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文學吧

位置:首頁 > 範文 > 作文

家鄉的路作文大綱

作文2.49W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都跟作文打過交道吧,作文是一種言語活動,具有高度的綜合性和創造性。怎麼寫作文才能避免踩雷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家鄉的路作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家鄉的路作文大綱

家鄉的路作文1

我的家鄉是一個秀麗而又安謐的地方,它坐落在李白曾夢遊的天姥山腳下,它的名字叫做下丹溪。這次趁國慶長假,我和爸爸媽媽回到了那裏。

在回鄉的路上,聽媽媽講起家鄉的變化可多了,其中最大的變化就是家鄉的路。她説,小時候的路全是坑坑窪窪的石子路,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水坑遍地,開車時會很顛簸,也很不安全。後來,從石子小馬路變成了平整的柏油路,但還是彎彎曲曲的山路,開車依然較慢,車多時會很擁堵。再後來,又有了上三線高速公路,雖然已經變得又快又方便了,但車流量大時還是會堵車。

説着説着,一家人到達了久違的家鄉。當我們到達老家村口時,發現兩座隔溪相望的山之間架起了一條長長的路,像是兩座山牽起了雙手。那是新造的高速公路?還是剛建的天橋?一個個問號在我腦海裏浮現。於是,我迫不及待地和外公一起通過安全梯來到了橋上,一探究竟。到了橋上發現工人們正在認認真真地施工着,我詢問工人叔叔才知道這是高鐵的隧道,在上面將會鋪設軌道,原來這裏要通高鐵了!

啊,新昌以前可從來沒有鐵路呢,更不要説是高鐵了。聽爸爸説,這條杭紹台高鐵的建成,不僅結束了新昌“無鐵”的歷史,而且把新昌到杭州的車程從兩小時縮短為半小時。“要致富,先修路”,這將極大地促進家鄉經濟的發展和家鄉人民的出行便利。

這時,我的腦海裏又浮現了一個問題,是什麼讓家鄉變得越來越發達和交通愈發安全快捷呢?是祖國母親,還是偉大的科技呢?————我想都是!

在這裏,我要感謝祖國,讓家鄉的交通越來越方便,也感謝一直在進步的科技,創造了這麼多的奇蹟!我愛祖國,也愛科技,更愛我的家鄉。我相信未來,祖國會更加強盛,科技會更加發達,我的家鄉也會越來越美好!

家鄉的路作文2

小時候,爺爺經常和我説,他的夢想就是騎着自己的自行車行駛在寬闊平坦的大馬路上。剛開始時,我對這個理想不以為然,更甚至還有些嗤之以鼻。但在我漸漸長大以後,卻明白了這“渺小” 的理想更深一層的含義。

在爺爺小時候,家裏十分貧窮。爺爺剛剛滿十四歲時就輟學了。獨自一人帶着乾糧和水到城裏去當學徒工。到城裏要徒步走上十幾裏的路,來回路途不僅遙遠,而且還十分危險。每當下雨的時候,道路就變得泥濘不堪,有些地方甚至有半米深的水坑,一不留神就會陷進去,苦不堪言。

後來爺爺也成年了,有了爸爸,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了全中國,也吹到了爺爺住的那個小村子。村子裏的廣播天天宣傳着村裏的第一個萬元户。爺爺也終於有了他的第一輛自行車,村裏的小路也進行了翻修,全部換成了水泥的路面,雖然仍有些坑窪,但與以前是大有改善。爺爺的夢想也終於實現了。聽爸爸説在那幾天,爺爺的臉上始終洋溢着燦爛的笑容。

現如今,爺爺已經搬到城市裏居住。甚至都已經換上汽車了。每年的夏季父親都會開上車帶着我們全家回老家走親訪友。道路已經換

成了柏油馬路,路的兩邊種着高大的白樺樹。枝葉繁茂,清風吹過,嘩嘩的響着,好像在歡迎着遠道而來的客人,農民在田地耕種着,臉上洋溢着快樂的笑容。許多村民都有了自己的汽車,收入也是芝麻開花節節高。爺爺不禁感歎道:還是國家的政策好啊!農民都過上了小康日子了。

