

可能這就是最後的樣子,不只我們這羣人。別的什麼可能最後也是這個樣子。

今日是情人節。那晚深夜壓馬路的時候,有封信從天上掉下來,你飄夠了就早點着地吧。物價上漲,淚水太金貴,什麼東西都比不了從前的廉價。

你要找個願意用生命守護的女人,和她結婚。

我在困苦中,無從寬廣。

生活在別處作文7

老王是上過幾年學的,要不是生活實在艱苦家裏人供不起,沒準他早就是個作家了。他一直跟人這麼説,可沒有人信。

“你別天天捧着那幾本破詩集看了!裏面是有車還是有房啊!”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你懂什麼?”

“呦呦呵!別更我這一套一套的,你去跟你老闆跟你客户念道去啊!你怎麼不住書裏去啊!”

“古來聖賢皆寂……”幾句歎息未説出口,手機響了,電話鈴叫得人心煩,一看來電更煩了,“張老闆!您好!您好!現在啊,這個……有時間。好好好,我馬上去!”看看手上詩集,再看看妻子憤忿不平的樣子,牀上睡着的兒子書上還握着課本。他囑咐幾句便忽忽出門,頂着頭皮趕赴酒桌。

“張老闆早來啦!李老闆!您也來了!稀客稀客……”老王生硬地客套着,賺上個笑臉,“古人是對影成三個,咱今兒還真是三……”看着老闆和大客户疑惑的表情,他自知又多嘴了,後半截生咽回去。

推杯換盞幾回合下來,老王幾分醉意浮現,“胡言亂語”起來。

“説喝酒還是李白有境界啊,‘李白斗酒詩百篇’繡口一吐便是半個盛唐,好啊真是好!我一吐只能有半盆‘酸辣湯’了,哈哈哈……”幾聲大笑哇地一聲果真吐了,李老闆憤憤離席,張老闆巴掌把老王扇到地上。指着便罵。

“你看看你是幹什麼呢?陪客户不談業務,給我整幾句詩。天天上班也不研究業務,捧什麼什麼詩集看!你啊!趁早!”

“滾就滾!‘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去還復來’,這兒本就不是我生活的地兒!”藉着醉意,老王爆發了,留下傻眼的老闆衝出去了。

……

後來同事們説他在大學找了份助教,跟着一個老頭天天研究詩。

“詩是啥?能吃啊?老王這個……”

“你可別説,人家可出名了!網上最火的那個‘我有一瓢酒,足以尉風塵。傾盡江海里,贈予天下人。’就是他寫的。”

生活在別處作文8

漫畫大師豐子愷曾畫過一幅《賣羊圖》,但一位農民看後説此畫與現實不符。原來豐子愷給每頭羊都畫了一根繩子,而在生活中只需用一根繩子牽住頭羊就行了。可見生活中有許多事情需要留心在意。

生活中,事無瑣碎,每一件事都有其存在的價值和理由,只待我們仔細觀察認知,便能知曉箇中趣味。花兒為何這樣紅?氣質脱俗的琉璃為何這般易碎?皎潔的月兒為何總是圓缺?這都需要我們沉靜下來,細細揣味這生活的魅力。“高山仰止,景行行止。”生活不在別處,而是在我們的指間,似春風似流水穿過指縫給我們以美的享受。如張若虛《春江花月夜》中“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又如歐陽修《踏莎行》中“候館梅殘,溪橋柳細。草薰風暖搖徵轡”。生活中這些天然的良辰美景,愉悦了我們的心情,陶冶了我們的情操。每一道亮麗的生活風光都叫人浮想聯翩,心曠神怡。我們只要體悟周身生活,便定不會覺得生活空虛或索然無味了。

生活不在別處,留心細節,從渺小中感受闊大,在細微處收穫感動。李煜在一彎銀月中慨歎頹敗江山,在一橫紅梅前堅定民族節操,錢偉長在一輪紅日下立下報國雄心。風吹雨打,瀲灩春陽總會傾瀉;榮華謝後,山水終將寂靜。生活裏的點點滴滴的小祕密總給人以無窮的正能量。在炊煙漂洗的小山莊裏,一代又一代感動中國人物用青春鐫刻感動,用粉筆字刻出平凡貧困山區孩子們的夢想。在自然山水裏,人的心也就慢慢靜了,如山般沉穩雄渾,似水般輕盈靈動。我説,這生活多美妙,低頭魚米,抬頭燕雀,置身於這既無窮又渺小的世界裏,感動常在,我心飛揚。

合抱之木生於毫木,九層之台起於壘土。現世安穩的幸福生活都是從前人的艱苦生活發展而來。若牛頓沒有被那顆蘋果砸中,若笛卡爾沒有在野外郊遊,如今會是怎樣,我無法想象。我們要留意生活,珍惜生活,説不定什麼時候機遇就會降臨,歷史就被創造。生活不在別處,她是塵土,她是鶯歌,她是你我生活必不可少的陽光空氣。體悟生活,用心載着生活,那麼我堅信生命將無比芬芳,無比明媚。

生活不在別處,從生活中體悟,在體悟中成長。珍惜這點滴生活吧!