三種路,三個階段。讓我看到了祖國的發展,也看到了祖國的蓬勃發展和祖國光輝燦爛的明天。我也要好好學習,為祖國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

家鄉的路作文3

在我的家鄉有一條美麗的小路,在放假期間,我又一次踏上了那條十分熟悉的小路。

門前的小路,承載了我兒時的記憶。那路的一旁還是種着一片散發着清香的玉米。玉米挺着直直的腰,從它的腰包裏露出了幾個青澀的小腦袋,頭上長着一條條嫩綠的細發,那樣柔軟,那樣嬌嫩。遠遠望去,一片片清翠欲滴的玉米,婉如翠綠欲透的湖水,隨波盪漾。微風吹來,玉米頭上翠綠的細絲猶如垂柳的柳條,隨風飛揚。

小路直直地穿過各户人家,路的另一邊肥沃的土地上,種着不少南瓜。每當夏天來臨的時候,南瓜藤上開出一朵朵嬌嫩的金黃的花朵,就像天空上那燦爛的太陽。過不了幾天,南瓜花爭相綻放,就像一片金色的海洋。

牽牛花順牆而上,温暖的陽光和雨露伴隨着它的成長。每當牽牛花開花時,小路上一片奼紫嫣紅的景象,花朵從裏而外地散發着它的生機,由深到淺地顯示着它的色彩,花朵深處散發着清新淡雅的氣息,不禁讓人陶醉於這世間。

這片土地上,當然少不了蒲公英的身影。蒲公英全身毛絨絨的,每一根細羽都連着一顆它的種子。微風吹來,種子們就開始了新的旅行,它們會四處尋找肥沃的土地,一旦發現,就降落到那裏,再次生長。如此繁殖,生生不息。

這條承載了我童年的記憶的小路,無論何時,都彰顯着它的平凡與美麗。

家鄉的路作文4

我的家鄉江蘇沛縣坐落在微山湖畔。改革開放以來,原本貧窮落後的沛縣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的變化是多方面的,在我的心裏,最讓我銘記的要算連接家鄉和外界的路了。

聽我爸爸説,他小時候家鄉通往外界的是一條土路,彎彎曲曲、坑坑窪窪,晴天塵土飛揚,雨天泥濘滿道,運送貨物極不方便。那時,鄉親們最大的願望是修一條公路,來方便運輸。

兩三年之後,我們村終於有了一條砂石公路。雖説路面狹窄,時高時低,不怎麼平坦,但總算有一條像樣的上城下鄉的公路了。修這條砂石路的時候,經濟落後,沒有什麼修路機械,主要靠人力。鄉親們自己出勞力,挖路基用的是錘子、鋼釺和鋤頭,填路基全憑肩挑槓抬,不知費了多少力氣。砂石路雖然修好了,但村裏不通公共汽車,鄉親們要步行到十幾裏外的村口搭車。

三年前,村裏通了水泥路,兩年前沛縣也通了高速公路,這讓人怎麼也不敢想。你看,公交車站的站牌豎在了家門口,十五分鐘一班,隨時可以乘坐。公交車行駛在家鄉的水泥路上,又快又穩,上城下鄉比以前節省一半的時間。到了縣城,那更方便了,隨便招個手,打個的,直接把你送到家門口。

在我們村裏,一提到路,鄉親們都嘖嘖稱讚,都説以前做夢都沒想到村村能通水泥路,哪裏敢想什麼高速公路,這都要感謝黨的好政策!

全縣新農村建設正熱火朝天地進行,鄉親們正用自己勤勞的雙手建設美好家園。從父輩們小時候的羊腸小道到今天的水泥路、高速公路,這幾十年的變化又何止這一條路。今年,光我們草廟村,就有三十多户人家搬進了新農村。我想,有了黨的富民政策,我們的路會越走越寬,越走越平坦。

家鄉的路作文5

路,這是一個多麼熟悉的名詞,可誰曾經想過,平凡的它依舊燦爛。

魯迅曾經説過:“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確乎,路是在無意間形成的,它的出現並不引人注意,它的存在也沒有讓人們多增添了幾分欣喜,恰恰相反,人們淡忘了它的存在,而它也心甘情願做一條無名的小路。

家鄉的小路是用純天然之物建造而成的。兒時的我們在它的脊樑上走過,笑聲、哭聲、嬉鬧聲……在它的周圍迴盪。當我踩在它堅實的臂膀上,看見藍天上漂浮着幾朵悠然自得的白雲,心情豁然開朗;當我難過時,我的淚水浸漫在它的血液裏,它沒有任何怨言,默默分解着我的難過,傾聽我的心聲。

小路旁邊的花兒開放了,一簇簇緊密地挨在一起,紅得耀眼,綠得青葱,偶爾,幾隻美麗的蝴蝶停駐在花上,自我陶醉着,這裏彷彿是它們無憂無慮嬉戲的場所。小路看到它們如此的活潑,欣然地笑了。它願意做一條不受人們關注的小路,因為它明白這正是它的價值所在。

家鄉的小路啊!不知有多少人從你身上走過,即使你的脊背有些彎曲,但你仍然為你心目中的“神聖事業”而不斷努力着,你無怨無悔的為我們付出,卻從來不向我們索取任何東西。面對你,我真是自愧不如,雖然你平凡,但你活得精彩!活得絢爛!

感謝你,家鄉的小路!你讓我擁有如此多寶貴的回憶,我會帶着這些美好,向你一樣,在平凡的生活中,幹出一番不平凡的事!

家鄉的路作文6

夕陽西下,那張老照片被落日的餘暉照得透亮:那是一條蜿蜒的路,一條家鄉的老路……

看着照片,爺爺的聲音迴響在我的耳邊:“那時的路啊,可不像現在。那時的路啊,都是靠鄉親們一腳一腳踏出來的……”“轟隆隆”,窗外傳來了陣陣雷聲,把我的回憶帶到了五年前,帶回到了那個雷雨交加的夜晚,還有那泥濘路上的艱辛的跋涉……

“快,快點!”雷聲中傳來了爺爺蒼老的聲音。一道道閃電呼嘯而過,把天空劃出了一道道口子。我們緩緩地前行着,“嗒嗒“的聲音迴響在我的耳際,鞋子深深地踩進了泥濘中。在雨水的猛烈進攻下,老路顯得這般泥濘不堪。豆大的雨點激起一朵朵泥花,泥水向四周流淌,一塊塊令人恐懼的巖石露出那鋒利的刀子似的稜角,穿破薄薄的泥土層,向我們展示着它的威嚴。北風呼呼地吹着,老路傳來了陣陣呻吟,我不知所措,凝望着他們,在這條泥濘的老路上,艱難地走向遠方,慢慢地,慢慢地,消失在路的盡頭……

這是當年鄉親們下山的唯一路線,大家走着走着,踩扁了雜草,踩平了泥土,久而久之,便成了一條路。鄉親們,上工、下工、進城、訪友都要經過這條老路。可是,漸漸的,漸漸的,走這條老路的人越來越少了,老路也就如一位垂暮的老人一般坐卧在大山的旁邊。

如果説老路是一位垂暮的老人,那條柏油大道就是一位風華正茂的少年了。路燈屹立在道路的兩旁,散發出耀眼的光彩。一條深黑色的巨龍蜿蜒着伸向遠方,通向小鄉村外的世界。車燈在夜幕中閃爍着,汽笛聲在空中迴盪。

老路依然靜靜地坐卧着,如一位垂暮的老人笑着,看向它的孩子。

家鄉的路作文7

“若要富,先通路,”這是我們紹興人總結出來的一條寶貴的經驗。

聽爺爺説,過去,我們村窮得叮噹響。十户九户窮,出門走泥路,晴天一身灰,雨天滿身泥。我們村的人吃夠了泥路的苦頭。

後來,村裏搞“五改”,大家把墳頭裏挖出來的石板,鋪成一條五六十公分寬、一百來米長的石板路。路雖然很窄,但總要比泥路好。至今,我們村口還有一段曲折不平的石板小路。路邊的草已淹沒了這路基。我想,儘管是石板路,但這樣的路該有多難走啊!