生活在別處作文9

前幾年看到一篇有趣的報道,一位異國的女孩子露西棲居在一棵大樹上七佰多天,原因是不願看到這棵樹被砍掉,直到這棵樹的所有者肯丁搬家公司同意並簽訂保證書保證不砍此樹,她才搬回家住。

那是我十分疑惑,人與樹能有怎樣的情感呢?一動一靜,一長久一短暫,難道還能有什麼感情?她生活在樹上一定是因為她從內心深處的熱愛樹。

我是一個血液裏帶着風的女子,從小時候就有一個小小的夢想,那便是帶着喜歡的書和狗一同去看看這個奇妙的大世界。

我看到過東京鐵塔下櫻花遍天飛,感受過悉尼歌劇院的歌聲此起彼伏,也望見過倫敦眼的高大與能夠俯視倫敦的全部。而不論走過多少地方,看見過多少自然景觀,唯獨放不下的就是我家門前的香椿樹。

史鐵生的母親在家門前種了一顆合歡樹,而他坐着輪椅走過故宮,唯獨放不下的就是那棵看他成長,陪他成人的合歡樹。

在我出國學習的一年中,家門前也有一棵樹,不知道是什麼品種,可能它就是普普通通的小樹一棵,但我每每看見它時,總是能想起家中的那棵香椿樹,那是爺爺種下的,而我每次不快時,也總與它訴苦。它從不多言,也或者它總是説出我想聽到的話,它變成了我的朋友,在我出國前一晚,它好像流淚一般從樹皮中流出無名水。

我有個好朋友,在國外喜歡種樹,我有時也向他説起爺爺念道的什麼密決,他也細細品味,告訴我樹有人性,看到那些小樹,我就彷彿看到弟弟姐姐在玩耍,彷彿看到媽媽端着水果向我走來,她總説:“你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在異國他鄉看到的樹總覺得不如家中的樹厚實,高大,有安全感。

現在我體會到生活在別處時,樹也是一種念想,那棵香椿樹可能在爺爺種下的的那一刻,與我的心已連在一起,印在它的年輪中,我也體會到那個小女孩為什麼住在樹上,不願它被砍掉,住在別處,思念故鄉時,才會想起那些深入靈魂熱愛的東西!

生活在別處作文10

更美好的生活是我們需要追求的,就像我們需要追求理想的實現一樣。儘管自己內心向往的生活或許很難追到的,但是追求的過程也是難得的經歷。我要用激情去對待這一段過程,這樣才能讓我們勇往直前。

我看過一本書,有一個追求嚮往生活的人,他想讓他的生活變得精彩,於是走遍了整個世界,卻依然沒有找到心中的那個嚮往的生活。雖然沒能完成心願,但在這過程中,他感受到了、領略到了很多的美景,他所經歷的是一段屬於他自己的過程。

曾經的我是一個喜歡刷微信的人。暑假裏,我看見很多同學去瑞士等國欣賞異地風光,購物滑雪,非常的羨慕他們。經過再三請求,母親終於同意帶我去瑞士玩了。每天晚上,我都在幻想自己在瑞士玩的情景,但是到了瑞士我才發現了我錯了。當我到達瑞士的那一刻不是感到激動,而是感到寒冷,一走出飛機就與寒風撞了個滿懷。當我真正體驗到滑雪時,發現滑雪的難度其實很大,而且身上穿了那麼多的衣服,很難控制方向,時不時就會摔一跤。我這才知道,期望不能太高,否則會發現現實與之前的想象截然不同。

追求心中所向往的生活是困難的,但學習的過程是有意義的。

心中的美好生活是值得追求的,因為追求後才能夠有收穫。

心中的美好生活是值得嚮往的,因為只有嚮往才能有動力。

心中的美好生活是值得去探索的,因為在探索的同時還能調動我們的激情。

心中的美好生活如同一片大海,一望無際。不斷追求的我們如同大海中的魚,有着遊遍整個海域的夢想。雖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事情,但只要我們滿懷激情去追求,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那麼這段追求的過程將是我們成長的足跡,是我們所留下的印記。

心中的美好生活也許難以實現,但追求的這一段過程會讓我們受益匪淺。

標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