隨着農村的改革,農村要實現機械化,農田需要成方連片。這些彎彎曲曲的小路,在農田改造中,都要改成機耕路,讓拖拉機能在路上奔馳,這些石板小路改成了機耕路,一直通向田間。有了拖拉機,農民耕田實現了機械化,解放了農民的勞動力,提高了農民的收入。農民們從此嚐到了改路的甜頭。

村的經濟發展了,人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汽車開進了我們村。這條四米多寬的機耕路,已經適應不了日益劇增的汽車運輸。在95年,由鎮村兩級共同投資,修造了這條8米寬、3500多米長的水泥路,還與中國輕紡城的中心大道相連接。我看着公路上來來往往的汽車、自行車、及行人。汽車還不時發出”嘟嘟“的喇叭聲。我想,農村的公路也和城市的公路一樣熱鬧了!

農村的路變了!農村的面貌變了!村人們的生活變了!一切都變好了!這時,我才體會到“社會主義道路越走越寬廣”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家鄉的路作文8

記得小時候,我家門前還是一條坑坑窪窪的泥土路,這兒一個坑,那兒一個坑的,騎車在上面走,顛簸得很厲害,而遇到陰雨天氣就更糟了,較硬的地方,一不小心就會滑倒,沾得一身泥水;軟的地方則很粘,讓你根本騎不動。在這樣的路上,有時就連汽車、農用三輪車之類的機動車輛也不能正常行駛,陷在泥水中,猛踩油門,也只是“原地踏步”,挪不了窩。常常要四處求援,請來眾多勞力,大家一起用力推車,才能擺脱困境。我們作為學生,一天幾次地從這條路上走,吃夠了它的苦頭。鄉親們也都為路犯愁:啥時候才能修條好公路呢?孩子上學省心,大夥進出、運送東西也方便。

“要想富,先修路!”在改革開放的新形勢下,鎮政府領導急羣眾所急,想羣眾所想,多方募集資金,要動工為我們村修一條水泥公路。聽到這一好消息,我們都興奮得晚上睡不好覺,盼望着早一天看到新公路建成。

沒過多久,路上開始運來一堆堆的石子、沙子、水泥,施工隊也來了。開始修路了,我們村的人都自發地趕來幫忙,有的拿鐵鍬,有的拿米尺,大家不叫苦,不叫累,都憋足了勁地幹,幹得熱火朝天,累得滿頭大汗。

幾星期之後,大路終於修好通車了,人們從四面八方湧來,這兒踩踩,那兒跺跺,邁起方步走一走,心裏別提多痛快了!老土路再見了,不!永遠別見了!

去年,鎮政府領導繼續投資,把路在原來的基礎上加寬,兩旁統一種上了新品種的楊樹。現在,站在大路上,放眼遠望,一條筆直寬闊的水泥路伸向遠方,兩旁綠樹亭亭如蓋,彷彿兩列等待檢閲的士兵,也要參加建國60週年的國慶閲兵呢!望着綿延遠去的大路,我豪情滿懷,默默祝福我們的社會主義祖國:越來越美,在現代化的道路上快步前進,一路高歌!

家鄉的路作文9

家鄉的路,從泥路到柏油路,再到水泥路,從泥濘到坑坑窪窪再到平坦,家鄉的路伴着家鄉人民經歷了風風雨雨,它見證了家鄉的發展,家鄉的進步。

以前,家鄉有一條泥路,高低不平,讓人深一腳,淺一腳,走起路來遙遙晃晃。特別是下雨天,泥路得到老天的“賞賜”,積水成河,讓人寸步難行。我曾親眼目睹:一個小男孩因穿上了新球鞋而歡蹦亂跳,一不小心,踩到了一個小坑,白球鞋眨眼間繡上了“花”;還有一位叔叔的自行車胎陷進了泥坑,費了好大力氣才擺脱困境;一輛摩托車急馳而過,兩旁的行人卻遭了殃……

隨着家鄉的發展,家鄉人民修建了柏油路,一開始還行,可是沒過幾年,問題又來了:柏油路上又出現了一個個“陷阱”,讓人擔驚受怕,唯恐被“吃”進陷阱。炎熱的夏天,一些淘氣包將柏油挖出地面,讓人一不小心被柏油粘住,就會寸步難行,原本好好的一條路,又令人望而生畏。

時代在飛速發展,家鄉也日益進步。今年,我們家鄉終於開始修建水泥路了,父老鄉親們都笑得合不攏嘴。村民們為了讓修路工程早日完成,他們不分晝夜地協助工程隊修路,很快水泥路修好了,平坦的水泥路上,小朋友們蹦啊跳啊,再也不用擔心水坑了。幾天後,水泥路通車了。望着來來往往,呼嘯而過的汽車,我陷入了沉思……

家鄉的路,它見證了家鄉人民從貧窮到富裕,它是家鄉發展的象徵,是人民的致富路,幸福路!我祝願家鄉的路越來越寬闊,越來越光明!

家鄉的路作文10

在我的家鄉一條寬大的水泥路,每一次走上這條水泥路,我都會想起過去的路。

三年前,我剛七歲,家鄉還是一條彎彎曲曲的小路,到處坑坑窪窪,凹凸不平,路的兩旁有一些淺藍淺劃的小野花,亂草雜生,石頭也堆積在那裏。這條小路只有單輪車才能經過,可是,就是這種簡單的單輪車也經常會被小路上的土坑卡住。有一次,我穿着媽媽新買難我的裙子和小夥伴們在路邊玩,正當我們玩得開心時,一輛單輪車飛馳而過,把路上的污泥水濺到了我的新裙子上,我大哭起來,這可是媽媽新買給我的裙子,我心痛極了。

後來,一羣工人來到了我的家鄉,把一車車的沙子倒在了路上,很快,家鄉的泥路變成了沙子路。路上不再有坑坑窪窪,不再用擔心污泥飛濺,路上開始有小車開過來,我睜着好奇的眼睛看着這些汽車。

可是,好景不長,一到晴天,汽車一開過去,就塵土飛揚,行人每走一次都會帶一身灰塵回家,汽車也是蒙上一層厚厚的塵土,連我們家門口的花兒也變成了大灰臉,不再美麗。再後來,工人們又把沙子路建成了水泥路,寬敞、平坦的水泥路讓人們不再擔心變成大花臉,路的兩旁還裝上了設計精美的路燈,各種各樣的花和綠樹為水泥路披上了漂亮的衣裳,水泥路成了家鄉的一道美麗的風景線。

我愛家鄉,更愛家鄉那美麗的路。

家鄉的路作文11

家鄉是三門峽。到現在都似乎定格在以前。但那些許的新意已闖入了以前。在我眼中那一切的變化都凝聚在在我上學的路上。就像一滴墨水滴入清泉雖然表面未變但墨水的顏色已滲入每一滴水中。

以前上學的路上,總有幾個花壇在路邊。花壇裏沒有什麼名花甚至連能叫上名字的花也屈指可數。只有在春天是嫩綠而在秋天便枯黃的雜草和不時出現在草中的小野花。我總喜歡在幾個花壇間繞上幾圈,卻不願徑直走過。

以前上學的路上,下雨天我總要盡我所能的避開傢俱城門口的路。雖然從那裏走到家的路程會近一些,但雨後那裏總有許多水坑和泥潭再加上我不愛穿膠鞋,每次到家就不僅鞋濕透且連襪子也會被浸泡一遍。

以前上學的路上,總有一些垃圾散落在地上。幾天,幾月都在那裏,好像永遠都在那裏,不會被人發現似得。我們都徑直走過,不去理會,直至熟視無睹,不去撿便有了理由。但總會有人撿起吧,雖然已不知道是誰,何時。

現在,不久以前。那一個個花壇被拆除,小樓代替了它們。那小樓底層是超市方便了大家。我也不再繞彎,那裏有兩條路,一外一內,只得直走,慢慢我也習慣,我不常走”內”路,總拐到外路。

現在,不久以前。傢俱城把那坑用石子填實也許是為了讓送傢俱的車進出方便但那卻讓我得了不少益處。這路雖在晴天走起來有些硌腳,但在雨天卻不那麼泥濘。值得慶幸的是,我的鞋在下雨時也可以不那麼泥濘。

現在,不久以前。垃圾不再散落一地。有的很快被人撿起扔到垃圾箱內;有的被聚成一堆,等待着辛勤的清潔工;有的被人拾取,廢物利用……

現在,就是現在!我們過着新的生活,看着新的城市,舊的好像已經消褪,但新的,更好的正蓬勃發展!我依然走在上學的路上,看着這城市的變化。

家鄉的路作文12

今天早上,我異常高興,因為昨天早上叔叔打電話叫我們回老家玩,還説有禮物送給我們。

吃過早飯後,我和爸爸坐車回到了老家。一下車,爸爸就去叫來了一輛的士,我嘀嘀咕咕:“以前連三輪車都進不了,現在卻找來的士,沒有搞錯吧。”我疑惑地上了車,過了一會兒,就到了進山的地方。我驚訝不已,寬闊的公路上,各種款式的.汽車在穿梭往來,就象一條彩色的車河在流動,路的兩旁是蘭花形狀的路燈,把公路點綴得更美。還有那綠樹,好像剛披上春天的綠紗,顯得富有生機。

看着眼前的一切,我想起了兩年前,那時,我只有八歲,我和爸爸一起回老家玩,好不容易才叫來一輛三輪車,可是剛到進山處,那個司機就不願意拉我們了,我們只好步行前進。我們走走停停,真是累壞了。突然一輛農用車從身邊經過,我和爸爸躲閃不及,被農用車濺了一身泥。那時小路坑坑窪窪的,一下雨,路就變得泥濘不堪,路的兩旁都是些雜草,石頭和垃圾,可髒了。現在,一條平坦寬闊的馬路,像一條閃閃發光的綢緞,在初夏的綠蔭中伸向遠方。

約半個小時後,我們來到了叔叔家,叔叔家的新房子已經建好了,是一幢漂亮的三層小樓,叔叔告訴我們,剛才我們走的那條路是村民集資建的,路建好後,交通方便多了,村裏種的東西都及時地運到了城市,農民手裏的錢也多了起來,大家都説那是一條“致富路!”

是啊,家鄉有了致富路,家鄉不就更富裕了嗎?我真希望家鄉能有越來越多的致富路。

家鄉的路作文13

我的家鄉在麻涌。今天,我去東莞時,看了看麻涌的路。啊!一條寬闊的路出現在我的眼前,我情不自禁地説:“啊!這條路真寬闊啊!看到了這條既寬闊又美麗的路,我不想起麻涌以前的那條煙塵滾滾的路。

麻涌以前很落後,所以路也是很落後的,只能用石子,沙子鋪路。每當春夏時節,正是經常下雨的季節,人們走在路上,如果突然下起了傾盆大雨,人們都會紛紛地走到有屋檐的房子底下避雨。雨“嘩啦啦”地落在地面上,地面不僅濕透了,再加上路是用石子,沙子鋪成的,所以人們的腳一踏地,地面上就會有一個個腳印來。而且地面非常滑,如果一不小心就會摔跤。看!那個小女孩一不小心,翻了個跟頭,像弄雜技一樣。秋冬時節,人們在路上誑街,一陣風吹來,灰塵滿地飛,到處煙塵滾滾,都不約而同地捂住了鼻子和嘴巴。

現在,路是用鋼鐵,石鋪成的。春夏時節,人們走在平坦的路上,有的跑步,有的談笑……真高興啊!幾算突然下雨,地面也不會滑濕,撐起雨傘還能繼續走呢!秋冬時節,人們在路上散步,一陣微風吹過,人們臉上不僅沒有灰塵,還使人神清氣爽呢!

麻涌的路變化了那麼多,是因為我們的科學進步了,祖國富裕了。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將來為祖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給人們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

家鄉的路作文14

“我的祖國,黃河、長江、長城,鑄就了亙古的河山,改革、開放、發展,點亮世界的眼光,我自豪於祖國的輝煌……”當這首歌再次在我耳邊響起時,我不禁感慨道,改革開放真是猶如一陣風啊,它吹遍了神州大陸,給人民帶來了無盡的富裕。

猶記得我家房前有一條小路,路面坑坑窪窪,高低不平。大風天時,塵土飛揚,人們走在上面,經常弄得灰頭土臉。下雨天時,路面泥濘不堪,人們走在上面,沾得滿鞋是泥,褲腳上到處都是泥巴。還記得小時候,我每次走在這條路上,都是小心翼翼的,生怕濺到身上,弄髒了我的新衣服。由於小路的狹窄、凹凸不平,導致路的兩側十分冷清,且多數是低矮平房,只有兩三家規模很小的商店。

然而,不過短短的幾年時光,這條路卻發生了奇蹟般的變化。土路變成了水泥路,狹窄的路變成了寬闊的路,坑坑窪窪的小路變成了筆直的公路。而路的兩側更是樹木成行,綠草如茵,低矮的平房變成了高樓。大大小小的商店比比皆是,商店內的商品更是琳琅滿目、應有盡有。原本被人們嗤之以鼻的小路上,各種車輛川流不息,來去匆匆的人們留下了陣陣的歡聲笑語。啊!這真是“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是改革開放,改變了泥濘的小路,為我們送來了一條更加寬廣、燦爛的路;是改革開放,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為我們送來了富裕;是改革開放,改變了祖國,為我們送來了繁榮昌盛!

家鄉的路作文15

我的家鄉在豐順山區,近年來,家鄉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家鄉的“水泥路”就是最好的例證。

在我的印象中,家鄉的路是用土和石頭鋪的,是那麼蜿蜒,那麼凹凸不平。每到下雨天,便道路泥濘,變成了一條“黃泥路”。但這次回家,徹底改變了我的看法,路上,我驚訝地發現這條凹凸不平的“黃泥路”竟變成了一條長五公里,寬大約五米的寬闊、平坦的“水泥路”了,路邊還種有一棵棵小樹,以前路邊的一堆堆垃圾也化為烏有了。原來那一個成30度角的大轉彎不知不覺地人間“蒸發”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明亮的隧道,變得安全、舒適多了。回到家後,我看了看手錶,我驚奇地對爸爸説:“從鎮上回到家才10分鐘。”爸爸感歎地説:“以前坐車至少也要半個小時!遇到下雨天還要步行才能回來,那可要兩個小時呢!所以我們要感謝共產黨……”

俗話説:“路通財通”。以前人們要買東西就得老遠地跑到鎮上去去買,但現在不用了。每天都會有人騎着摩托車來到家門口來賣。生活變的方便了許多。而且還可以把自己的農產品拿去鎮裏去賣。家鄉富裕起來了,一座座樓房拔地而起,買車的人也多起來了。更加令人欣喜的是聽爺爺説:“在村裏新建了兩個廠房……”

我相信,隨着這條“財”路的建成,我的家鄉將會變得更加美麗、富饒。

標籤:大綱 家鄉